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辨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 导致第一类危险源约束或
危险物质
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 因素:
物的缺陷 人的失误 环境因素
后果
可能性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序号 工作步骤
潜在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措施
L SR
改正措施
1
工艺隔离、泄
压、降温、置 换
隔离置换不 彻底
爆炸、火灾、
中毒、窒息、 人员伤害
盲板管理规定
在漫画中识别身边的违章
在漫画中识别身边的违章
白色、红字 天蓝色、黑字
瓶距过近
安全目视化管理:
10、未设置隔离区域 工作场所内如可能存在下列情况,就必须用围绳(安全专用
隔离带)或围栏隔离出不同工作区域,如维修作业区域、承包商 作业区域、临时物品存放区域、走道区域等危险区域,并挂上标 签以明确隔离相关信息。 a)对行人或车辆交通安全存在危险(风险)的任何地点或作业区 域,如坑、高处有东西会掉落、高温、腐蚀液飞溅和泄漏地方等 等。 b)维修工作具有危险性。 c)施工、高危作业等易发生事故的情况。
• 常用的辨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 a)询问、交淡; • b)查阅有关址录, • c)现场观察; • d)获取外部信息; • e)工作危害分析(JHA); • f)作业条件风险评价(LEC); • g)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 h)事件树分析(ETA); • i)故障(事故)树分析(FTA)。
危险源分类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
危险源定义
• 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 疾病、财产损失、 工作环境破坏或 这些情况组合的 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第1类: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第2类: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第3类: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第4类: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第5类: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第6类: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4)危险性分值D
分数值
> 320 160~320 70~160
20~70 < 20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 高度危险 显著危险 可能危险 稍有危险
不能继续作业 需要立即整改 需要整改 需要注意 或许可被接受
04 章节 PART 实务案例
危险源 能量意外 释放理论
风险
根源(先天)
状态(后天)
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工作危害分析 (JHA)
该方法是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有危 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是辨识危害因素及 其风险的方法之一,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 进行分析识别。
工作危害分析 (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实施步骤:
该方法针对的分析对象是动态活动,其步骤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 、危害因素识别。
降低和消除事故; 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及健康安全 ; 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 维护企业的外在形象。
03 章节 PART
危险源辨识
什么是危险源辨识 工作危害分析JHA
•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LEC
什么是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 在并确定其特性 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LEC
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事故或危险事件造成的人身伤害 或物质损失可能在很大的范围内 变化。可用 1~100的数值表示。
分数值
100 40 15 7 3 1
可能结果
大灾难 许多人死亡
灾难
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 一人死亡
严重
严重伤害
重大
致残
引人注目 需要救护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LEC
3 5 15
2
穿戴劳动防护 劳保穿戴不 人身伤害、中
用品
规范
毒窒息
劳保管理规定
佩戴四合一气体
3 26
报警仪
3
监护人及安全 措施
无人监护
受伤、中毒抢 现场作业管理
救不及时
规定
3
3
9
配备防毒面具或 空气呼吸器
4
阀门在线或下 线检修
违章作业
设备损坏、人 员受伤
检修规程
2 24
装置或设备停
5
阀门上线回装、 检修质量低
鑱[chán]血脉,投毒药,副肌肤 事故处理和应急处置
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 识别危害、主动预防事故
中兄治病,其在毫毛 险兆事件(苗头)四不放过
风险预控
关口前移
推行安全风 险分级管控
强化隐患 排查治理
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 、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
02 章节 PART
什么是危险源
什么是危险源 进行危险源识别的目的

> 320 160~320 70~160
20~70
< 20
极其危险 高度危险 显著危险 可能危险 稍有危险
不能继续作业 需要立即整改 需要整改 需要注意 或许可被接受
作业现场违章分析
安全目视化管理:
1、安全帽佩戴不规范,都未系好安全帽帽带; 2、喷涂料女工头发须盘入安全帽内,须带口罩; 3、衣物穿戴须符合标准; 4、所有人员未佩戴入厂许可证;
工作危害分析 (JHA)
(2) JHA的特点 ——方法简单易行。工作危害分析方法较为直观,分析过程简单,没有复杂的 理论推理,便于在班组基层推广。 ——该方法不进行风险大小的判定,只需找出危险源并提出治理措施和补偿措 施。 ——工作危害分析实现了对工作场所和作业活动的全面覆盖。工作危害分析是 基于工作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能够全面地识别出生产作业活动中所有可能 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
第1类 其他 标志缺陷
设备、 设施缺陷
防护缺陷
电危害
噪声危害
信号缺陷
作业环 境不良
粉尘与 气溶胶
能造成冻伤 的低温物质
物理性危险 和有害因素
能造成灼伤 的高温物质
运动物 危害
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
易燃易 爆性物质
第2类
自燃 性物质
有毒物质
化学性危险 和有害因素
其他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举例
分数值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L 分数 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E 分数值
可 能 结 果C
10
完全会被预料到
6
相当可能
3
不经常,但可能
1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0.5
可以设想,但绝少可能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上不可能
10
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
100
6
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管理缺陷
组织机构不健全、 制度的缺失、未按 制度执行、安全卫 生投入不足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
机械设备、装置、元 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 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 能的现象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人和物存在的环境,即 生产作业环境中的温度 、湿度、噪声、振动、 照明或通风换气等方面 的问题,会促使人的失 误或物的故障发生
进行危险源辨识的目的:
调试。
、阀门泄漏
车,人员中毒 不舒适
严格执行验收 程序
2
36
没有扶着扶手 没有佩戴硬质帽子 没有系帽带
没有正确存放救生背心
穿越警戒线的员工
在人行道的 斜靠墙上的物体 没有正确 存放防坠装置 绊倒的危险
物体掉下的危险
没有正确 使用防坠装置
杯子中的液体溢出, 存在滑倒的危险
没有正确 存放油漆稀释剂, 桶盖没有盖上
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
参照卫生部、劳动部、财政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颁布的《职业病范 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7类:
生产性粉尘; 毒物; 噪声与振动; 高温; 低温; 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其他危害因素。
引发事故的四个基本要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行为结果偏离 了被要求的标准, 即没有完成规定功 能的现象
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
第6类
其他危险和 有害因素 标识不清
搬举重物
作业空间
工具不合适
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
(二)、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
➢ 物体打击

