温病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91题,每题1分,共91分)
1.下列不属于温邪在营分的症状是:
A、吐血衄血
B、舌质红绛
C、斑疹隐隐
D、身热夜甚
E、心烦谵语
正确答案:A
2.下列温病中,发病初起必见表里同病证候是:
A、风温
B、暑温
C、秋燥
D、伏暑
E、春温
正确答案:D
3.气分证的主要病机是:
A、热灼营阴,心神被扰
B、温邪犯表,肺卫失宣
C、邪热壅肺,肺气闭郁
D、邪入气分,热炽津伤
E、热盛动血,心神被扰
正确答案:D
4.热陷心包的临床表现应除外:
A、舌绛
B、舌謇
C、心悸
D、神昏
E、肢厥
正确答案:C
5.温病壮热,汗多,面赤,心烦,渴欲凉饮,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宜:
A、白虎汤加金银花、鲜石斛、芦根
B、桑菊饮加石膏,知母、黄芩、花粉
C、白虎加苍术汤
D、王氏清暑益气汤
E、白虎加人参汤
正确答案:A
6.发热,咳嗽,苔薄白,脉浮细数。
治宜选用
A、桑菊饮加麦冬、生地
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
C、黄芩汤加豆豉、薄荷、牛蒡子
D、桑菊饮加水牛角,元参
E、桑菊饮加赤芍、麦冬
正确答案:B
7.患者张×,男,24岁,6月25日就诊,发热一周,起病时恶寒发热,头痛肢重等,先后服A、P.C. 银翘散,曾热减复起,其病不解。
现发热汗出,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苔黄滑腻,脉滑数,治疗最适宜的选方是
A、雷氏芳香化浊法
B、三仁汤
C、王氏连朴饮
D、三石汤
E、甘露消毒丹
正确答案:C
8.王氏清暑益气汤证中可见:
A、灼热,烦渴,脉散大
B、汗多.烦渴,脉洪大而芤
C、自汗、烦渴、脉虚无力
D、汗多、烦渴,脉洪大
E、汗出、口渴不多饮
正确答案:C
9.湿温多发于:
A、春末夏初
B、秋冬
C、冬春
D、盛夏
E、夏秋
正确答案:E
10.患者,男,54岁。
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唇裂,舌苔焦燥,脉沉细。
治宜选用
A、凉膈散
B、新加黄龙汤
C、增液承气汤
D、增液汤
E、调胃承气汤
正确答案:C
11.新加香薷饮在临床应用时,如见汗出热退,应停用的药物是:
A、银花
B、连翘
C、鲜扁豆花
D、厚朴
E、香薷
正确答案:E
12.湿热证,十余日,大势已退,唯口渴汗出,骨节痛,为()。
A、阴津受伤、余邪留滞经络
B、余邪内留、胆气不舒
C、湿邪蒙绕三焦
D、中气亏损、升降悖逆
E、胃气不舒、肺气不布、元气大亏
正确答案:A
13.下列诸证中可诊为暑厥的是:
A、暑热内迫,身热气粗,手足厥冷
B、暑人心营,灼热烦躁,时有谵语
C、暑湿秽浊,蒙蔽清窍,神昏耳聋
D、暑热内陷心包,谵语妄言
E、猝中暑热,内闭心包,突然昏倒不醒
正确答案:E
14.温病舌苔干黑,舌质淡白无华,表示:
A、邪热初退而津液未复
B、阳明应下未下,邪热内结,阴液耗损
C、温病深入下焦,耗竭真阴
D、湿温化燥传入营血,灼伤肠络,大量便血
E、温病兼痰湿内阻
正确答案:D
15.温病的概念中不包括:
A、病因
B、预后
C、证候特点
D、属性
E、病机特点.
