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咨询师技术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交流
技术知识点三级部份
一.心理咨询室应具有以下条件:
1、能显示专业的特点;
2、具有保密的功能;
3、能够提供适当宽敞安静的空间;
4、配备舒适的座椅;
5、配置必需的设备
二.心理咨询师应该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

三.保密例外的情形包括哪些内容?
1、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
2、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
3、显现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
4、心理咨询中显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
5、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损害或死亡要挟
6、求助者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

当碰到保密例外情形时,心理咨询师应将泄密程度操纵在最小范围内。

四.遵守保密原那么的重要性:
1、尊重求助者的重要性;
2、表现心理咨询师的诚信;
3、幸免对求助者造成损害;
4、使求助者取得平安感;
5、利于成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五.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进程。

六.心理咨询的工作程序:
1、做好心理咨询前的预备工作;
2、利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
3、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取得哪方面的帮忙,不可直接逼问;
4、询问终止后,明确说明态度;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那么;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7、向求助者说明其权利与义务;
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信利用哪一种咨询方式。

七.接待注意事项:
1、幸免紧张情绪;
2、语言表达,语速适中,吐字清楚;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那么;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5、心理咨询时,在仪态方面应注意以下内容:
a)不抽烟
b)不做多余动作
c)不饮酒或服用兴奋、镇定等药物;
d)交谈中认真倾听,注意力集中。

八.心理咨询时,如何确信会谈的内容和范围?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看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觉的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九.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会谈时,如何选择切入点?
1、依照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切了解相关资料
2、依照在初诊接待中观看到的疑点深切了解相关资料
3、依照对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中发觉的问题深切了解
相关资料。

4、依照上级心理咨询师下达的会谈目标深切了解相关资料十.会谈法是“一种有目的的交谈”,其要点:
1、听比说重要;
2、持非批判性态度;
3、区分和辨别会谈内容
十一.会谈法种类
1、摄入性会谈;
2、辨别性会谈;
3、医治性会谈;
4、咨询性会谈;
5、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

十二.摄入性会谈中,如何幸免提问方式的失误?
1、幸免“什么缘故……”问题,有强烈暗示性,暗示求助者错
了:
2、幸免多重选择问题,封锁性,会阻碍咨询师取得信息;
3、幸免多重问题,往往使求助者惊惶失措;
4、幸免修饰性反问,这种问题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
5、幸免责备性问题,这种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
6、幸免说明性问题,这种问题可能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讨。

十三.与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如何选择会谈内容?
1、可同意:适合求助者的同意能力,符合求助者的爱好;
2、有效:
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
对求助者的个性进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对深切探讨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成心义;
对求助者病症的辨别诊断成心义;
对帮忙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明白得问题有帮忙;
3、踊跃: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踊跃作用;
4、关键在于咨询师是不是能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
行为特点。

十四.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会谈时,应注意哪些内容?()
1、态度必需维持中性;
2、提问中幸免失误;
3、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该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终止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终止。

十五.心理诊断是指心理咨询师通过观观点、会谈法、实验法、考试法、量表法获取求助者临床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对求助者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点进行评定,最终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性质做出判定的进程。

十六.判定正常与异样心理活动的三原那么: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那么;
2、心理活动的内在和谐性原那么;
3、人格的相对稳固性原那么。

十七.一样心理问题的诊断(从重到轻):
1、分析求助者是不是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
2、依照区分正常与异样的心理学原那么和神经病性病症,与
神经病性问题相辨别;
3、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辨别;
4、分析求助者的情绪是不是泛化,与严峻心理问题相辨别;
5、确信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刻,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阻
碍程度;
6、形成初步诊断。

十八.严峻心理问题分辨大体原那么:
1、临床表现和泛化指标优先;
2、诊断从轻不从重。

十九.深切了解求助者的思路:
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
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映,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方式;
4、深切探讨求助者具体和心理问题的深层缘故
二十.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的工作程序:
1、临床资料的核实;
2、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
3、致使心理问题的缘故分析。

二十一.在咨询时,如何和求助者成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1、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彼此关系。