➢ 车辆伤害

➢ 机械伤害

➢ 起重伤害

➢ 触电

➢ 淹溺

➢ 灼烫

➢ 火灾

➢ 高处坠落

➢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 放炮 瓦斯爆炸 火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LEC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评价方法, 也是辨识危险的方法。
它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的大小。这 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 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 即
腐蚀性 物质
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第3类 5种
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其他
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
第4类
负荷超限
健康状况异常
心理异常 辨识功能缺陷
从事禁忌作业
生理、心理性 危险和有害因素

其他
危险源的定义及种类
第5类
1
行为性危险 和有害因素
指挥错误 操作错误 监护错误 其他错误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D = L·E·C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的危险性越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LEC
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事故或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大小,可用概率表示。实际应 用中用0.1~10的数值表示。
分数值
10 6 3 1 0.5 0.2 0.1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会被预料到 相当可能 不经常,但可能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可以设想,但绝少可能 极不可能 实际上不可能
40
3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15
2
每月暴露一次
7
1
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
3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1
大灾难 许多人死亡
灾难
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 一人死亡
严重
严重伤害
重大
致残
引人注目 需要救护
分数值
危 险 程 度D
L = 6; E = 6; C = 1。 危险分值 D = L·E·C = 6×6×1 = 36 评价结论:这种作业条件属于可能危险,作业中需要注意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LEC
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E
人员处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长, 受伤害的可能性越大,相应的危 险性也越大。可用 0.5~10的数值 表示。
分数 值
10 6 3 2 1 0.5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 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每月暴露一次 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 非常罕见地暴露
工作危害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JHA)又称作业安全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JSA)、作业危害分解(Job Hazard BreaKdown),是一种定性 风险分析方法。
JHA方法是美国葛理瑪教授 ( J o h n D G r i m a l d i ) 于1947年提出的一套防 范事故方法。美国安全工程师学会将工作危害分析定义为将工作方法或程序 分为各个细项,以了解可能潜在的危害,并定出安全作业的要求。
工作危害分析 (JHA)
(1)工作危害分析的起源
工作分析(Job Analysis)的观念很早就已出现在工业及工程界。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工作分析已在美国企业萌芽,到40年代,大部分企业均已实施了工作分 析。实施工作分析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需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做好工作 分析会使得管理措施更有针对性。
工作危害分析 (JHA)
工作危害分析 (JHA)
工作危害分析 (JHA)
工作危害分析 (JHA)
JHA流程图
接触没有控制的危 险能源
控制危险源
33
明确要进行JHA的作 业任务 将任务按顺序分成 几个步骤
识别每个步骤 的危害
制定控制危害的 措施
将JHA分析结果与 员工沟通
定期评审和持续改进
分析评估风险 危害控制策略
什么是危险源
02
03 危险源辨识
实务案例
04
01 章节 PART
前言
• 做什么 • 怎样做
• 为什么这样做 • 做到什么
魏文王问扁鹊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 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 「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 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 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化工自动化专业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危险源辨识分析及实务案例
想必大家对10.28重庆公交车坠 江事故的悲剧还心有余悸,职业道德 的缺失,安全意识的淡薄、个人素质 的低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 本是一个人错过了一站,却是15人错 过了一生!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忍
目 录 CONTENTS
01 前言
在漫画中识别身边的违章
头发
口罩
工服
挽裤腿?
安全目视化管理:
5、压缩气瓶无状态标签
安全目视化管理:
6、各种气瓶的色标符合标准(氧气瓶天蓝色、黑字,乙炔瓶白色 、红字,氢气瓶绿色、红字,液化气瓶银灰色、红字等等; 7、氧气、乙炔瓶距离过近,不得低于5米; 8、氧气瓶放到,随气瓶未配备防倾倒设施; 9、气瓶未配置齐全防碰胶圈和可卸式瓶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