正确答案:B
16.伏暑病,身热稽留,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苔黄垢腻。
应选用:
A、枳实导滞汤
B、芍药汤
C、白头翁汤
D、葛根芩连汤
E、桂苓甘露饮
正确答案:A
17.男性,28岁,农民,于七月二十五日起病。
初起见寒热,头痛,脘闷心烦,三天后,发热39"C. 汗多,口渴,心烦,身重肢倦,脘痞腹胀,间有腹痛,呕吐酸腐,恶闻食臭,便溏日2一3次,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其诊断及辨证为:
A、湿温病(湿热郁阻中焦,兼夹食滞)
B、伏暑病(暑湿困阻中焦)
C、暑温夹湿(暑湿困阻中焦)
D、暑温夹湿(暑湿困阻中焦,兼夹食滞)
E、伏暑病(暑湿积滞,阻于肠道)
正确答案:D
18.“增水行舟”最适用于:
A、肾水耗损证
B、津枯肠燥证
C、腑实气液两虚证
D、腑实阴伤证
E、肺燥肠闭证
正确答案:B
19.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气不化液的舌象是:
A、苔灰而干燥
B、苔白厚而干燥
C、苔黄干燥
D、白砂苔
E、苔薄黄不燥
正确答案:B
20.治疗湿热挟滞阻肠的枳实导滞汤用木通,其作用是:
A、清热解毒
B、苦寒泻下
C、化滞解暑
D、消食导滞
E、利湿清热
正确答案:E
21.“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其语出:
A、叶天士
B、王士雄
C、章虚谷
D、吴鞠通
E、陈光淞
正确答案:A
22.热结旁流属于风温病中:
A、肺热移肠证
B、热陷心包证
C、痰热结胸证
D、阳明热盛证
E、阳明热结证
正确答案:E
23.犀地清络饮不具备的作用是:
A、熄风止痉
B、涤痰开窍
C、通瘀活络
D、轻清透络
E、凉血散血
正确答案:A
24.身热不解,渴不多饮,脘痞,区恶,心中烦闷,便色黄,小便短赤,身发白㾦,苔黄滑腻,脉滑数。
治宜:
A、枳实导滞汤
B、三仁汤
C、雷氏芳香化浊法
D、王氏连朴饮加苡仁、竹叶
E、葛根黄芩黄连汤
正确答案:D
25.灼热,神昏,舌謇肢厥,痰壅气粗的病机是:
A、热毒内陷,灼津成痰,痰热内阻
B、肺经燥热,肺阴不足,虚火烁津
C、阳虚阴盛,水饮内停,聚而成痰
D、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津液不布
E、脾失健运,湿邪凝聚,气机阻滞
正确答案:A
26.患者身热汗出,烦渴,咳喘,胸闷痛,咯腥嗅脓痰,舌红苔黄,脉数。
宜用麻杏石甘汤加
A、芦根、薏苡、冬瓜仁、桃仁
B、桔梗、贝母
C、瓜蒌、浙贝母
D、黄芩
E、银花、连翘
正确答案:A
27.秋燥感受的温邪是:
A、燥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温毒病邪
D、风热病邪
E、湿热病邪
正确答案:A
28.证见身热神昏,舌謇肢厥,口渴欲饮,便秘,腹部按痛,首选的方剂是:
A、牛黄承气汤
B、宣白承气汤
C、导赤承气汤
D、桃仁承气汤
E、增液承气汤
正确答案:A
29.叶天士云“两阳相助”中的两阳指
A、太阳与阳明
B、太阳与少阳
C、风邪与暑邪
D、阳明与少阳
E、风邪与热邪
正确答案:E
30.《温病条辨》中提出,秽湿着里,邪阻气分,舌白滑,脉右缓,当用:
A、三加减正气散
B、一加减正气散
C、五加减正气散
D、二加减正气散
E、四加减正气散
正确答案:E
31.温热时毒由口鼻侵人人体,首先受邪的部位是:
A、心肺
B、肝胃
C、肺胃
D、心肝
E、脾胃
正确答案:C
32.首先提出春温病名的是:
A、汪石山
B、叶香岩
C、刘河间
D、王叔和
E、吴鞠通
正确答案:A