任何
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和方式,都必需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
平台,因此成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2、咨询关系的成立受到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阻碍。

就咨询
师而言,咨询理念、咨询态度和个性特点等对咨询关系的
成立和进展具有相当重要的阻碍。

3、就求助者而言,其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自我
觉察水平、行为方式和对咨询师的反映等,也会在必然程
度上左右咨询关系。

二十二.尊重是心理咨询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情感、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专门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看待。

1、尊重意味着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的接纳;
2、尊重意味着平等;
3、尊重意味着礼貌;
4、尊重意味着信任;
5、尊重意味着爱惜隐私;
6、尊重意味着真诚
二十三.真诚
1、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
2、真诚应该实事求是;
3、真诚不是自我宣泄;
4、表达真诚应该适度;
5、真诚还体此刻非言语交流上;
6、表达真诚应考虑时刻因素;
7、真诚体此刻咨询师的坦诚上。

二十四.罗杰斯以为,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如何把握共情技术?
1、设身处地的明白得;
2、从求助者的角度看待求助者及其问题;
3、表达共情应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应把握机会,共情应适度;
5、表达共情要擅长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要擅长利用躯体语言;
7、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点;
8、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不是与求助者产生共情;
二十五.咨询目标是求助者通过自我探讨和改变,尽力去实现的目标,也是咨询师通过心理咨询的理论、方式和技术,对求助者帮忙、最终促使其实现的目标。

有效咨询目标的大体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1、具体。

目标不具体,就难以操作和判定,目标越具体,就
越容易见到成效
2、可行。

目标没有可行性,超出了求助者可能的水平,或超
出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那么目标就很难达到。

3、踊跃。

目标的有效性在于目标是踊跃的,符合人们进展需
要;
4、两边能够同意。

咨询目标应该由两边一起确信。

假设两边
的目标有不同,那么应通过两边的交流来修正。

假设无法
和谐,应以求助者的要求为主。

5、属于心理学性质。

关于不牵涉心理问题的来访,一样不属
于心理咨询范围;
6、能够评估。

目标无法评估,那么不称其为目标。

及时评估
有助于看到进步,鼓舞两边信心,可发觉不足,及时调整
目标或方法;
7、多层次统一。

咨询目标是多层次的,既有眼前目标,又有
久远目标;既有特殊目标,又有一样目标;既有局部目标,又有整体目标。

有效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目标的和谐统一;二十六.某些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可能存在的错误观念:
1、咨询师应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该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
念;
2、咨询中应该给求助者灌输、传输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
观;
3、把求助者的欢乐、知足作为咨询目标;
4、把求助者可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

二十七.不同的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
1、人本主义学派把自我实现作为咨询的目标;
2、行为主义学派的目标很具体,帮忙求助者学习建设性的行
为以改变、排除适应不良的行为;
3、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大体人
格,帮忙求助者体验早年体会,并处置压抑的冲突,做理
智的觉察;
4、完形学派的咨询目标是帮忙者觉察现在此刻的体会,鼓励
他们承担责任,之内在的支持来对抗对外在支持的依托;
5、理性情绪学派的咨询目标在于排除求助者对人一辈子的
自我失败观,帮忙他们更能容忍与更能过理性的生活;6、交互分析学派希望帮忙求助者能有创作自由,策略自由,
成为自主性的人,能选择,达到他们想要成为的人,帮忙
他们查验早年的决定,并能在觉察的基础上作新的决定;
7、现实医治学派强调引导求助者学习真实与负责任的行为,
进展一种成功的统整感。

