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综合习题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综合习题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综合习题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综合习题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化学方程式》综合习题测试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A.原子的种类 B.物质的种类 C.分子的数目 D.分子的种类
2.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式中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2m=a B.a=3n C.a=m D.2b=2m+n
3.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4.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

2g碳与3。

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5.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最多的是()
A.P B.H2 C.S D.C
6.某同学称取一定量的表面有铜绿的铜粉,用敞口耐高温容器盛装,在空气中充分加热(铜绿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

冷却后再称量该容器中固体物质的质量,结果是()
A.质量减小 B.质量增大
C.质量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7.杨欣同学用16g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她将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得到所需氧气后即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4。

4g。

则试管中剩余的物质是( )A.K2MnO4 B.MnO2和K2MnO4
C.KMnO4和K2MnO4 D.MnO2、KMnO4、K2MnO4
8.现在有化学反应3X+Y=Z,若将agX和bgY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物的质量()A.等于(a+b)g B.小于(a+b)g C.大于(a+b)g D.小于或等于(a+b)g
9.已知2FeSO4+6Na2O2=2X+2Na2O+2Na2SO4+O2↑,生物X的化学式为( )
A.Na2FeO4 B.Na2Fe2O3 C.NaFe2O4 D.Na2FeO3
10.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反应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
D.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11.铜与稀硝酸发生如下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NO B.N2 C.NO2 D.N2O
1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

43。

2 4.02。

8
反应后的质量
(g)
5.2X7。

22。

8
A.a和c是反应物B.d一定是催化剂
C.X=2。

0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3.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8.7 31.6 0.4
反应后质量(g)待测17.4 0 3。

6
已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①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单质
②反应过程中,B与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③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

7g
④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填空题
14.科学家最近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
请补充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6O25CO2+ 。

15.在食盐中加入KIO3有益于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碘酸钾,可利用化学反应:5X+KIO3+3H2SO4=3K2SO4+3I2+3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三、计算题
16.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

当产生1g氢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17.将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完全放应后,生成D16g,则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18.在反应X+2Y=R+2M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生成4。

4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是 .
19.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若4gCuO充分反应,那么在理论上应获得单质铜的质量
为 .
20.将氧化铜和氧化镁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当生成等质量的水时,需要消耗氧化铜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这些参加反应的氧化物中,铜、镁元素的质量比是。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不变:宏观上①元素的种类不变,②元素的质量不变,③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微观上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两个改变:宏观上物质的种类改变;微观上分子的种类改变。

2。

【答案】D
3。

【答案】A
【解析】
A.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象正确;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象;
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故选A。

4。

【答案】D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对化学变化现象的解释,A、B、C三项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5.【答案】B
【解析】由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计算出此种元素的质量比,如:P2O5:m(P)∶m(O)=6。

2∶8
H2O:m(H)∶m(O)=1∶8
SO2:m(S)∶m(O)=8∶8
CO2:m(C)∶m(O)=3∶8
比较得到相同质量的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最多。

6。

【答案】D
【解析】铜绿受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使固体质量减少,铜绿分解后里面的铜与氧气反应
(2Cu+O22CuO)使固体质量增加,即铜绿分解时质量减少,铜与氧气反应时质量增加,而题中未说明铜绿和铜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加热的时间也不知道,故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所以本题选D.
7。

【答案】D
【解析】KMnO4加热分解时会生成MnO2、K2MnO4和O2,O2为气体,则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为MnO2和K2MnO4;如果反应没有完全,则固体中还有KMnO4,因此A、C均可排除。

再由反应前后固体
质量差求出氧气质量为:16g-14。

4g=1.6g,然后根据KMnO4和氧气的质量关系求出反应的KMnO4为15。

8g,而KMnO4原来有16g,说明KMnO4没有完全反应。

答案为D.
8。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如果a∶b正好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的各物质的质量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物Z的质量为(a+b)g;否则其中有一个过量,有剩余,那么生成的Z小于(a+b)g.
9.【答案】A
【解析】本题解题的依据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

10。

【答案】A
【解析】已知2SO2+O22SO3,每2分子的SO2和1分子的O2反应生成2分子的SO3,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发生了变化,B错。

根据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知8gCH4与32gO2完全反应生成22gCO2和18gH2O,C错。

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化合物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错。

11.【答案】A
【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左边比右边少2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故X的化学应为NO.
12.【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c 质量增加了7。

2g﹣4g=3.2克,是生成物;a质量减少了6。

4g﹣5.2g=1。

2克,是反应物;d 质量不变,做催化剂或者是杂质.反应物还少2克,所以b是反应物,所以反应后物质b的质量为3。

2g﹣2g=1。

2g,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从而可以解答.
A、由表格信息和分析可知反应物是a和b;故A错误;
B、d质量不变,做催化剂或者是杂质,故B错误;
C、b是反应物,反应后物质b的质量为3。

2g﹣2g=1。

2g,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为化合反应,故D 正确。

13。

【答案】C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后B增加了8。

7g,C减少了31。

6g,D增加了3。

2g,则A一定增加了19.7g,因此反应后密闭容器内A的质量=19。

7g+19.7g=39.4g。

反应表达式为:C→A+B+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①正确。

设A、C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x、y,则有197X∶158Y=19.7g∶31.6g,,解得x∶y=1∶2,故④也正确。

14.【答案】C5H4 2H2O
【解析】由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5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5H4+6O25CO2+2H2O。

15.【答案】KI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由此可推出X的化学式为KI。

16.【答案】8g
【解析】此题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也可利用“元素守恒法”解答:H2O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因此,当产生1g氢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就是8g。

17.【答案】5︰2
【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当A完全放应后,生成D16g,表明参加反应的C为16g-10g =6g。

B是催化剂,反应后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10g︰(10g-6g)=5︰2。

18。

【答案】16:9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因为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所以当生成4.4g R时,同时生成3.6g M;根据4.4g R与3.6g M的质量之和等于1.6g X和Y的质量之和,得出Y的质量是6。

4g,所以,Y与M的质量比是16:9。

19.【答案】3.2g
20.【答案】2:1 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