33.温病治法中分利湿邪的代表方剂是:
A、茯苓皮汤
B、藿朴夏苓汤
C、新加香薷饮
D、葛根芩连汤
E、王氏连朴饮
正确答案:A
34.患者壮热,汗多,渴喜凉饮,烦渴特甚,脉洪大。
治用白虎汤可加
A、黄芩、黄连、花粉
B、水牛角、生地、竹叶卷心
C、桑叶、菊花、麦冬
D、元参、石斛、芦根
E、钩藤、羚羊角、菊花
正确答案:D
35.发热,微恶风寒,咳嗽,胸闷,心烦,身发红疹,舌绛,苔薄白,脉浮细数,其病变阶段是:
A、卫气同病
B、气皆血同病
C、卫营同病
D、气营同病
E、气血同病
正确答案:C
36.患者神识如蒙,少腹硬满,大便不通,舌苔垢腻。
其病机是
A、暑湿积滞胶结肠道
B、热陷心包兼阳明腑实
C、湿阻膀胱,气化失司
D、湿阻肠道,传导失常
E、热与血结,蓄于下焦
正确答案:D
37.病人发病五天,八月二十五日入院。
初见寒热身痛,脘痞烦渴。
入院时,发热39. 6℃,口渴不欲多饮,胸闷院痞,咳嗽带血,面赤,耳聋,大便稍烂,小便短赤,舌红赤苔黄腻,脉洪数。
其诊断和辨证为:
A、伏暑病(暑湿弥漫三焦)
B、湿温病(湿热并重,弥漫三焦)
C、暑温夹湿(暑湿弥漫三焦)
D、暑温夹湿(暑湿困阻中焦)
E、湿温病(湿热并重,困阻中焦)
正确答案:A
38.温病逆传是指:
A、由血分传出营分、气分
B、由肺传入心包
C、由肺传入营分
D、由肺卫传入心包
E、由肺传入血分
正确答案:D
39.肺燥肠热,络伤咳血的治法为:
A、润肺清肠,清热止血
B、养阴润燥,涩肠止血
C、清气泄热,润燥宣肺
D、清泄肺热,润肠止血
E、肃肺化痰,润肠通便
正确答案:A
40.夏季,病人证见心热烦躁,消渴不已,舌红绛,苔黄燥。
其病机为:
A、暑伤心肾
B、邪留阴分
C、阴虚火炽
D、肺胃阴伤
E、热郁胸膈
正确答案:A
41.病理特点为营热阴伤,扰神窜络的是:
A、气营两燔证
B、营分证
C、营血热盛证
D、血分证
E、卫气同病
正确答案:B
42.患者,男,35岁。
夏季发病,症见壮热面赤,背微恶寒,头痛头晕,心烦气粗,汗多口渴,舌红,苔黄燥,脉洪大而芤。
治宜选用
A、王氏清暑益气汤
B、白虎汤加金银花、鲜石斛、芦根
C、竹叶石膏汤
D、白虎加苍术汤
E、白虎加人参汤
正确答案:E
43.温病治法中“分消走泄”属于:
A、滋阴法
B、和解法
C、清气法
D、通下法
E、祛湿法
正确答案:B
44.证见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苔薄白而燥,舌边尖红赤,治宜
A、清热润肺
B、轻宣燥热
C、清肺润燥养阴
D、辛凉甘润,轻透肺卫
E、甘寒滋润,清养肺胃
正确答案:C
45.温病最基本、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发热
B、口渴
C、心烦
D、脉数
E、尿黄
正确答案:A
46.齿燥色如枯骨,其病理为:
A、胃阴衰亡
B、表气不通,卫阳郁遏
C、肾阴枯竭
D、胃热伤津
E、腑实津伤
正确答案:C
47.夏季出现以身热、抽搐为主证者是:
A、中暑
B、冒暑
C、暑厥
D、暑秽
E、暑风
正确答案:E
48.辛凉重剂是指
A、桑杏汤
B、银翘散
C、桔梗汤
D、桑菊饮
E、白虎汤
正确答案:E
49.身热不解,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苔黄垢腻,脉濡数。
治宜:
A、枳实导滞汤
B、葛根黄芩黄连汤
C、黄芩汤
D、王氏连朴饮
E、调胃承气汤
正确答案:A
50.以下哪项不是大定风珠中的药物:
A、干地黄、麦冬、炙甘草
B、生白芍、阿胶、鸡子黄
C、当归
D、五味子
E、生龟版、生鳖甲、生牡蛎
正确答案:C
51.治疗暑邪伤中应选:
A、藿香正气散
B、雷氏清宣金脏法
C、玉枢丹
D、雷氏清凉涤暑法
