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风险项点及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
为确保公司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和交货期,降低供应商风险对公司经营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供应商,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三、供应商风险项点
1. 质量风险: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质量不达标,影响公司产品性能和声誉。

2. 价格风险:供应商价格波动较大,导致公司采购成本上升或利润下降。

3. 交货期风险:供应商不能按时交货,影响公司生产进度。

4. 信誉风险:供应商存在欺诈、违约等不良行为。

5. 政策法规风险:供应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导致公司面临法律风险。

四、应急预案
1. 质量风险
(1)加强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审。

(2)建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对不合格品进行及时反馈和处理。

(3)对供应商进行质量培训,提高供应商质量意识。

2. 价格风险
(1)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稳定采购价格。

(2)关注市场动态,建立价格预警机制。

(3)拓展供应商渠道,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

3. 交货期风险
(1)与供应商签订交货期承诺书,明确交货时间。

(2)建立交货跟踪机制,及时掌握供应商交货进度。

(3)储备一定量的安全库存,降低交货期风险。

4. 信誉风险
(1)对供应商进行信用评估,筛选优质供应商。

(2)签订保密协议,保护公司商业秘密。

(3)建立供应商诚信档案,对存在不良行为的供应商进行记录和惩戒。

5. 政策法规风险
(1)关注国家政策法规变化,及时调整采购策略。

(2)与供应商签订合规协议,确保双方遵守法律法规。

(3)建立合规审查机制,对供应商进行合规性审查。

五、应急处理流程
1. 发现风险:采购部门、质量部门、法务部门等相关部门发现供应商风险。

2. 报告风险:相关部门向公司领导报告风险情况。

3. 分析评估:公司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对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应对措施。

4. 实施措施: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执行应对措施。

5. 监督检查:公司领导对应急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 总结改进:对应急处理过程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六、附则
1. 本预案由采购部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如遇特殊情况,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