二十八.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什么原那么?
1、与求助者一起商确目标;
2、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的关系;
3、向求助者说明不能把他的欢乐、知足作为咨询目标;
4、向求助者说明,假设咨询中发觉更深层次的问题,就需要
对原有目标做出调整,从头确立目标;
二十九.心理咨询师如何就咨询目标的有效特点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1、第一贯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和制定的原那么;
2、依照咨询目标的有效特点,依照属于心理学范围的、踊跃
的、具体的、可行的、可评估的、两边可同意的及多层次
统一的等项内容一一商定;
3、咨询目标是两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
定;
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
主;
5、咨询师应付咨询目标进行整合;
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两边认可,能够进行修改;
三十.心理咨询师如何与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
1、第一贯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那么;
2、依照咨询目标,两边各自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咨询时刻
与次数的安排,咨询的具体方式、进程与原理,咨询的成
效和评判手腕,咨询费用的估量及其他等项内容一一商定
(咨询方案的内容);
3、咨询方案由两边商定,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5、咨询方案制定后,经两边认可,能够进行修改;
三十一.如何划分咨询时期,并说出其要紧内容。

诊断时期,包括成立咨询关系,搜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咨询时期,调整求助动机,商定咨询目标,商定咨询方案,实施方案;
巩固时期,咨询的总结、提高时期。

巩固咨询功效,使求助者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尔后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三十二.实施咨询方案的策略与框架
1、调动求助者的踊跃性: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实质和咨
询取得成效的要紧缘故
2、对求助者启发、引导、支持、鼓舞;
3、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
三十三.面质技术的概念,求助者常见的矛盾。

概念:面质,又称质疑、对证、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增进求助者探讨,最终实现统一。

求助者常见的矛盾:言行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咨访意见不一致;
三十四.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
1、增进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境况的深切
了解;
2、鼓励求助者放下自己成心无心的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
对自己、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
3、增进求助者实现言语与行动的一致,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
的统一;
4、增进求助者明确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并善加利用;
5、给求助者树立面质的表率,以后有能力对他人或自己做面
质;
三十五.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
1、有事实依据;
2、幸免个人宣泄;
3、幸免无情解决;
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质
三十六.放松训练,又称“松驰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成心识地操纵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咨询方式与医治方式。

三十七.放松训练步骤:
1、咨询师介绍原理;
2、咨询师进行示范、指导;
3、强化求助者的练习
三十八.呼吸放松法包括鼻腔呼吸放松法、腹式呼吸放松法和操纵呼吸放松法
三十九.阳性强化法的原理与程序()
原理: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样行为。

程序:一、明确医治的靶目标;二、监控靶行为;3、设计干与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4、实施强化;五、追踪评估;
四十.阳性强化法的注意事项()
一、靶行为单一具体;二、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3、随时刻进程,强化物能够由物质刺激变成精神奖励,最终可撤销强化物
四十一.行为矫正的经常使用方式
1、增强法:正强化,给予正性强化物(喜爱的刺激);负强
化,撤销处惩物(厌恶的刺激);
2、处惩法:一是给予个体不喜爱的强化物或厌恶刺激;二是
撤销个体还在享用的正性强化物;
3、消退法;
4、代币管制法
四十二.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

()
合理情绪疗法又称理性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建的一种心理医治理论和方式,旨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维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以帮忙其解决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
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方式和观念,个体能够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

该理论以为,令人难过和痛楚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不正确说明和评判。

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辩,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成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忙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一辈子观来制造生活,并以此来保护心理健康,增进人格的全面进展;
四十三.合理情绪疗法的进程。

心理诊断时期:在这一时期,咨询师的要紧任务是依照ABC 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求助者问题的ABC,并向求助者讲解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使求助者能够同意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说明;
领会时期:咨询师要进一步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并帮忙求助者进一步领会自己的问题与自身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修通时期:咨询师的要紧任务是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舍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病症得以减轻或排除;
再教育时期:咨询师的要紧任务是巩固前几个时期医治所得的成效,帮忙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终止以后仍能用学到的东西应付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以能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四十四.“黄金规那么”指“像你希望他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他人”
四十五.“产婆式辩论大体形式”,一样从“按你所说。

”推论“因此。

”再推论到“因此。

”,即所谓“三段式”
推论,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

四十六.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具体步骤
1、使求助者想象进入到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映或自感最
受不了的情境中,让他体验强烈的负性情绪反映;
2、帮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使他能体验到适
度的情绪反映,一般是通过改变求助者对自己情绪体验的
不正确熟悉来进行的;
3、停止想象。