E、香薷饮加味
正确答案:D
52.伏暑初发临床多见为:
A、气营两燔
B、卫气同病
C、卫营同病
D、气分证
E、营分证
正确答案:B
53.《温病条辨》中提出,太阴温病发汗而汗不出者,如发疹者,治当用:
A、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
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
C、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
D、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
E、银翘散
正确答案:C
54.疏风泄热法的代表方剂是:
A、杏苏散、桑杏汤
B、桑菊饮、银翘散
C、新加香薷饮、黄连香薷饮
D、清络饮、栀子豉汤
E、翘荷汤、麻杏石甘汤
正确答案:B
55.温邪初袭,客于肺卫,最易见到的舌苔是:
A、苔白厚而干
B、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
C、苔白厚而腻
D、苔薄黄不燥
E、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
正确答案:A
56.身体灼热,昏狂谵妄,斑疹密布,吐、衄、便、尿血,舌探绛,脉数。
病机为:
A、伏热内发,兼感风寒
B、伏热内盛,热结津伤
C、热毒炽盛,迫血妄行
D、伏热内发,炽盛气营
E、伏热久羁,耗伤真阴
正确答案:C
57.“阳明温病,下之不通”,若兼见“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的表现,说明其病机兼有
A、正虚不能运药
B、火腑不通
C、邪闭心包
D、无水舟停
E、肺气不降
正确答案:B
58.患者身热咳嗽,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呕恶较甚,腹不硬痛,
舌苔黄脉数。
治宜选用
A、葛根芩连汤加秦皮、白头翁
B、葛根芩连汤加杏仁、贝母
C、葛根芩连汤加白芍、木香
D、葛根芩连汤加藿香、姜竹茹
E、葛根芩连汤加栀子、连翘
正确答案:D
59.暑湿的治疗大法是:
A、清泄暑热,宣化湿邪
B、清暑泄热,透表祛邪
C、清暑宣肺,理气健脾
D、清暑泄热,渗利小便
E、清暑泄热,培元和中
正确答案:A
60.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少痰,咽于,鼻燥,苔薄白干。
治宜:
A、翘荷汤
B、桑杏汤
C、银翘散
D、清燥救肺汤
E、桑菊饮
正确答案:B
61.病发夏秋之间,证见身热不甚,汗出不多,头痛而胀,胸脘痞闷,烦燥呕恶,甚则神昏耳聋,可诊断为:
A、冒暑
B、伏暑
C、暑秽
D、暑温
E、湿温
正确答案:C
62.下列不属湿温初期临床表现的是:
A、恶寒头痛
B、身重肢倦
C、身热不扬
D、头面掀赤
E、胸闷脘痞
正确答案:D
63.湿温病变中心在:
A、肝肾
B、脾胃
C、心肺
D、肝胆
E、心肾
正确答案:B
64.患者,男,35岁。
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时清时昧,时有谵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
其治法是
A、清热化湿,豁痰开窍
B、清热利湿,疏利透达
C、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D、清心凉营,化痰辟秽
E、芳香宣化,佐以开窍
正确答案:A
65.在凉血法的应用上,下列哪项提法是欠妥的?
