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支原体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病防治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9,2023牛支原体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王鹏达
辽宁省凌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凌源122500
摘 要 牛支原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且支原体病属于传染性疾病,患病牛只临床上表现为肺炎、咳嗽、鼻液脓性或者清亮,偶有牛只表现为结膜炎、耳炎流产、不孕等病症,不仅会阻碍牛只正常的生长发育速度,还可能造成疫病的流行,从而威胁养牛业的发展。
准确判断、及时防控是降低该病发病率、保障效益的重要手段。
概述了牛支原体病的基本情况,总结了诊断方法,并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支原体;基本情况;诊断方法;防控措施
doi:10.19567/j.cnki.1008 0414.2023.09.026
引言
随着国内消费者膳食结构和消费习惯的改变,牛肉、牛奶及其相关产品逐渐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在对其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壮大。
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广大养殖户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在牛只疫病方面,由支原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就是常见的疫病之一。
因此,做好牛支原体病的专业诊断、预防以及患病后的治疗工作不仅能够保证牛只的健康以及正常的生长发育速度,还可以有效预防公共卫生事故的发生。
科学准确地诊断是及时治疗和科学预防的基础,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使用先进科学的诊断方式对此病作出判断,采取及时的治疗,并通过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来有效预防牛只发病,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保障养殖效益。
病原
作为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牛支原体不具备细胞壁,且是目前发现的能在无活细胞培养基中进行繁衍的最小的原核细胞。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牛支原体、牛眼支原体、牛鼻支原体以及特异支原体等均属于目前常见的引起牛只患病的支原体类型。
与其他支原体相比,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避光的环境中可存活数周甚至数月,但是当温度达20℃时存活时间不超2周,当温度超过70℃时1min内即可失活。
发病机理与传播途径
牛只感染后,支原体通过黏附在宿主细胞上而造成膜融合进而进入宿主细胞内,入侵宿主细胞后能够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应答,与宿主细胞竞争部分物质的过程中造成宿主细胞功能的损伤以及破坏细胞完整性,并与其他病原微生物产生协同作用在宿主体内繁殖,随后牛只会出现相应症状。
呼吸道是此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还可通过乳汁和生殖道接触进行传播。
各年龄阶段的肉牛、奶牛均可感染此病,但肉牛的易感性高于奶牛,且犊牛的易感性最强。
患病牛只以及带菌的牛只是传播此病的传染源。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且与养殖过程中的饲养管理因素密切相关。
临床症状
患病牛只在临床上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达42℃,咳嗽严重且气喘,鼻液脓性或者清亮,伴随腹泻且粪便中混有血液。
部分患病牛只会出现跛行和关节肿胀甚至关节软组织部位出现干酪样的坏死,牛只不能正常行走而多跪地;部分患病牛出现结膜红肿、眼部分泌物呈黏脓性或者浆液性、典型结膜炎;部分患病牛会出现乳房肿胀,分泌呈水样的稀薄乳汁且其中夹杂着絮状的沉淀;部分患病牛会出现中耳炎等。
犊牛患病后的死亡率达50%及以上[1]。
诊断方法
4.1 病原学诊断
此诊断方法是较为传统经典的诊断技术,主要是采用微生物培养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方式进行。
首先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将采集的患病牛只的组织病料放在恒温37℃的培养箱中培养48h,以观察有无病原菌的生长,48h后可看到白色、针尖大小的菌落出现在培养基中;然后将其接种在鲜血琼脂培养基,并将培养基放置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可以观察到油煎蛋型的菌落长出,则说明牛只感染了支原体;接着用姬姆萨染液和革兰氏染色对从培养基中挑出的
48
2023年第9期(总第412期)畜禽业疫病防治
单个菌落进行染色,同时使用光学显微镜对菌落形态进行观察,若在视野中观察到了杆状、球状、不规则的菌体,则牛只可以确诊为感染了支原体[2]。
4.2 免疫学诊断
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包括免疫组化和印迹。
这2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但是由于对采样时的要求较高,且检测时需要专业的切片设备及相关的抗体,故在基层养殖中应用较少。
其检测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特殊的组织化学显色反应进行的。
4.3 血清学诊断
常见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和胶体金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式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简单快速、可进行大批检测的优势,同时也能对乳品血清、血浆中的支原体进行检测。
胶体金此检测方式也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较快等优势,且检测效价可达1 106,在使用此技术的过程中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和专业的试验人员,故更适用于基层检测,其原理是使用示踪物即胶体金,在抗原抗体结合过程中进行免疫标记。
田可昕等[3]建立了牛支原体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牛支原体MilA基因重组蛋白、山羊抗家兔IgG分别为T线、C线,胶体金溶液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标记,从而建立关于牛支原体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显示此方法的检测结果与ELIS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到了90%以上。
周华倩[4]也做了关于研制牛支原体抗体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相关试验,研制出的试纸条在第14天的时候即可检出牛支原体抗体,且与已经商品化的试剂盒相比较,符合率均达90%以上。
4.4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检测具有制作样品快速、检测效率高、检测成本合理等优势,故成为目前较为理想的检测牛支原体的方式。
常用的检测牛支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普通PCR、荧光定量PCR、多重PCR、等温扩增等。
4.4.1 普通PCR
普通PCR是根据目前已经具备的牛支原体靶基因(P48、P80、Polc等)而建立起来的检测技术。
包世俊等[5]以牛支原体脂蛋白P48基因序列为基础,设计合成了具有特异性的引物,并为了获得更好的检测结果而对扩增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通过此种方式建立的PCR检测技术能够扩增出牛支原体核酸样品中的特异性目的片段,而对其他一些病原微生物(如多杀性巴氏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的核酸样品不能扩增出明显的条带,且能够检测出较低浓度的支原体DNA。
4.4.2 荧光定量PCR
荧光定量PCR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检测方法。
