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15 ℃)
340
海水(25 ℃)
空气(25 ℃)
346
软木(25 ℃)
500
铜 大理石
煤油(25 ℃)
1 324

蒸馏水(25 ℃) 1 497

1 531 3 750 3 810 5 000 5 200
知识学习
通过上表你获得的信息是:
1.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2. 声速还与温度有关。 3. 声音在 15 ℃ 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 m/s。 4.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 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课堂练习
3.蛟龙号在探测海深,下潜的速度20m/s,某时刻向海底发射 一束超声波4s时收到信息。(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1500m/s) 求此时距离海底距离。
解: s 1= v 蛟龙t = 2 0 m / s × 4 s = 8 0 m
s2=
1(
2
v



t
-
s
1

s1
= 1(1500m/s×4s-80m)=2960m
2
s2
s=s1+s2=3040m
课程结束
知识学习
验证猜想: 当你听到声音时,吉他弦产生了什么现象?把手放上 去感觉一下。
吉他发声时,弦在振动, 用手按住弦,声音停止。
知识学习
验证猜想: 敲击放有碎纸屑的鼓,视察有什么现象产生?
纸屑在跳动
知识学习
验证猜想: 敲击音叉,音叉发声,将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与音叉 接触,你会视察到什么现象?
小球被弹起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花样游泳运动员即使在 水下也能保持动作整齐 一致,部分原因是因为 可以听到水上的乐曲。
知识学习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 声吓跑。
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知识学习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土电话” 传声
紧贴桌面的耳朵能够清楚的 听到手指敲击桌面的声音
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知识学习
回声
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判断海中物体的位置,请想一 想利用回声测海底的深度需要先知道什么?应该怎样计算?
答:如果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v, 从发出声音到接收回声所用的时间为 t。 海水深度 s 的计算公式为:
课堂小结

产生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的 产 生
介质
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学习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呢? 让我们探究一下吧!
探究声音的传播
知识学习
在没有抽出玻璃罩的空气前,你能看到电铃 锤的振动吗?你能听到铃声吗?
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能听到铃声。
探究声音的传播
知识学习
在用抽气机抽气的过程中,你能看到电铃锤 的振动吗?说明什么问题?但是随着抽气的 不断进行,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少,你 听到的铃声有什么变化?
能看到振动,说明电铃发声,随着抽气的不 断进行,铃声越来越小。
探究声音的传播
知识学习
如果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尽,罩内变成真空,你还能听到铃声 吗?
罩内变成真空,就不能听到铃声了。
再让空气进入玻璃罩,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声音由无变弱再变强。
实验结论
知识学习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学习
第四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目 录
01学习目标 02情景引入 03新课讲授 04课堂小结 05课堂练习
学习目标
1. 通过视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 2.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
速度不同。
情景引入 歌曲“保卫黄河”歌词中唱到的发声的物体有哪些?
知识学习
总结 声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1.声是靠介质传播的。 2.声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学习
声速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v= s t
米/秒(m/s)
知识学习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
知识学习
三、人怎样听到声音 敲鼓声是怎样在空气中传播的?
鼓面的振动带动周 围空气振动,形成了疏 密相间的波动(波)向 远处传播。 声以波的情势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知识学习
声波 鼓膜振动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听觉神经 大脑
声 源
知识学习
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 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 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 s 以上,距发声 体至少17m,人耳才能听到回声。如果相差不到 0.1 s,回声就 会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风 马的声带
黄河水
吼 叫 咆哮
知识学习
一、声音的产生 探究:你能让他们发出声音吗?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纸张
抖动纸张
直尺
伸出桌面少许,拨动
自己
手摸颈前喉头的位置,说话

知识学习
感受他们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纸张发声时在_振__动___; 直尺发声时在_振__动___; 人说话时声带在_振__动___。
猜想: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传播
声速:空气中15℃的声速为340m/s

听到回声的条件
回声
回声测距
课堂练习
1.下列古诗句中描述的声现象是由于空气振动而发声的是 ( C)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课堂练习
2.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D ) A.铝、海水、空气 B.铝、空气、海水 C.空气、铝、海水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知识学习
得出结论: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是声源。
知识学习
二胡
小提琴
吉他
弦乐器发出声音时弦在不断振动。
知识学习
笛子
萨克斯管
葫芦丝
管乐器发出声音时空气柱在不断振动。
知识学习
锣鼓
架子鼓
编钟
打击乐器发出声音时乐器表面在不断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