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4年重点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4年重点项目
一、项目概述
1、建设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约500亩,年产聚乳酸15万吨,建设加工车间、仓储、办公楼、宿舍楼等配套设施。
2、投资额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0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00.00万元,流动资金2000.00万元。
3、项目建设任务及目标
聚乳酸是以乳酸或乳酸的二聚体丙交酯为单体,通过聚合的方式得到的高分子聚酯型材料,属于一种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基和可降解的特点。
目前聚乳酸是全球范围内产业化最成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可降解塑料。
聚乳酸产业的上游为各类基本原料如玉米、甘蔗、甜菜等,中游是聚乳酸的制备,下游主要是聚乳酸的应用,包括环保餐具、环保包装等。
充分利用项目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玉米、煤炭、硫酸、水、人工、海运等综合资源优势,有效降低聚乳酸生产制造成本,确立市场竞争优势。
4、项目产品技术方案
聚乳酸制备可分为“一步法”与“两步法”。
采用“两步法”(也称间接法)工艺生产聚乳酸,第一步是将乳酸进行脱水酯化,制得乳酸低聚物,再将乳酸低聚物环化制得丙交酯,并对丙交酯进行提纯得
到高纯度丙交酯;第二步是将丙交酯进行开环聚合,即可得到纯聚乳酸。
采用“一步法”(也称直接法)工艺制造聚乳酸,是将乳酸直接脱水聚合制得纯聚乳酸。
由于采用“一步法”工艺生产制成的聚乳酸分子量较低,不能满足下游产品对聚乳酸材料机械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的需求,并且无法有效抑制生产过程中的可逆反应,产品的收率较低,绝大部分聚乳酸企业均采用“两步法”工艺进行工业化生产。
5、项目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提高聚乳酸材料制品产能,并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区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等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将带动当地部分上下游原辅材料加工、运输企业的发展,企业间产品互相配套,发挥集团优势,必定能提高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当地的市场竞争结构,提高当地的经济影响力。
可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工资及各种福利待遇的发放,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减少失业率,有利于当地的就业和收入分配的改善。
二、项目建设背景
1、政策优势
政策方面,2020年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2020年底、2022年底和2025年为三大关键时间节点,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及快递塑料包装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有序禁止、限制,对替代产品进行积极推广。
此项规定的出台,明确
了“限塑禁塑”的具体时间表,对聚乳酸制品在国内的应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而此外《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农用薄膜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本)》、《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等政策的出台,也给聚乳酸带来市场需求。
这主要是由于上述政策对农用地膜生产流通行为和规模进行了严格的约束,对传统不可降解农膜的回收利用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鼓励企业研发生产推广生物降解农膜等绿色制品。
2、全球聚乳酸行业供需情况
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基材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制造、建筑和医疗卫生等领域。
目前,作为环境友好型生物基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的应用前景较好,全球产能不断提升。
2022年度全球可生物降解塑料的产能为221.7万吨,其中聚乳酸产能为89.12万吨。
作为一种新型可降解的环保型材料,聚乳酸的特点为绿色环保、安全无毒,应用前景广阔。
据ReportLinker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聚乳酸市场规模已达7.9亿美元,基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市场在2022-2026年期间将保持7.5%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至2026年,全球聚乳酸(PLA)市场规模将达11亿美元。
3、国内聚乳酸行业供需情况
目前,我国聚乳酸行业大部分生产厂家仍主要使用玉米作为生产原材料进行加工。
随着国内聚乳酸产能建设增加,聚乳酸生产所需玉米数量不断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2018-2022年来,我国
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玉米总生产量保持增长,且国内70%以上的玉米都被用于饲料需求和其他用作工业用途,仅有极少部分走上餐桌作为口粮,玉米生产情况可以满足聚乳酸行业生产消耗需求。
同时,截至2022年末统计数据,我国聚乳酸生产玉米消耗量在80万吨左右,相比较于国内玉米生产总量27720万吨,聚乳酸生产所需玉米消耗量远达不到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程度,“与民争粮”问题目前并不存在于聚乳酸产业。
作为一种生物基可完全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能够将原料端纳入资源再生及循环体系,具有石油基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势。
因此聚乳酸在国内市场消费量不断增加,2021国内消费量为48,071.9吨,同比增加40%。
进出口情况,2022全年中国聚乳酸进口量19563吨,同比下降22.7%;出口量7980吨,同比上升28.7%。
2023年1-3月,中国聚乳酸进口量5124吨,同比上升0.49%;出口量2109吨,同比下降29.8%。
2023年1-5月,中国聚乳酸进口10620.8吨;出口3189.8吨。
从国内在建产能来看,PLA产能行业集中度高,竞争格局较好,预计当国内企业陆续打通技术难点丙交酯的产业链后,PLA新增投产有望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三、项目市场前景
从实际需求端看,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限塑、禁塑法规加持下,全球可降解塑料实际需求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聚乳酸市场空间达到年需求近120万吨,成为一个百亿级别的细
分市场。
在下游应用方面,聚乳酸凭借其特有的生物相容性及可生物降解性,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接触级的包装及餐具、膜袋类包装品等产品和领域。
如用聚乳酸制成的农用地膜,在农作物收获后可以自行完全降解消失,既不会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和肥力,也可以免去回收地膜所需的额外劳动力和作业费用,是我国未来地膜发展的大趋势。
2022年中国农用薄膜行业完成累计产量较上年增长4.1%至83.1万吨,一旦可降解地膜能够普及,聚乳酸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年我国外卖餐饮市场规模飞速发展,2022年外卖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1万亿元。
而外卖需要消耗大量的塑料制品包括塑料餐盒、塑料碗、塑料汤勺、塑料吸管等。
加之国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到了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有序禁止、限制,对替代产品进行积极推广。
可以预计外卖使用的塑料制品将会逐渐替换为可降解塑料制品,从而聚乳酸需求将持续提升。
2025年可降解塑料主要下游应用领域需求测算(单位:万吨)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3年5月1日新版)编制大纲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项目需求分析与产出方案
第四章项目选址与要素保障
第五章建设方案
第六章项目运营方案
第七章环境保护
第八章节能分析
第九章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章项目影响效果分析
第十一章项目风险管控方案
第十二章社会稳定性风险分析
第十三章研究结论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