A、热毒充斥内外上下,已无卫气营血界限可分,治宜大清气血,泻火解毒
B、凉血法每多配合开窍,息风及活血化瘀等法使用
C、血热炽盛,脉络瘀滞而致出血不止者,应及时加用活络散瘀之品
D、凉血法主治温病邪热深入血分,热毒炽盛,络伤动血的证候
E、邪热一旦传营,即予凉解血分热毒之品,以免迫血妄行
正确答案:E
66.桑杏汤的主要作用是:
A、辛开温润
B、止咳化痰
C、芳香解表
D、辛凉甘润
E、润肺生津
正确答案:D
67.身热,头痛,恶寒,无汗,口苦,心烦,口渴欲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宜:
A、银翘散加生地、麦冬、丹皮、赤芍
B、银翘散加杏仁,滑石,苡仁、通草
C、黄芩汤加葛根,豆豉、薄荷
D、清营汤加豆豉、薄荷、牛蒡子
E、黄芩汤加竹叶,滑石
正确答案:C
68.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叶天士
B、王孟英
C、刘河间
D、张仲景
E、吴鞠通
正确答案:A
69.暑温身热虽降,而汗出不止者,其最后发展趋势可出现:
A、伤津
B、津气欲脱
C、邪退病愈
D、津气两伤
E、耗气
正确答案:B
70.患者,男,42岁,1992年9月中旬发病,身热,口唇干燥,便秘腹胀,神昏谵语,舌苔黑而干燥,治疗应首选
A、增液汤
B、增液承气汤
C、五仁橘皮汤
D、宣白承气汤
E、牛黄承气汤
正确答案:B
71.热入营分,邪热炽盛,营阴受损,邪实夹虚的热型为:
A、发热夜甚
B、身热不扬
C、夜热早凉
D、持续低热
E、日晡潮热
正确答案:A
72.患者身热烦渴,自汗,神疲肢倦,尿黄,舌红苔黄燥,脉虚无力。
治宜选用
A、生脉散
B、白虎加人参汤
C、白虎汤
D、王氏清暑益气汤
E、连梅汤
正确答案:D
73.治疗暑温病身热心烦,小溲色黄,口渴汗多,肢倦神疲,脉虚无力。
应选用的方剂是:
A、连梅汤
B、王氏清暑益气汤
C、竹叶石膏汤
D、生脉散
E、白虎加人参汤
正确答案:B
74.伏邪温病不包括的内涵是:
A、初起以表热证为主
B、病发于里,初起见里热证
C、感邪后邪气伏藏
D、可由新感引发
E、邪气郁伏过时而发
正确答案:A
75.温病瘥后,若气液虽虚而余热未清者,洽宜:
A、三才汤
B、竹叶石膏汤
C、沙参麦门冬汤
D、薛氏参麦汤
E、青蒿鳖甲汤
正确答案:B
76.风温病中用清宫汤治疗的证候是:
A、肺热腑实
B、肺热移肠
C、胃热阴伤
D、邪热壅肺
E、热陷心包
正确答案:E
77.患者咳嗽不爽而多痰,胸腹胀满,便秘。
治宜选用
A、宣白承气汤
B、桑杏汤
C、五仁橘皮汤
D、增液承气汤
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C
78.病理特点为邪郁肌表,邪正相争的是:
A、营分证
B、卫气同病
C、血分证
D、卫分证
E、气分证
正确答案:D
79.暑温病患者,壮热烦渴,汗多溺短,脘痞身重,脉洪大。
治宜选用
A、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B、生石膏、知母、粳米、苍术、甘草
C、川连、厚朴、石菖蒲、醋炒半夏、炒山栀、淡豉、芦根
D、生石膏、寒水石、飞滑石、杏仁、竹茹、银花、金汁、白通草
E、炒山栀、青连翘、鲜竹叶、石菖蒲、广郁金、木通、淡竹沥、灯心、丹皮
正确答案:B
80.下列何项不是吴鞠通创制的方剂:
A、薏苡竹叶散
B、宣清导浊汤
C、藿朴夏苓汤
D、黄芩滑石汤
E、三仁汤
正确答案:C
81.湿热证,初起壮热……浊邪蒙蔽上焦,宜涌泄,用枳壳……。
无汗者,加:
A、葛根
B、大豆黄卷
C、桔梗
D、苏叶
E、干菖蒲
正确答案:A
82.辛凉轻剂是指
A、银翘散
B、白虎汤
C、桔梗汤
D、桑菊饮
E、桑杏汤
正确答案:D
