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孔与缩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松形成过程
• 合金的凝固温度间隔比较宽,有时型壳的散热又比较慢,使凝固时合 金中两相区较宽,这就使铸件产生缩松,如上图 。a浇注后的某一时刻, 铸件截面上的三个区域分布。b随着温度的降低,铸件中的纯液相不存 在,成为固态和液态共存的凝固区域。枝晶间的通道变窄,阻碍较大, 合金的流动性变差,铸件中心的液态不易对较远的细小空洞进行补缩, 而且枝晶之间互相搭接,甚至形成与中心液态相隔绝的微小孔洞,根本 无法补缩。c合金凝固完毕,在铸件上就形成了很多分散而细小的缩松。
概述
• 缩孔和缩松是熔模铸件常见缺陷之一。熔 模铸件的生产特点是当灼热的钢液浇注到 高温的型壳中,铸件从冷却凝固直到冷至 室温,将产生三种收缩,即液态收缩、凝 固收缩和固态收缩。这是合金重要的铸造 性能之一。其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决定了 铸件在最后凝固的地方产生缩孔和缩松的 大小与分布,固态收缩使铸件产生残余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可能引起变形,甚至裂纹。
缩孔 的孔洞。
一 是什么?
• 定义: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由于体积收缩所形成
• 特征:分布特征为集中缩孔,缩孔形状不规则,
表面粗糙,产生在铸件热节和最后凝固部位,常 伴有粗大树枝晶、夹杂物、气孔、裂纹、偏析等 缺陷。
• 鉴别方法:铸件内部的缩孔,一般采用超声探
伤或射线探伤法进行检验。敞露在铸件表面的缩 孔用肉眼即可确定。表面有缩陷、胀型、缩沉等 缺陷的铸件,内部往往有缩孔缺陷。
缩松
是什么
• 定义:缩松是指铸件最后凝固的区域没有得到液
态金属或合金的补缩形成分散和细小的缩孔。
• 特征:常分散在铸件壁厚的轴线区域、厚大部位、
冒口根部和内浇口附近。当缩松与缩孔容积相同 时,缩松的分布面积要比缩孔大得多。缩松隐藏 于铸件的内部,外观上不易被发现。
二 产生部位
• (1)缩孔产生的部位:缩孔产生在铸件最 后凝固并且得不到充分补缩的部位,它常产 生在铸件的热节处。因为它产生的部位还 与内浇口在铸件上开设的部位、铸件上各 部分不同的散热条件、浇注系统对铸件散 热的影响以及同一模组上各铸件之间相互 位置对散热的影响等因素都有关。可以用 画凝固等温线或画内切圆法估计缩孔的部 位,也可以解剖铸件,确定铸件是否产生缩孔 及其部位。
五 对铸件的影响
• • • • 1 破坏金属连续性 2 减少有效承载面积 3 易引起应力集中 4 加工后铸件表面的粗糙度提高
六 防止措施
• ①合理选用铸造合金;②按照定向凝固原则进行 凝固(采用各种措施保证铸件结构上各部分按照 远离冒口的部分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部分, 最后是冒口本身的凝固);③合理选择浇注系统 和浇注位置;④合理地应用冒口、冷铁和补贴等 工艺措施。 • 缩孔补救措施:焊补。挖去缺陷区金属,用与基 体金属相同或相容的焊条焊补缺陷区,焊后修平 进行焊后热处理。
产生部位
• (2)缩松产生的部位:缩松总是产生在铸件上冷 却相对缓慢的部位,如铸件的热节处、壁的转接R 处、距离很近的夹壁处、内浇口附近或紧挨缩孔 的下面。
三 如何产生
缩孔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a液态合金填满铸型后,b因铸型 吸热,靠近型腔表面的金属很快就降到凝固温度,凝固成一 层外壳,c随着温度的降低,外壳逐渐加厚,由于液态收缩和 凝固收缩造成的体收缩大于已凝固外壳的固态收缩,所以, 在重力的作用下,液体与顶面脱开,逐渐下降,出现了较大 的空洞。d铸件完全凝固,在其上部保留了一个近似倒圆锥形 的集中缩孔。e由于铸件在冷却中的固态收缩使铸件的外形和 该缩孔的体积都稍有缩小。
为什么会产生
• 二、工艺设计的原因 (1)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 浇注系 统设计与铸件的凝固原则相矛盾时,可能会导致铸件产生 缩孔或缩松。主要表现为浇注位置不合适,不利于顺序凝 固,内浇口的位置及尺寸不正确。 • (2)冒口设计不合理:冒口位置、数量、尺寸及冒口颈 尺寸未能促进铸件顺序凝固,都可能导致铸件产生缩孔和 缩松。如果在暗冒口顶部未放置出气冒口,或冷铁使用不 当,也会导致铸件产生缩孔和缩松。 • (3)浇注方面的原因: 浇注速度越快,缩孔体积越大。 浇注温度太高,使液态金属的液态收缩量增加;太低时, 又会降低冒口的补缩能力,特别是采用底注式浇注系统时 更明显,铸件往往在下部产生缩孔和缩松。当冒口没有浇 满或对大中型铸件没有用金属液对明冒口进行补浇时,这 将降低冒口的补缩能力,引起铸件产生缩孔或缩松。
四 为什么产生
• 一、铸件结构方面的原因:由于铸件断面过厚,造成补缩 不良形成缩孔。铸件壁厚不均匀,在壁厚部分热节处产生 缩孔或缩松。 • 由于铸孔直径太小形成铸孔的砂芯被高温金属液加热 后,长期处于高温状态,降低了铸孔表面金属的凝固速度, 同时,砂芯为气体或大气压提供了信道,导致了孔壁产生 缩孔和绣松。 • 铸件的凹角圆角半径太小,使尖角处型砂传热能力降 低,凹角处凝固速度下降,同时由于尖角处型砂受热作用 强,发气压力大,析出的气体可向未凝固的金属液渗入, 导致铸件产生气缩孔。
例 冒口对铸件产生缩孔的影响
a用画等温线法确定,铸件凝固后,中上部有缩孔 b铸件安置冒口,上部缩孔转移到冒口中,但中部仍残留缩 孔 c加粗冒口,中部缩孔也转移到冒口中去,但铸件的上部仍 有伸入的缩尾 d冒口适当加粗,上部加斜度,铸件中完全消除缩孔
缩孔与缩松的分配与转化
• 铸件顺序凝固时易产生缩孔,而不易产生 缩松;铸件同时凝固时,易产生缩松,不 易产生缩孔。 • 对于同一种合金,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时,从 浇注到冷至室温,其缩孔的总容积是一定的 , 而且缩孔(包含缩陷)和缩松按一定的规 律性能相互转化:V总缩 =V缩孔+ V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