四十七.不合理信念三大特点:绝对化要求、过度归纳、糟糕至极。

四十八.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也是权威的信息提供者及与求助者非理性信念对抗的辩论者。

四十九.如何处置依托现象?
使求助者对心理咨询有正确的熟悉,对咨询成效有理性的期待;
鼓舞求助者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尽力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咨询师坚持正确的咨询理念;
五十.阻抗的本质。

阻抗的本质是人对心理咨询进程中自我暴露和自我转变的精神防御与抗击。

五十一.阻抗的表现形式。

1、发言程度上的阻抗,其表现有沉默、寡言和赘言;
2、发言内容上的阻抗,常见形式有理论交谈、情绪宣泄、谈
论小事和假提问题等;
3、发言方式上的阻抗,常见形式有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
操纵话题和最终暴露等;
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如不认真履行咨询安排,诱惑咨询师
和请客、送礼等;
五十二.阻抗的缘故。

1、阻抗来自于成长中的痛楚,旧行为的终止和新行为的开始
都将使求助者产生痛楚,进而产生防御与抗击,形成阻抗;
2、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
为弥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求助者从中获益,或来自
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与
冲突;
3、阻抗来自于对抗心理咨询或咨询师的动机,阻抗可能来自
求助者只是想取得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可能来
自求助者想证明自己不同凡响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力
的动机,也可能来自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五十三.如何处置阻抗现象?
1、通过成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解除求助者的戒备心理;
2、正确的进行心理诊断和分析;
3、以诚恳的态度帮忙求助者正确地对待阻抗;
4、利用咨询技术冲破阻抗
五十四.对咨询成效评估的时刻。

心理咨询成效评定并非是必然到咨询终止时才进行;
在咨询进程中就应该不断地总结、评估咨询成效,及时对咨询进行调整;
咨询终止前的评估是对整个咨询进程成效的全面评判
五十五.对咨询成效评估的方式。

1、求助者对咨询成效的自我评估;
2、求助者功能恢复的情形;
3、求助者周围人士对求助者的评定;
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5、咨询师的观看与评定;
6、求助者某些病症的改善程度;
五十六.心理咨询的成效通过何种机制起作用?
1、宣泄疏导求助者的情感而减缓情绪压力;
2、鼓舞求助者倾诉内心痛楚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探访求助者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会;协助求助者改良认
知结构,学会合理思维;
4、通过学习与训练来成立踊跃、有效的行为模式;
5、帮忙求助者排除心理行为障碍,增进自然复愈与成长;五十七.咨询师利用多种方式,其有效性的一起因素是什么?
1、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成立的和谐、信任关系;
2、求助者求治的强烈动机、踊跃态度;
3、有一套两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式;
4、咨询师本身的特点,如准确的共情、热情及诚恳等;
5、增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剂、行为改善;
五十八.选择咨询方式的一样原那么。

()
1、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方式;
2、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方式;
3、不同的时期选择不同的方式;
4、不同的专长和体会会阻碍方式的选择;
五十九.咨询对象一样应有的特点
1、智力正常;二、年龄适宜;3、内容适合;4、人格正
常;五、动机正确;六、信任度高;7、行动自觉八、
匹配性好
六十.假设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不匹配,应如何处置?注意些什么?
心理咨询师能够进行转介,将不适合自己咨询的求助者转介给其他心理咨询师。

注意事项:
1、不能顺利转介时,要学会调适,使心理咨询师适应求助者。

2、试着明白得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多听、少说。

3、不断调整对问题的观点,尽可能维持客观、中立、理性态
度。

4、不以心理咨询师自己的好恶是非为判定标准,擅长接纳,
减少冲突。

六十一.咨询师转介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
1、应当事前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2、应该向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大体情形;
3、在转介时,可向新咨询师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形,提供自己
的分析和观点,但不宜泄露求助者出于对自己的信任而提
供的隐私;
4、如有必要,原咨询师能够与新咨询师交流,但一样不得干
与新咨询师的咨询活动;
5、不能在求助者眼前对新咨询师的方式、为人等进行评论,
更不能指责
六十二.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理念(职业生命线)
1、求助者的身心健康是不是取得最大的保护;
2、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不是取得科学有效的解决;
3、心理咨询师的健康是不是取得最大的保护
六十三.求助者的概念:存在(含不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主动前来求助,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那些人。

