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赛立夏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及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及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行PCI 患者术后梗死血管灌注血流,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
【年(卷),期】2013(019)015
【总页数】2页(P48-49)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盐酸替罗非班;护理
【作者】赛立夏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而导致心肌坏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是重要的再灌注手段,能有效开
通冠状动脉。
盐酸替罗非班可减少PCI术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再闭塞、再梗死,从而改善心功能[1]。
2010年5月~2011年10月,我们对5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介入治
疗及盐酸替罗非班等药物适应证。
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
观察组
男35例、女17例,年龄38~80(63.1±6.5)岁。
对照组男34例、女14例,年
龄41~78(62.7±5.8)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
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于术前常规给予氯吡格雷600 mg、拜阿司匹林300 mg及阿托
伐他汀40 mg顿服,于术中给予肝素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替罗非班10 μg/kg,于3 min内静脉推注完毕后,微量泵泵入盐酸替罗非班0.15
μg/(kg·min),持续24~36 h。
1.3 观察指标根据TIMI分级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及患者术后30
d心肌再梗死、死亡、恶性心律失常、顽固性心肌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情况观察组发生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0~2级2例,3级50例;对照组0~2级8例,3级40例。
两组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3.1 病情观察通常在支架置入后24 h~2周发生急性、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要
求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心电图有无ST段压低或抬高,有无心悸、胸痛、胸闷等不适,了解心肌缺血情况,确定是否发生急性再闭塞;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变化,确定有无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拔管前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备好多巴胺等升压药,
补充足够的液体量。
拔管时密切观察患者血压、意识、面色、肢体温度变化,如出现表情淡漠、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心率减慢等低血压表现,应立即给予升压药、补充血容量,每30 min测量1次血压,连续测量4次后,改为每2 h 测量1次直至平稳,拔管后压迫止血必须用力恰当,按压位置准确,避免用力过度。
3.2 心理护理术前患者表现为紧张、恐惧,认为PCI术属于复杂、风险大的手术,护理人员详细为患者讲解PCI的发展现状、手术过程、术中注意事项,使患者有
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主动配合手术。
可列举相关实例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必要时请术后已康复者讲解亲身经历。
术后向患者详细讲解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的
注意事项及治疗护理,找出引起患者不良情绪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和安慰,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尽快康复。
3.3 并发症护理
3.3.1 皮下血肿出血和血小板减少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2]。
桡动脉大出血发生率
较股动脉降低73%,但术后桡动脉压迫不当易发生桡动脉闭塞,术后压迫时间过
久是桡动脉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在加压止血时应在保证无出血的前提下给予最小压力,压迫过程中逐渐减压,尽量缩短总压迫时间,一般建议术后每1~2 h
给予适当减压,术后4~6 h可去除加压包扎改为普通包扎,同时抬高患肢,避免穿刺上肢用力或进行支撑动作等。
指导行股动脉穿刺者下肢伸直并制动12 h以上,沙袋压迫6~8 h,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使用合适血管闭合器对股动脉穿刺点
进行封堵,减少穿刺部位发生出血。
指导患者咳嗽及用力排便时按压穿刺点,观察有无出血、渗血和血肿,密切观察伤口及敷料渗血情况和患肢末端循环。
3.3.2 全身及消化道出血 PCI术后以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其发生率为0.6%~
2.3%,密切观察患者大小便、呕吐物颜色、黏膜、皮肤、牙龈有无新出血点或瘀斑。
盐酸替罗非班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可逆行,若发生出血立即停用盐酸替罗非班
及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同时口服4%~8%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或凝血酶,在停药3 h 后,出血时间恢复至正常。
3.4 饮食护理临床中10%患者以便秘为主要诱因而致冠心病急性发作,并在冠心
病患者中20%~40%患者伴有慢性或习惯性便秘。
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
高维生素、高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切勿用力大便,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排出;若卧床患者出现排尿障碍,应做好心理疏导,使用腹部按摩、热敷、听流水声等方法诱导排尿,无效者可遵医嘱行导尿术。
3.5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避免情绪激动,禁烟并预防感冒,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和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恢复体力,改变心功能。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使用药物的目的及重要性,指导坚持正确服药。
PCI术可开通梗死的冠状动脉,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措施,但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为1%[3]。
临床上通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及其他抗缺血药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改善预后。
盐酸替罗非班属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特异性较高,能抑制凝血因子Ⅰ介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而有效抑制血栓形成[4]。
有研究表明,无复流患者与心肌微循环功能良
好患者比较,发生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可能性更大[5]。
本研究观察组
术中和术后均给予盐酸替罗非班,其梗死血管TIMI分级3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盐酸替罗非班可有效增加梗死相关区域再灌注,降低心肌缺血
再发生,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术后梗死血管血流情况,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关文献】
[1] Shim CY,Yoon SJ,Park S,et al.The clopidogrel resistance can be attenuated with triple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patientsundergoing drug-eluting stents implantation[J].Int J Cardio,2009,134(3):351-355.
[2] 卢云娟,梁春丽,陈珊.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血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
志,2003,17(8):765-766.
[3] 卓凤巧,王文远,安素才.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2):9-10.
[4] 李皓亮.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08,2(24):67-68.
[5] Brinbaurn Y.Infarct size measurement by triphenyltetrazoliumchloride staining versus in vivo injection of propidium iodide[J].J Mol Cell Cardiol,1997,8(29):2169-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