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程序文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管理程序文件
一、目的
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特制定本测量管理程序文件。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与测量工作相关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计量器具的管理等。

三、职责分工
1、质量部门
负责制定和修订测量管理程序文件。

监督测量工作的执行情况,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组织测量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2、生产部门
按照测量要求进行生产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对测量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3、设备管理部门
负责测量设备的采购、验收、校准和维修。

建立测量设备的台账和档案。

4、测量人员
严格按照测量操作规程进行测量工作。

正确使用和维护测量设备。

如实记录测量数据,并及时上报。

四、测量设备的管理
1、采购
根据测量工作的需求,由使用部门提出采购申请,经批准后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采购。

采购的测量设备应符合国家计量法规和公司的测量要求,具有相应的计量检定证书或校准报告。

2、验收
新购置的测量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技术参数、附件、计量检定证书或校准报告等。

验收合格的测量设备方可入库或投入使用。

3、校准和检定
测量设备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或检定。

校准和检定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计量机构进行。

经校准或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应贴上相应的标识,并保存校准或检定记录。

4、标识
测量设备应根据其校准或检定结果进行标识,标识分为“合格”、“准用”、“停用”三种。

“合格”标识表示设备经校准或检定合格,可正常使用。

“准用”标识表示设备部分功能或参数不符合要求,但在限定范围内可使用。

“停用”标识表示设备损坏、过期未校准或检定、校准或检定不合格等,禁止使用。

5、使用和维护
测量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测量设备,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测量结果不准确。

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尘、防震,定期进行清洁和保养。

发现测量设备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6、报废
测量设备因损坏、老化、技术性能落后等原因无法修复或无使用价值时,应予以报废。

报废的测量设备应办理相应的手续,并从台账和档案中注销。

五、测量过程的控制
1、测量任务的确定
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和生产工艺,确定需要进行测量的项目和参数。

明确测量的精度要求、测量方法和测量频率。

2、测量方法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应考虑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优先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

3、测量环境的控制
测量环境应符合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的要求,如温度、湿度、振动、电磁干扰等。

对影响测量结果的环境因素应进行监测和记录,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测量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测量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测量方法和频率进行测量,并如实记录测量数据。

测量数据应清晰、准确、完整,不得随意涂改。

5、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对采集到的测量数据应进行处理和分析,判断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如发现测量结果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6、测量结果的报告
测量结果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测量项目、测量参数、测量结果、测量日期、测量人员等。

测量报告应经审核和批准后,方可发放和使用。

六、测量人员的管理
1、人员要求
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测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掌握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

从事计量检定和校准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计量检定员证书或注册计量师资格。

2、培训和考核
新入职的测量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定期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3、监督和管理
对测量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严格按照测量管理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操作。

对违反测量管理程序文件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理。

七、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改进
1、审核
定期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检查体系的运行情况和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并跟踪验证整改效果。

2、改进
根据审核结果和测量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测量管理程序文件进行修订和完善。

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八、附则
1、本程序文件由质量部门负责解释。

2、本程序文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