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照明概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绿色照明的主要内容是采用高效照明产品,使建筑物照明更科学、 舒适、安全和可靠,同时更节能环保。
• 绿色照明产品应符合①高光效,节省电能;② 长寿命,节约资金; ③ 舒适,提高照明质量和工作效率;④环保,减少使用含有害物 质(如含汞量)等条件。
• 绿色照明产品包括光源、灯具、电器附件、配线器材及调光控制设 备和调控照度器材等。
4.物体的光照性能和光源的显色性能
• (1)物体的光照性能
• 当光通量Φ投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通 Φρ从物体表面反射回去,一部分光通Φα 被物体吸收,而余下一部分光通Φτ则透 过物体 。
• 物体的光照性能用三个参数反射比、吸收 比和透射比表征:
• ①反射比
• 是指反射光的光通量Φρ与总投射光通量Φ之比即
光谱的大致范围包括:
• ①红外线——波长为780nm-1mm; • ②可见光——波长为380nm-780nm; • ③紫外线——波长为1nm-380nm。 • 可见,波长为380-780nm的辐射能为可见光,
他作用于人的眼睛就能产生视觉。但人眼对各 种波长的可见光,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实验证 明,正常人眼对于波长为555nm的黄绿色光最 敏感,因此波长越偏离555nm的辐射,可见度 越小。
• ρ=Φρ/Φ
• ②吸收比
是吸收光的光通量Φα与总投射光的光通量Φ之比, 即
α=Φα/Φ
③透射比
• 是透射光的光通量Φτ与总透射光的光通量Φ比,即
•
τ=Φτ/Φ
• 该三个参数存在如下关系:ρ+α+τ=1
• 一般特别重视反射比这个参数,因为他与照明设计 直接相关。
(2)光源的显色性能
• 同一颜色的物体在具有不同光谱的光源照射下,能显出 不同的颜色。光源对被照物体颜色显现的性质,叫做光 源的显色性。
• 美国于1991年首先提出“绿色照明”的概念。我国于1993年启动 绿色照明,1996年制订了《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实施计划》,绿色 照明工程是一项实现全国范围节约照明用电、保护生态环境的系统 工程。我国规定到2016年底逐步淘汰普通照明白炽灯, 反射型白 炽灯和特殊用途白炽灯除外,特殊用途白炽灯是指专门用于科研医 疗、火车船舶航空器、机动车辆、家用电器为球面度(sr), 且Ω=A/r2,其中r为球的半径,A为与相对应的球面积; Φ为光源在立体角内所辐射的总光通量。
• (2)光强分布曲线
• 光强分布曲线也叫配光曲线,是在通过光 源对称轴的一个平面上绘出的灯具光强与 对称轴之间角度α的函数曲线。配光曲线 是绘在极坐标
• 配光曲线是用来进行电气计算的一种基本 技术资料。
3.照度和亮度
(1)照度
受照物体表面的光通密度称为照度。用符号E表示,单位为 勒克司(lx)。
当光通量Φ均匀地照射到某物体表面上(面积为S)时,该 平面上的照度值为
E S
可见,发光体的亮度值实际上与视线方向无关。
(2)亮度
发光体(受照物体对人眼可看作是间接发光体)在视线方 向单位投影面上的发光强度称为亮度。用符号L表示,单位 为cd/m2。
• 为表征光源的显色性能,特引入光源的显色指数这一参 数。光源的显色指数Ra是指在待测光源照射下物体的颜 色与日光照射下该物体的颜色相符合的程度,而将日光 与其相当的参照光源显色指数定为100。因此物体颜色失 真越小,则光源的显色指数越高,也就是光源的显色性 能越好。
• 白炽灯的一般显色指数为97~99,荧光灯的为75~90,显 然荧光灯的显色性要差一些。
• (2)应急照明 正常照明熄灭后供工作人员暂时继续作业和疏散人员 使用的照明。应急照明,正常照明熄灭后,供工作人员继续和暂时继 续作业的照明、供疏散人员使用的照明。
• 应急照明包括:
• 疏散照明——用于确保疏散通道被有效辩认和使用的照明;
• 安全照明——用于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之中的人员安全的照明;
• 备用照明——用于确保正常活动继续进行的照明。 • (3)值班照明 非生产时间内供值班人员使用的照明。 • (4)警卫照明 警卫地区周界的照明。 • (5)障碍照明 在高层建筑上或基建施工、开挖路段时,作为障碍标
5.眩光
• 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 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感觉或降低观察细节或目标 的能力的视觉对象,称为眩光。眩光可分为:直接眩光、 反射眩光、和不舒适眩光。
10.1.2照明方式和种类
• 1. 照明方式
• 照明可分为一般照明、分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 和混合照明
• 一般照明 :供照度要求基本上均匀的场所的照 明。
志用的照明。
10.1.3 照明质量