83.斑疹黑而隐隐,四旁色红,表明:
A、热毒炽盛
B、热毒极盛
C、热毒涸结,正气亦亡
D、热毒探重,气血尚充
E、火郁内伏,气血尚活
正确答案:E
84.“湿热证,初起壮热口渴,脘闷懊恼,眼欲闭,时谵语”,证属
A、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B、暑邪入于肺络
C、湿热阻闭中上二焦
D、浊邪蒙闭上焦
E、腠理暑邪内闭
正确答案:D
85.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衄血,舌绛苔焦。
其病机为:
A、热盛动血,邪闭心包
B、邪入血分,热盛动血
C、热闭心包,脉络瘀滞
D、热毒炽盛,气血两燔
E、邪入血分,热与血结
正确答案:A
86.夏季以猝然闷乱、烦躁为主证的是:
A、暑瘵
B、薯厥
C、中暑
D、冒暑
E、暑秽
正确答案:E
87.邪热入营的清营汤证“反不渴”是因为
A、兼有瘀血
B、兼有痰邪
C、热扰心神而不觉
D、邪热蒸腾营阴上泛
E、邪热不甚
正确答案:D
88.叶天士说“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指用
A、清透之品
B、麻杏石甘汤
C、桑菊饮
D、银翘散
E、白虎汤
正确答案:A
89.暑温病的基本治法是:
A、清热养阴
B、凉血解毒
C、益气养阴
D、滋阴润燥
E、清泄暑热
正确答案:E
90.患孩,二月十二日入院。
初见发热,头痛,微恶风寒,烦渴。
第三天发热40℃,烦躁,面赤,气粗,头痛,汗出较多,口渴欲饮,呕吐时作,斑疹隐隐,舌红赤苔黄而于,脉数。
其诊断和辨证为:
A、风温病(气血同病)
B、春温病(气营同病)
C、风温病(邪入营血)
D、风温病(气营同病)
E、春温病(气血同病)
正确答案:B
91.李某,患温病十余日,身热不甚,久留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是背,口干,神倦耳聋,舌干绛,脉虚大。
选用
A、黄连阿胶汤
B、加减复脉汤
C、青蒿鳖甲汤
D、连梅汤
E、沙参麦门冬汤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共9题,每题1分,共9分)
1.治疗暑温病暑湿弥漫三焦证所用的三石汤。
其“三石”指的药物包括
A、生石膏
B、海浮石
C、紫石英
D、滑石
E、寒水石
正确答案:ADE
2.伏暑的发病特点有
A、易闭窍动风
B、证候复杂
C、病情深重
D、病程缠绵
E、发病急骤
正确答案:BCDE
3.温病气分发热的症状是
A、身热夜甚
B、日晡潮热
C、夜热早凉
D、壮热
E、身热不扬
正确答案:BCDE
4.温病学中,体现祛湿清热法的治则是
A、燥湿泄热
B、宣气化湿
C、分利湿邪
D、轻清宣气
E、清泄少阳
正确答案:ABC
5.风热病邪致病特点有
A、易逆传心包
B、先犯肺卫
C、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D、易伤肝肾真阴
E、易于化燥伤阴
正确答案:ABE
6.属于伏气温病的是
A、春温
B、伏暑
C、湿温
D、风温
E、秋燥
正确答案:AB
7.秋燥的诊断要点是
A、病程较长
B、初起见有津液干燥征象
C、病变重心在肺
D、初起与风温症状相似
E、有特定的季节性
正确答案:BCDE
8.温病血分证可出现的症状有
A、吐血、衄血
B、斑疹
C、舌质深绛
D、躁扰不安
E、身灼热
正确答案:ABCDE
9.下列属于湿温病初起治疗禁忌的是
A、禁芳香化湿
B、禁滋养阴液
C、禁辛温发汗
D、禁祛湿清热
E、禁苦寒攻下
正确答案: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