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地下水现状与发展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现状与发展热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现状与发展热
1 引言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的必备物质条件,而且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如果利用不合理,就会破坏资源、恶化生态环境、给社会带来灾难。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水占有量只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在世界第88位。
呼和浩特市也是个缺水的城市,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已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如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是制约呼和浩特市工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 呼和浩特市地域概况及气候特征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城”,市区人口约140 万人。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理坐标位置为东经110°46′~112°18′、北纬39°35′~41°23′,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市域土地总面积为17
224km
2。
呼和浩特市地处黄河水系哈拉沁沟、红山口沟、坝口子沟、乌素图沟及大、小黑河形成的冲击平原上,属于呼包断档盆地的一部分,总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坡度为3%~5%,平均海拔1 050m。
植被从南到北,由东至西,由森林植被逐渐过渡到灌丛草原、干旱草原、草甸草原,同时尚有盐生植被、沼泽植被和沙生植被。
气候条件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6℃。
年平均降水量为401.6mm,年平均蒸发量17 66.1 mm,平均空气相对湿度55%,年太阳辐射量在5 055~5 958J /m,日照时数2 800~3 1 00h/年。
最大冻土深度为156cm。
由于受西伯利亚和西风带气团及地面长波辐射的共同影响,市区逆温现象十分严重,使垂直对流受到抑制,以上是呼和浩特市地域环境的主要特征。
3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现状与利用概况
呼和浩特市地处阴山山前倾斜平原上,为第四系上更新统一全新统孔隙潜水含水组及中更新孔隙承压水含水组,这两个含水组作为一个统一的含水系统,它们由同一山地补给,而且沿山前又具有启开式单一结构。
浅水水位埋藏深度由北向南逐渐变浅,由60~70m逐渐变为小于2m,总流向由北、东北向南、西南;含水层岩性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由砂卵
石、砂砾石变为砾粗砂、细砂、粉砂。
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
承压水含水层由北向南,由东向西为山前古冲洪积扇承压区,扇前湖滨带承压含水层;河流三角洲承压含水层;三角洲前缘高承压含水层。
含水层岩性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由卵漂石、砂卵石、砂砾石变为中粗砂、粉细砂、粉砂、淤泥质粉砂。
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
北部大青山侧向补给量为 0.72亿m3/ 年,其中浅层水补给量为0.30亿m3/年,深层水被给量为0.42亿m3/年。
总排泄量2.05亿 m3/年,其中浅层水垂向排泄量为0.03亿m3/年,浅层水开采量为0.57亿m3/年,深层水开采量为1.45亿m3/年。
补给小于排泄,每年负1.33亿m3。
近几十年来,由于工农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用水量急剧增加,而且呼和浩特市地表水可利用量较少,各类用水都靠开采地下水,多年来地下水处于超量开采状况,致使水环境遭到破坏,造成了不可治愈的严重后果,呼和浩特已成为严重缺水城市。
全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465m3,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6。
供水水源地可开采量为25.8万m3/日,而自来水、单位自建供水设施用水、农业用水的总开采量高达49.1万m3/日。
承压水线南移5km多。
目前多数原自流水区不能自流。
近10多年来,呼和浩特市的地下水位年均下降1.7m,局部地区下降 2.5m。
据地质部门测量,呼和浩特市城南地面比10多年前沉降了约10cm。
过量超采地下水资源,不但消耗大量弹性释放量,而且还袭夺了山前倾斜平原上部的潜水,导致沿山前地段潜水水位大幅度下降。
市区已形成了较大范围的抽降漏斗。
如果照此下去,数年后,呼和浩特市的地下水位就会
下降到170m以下。
4 呼和浩特地市地下水水质分析
4.1 评价标准、评价项目及评价
方法
评价标准采用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II类水标准;评价项目:pH值、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矿化度、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总氰化物、砷、挥发酚、六价铬、总汞、镉、铅、铜、铁、锌、锰、氟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总大肠杆菌群共23项。
评价方法依据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制
定。
4.2 深层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以呼和浩特市6个水厂的出水口水样为评价样点,对近几年的分析结果做一比对,样品的分析严格按照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标准进行分析项目23项,分析频次为全年监测12次。
由于项目很多,这一次只选择9项代表性项目做比较。
由上表可以看出,三年中呼和浩特市地下承压水各项目监测数据变化不大,23项监测项目均符合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III类水标准,水质未受到污染,多年来一直保持生活应用水100%
达标,可以得出水质较好的结论。
4.3 潜层水现状评价
呼和浩特市城市浅层地下水监测井位为:南营子、西水磨、后巧报和孔家营四个水井。
全年监测2次,监测指标23项。
为了与承压水比对,同样取9项指标列表如下,其中总硬度、氨氮、总大肠菌群和氟化物超过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其他项目均符合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4.4 地下承压水与地下潜层水的比对