• 照明质量主要用照度水平、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和光源颜色等照 明质量指标来衡量。
• 1.照度水平
• 照度是决定物体明亮程度的直接指标。合适的照度有利于保护人的 视力和提高生产效率。
• 2.照度均匀度
• 公共建筑的工作房间和工业建筑作业区域内的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 度,不应小于0.7,而作业面邻近周围的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5。 房间或场所内的通道和其他非作业区域的一般照明的照度值不宜低 于作业区域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3。
10.1.1照明技术的有关概念
• 1. 光、光谱和光通量 • (1)光 • 光是物质的一种形态,是一种辐射能,在空间中
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其波长比无线电波短而比X 射线长。 • 这种电磁波的频谱范围很广,波长不同其特性也 截然不同。 • (2)光谱 • 把光线中不同强度的单色光,按波长长短依次排 列,称为光源的光谱。
• 3. 眩光限制
• 直接型灯具的遮光角不应小于相关规定。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常用 房间或场所的不舒适眩光应采用统一眩光值(UGR)评价,室外体育场 所的不舒适眩光应采用眩光值(GR)评价, 并符合相关规定。
• 4.光源颜色
• 光源颜色质量包含光的表观颜色及光源显色性能两个方 面。
• 光的表观颜色,即色表,可用色温或相关色温描述。室 内照明光源色表可按其相关色温分为三组,光源色表分 组宜按表10-1确定。长期工作或停留的房间或场所,照 明光源的显色指数(Ra)不宜小于80。在灯具安装高 度大于6m的工业建筑场所,Ra可低于80,但必须能够 辨别安全色。 表10-1 光源色表分组
(3)光通
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周围空间辐射出的 使人眼产生光感的能量,称为光通量。用 符号Φ表示,单位为流明(lm)。
2.发光强度及其分布特性
(1)光强
发光强度简称光强,是表示向空间某一方向辐射的光通密 度。用符号I表示,单位为坎德拉(cd)。
对于向各个方向均匀辐射光通量的光源,其各个方向的光 强相等,计算公式为 :
10.1 电气照明概述
• 照明分为自然照明(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大类, 而电气照明是人工照明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照明 方式。
• 实践和实验都证明,照明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 响到生产产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工作人员的 视力健康。因此电气照明的合理设计对工业生产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色照明是指通过科学的照明 设计,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且性能稳定的照 明电器产品,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提 高生产、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保护身心健 康的照明,因此,电气照明的合理设计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色表分组 Ⅰ
色表特征 暖
相关色温 (K) <3300
适用场合举例 客房、卧室、病房、酒吧、餐厅
办公室、教室、阅览室、疹室、检验室、
Ⅱ
中间
3300~5300 机加工车间、仪器奘配
Ⅲ
冷
>5300 热加工车间、高照度场所
• 10.1.4 绿色照明
• 绿色照明是指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且 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产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提高人民 生产、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保护身心健康的照明。
• 分区一般照明:对某一特定区域,如进行工作的 地点,设计成不同的照度来照亮该区域的一般照 明。
• 局部照明 :仅供工作地点(固定式或便携式) 使用的照明。
• 混合照明 :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组成的照明。
2.照明的种类
• 照明按其用途可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和障 碍照明等。