六十四.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的重要原那么:
1、价值中立原那么;二、保密原那么与保密例外;3、幸免
双重关系原那么;4、自我爱惜原那么
二级部份
一.心理冲突常形有两个特点:与现实处境相联系,涉及大伙儿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心理冲突变形的两个特点:与现实处境没什么关系,或涉及的是不重要的小事;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二.神经症简易评定法:
1、病程:3个月为短程,评分1;3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
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2、精神痛楚的程度:轻度,病人不主动摆脱,评分1;中度,
病人自己摆脱不了,借助他人帮忙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
脱,评分2;重度,病人几乎无法摆脱,即便他人安慰开
导,或陪他娱乐,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3、社会功能:轻度,能照常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只有轻微
妨碍者,评分1;中度,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
降,不能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份工作,或某
些社交场合不能不尽可能幸免,评分2;重度,完全不能
工作学习,不能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
完全回避,评分3。

三.系统脱敏法(交互性抗击)的步骤
一、学习放松技术;二、建构焦虑品级;3、系统脱敏。

四.系统脱敏疗法的原理。

原理:让一个原能够引发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眼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慢慢
失去了引发焦虑的作用。

五.系统脱敏疗法的程序。

1、教会求助者把握放松技术;
2、建构焦虑品级:
3、每一级刺激因素引发的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
的程度,这是系统脱敏疗法成败的关键之一;
4、系统脱敏:让求助者想象引发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
习,经反复练习,求助者对过去引发焦虑的情境慢慢脱敏。

六.系统脱敏疗法的注意事项。

1、若是引发求助者焦虑的情境不止一种,能够针对不同情境
成立几个不同的焦虑品级表,然后对每一个焦虑品级表实
施脱敏训练;
2、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次数的多少,依个体和情境不同而
不同;
3、在系统脱敏进程中,当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50,仅靠重
复放松就很难降低了。

现在说明焦虑品级设计得不够合
理,应当将焦虑品级划分得更细一些,使每一个品级之间
跨度不要太大;
4、有的求助者不能通过想象和放松的方式降低焦虑水平,可
考虑改用其他方式;
七.冲击疗法(满灌疗法,消退性抗击)。

()
原理: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刻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唤起强烈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中而不采取任何减缓焦虑或恐惧的行为,让焦虑或恐惧自行降低。

优势:方式简单,疗程短,生效快;缺点:完全无视求助者的心理经受能力,求助者痛楚大,实施难,可能欲速不达。

八.冲击疗法(满灌疗法)的程序。

()
1、挑选确信医治对象,老人、儿童、妊妇不能作为对象;
2、签定医治协议。

详细向求助者介绍医治的原理、进程和可
能显现的各类情形,对求助者在医治中可能经受的痛楚不
能隐瞒和淡化;
3、医治预备工作。

第一确信刺激物,然后依照刺激物的性质
决定医治的场地;
4、实施冲击疗法:
咨询师迅速、猛烈地向求助者呈现刺激物;
求助者受惊后可能显现各类强烈反映,咨询师没必要顾
及,应持续不断呈现刺激物;
如求助者的情绪反映和生理反映已太高潮,慢慢减轻,说
明已大体达到本次医治的要求。

再呈现5-10分钟的刺激
物,求助者将筋疲力尽,对刺激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现在即可停止呈现刺激物,让求助者休息;
一样实施2~4次,1日1次或间日1次。

九.冲击疗法(满灌疗法)的注意事项
1、冲击疗法实施前,要让求助者对冲击疗法有足够的了解,
经求助者同意,签定协议,方可采纳此法;
2、冲击疗法实施进程中,若是求助者反复要求退出医治,或
是家眷提出取消医治,经咨询师劝说无效时,医治应当即
停止;
3、冲击疗法实施进程中,求助者假设显现通气过度综合症,
晕厥或休克等情形,应停止医治,并对症处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