上图明显看出,呼和浩特市潜层水污染较为严重,有多项指标超过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的III类水标准,超标率为100%,这与工农业发展及人口增涨生活条件提高污染因素增多是分不开的,而承压水水质较好,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的III类水标准。
4.5 水质现状分析
呼市地下水质的分析基本分为两个部分。
其一是城市饮用水源水质(承压水水质)分析,其二是城市潜层地下水分析。
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分析对象为:一水厂、二水厂、三水厂、四水厂、五水厂和东六外水厂。
全年监测12次,监测指标23项,达标率100%,符合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水质情况较好。
城市浅层地下水监测井位为:南营子、西水磨、后巧报和孔家营四个水井。
全年监测2次,监测指标23项,其中总硬度、氨氮、总大肠菌群和氟化物超过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其他19项监测项目符合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
据统计这样的格局已经持续了多年的时间。
5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
问题
5.1 农业用水情况
农业用水量较大,水的利用率低,是造成呼和浩特市地下水水位下降的主要症结。
1988年呼和浩特市农业取水量1.74亿立方米,约占全市总取水量3.20亿立方米的55%,据预测2000年呼和浩特市农业用水量将达到2.19亿立方米,约占2000年总取水量的50%左右,可见农业用水量已超过全市各类用水量的一半,节约农业用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引起有关部
门的足够重视。
目前呼和浩特市农业灌溉工程不配套,大部分灌溉渠道无防渗漏措施,损失水量严重、灌溉方法落后,现基本上还采用漫灌的原始方法,喷灌和滴灌等先进方法很少被采用;这样农业用水将浪旨40%—50%的水资源。
5.2 工业用水情况
目前,呼和浩特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低,单位产品耗水量大。
特别是小型企业,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路不上,单位产品耗水量更大。
国外先进企业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可70%—80%,主要工业领域内已达到95%。
呼和浩特市1988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28%,现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也只有40%—50%。
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率,引进清洁生产新工艺,不但能节约新鲜用水而且可减少工业污水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工业用水复复利用率虽然需投入一定资金,但比修建新的引水工程要经济的多。
同时工业用水价格较低,限额用水指标控制不严,也是不少企业忽视节水,不愿花钱建设循环设施的症结所在。
5.3 生活用水情况
呼和浩特市城市人口近80万(包括外来人口) ,按国家建设标准计算,每年需用水量0.43亿立方米。
近几年来由于超采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出现供水紧张情况,每天高峰供水时间,一些地方楼房发生水压不足或不能供水,给生活带来好多水便。
但由于宣传不够,人们并没有认识到发生水资源危机的严重性,对节约用水的作用并没有充分认识,浪费水、不爱惜水的现象大量存在,加之生活用水不定限额,水费相对较低,成为人
们不重视节水的主要原因。
5.4 地下水资源面临污染
从近几年来对地下水的监测结果看,呼和浩特市城区范围内的浅层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测井点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细菌总数、大肠菌数等污染指标超过饮用水标准几倍到几十倍,基本不能饮用。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部分工厂没有排放废水管道,采用渗坑排放;城市基本建设落后,乱倒生活污水和生活废物;未经处理的废污水直接排入西河、小黑河,不但污染了有限的地表水资源,而且通过渗透污染了浅
层地下水。
6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对策
6.1 加强法制宣传,改变固有观念
在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工作中,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其它有关法规严格管理,奖惩严明,使有限的水资源合理利用。
另外要加强宣传,说明水资源的宝贵和发生危机的后果,让人人都了解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道理,强化人人爱惜水、节约水。
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的经济保护,比如适当提高用水价格;限额用水,超额罚款。
6.2 合理、有效的开采
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是地下水环境趋于平衡的保证。
破坏性开采,将造成不可补救的后果,权衡呼和浩特市水资源情况,建议采取如下开采方
式:
①大黑河北部的山前平原和大黑河冲积平原上的农业用水,要多利用大青山一线的山洪沟水,并开展引洪淤灌水利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洪水灌溉,
减少抽取地下水。
②农牧业用水要充分利用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封闭所有自流井;城区以南,禁止用深层地下水灌溉。
灌溉要采取喷灌和滴灌新技术,降低用水标
准。
③减少自备水源。
呼和浩特市自备水源日供水量10万吨左右,自备水源不利于管理、浪费大。
虽然采取收费措施,但收费低、漏洞较大。
应尽量
减少自备井,采取集中供水。
6.3 开源节流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应该积极地进一步开发水资源,扩大供水量。
兴建水利工程设施,是减少农业开采地下水的措施之一,引黄入呼工程的设施,是减少农业开采地下水的措施之一,引黄入呼工程的实施,是缓解呼和浩特市用水紧张的长远之计。
在开源的同时,我们还应十分重视节流工作,这是目前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
农业灌溉,减少渗漏损失,采取喷灌、滴灌等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制定合理的灌溉水量和选定最佳的灌水时间,实现科学用水,减少用水量。
工业用水,首先要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沙废水排放量,引进新工艺和先进生产设备,使单位产品耗水量降低;这不但能缓解供水矛盾,而且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生活用水,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如在洗涤衣物时采用“少量多次洗涤法”,根据不同的需要重复使用,洗菜水可以浇花、拖地板等。
总之
要节约每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