• (1)正常照明 正常工作时的室内外照明。
• 绿色照明产品应符合①高光效,节省电能;② 长寿命,节约资金; ③ 舒适,提高照明质量和工作效率;④环保,减少使用含有害物 质(如含汞量)等条件。
• 绿色照明产品包括光源、灯具、电器附件、配线器材及调光控制设 备和调控照度器材等。
4.物体的光照性能和光源的显色性能
• (1)物体的光照性能
• 当光通量Φ投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通 Φρ从物体表面反射回去,一部分光通Φα 被物体吸收,而余下一部分光通Φτ则透 过物体 。
• 物体的光照性能用三个参数反射比、吸收 比和透射比表征:
• ①反射比
• 是指反射光的光通量Φρ与总投射光通量Φ之比即
光谱的大致范围包括:
• ①红外线——波长为780nm-1mm; • ②可见光——波长为380nm-780nm; • ③紫外线——波长为1nm-380nm。 • 可见,波长为380-780nm的辐射能为可见光,
他作用于人的眼睛就能产生视觉。但人眼对各 种波长的可见光,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实验证 明,正常人眼对于波长为555nm的黄绿色光最 敏感,因此波长越偏离555nm的辐射,可见度 越小。
• ρ=Φρ/Φ
• ②吸收比
是吸收光的光通量Φα与总投射光的光通量Φ之比, 即
α=Φα/Φ
③透射比
• 是透射光的光通量Φτ与总透射光的光通量Φ比,即
•
τ=Φτ/Φ
• 该三个参数存在如下关系:ρ+α+τ=1
• 一般特别重视反射比这个参数,因为他与照明设计 直接相关。
(2)光源的显色性能
• 同一颜色的物体在具有不同光谱的光源照射下,能显出 不同的颜色。光源对被照物体颜色显现的性质,叫做光 源的显色性。
• 美国于1991年首先提出“绿色照明”的概念。我国于1993年启动 绿色照明,1996年制订了《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实施计划》,绿色 照明工程是一项实现全国范围节约照明用电、保护生态环境的系统 工程。我国规定到2016年底逐步淘汰普通照明白炽灯, 反射型白 炽灯和特殊用途白炽灯除外,特殊用途白炽灯是指专门用于科研医 疗、火车船舶航空器、机动车辆、家用电器为球面度(sr), 且Ω=A/r2,其中r为球的半径,A为与相对应的球面积; Φ为光源在立体角内所辐射的总光通量。
• (2)光强分布曲线
• 光强分布曲线也叫配光曲线,是在通过光 源对称轴的一个平面上绘出的灯具光强与 对称轴之间角度α的函数曲线。配光曲线 是绘在极坐标
• 配光曲线是用来进行电气计算的一种基本 技术资料。
3.照度和亮度
(1)照度
受照物体表面的光通密度称为照度。用符号E表示,单位为 勒克司(lx)。
当光通量Φ均匀地照射到某物体表面上(面积为S)时,该 平面上的照度值为
E S
可见,发光体的亮度值实际上与视线方向无关。
(2)亮度
发光体(受照物体对人眼可看作是间接发光体)在视线方 向单位投影面上的发光强度称为亮度。用符号L表示,单位 为cd/m2。
• 为表征光源的显色性能,特引入光源的显色指数这一参 数。光源的显色指数Ra是指在待测光源照射下物体的颜 色与日光照射下该物体的颜色相符合的程度,而将日光 与其相当的参照光源显色指数定为100。因此物体颜色失 真越小,则光源的显色指数越高,也就是光源的显色性 能越好。
• 白炽灯的一般显色指数为97~99,荧光灯的为75~90,显 然荧光灯的显色性要差一些。
• (2)应急照明 正常照明熄灭后供工作人员暂时继续作业和疏散人员 使用的照明。应急照明,正常照明熄灭后,供工作人员继续和暂时继 续作业的照明、供疏散人员使用的照明。
• 应急照明包括:
• 疏散照明——用于确保疏散通道被有效辩认和使用的照明;
• 安全照明——用于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之中的人员安全的照明;
• 备用照明——用于确保正常活动继续进行的照明。 • (3)值班照明 非生产时间内供值班人员使用的照明。 • (4)警卫照明 警卫地区周界的照明。 • (5)障碍照明 在高层建筑上或基建施工、开挖路段时,作为障碍标
5.眩光
• 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 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感觉或降低观察细节或目标 的能力的视觉对象,称为眩光。眩光可分为:直接眩光、 反射眩光、和不舒适眩光。
10.1.2照明方式和种类
• 1. 照明方式
• 照明可分为一般照明、分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 和混合照明
• 一般照明 :供照度要求基本上均匀的场所的照 明。
志用的照明。
10.1.3 照明质量
• 照明质量主要用照度水平、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和光源颜色等照 明质量指标来衡量。
• 1.照度水平
• 照度是决定物体明亮程度的直接指标。合适的照度有利于保护人的 视力和提高生产效率。
