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网复习(已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管网复习(已整理)
给水管网复习重点(满分50分)
一、题型
1、选择题:10个空,每空1.5分,(8个题),共15分;
2、名词解释:5个,每个3分,共15分;
3、简答:2个,共10分;
4、计算:1个,共10分。
二、复习内容
(一)选择题和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给水系统的分类,组成?
分类:(1)按水源种类:地表水和地下水给水系统
(2)按供水方式:自流系统、水泵供水系统和混合供水系统
(3)按使用目的:生活用水、生产给水和消防给水系统
(4)按服务对象:城市给水和工业给水系统
组成:(1)取水构筑物(2)水处理构筑物(3)泵站(4)输水管渠和管网(5)调节构筑物
2、什么是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和分压给水系统?
统一给水系统:用统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
分质给水系统:同一水源,经过不同的水处理过程和管网,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类用户;不同水源分别供水。
分压给水系统:由同一泵站内的不同水泵分别供水到水压要求高的高压管网和水压要求低的低压管网,以节约能量消耗。
3、什么是循环给水系统和复用给水系统?
循环给水系统:使用过的水经适当处理后在进行回用
复合给水系统:按照各车间对水质的要求,将水顺序重复利用。
第二章:
1、什么是时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
时变化系数:最高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第三章:
1、给水系统中各部分的设计流量是按什么进行设计计算的?(3.1节)
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和水厂等按照最高日平均流量计算。
二级泵站、从泵站到管网的输水管、管网和水塔等的计算流量,应按照用水量变化曲线和二级泵站工作曲线确定。
清水池的调节容积=(二级泵站供水量-一级泵站供水量)×二级泵站供水量连续大于一级泵站供水量的时间
水塔调节容积=(管网用水量-二级泵站供水量)×管网用水量连续大于二级泵站用水量的时间
2、水塔和清水池各是调节哪两个水量的差额。
水塔调节二级泵站供水量与用水量的差
清水池调节一级泵站与二级泵站供水量之差
3、城市给水管网需要保持的最小服务水头是什么?
从地面算起1层为10m,2层为12m,2层以上每层增加4m。
4(n+1)n≥3
4、什么是管网水压控制点,这点一般位于哪里?
所谓控制点是指管网中控制水压的点。
这一点往往位于离二级泵站最远或地形最高的点,只要该点的压力在最高日用水量时可以达到最小服务水头的要求,整个管网就不会存在低水压区。
第四章:
1、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树状网、环状网
2、干管和连接管的间距。
干管的间距,可根据街区情况,采用500~800m
连接管的间距可根据街区的大小考虑在800~1000m左右
3、排气阀和泄水阀的装设位置。
管坡顶点设排气阀,管坡低处设泄水阀
第五章:
1、什么是经济流速?
一定年限内管网造价和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的流速,称为经济流速
第六章:
1、什么是管网平差?
在按初步分配流量确定的管径基础上,重新分配各管段的流量,反复计算,直到同时满足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组为止,这一计算过程称为管网平差。
2、什么是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
连续性方程:对任一节点来说,流向该节点的流量必须等于从该点流出的流量
能量方程:表示管网每一环中各管段的水头损失总和等于零的关系。
(水流顺时针方向的管段,水头损失为正,逆时针方向的为负)
3、城市的事故用水量一般为多少?
设计用水量的70%
4、节点水压、地面标高和自由水压之间的关系?
节点水压=地面标高+自由水压
(二)简答
1、管网的核算条件有哪些?
消防时、最大转输时、各水源供水至分界线的水压相同
2、管网计算的基础方程有哪些?
连续性方程
能量方程
3、给水系统有哪几种布置方式?那种系统目前用的最多?
给水系统的布置方式:
统一给水系统,即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绝大多数城市采用这一系统。
在小城市,应工业用水量在总供水量中所占的比例一般较小,城市内工厂位置分散,用水量又小,也可采用统一给水系统。
分质给水系统
分压给水系统
分区给水系统
(三)计算
最高日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某工业企业居住区计划人口数10万,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定额130L/人·d。
该企业有两大厂:甲厂有职工12000人,分三班工作,每班4000人,其中一半工人在对身体有严重污染的高温车间工作,每班下班后有3000人淋浴,乙厂有9000人,分两班工作,高温车间工人数各占1/5,每班下班后有3500人淋浴,生产用水量甲厂每日30000m3,乙厂每日15000m3,均匀使用,求该企业最高日用水量。
(未设计及管网漏水量取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