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毛毛和涛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毛毛和涛涛
第一章: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1. 了解故事主要人物毛毛和涛涛。
2. 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3. 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人物和场景。
1.2 技能目标:
1. 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目标:
1. 培养幼儿对友谊的认知和珍惜。
2. 培养幼儿懂得分享和关爱他人。
3. 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关系的把握。
2. 词语的掌握和运用。
3. 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2.2 教学难点:
1. 词语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2. 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3. 情感态度的引导和培养。
第三章:教学准备
3.1 教具准备:
1. 故事课件或图书。
2. 人物卡片。
3. 图片或贴纸。
3.2 环境准备:
1. 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2. 适合幼儿身高的桌椅。
3. 适当的墙面布置。
第四章:教学过程
4.1 导入部分:
1. 吸引幼儿注意力,介绍故事主要人物毛毛和涛涛。
2.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故事情节。
4.2 故事讲述与互动:
1. 讲述故事,展示故事课件或图书。
2. 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人物情感变化。
3. 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4.3 角色扮演:
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 引导幼儿用口语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情。
4.4 情景表演:
1. 创设情景,让幼儿参与表演故事情节。
2.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
5.1 作业:
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
2. 家长协助幼儿用绘画或口头表达方式,描述故事情节。
5.2 评价:
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作业完成情况。
3. 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六章:教学目标
6.1 知识目标:
1. 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2. 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故事中的事件。
3. 掌握故事中的对话,并能够进行角色扮演。
6.2 技能目标:
1. 提高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6.3 情感目标:
1. 加深幼儿对友谊的认知和珍惜。
2. 培养幼儿懂得分享和关爱他人。
3. 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七章:教学重难点
7.1 教学重点:
1. 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和人物关系的把握。
2. 对话的掌握和运用。
3. 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7.2 教学难点:
1. 对话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把握。
2. 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3. 情感态度的引导和培养。
第八章:教学准备
8.1 教具准备:
1. 故事课件或图书。
2. 人物卡片。
3. 图片或贴纸。
8.2 环境准备:
1. 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2. 适合幼儿身高的桌椅。
3. 适当的墙面布置。
第九章:教学过程
9.1 导入部分:
1. 吸引幼儿注意力,回顾上节课的故事主要人物毛毛和涛涛。
2.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故事情节。
9.2 故事讲述与互动:
1. 讲述故事,展示故事课件或图书。
2. 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人物情感变化。
3. 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4. 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9.3 情景表演:
1. 创设情景,让幼儿参与表演故事情节。
2.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9.4 小组讨论:
1. 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引导幼儿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十章:作业与评价
10.1 作业:
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特别是角色的情感变化。
2. 家长协助幼儿用绘画或口头表达方式,描述故事情节和角色的情感。
10.2 评价:
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特别是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2. 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幼儿对故事的的理解和感悟。
3. 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幼儿对故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知。
第十一章:教学目标
11.1 知识目标:
1. 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学会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故事中的正面行为。
3. 掌握故事中的对话,并能够进行角色扮演。
11.2 技能目标:
1. 提高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11.3 情感目标:
1. 加深幼儿对友谊的认知和珍惜。
2. 培养幼儿懂得分享和关爱他人。
3. 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十二章:教学重难点
12.1 教学重点:
1. 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和人物关系的把握。
2. 对话的掌握和运用。
3. 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12.2 教学难点:
1. 对话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把握。
2. 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3. 情感态度的引导和培养。
第十三章:教学准备
13.1 教具准备:
1. 故事课件或图书。
2. 人物卡片。
3. 图片或贴纸。
13.2 环境准备:
1. 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2. 适合幼儿身高的桌椅。
3. 适当的墙面布置。
第十四章:教学过程
14.1 导入部分:
1. 吸引幼儿注意力,回顾上节课的故事主要人物毛毛和涛涛。
2.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故事情节。
14.2 故事讲述与互动:
1. 讲述故事,展示故事课件或图书。
2. 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人物情感变化。
3. 通过提问,检查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4. 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14.3 情景表演:
1. 创设情景,让幼儿参与表演故事情节。
2.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14.4 小组讨论:
1. 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引导幼儿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14.5 价值观引导:
1. 与幼儿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引导幼儿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实践这些价值观。
第十五章:作业与评价
15.1 作业:
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特别是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学到的价值观。
2. 家长协助幼儿用绘画或口头表达方式,描述故事情节和角色的情感。
15.2 评价:
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特别是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价值观引导中的表现。
2. 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幼儿对故事的的理解和感悟。
3. 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幼儿对故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知。
重点和难点解析
重点:
1. 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和人物关系的把握。
2. 对话的掌握和运用。
3. 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4. 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认知。
难点:
1. 对话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把握。
2. 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3. 情感态度的引导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