• 2.照度均匀度
• 公共建筑的工作房间和工业建筑作业区域内的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 度,不应小于0.7,而作业面邻近周围的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5。 房间或场所内的通道和其他非作业区域的一般照明的照度值不宜低 于作业区域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3。
10.1.1照明技术的有关概念
• 1. 光、光谱和光通量 • (1)光 • 光是物质的一种形态,是一种辐射能,在空间中
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其波长比无线电波短而比X 射线长。 • 这种电磁波的频谱范围很广,波长不同其特性也 截然不同。 • (2)光谱 • 把光线中不同强度的单色光,按波长长短依次排 列,称为光源的光谱。
• 3. 眩光限制
• 直接型灯具的遮光角不应小于相关规定。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常用 房间或场所的不舒适眩光应采用统一眩光值(UGR)评价,室外体育场 所的不舒适眩光应采用眩光值(GR)评价, 并符合相关规定。
• 4.光源颜色
• 光源颜色质量包含光的表观颜色及光源显色性能两个方 面。
• 光的表观颜色,即色表,可用色温或相关色温描述。室 内照明光源色表可按其相关色温分为三组,光源色表分 组宜按表10-1确定。长期工作或停留的房间或场所,照 明光源的显色指数(Ra)不宜小于80。在灯具安装高 度大于6m的工业建筑场所,Ra可低于80,但必须能够 辨别安全色。 表10-1 光源色表分组
(3)光通
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周围空间辐射出的 使人眼产生光感的能量,称为光通量。用 符号Φ表示,单位为流明(lm)。
2.发光强度及其分布特性
(1)光强
发光强度简称光强,是表示向空间某一方向辐射的光通密 度。用符号I表示,单位为坎德拉(cd)。
对于向各个方向均匀辐射光通量的光源,其各个方向的光 强相等,计算公式为 :
10.1 电气照明概述
• 照明分为自然照明(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大类, 而电气照明是人工照明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照明 方式。
• 实践和实验都证明,照明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 响到生产产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工作人员的 视力健康。因此电气照明的合理设计对工业生产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色照明是指通过科学的照明 设计,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且性能稳定的照 明电器产品,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提 高生产、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保护身心健 康的照明,因此,电气照明的合理设计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色表分组 Ⅰ
色表特征 暖
相关色温 (K) <3300
适用场合举例 客房、卧室、病房、酒吧、餐厅
办公室、教室、阅览室、疹室、检验室、
Ⅱ
中间
3300~5300 机加工车间、仪器奘配
Ⅲ
冷
>5300 热加工车间、高照度场所
• 10.1.4 绿色照明
• 绿色照明是指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且 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产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提高人民 生产、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保护身心健康的照明。
• 分区一般照明:对某一特定区域,如进行工作的 地点,设计成不同的照度来照亮该区域的一般照 明。
• 局部照明 :仅供工作地点(固定式或便携式) 使用的照明。
• 混合照明 :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组成的照明。
2.照明的种类
• 照明按其用途可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和障 碍照明等。
• (1)正常照明 正常工作时的室内外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