翟肖辉等[6]建立了关于牛支原体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使用靶基因牛支原体P80,设计了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的同时优化了反应体系,之后检测了此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发现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敏感性是普通PCR技术的104倍,变异系数小于1%。
4.4.3 多重PCR
多重PCR既能检测不同样品(如牛鼻拭子、牛奶、精液)中同一种病原体(如牛支原体),又能够检测同一样品中的不同病原体,例如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牛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牛结核分枝杆菌等,具有鉴别诊断、快速、准确的特点,且技术加样、运行程序均仅需1次即可。
杨莉等[7]建立了三重PCR快速检测技术,所检测的病原微生物分别为牛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牛结核分枝杆菌,根据3种已知病原微生物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并使单一PCR检测方法优化后建立了三重PCR技术,最终得到的新建立的三重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的特点,能够检测同一样品中3种病原菌,且三重PCR的检测结果与单一PCR技术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100%,所建立的三重PCR技术能够实现直接出结果、缩短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时间、快速诊断的目标。
治疗方案
5.1 西药治疗方案
方案1:根据患病牛只的体质量,将青霉素4万IU/kg、链霉素3.5万IU/kg这2种药物混合均匀后以肌内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2次/d,连用5~7d即可。
方案2:按照患病牛只体质量使用10~25mg/kg的土霉素对其进行治疗,同时使用0.5~1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以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2次/d,连用3d。
5.2 中药治疗方案
大黄40g,金银花、黄连、大青叶、栀子、郁金、浙贝母、知母、板蓝根、葶苈子和黄芩各30g,白芷、穿心莲和天花粉各25g,白矾和白芷各20g,甘草15g,分
5
8
疫病防治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9,2023
别称取上述17味中药后放入砂锅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然后将药渣去除,等冷却至室温后分为3等分,分早中晚3次对患病牛只进行灌服,连用3d[8]。
防控措施
6.1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的好坏与各种疫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故在日常养殖中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各种疾病的第1道防线。
首先,要做好圈舍的清洁卫生与环境控制,通过每日清扫粪尿、定期消毒等措施及时将各种污染物清除,破坏病原微生物适合繁殖的环境;每日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保证空气质量,避免由空气造成疫病的传播;及时更换牛只所需的垫料,避免垫料发霉变质后导致病原的滋生;夏季安装风扇、冬季使用取暖设备等措施来提供温度适宜的环境,避免造成牛只的冷热应激。
其次,要做好工作人员和进出车辆的管理,对于厂区的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求工作期间统一着装,进入圈舍要进行消毒;对于进入厂区的外来人员和车辆,原则上是非必要不入内,确需进入厂区时要经过严格的消毒。
最后,要对不同性别、年龄阶段的牛只进行分群饲养,这样才能够根据各阶段牛只的生理特点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要保证牛只充足的活动空间,进而通过适量的运动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
6.2 定期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各种疾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甚至是清除牛支原体的最好方式。
目前预防牛支原体的疫苗有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等。
灭活疫苗具有使用较为安全、制备工艺简单、免疫原性稳定的特点,按照2.0mL/头剂量将灭活疫苗以牛颈部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接种,21d后再进行1次加强接种,免疫效果可持续6个月。
弱毒活疫苗具有生产成本低廉、无需多次免疫等特点,目前P150作为生产弱毒活疫苗的候选株。
6.3 严格引种程序
广大养殖场尽量坚持自繁自养的基本原则,减少引种,确需引种时要做好引种的检疫隔离工作。
引种时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要确定引种地区和引入牛只的档案情况,严禁从疫区进行引种,并在引种前做好牛只的健康检查以及档案查阅,包括疫苗接种情况、使用药物情况等,确保安全后再进行引种。
其次,要做好引种前的准备工作,转运车辆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并铺好垫草;确定引种时的天气情况,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加重牛只应激;尽量缩短牛只运输的距离和时间,避免在运输途中造成伤亡。
最后,要做好引种后的隔离,新引入的牛只需要在厂区外单独饲养1个月,期间需要进行多次检疫,确保未携带病原微生物后再混入原群进行统一饲养。
结束语
牛支原体的发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牛只的生长发育,甚至威胁牛只的生命健康,也会加大养殖户的疫病防控压力并增加治疗成本。
因此,广大养殖户要掌握牛支原体的常见诊断方式,一旦发现可疑病牛就要进行准确诊断,便于后期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广大养殖户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免疫接种以及严格引种程序等措施来降低牛支原体的发生,保障牛只健康,降低养殖户的损失,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逸行.牛支原体病的诊断及防治分析[J].畜禽业,2021,32(11):111 112.
[2] 李景芝,代豪庆.肉牛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J].中国动物保健,2022,24(6):
41 42.
[3] 田可昕,高鹏程,陈胜利,等.牛支原体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兽医科学,2023,53
(7):831 836.
[4] 周华倩.牛支原体抗体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5] 包世俊,胡国明,张阳阳,等.牛支原体肺炎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中国兽医科学,2020,50
(5):550 555.
[6] 翟肖辉,王方国,郝华芳,等.牛支原体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畜牧
与兽医,2019,51(8):105 109.
[7] 杨莉,余波,张涛,等.牛支原体、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牛结核分枝杆菌三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J].贵州
农业科学,2020,48(5):92 96.
[8] 秦华.肉牛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0(2):129 130.
作者简介:
王鹏达(1986—),男,辽宁凌源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疾病诊治。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