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地区一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芝一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综试卷
本试卷共16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
Ⅱ卷请用直径0。
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
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
4.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Al—27 Cu—64 Fe—56 Ca—40 Cl-35.5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
能各不相同
B。
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
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2.下列相关实验组合错误的是
A。
显微镜直接计数-———统计微生物数量
B.预实验———---摸索“探究木瓜蛋白酶最适pH”的实验条件
C.对比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标志重捕法----调查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3.关于育种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诱变育种可产生新基因,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
B。
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
C。
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
D。
杂交育种的育种周期长,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C.人体内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
D。
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5。
麻风杆菌是引起麻风的病原菌,它是一种慢性传染病。
下列有关麻风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该菌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C。
该菌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
感染该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多叙述,错误的是
A.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未成熟细胞伸长生长
B。
大多数情况下,生长素需要与其他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C.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抑制侧芽对生长素的合成,从而出现顶端优势现象
D。
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可因植物细胞成熟情况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29.(10分)某科研人员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CO2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
(2)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3)在0-5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在5—15 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4)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因最可是。
30.(10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遭遇危险情况下,体内肾上腺素分泌量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那么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是。
(2)当人吃的食物过咸时,内分泌系统产生的起调节作用的信息分子是抗利尿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使水的重吸收增强。
(3)某信号分子会使相应的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___________细胞。
研究表明,长期饥寒交迫的人,体内T细胞的数量及对抗原识别的灵敏度均较低,___________免疫能力降低,极易患病.
31。
(9分请看图回答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的
形式进行。
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的太阳能。
(2)分解者通过和的方式将有机物分
解成CO2等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3)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其中初级消费者是。
蛇和鹰的种间关系为。
(4)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
出体外,则该物质经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
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
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32。
(10分)某雌雄异株植物红花和白花(相关基因为A、a),宽叶
和窄叶(相关基因为B、b)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某研究人员做了如下两组
实验:
回答以下问题:
(1)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花为隐性性状;
控制叶大小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窄叶为________(显性、隐性)性状.
(2)实验一中母本基因型为_______,父本基因型为_______.
(3)实验一中雌雄相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中白花窄叶雄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白花窄叶雌株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右边框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
[生物——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为获取可降解高盐度工业废水中有机物的耐盐菌,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制备含3%NaCl的固体培养基,以及含3%、5%和7%NaCl以高盐度工业废水中有机物为碳源的液体培养基;
②将高盐度废水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于含3%Nacl的固体培养基,如图一。
然后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形成的菌落特征;
③将分离纯化后的菌株接种到试管固体斜面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适当时间,将该试管短期保藏待用;
④取固体斜面上的菌株制成菌液,取等量菌液,分别加入到步骤①中制备的3组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35小时,定时取样统计活菌数目。
测定结果如图二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灭菌、添加NaCl溶液和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2)步骤②平板划线操作过程中,第一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第二次及之后的几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图一所示操作,至少需要灼烧接种环_________次。
(3)步骤④中统计活菌数目用_________法,该方法统计的活菌数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数值。
直接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样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若每种浓度设3个重复实验,每次统计活菌数目时需要从_________个培养瓶中取样。
(4)由图二可知,该耐盐菌最适合处理含_________ (浓度)NaCl的废水.
38.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研究人员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图一所示的流程进行育种实验,培养出具有耐盐性的植株。
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的实验流程中,再分化发生在_________ (填“①”、“②"、“③”或“④")过程;用γ射线照射愈伤组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应注意无菌操作,对所用的培养基要进行_________处理,对外植体进行_________处理.
(2)将经γ射线照射和不经照射处理的愈伤组织,分别转移到含不同浓度NaCl的分化培养基中培养,愈伤组织再分化出幼苗的比例如图二所示,据图分析:
①本实验的两个自变量分别是_________。
用剂量为l0Gy的γ射线照射愈伤组织后,获得耐盐性幼苗的比例_________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②通过本实验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确定在分化培养基中NaCl浓度大于1。
0%时,不经γ射线照射愈伤组织不能分化出幼苗。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