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 加强与流求的接 触,曾三次派人 抵达流求
3.唐朝的边疆民族和民族交融
唐朝与边疆地区的 突厥、回纥、吐蕃、 南诏、渤海等保持 密切联系,边疆、 内地各民族呈现出 前所未有的大交融 局面。
三、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 兼收并 蓄。”北朝的胡人君主,都有大单于和中国皇帝的双重身份。唐太宗继承了同样 的传统,一身兼中国大皇帝和草原上天可汗。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有特辟 的交通路线引向长安,号称“参天可汗道”。唐朝周边的许多地区实际上仍由原 来地方族群的领袖管理,他们有“大都督”、“大都护”这一类的名称,甚至还 加上唐室中央政府的官衔。
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都 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 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后来宋代在西 南地区设置羁縻州、县,明代在边境部分地区设置羁縻卫所。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三、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1.隋唐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
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
鸿
礼部 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
胪 寺
官
鸿胪寺 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员
东
北
少
东
数
罗高 民
马丽 族
使使 使
节节 节
含光门,使节进入长安必经之地, 鸿胪寺与鸿胪客馆位于门东侧
《礼宾图》
唐朝——羁縻统治
“羁”——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 “縻”——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从太宗开始,在归附唐朝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设置了羁縻府 州。以部族首领担任都督、刺史、县令,子孙相袭,不列入 “编户齐民”,不承担赋役,仍沿用当地民族原有统治方式 和生活习俗。
②日本:派遣唐使近20次 (井真成墓志),将唐朝 文化带到日本。
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 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 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 都会。
5.隋唐与东亚、东南亚国家的交往
(1)遣唐使 (2)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 儒学成为官学。
(3)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 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 ①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 ②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 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 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③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 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2.隋朝与边疆民族
战争 突厥、吐谷浑、党项等 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设机构(因俗而治) 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 但往往以边疆民族豪 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行册封 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 治理,如册封百越首 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冼英,即冼夫人、 谯国夫人。她顺应 历史潮流,致力于 维护国家统一、促 进民族团结,功勋 卓著。
阅读材料,归纳唐前期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
民族政策开明,不区分华夷、兼收并蓄,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制度和传统都有 所继承;治理方式灵活,注重因俗而治,通过羁縻府州制度管辖民族地区;成 效较为显著,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天可汗”的意义有二: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第一,“天可汗”汗号为北方及西域诸国君长所上之尊号。
(4)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 国佛教得到发展。
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法,还 传播了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等,促进 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佛教更为广泛的传 播。 日本、新罗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高僧 空海回国时携带许多佛经和诗文集。
空海及其书法
9世纪前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 纷争。
唐蕃会盟碑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是唐穆宗时唐朝与 吐蕃会盟的遗物。这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盟约里写道: “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3)南诏(西南疆)
加封南诏王和南诏子弟入唐学习
(4)靺鞨(东北疆)
靺鞨族、渤海国“车书本一家”
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7世纪中期后, 靺鞨的粟末部强大。
——摘编自林冠群《隋唐君主可汗号比较研究》
(1)突厥和回纥(北疆和西北疆)
突厥汗国的兴起: 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突厥汗国, 统一西北。
分裂:隋朝初年,分为东突厥、西突厥。
东突厥:贞观初年大败之,俘获颉利可汗,不改 其部落组织,委派突厥贵族管辖。
西突厥:唐太宗时,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 唐高宗时,联合回纥灭亡西突厥。武则天时,设北庭 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2)吐蕃(西南疆)
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 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 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 等。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 流。文成公主之后,又有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安史之乱前后,唐朝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占领河西陇右地区。
以夷制夷,因俗而治
政治上隶属中央王朝,经济上朝贡义务外, 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唐代羁縻府州的概况(据《新唐书》卷四三下)
都护府是在边疆地区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由唐朝 派官员及士兵驻守。
都督府是唐王朝在重要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需向朝廷缴税。(因俗而治)
4.中外交通与中国经济文化的国际影响
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 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与西域商路畅通,对外交往活跃; 与外国之间的海路交流活跃。
隋朝 ①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
②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赤土 国(今马来半岛南部),国王 遣子来华。
①大食:与大食国的接触, 唐朝 造纸术等技术西传;
黑水靺鞨 :8世纪前期,设黑水都督府正式 划入唐朝版图。
粟末靺鞨:7世纪初,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 唐玄宗封其为渤海郡王。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 勃海文化较高,史称“海东盛国”。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唐]温庭筠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6.隋唐与南亚国家的交往
唐朝的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 在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 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 认的佛学大师。
7.隋唐与西亚地区的交往
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 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 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唐朝:羁縻府州制度
“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 “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 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异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 其职,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縻府州赋 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 少数民族地区。
第二,北方游牧民族以“天”为最高的信仰对象,因此,作为统
治者必须有天命,是为汗权神授的意涵。“天可汗”汗号其意义在
于赋有“天可汗”汗号者等同于天,而突厥大可汗乃为“天”所册
立,则“天可汗”的地位,为超越包括突厥大可汗在内的所有游牧
世界的统治者。据此,“天可汗”得以号令包括突厥大可汗在内的
所有游牧世界的统治者,是为所谓前无古人的游牧世界王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