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课时作业5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时间:2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不同种类的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的能力有所不同,其原因之一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
A.磷脂不同B.脂质不同
C.蛋白质不同D.糖类不同
解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与蛋白质有关。
蛋白质的种类不同,细胞膜的功能不同。
答案:C
2.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
A.S1=2S2B.S1>2S2
C.S1<2S2D.S2<S1<2S2
解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因此细胞膜铺成单分子层后是表面积的2倍。
口腔上皮细胞有具膜的细胞器,因此口腔上皮细胞生物膜铺成单分子层后大于细胞膜表面积S2的2倍。
答案:B
3.生物膜上的蛋白质通常与多糖结合成糖蛋白。
在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信号传导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结构中,糖蛋白含量最高的可能是()
A.类囊体膜B.线粒体外膜
C.细胞膜D.内质网膜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蛋白质与多糖或脂质与多糖结合后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上,其他膜结构并不具有。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在细胞生理活动中、细胞间相互作用方面有许多重要功能,主要是分子识别、免疫反应、血型决定等。
答案:C
4.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质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本题把生物学知识与医学问题联系在一起,考查应用能力,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是靠细胞膜表面的特殊蛋白质(即糖蛋白)来完成的。
对于异体器官移植来说,细胞之间不能相互识别,会发生排斥反应。
答案:B
5.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
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
这项技术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哪种功能()
A.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功能B.吸收功能
C.控制物质进出功能D.免疫功能
解析:用台盼蓝染色时,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而死的动物细胞着色,说明台盼蓝不能进入前者而可以进入后者,因此这充分利用了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答案:C
6.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识别与结合具有专一性
B.与不同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是不同的
C.与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解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识别与结合具有专一性;与不同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也具有专一性,不可能相同。
答案:C
7.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
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细胞膜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能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而解答本题关键是针对题目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
精卵之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靠的是细胞膜上对应的信息分子,是一种信息交流过程。
答案:D
8.(多选)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B.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两层,亲水基团均朝向膜内
C.细胞膜的两层磷脂分子,亲水基团朝向膜的内外两侧
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小分子和离子都可以通过
解析: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
在细胞膜中,两层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分别朝向膜的内外两侧,疏水性尾部位于膜的中间。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才可以通过,并非所有的小分子和离子均可通过。
答案:AC
9.(2011·合肥月考)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可以看到的是两条暗带中间夹一条明带,那么关于这两条暗带和一条明带的化学成分的说法比较准确的是() A.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无蛋白质
B.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无蛋白质
C.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质
D.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质
解析:1959年,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指出,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C
10.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
以降低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
这是试图模拟细胞膜的()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离开的功能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D.具有免疫作用的功能
解析:利用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进行污水处理。
答案:B
11.(2010·海淀区期末)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如图),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可用作转基因研究或制备药物。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脂质体表面交联抗体,靶向给药
B.防止免疫系统识别脂质体,需用某些化学物质修饰
C.甲为脂溶性药物,乙为水溶性药物
D.脂质体能与细胞膜融合,胞吞进入细胞内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成分及其应用。
A正确:抗体具有特异性,能把药物带到相应的病灶部位。
C错误: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故乙为脂溶性药物,甲为水溶性药物。
D正确:脂质体的磷脂分子与膜的磷脂分子都具有流动性,故脂质体能与细胞膜融合,胞吞进入细胞内。
答案:C
12.(2010·广东4月)下图是某生物细胞(局部)和细胞中某结
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a所示的这类物质在细胞膜上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A.能作为载体蛋白,起物质运输作用
B.不能作为酶,催化发生在膜上的化学反应
C.不能作为受体,接受膜表面的化学信息
D.不能作为细胞表面的标志,被其他细胞识别
解析: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以有多种作用,可以作为载体蛋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可以作为酶催化生物化学反应,或作为受体和糖蛋白进行细胞间的识别。
答案:A
二、简答题(共40分)
13.(11分)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分析时,采用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将其特殊处理使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一些物质溶出,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洗掉,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又称血影)。
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质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和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2倍。
(1)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细胞溶血后,流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物质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使红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血影”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脂质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
(4)选取鸡的红细胞验证细胞膜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可以吗?若选用鸡的红细胞会得到什么结论?为什么?
(5)使用下列哪种物质处理会使细胞失去识别能力()
A.核酸酶B.龙胆紫
C.糖水解酶D.双缩脲试剂
解析:(1)制备细胞膜时应选用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它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当然提取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将之放入蒸馏水中,就可以通过渗透作用使红细胞涨破,这样就可以获得细胞膜了,再用离心的方法,可进一步提纯细胞膜。
(2)人体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主要起着运输氧的功能。
(3)细胞膜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其中的脂质种类有磷脂和胆固醇,磷脂分子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4)不同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内还存在各种细胞器膜,得到的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大大超过细胞膜面积的2倍。
(5)糖蛋白在细胞膜上起着细胞间的识别功能,糖蛋白水解,细胞膜间的识别功能丧失。
答案:(1)把红细胞放到蒸馏水里,细胞吸水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
(2)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运输氧
(3)脂质蛋白质糖类磷脂
(4)不可以。
若选用鸡的红细胞,则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大大超过细胞膜面积的2倍。
因为鸡的红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
(5)C
14.(14分)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核逐渐退化,为携带氧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
成熟的红细胞一般不含细胞器且取材方便,是研究细胞膜的好材料。
(1)在正常机体的红细胞内不会存在的物质是()
A.O2B.CO2
C.抗体D.血红蛋白
(2)简述红细胞膜的制备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细胞细胞膜上具有识别功能的物质成分是________;人的红细胞与草履虫细胞相比,细胞膜的哪一种成分差别最大?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口腔上皮细胞能否制备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请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把红细胞放在蒸馏水中,使红细胞吸水涨破,内容物流出,经洗涤、离心便得到细胞膜。
(3)蛋白质和糖类形成的糖蛋白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差别最大。
因为草履虫比红细胞的生命活动复杂。
(4)不能。
口腔上皮细胞中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制备的生物膜除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器膜和核膜等。
15.(15分)(2010·北京海淀一模)图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不同表面执行不同的功能,且具有高度的极性。
从质膜的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膜蛋白A要消耗主要由图中的________(结构)产生的ATP,以______________方式吸收葡萄糖。
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多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数量,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3)通过膜蛋白B可将相邻的两个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肠腔中的物质只能从微绒毛处吸收。
(4)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功能。
(5)与膜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决定不同生物膜功能特性的是蛋白质。
(2)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线粒体,葡萄糖穿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
(3)结合图示题干所述可看出其功能是将两个细胞膜连接在一起。
(4)膜蛋白D的作用是水解二糖,能够催化物质水解的是酶。
(5)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答案:(1)细胞膜蛋白质不同(或膜蛋白质结构不同)
(2)线粒体主动运输载体蛋自(膜蛋白A)
(3)紧密连在一起(4)生物催化(或催化)
(5)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