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和管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和管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b82a7084431b90d6c85c7b4.png)
指标
严重度
定义
处理
呕吐
发生
》1次/12小时
检查鼻胃管是否在位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建议应用药物治疗
腹
胀/
腹
内
压
轻度or/IAP 12-15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保持EN的输注速度
6小时复评
中度or/IAP 16-25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腹部平片,排除肠梗阻
停止输注,药物治疗,24小时复查
胃残留
仅经胃喂养或置胃管减压者
>1000ml/12h
例如不是跨幽门,保持喂养同时放置跨幽门喂养管使用红霉素或胃复安,12小时后评估
保持输注速度,
6小时复查
Ⅲ度
大便次数≥7次/天,量>1000ml稀便或水样便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通过喂养管给予止泻药10mlq6h
回顾药物治疗:记录抗生素,其他胃肠药物
粪便常规,毒素化验
Ⅳ度
腹泻伴血流动力学改变,危及生命
停止输注EN,药物治疗,24小时复查
肠
鸣
音
肠鸣音<4次/分
或>5次/分
肠鸣音亢进,>10次/分,肠鸣音消失及1次/3-5分钟
6小时复评,持续腹胀≥24小时,改为72小时评估,根据病情选择胃动力药
重度or/IAP >25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停止EN输注,腹部平片,评估肠梗阻考虑实验室检验和腹部CT扫描
腹
泻
Ⅰ度
大便次数<4次/天,量<500ml,轻微湿软
保持或增加输注速度
Ⅱ度
大便次数4-6次/天,量0-1000ml,大便较湿且不成形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及管理ppt课件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及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c2a57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d.png)
肠损伤也较重,与评分低的患者相比耐受性更差;
待病情稳定后再行EN 支持
21
不耐受危险因素分析
EN开始时间
&患者禁食禁饮3~5 天,肠粘膜细胞代谢减退; &禁食时间越长,肠内黏膜萎缩增加,绒毛萎缩造成的吸收
反馈给护理人员,并逐步开展讨论引起共鸣,结合新流程的 具体措施,提出解决这一临床问题的方法;
38
恒温营养泵的应用
滴注时用恒温营养泵持续喂养 根据患者适应性调节输入速度,控制营养液温度37~40℃
发生天数(d/42d)
40
36
P<0.0006
35
30
32
P<0.0003
输注泵组(n=50)
25
20
15
●严重度 :中度(IAP16-25mmHg) 处理:减少输注速度的50%、腹部平片排除肠梗阻 6h复评,持续腹胀,根据病情使用胃动力药
●严重度 :重度(IAP>25mmHg ) 处理:停止EN输注,腹部平片评估肠梗阻 腹部CT扫描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营养护理学组13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管理
&加重关于床头抬高的相关内容,就床头抬高的重要性及禁忌 症出发;
θ使用量角器,向医护人员展示30°-45°的位置,给予一
个形象具体的概念;
θ对于可在床头读取角度的床型,教会护理人员如何抬高
到正确位置;
θ在平时工作中加以正确引导,特别是压疮高危患者应权
衡风险;
29
给药护理
&将静脉、口服、特殊药物的特殊事项作为重点掌握,并且 结合临床实践共同分享病例文献;
肠内营养耐受性
![肠内营养耐受性](https://img.taocdn.com/s3/m/8924e53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0.png)
肠内营养耐受性
1.胃肠功能正常:0分
2.胃肠功能轻度损害:简易胃肠功能评分1-2分
3.胃肠功能中度损害:简易胃肠功能评分3-4分
4.胃肠功能重度损害:简易胃肠功能评分5分以上(唯有此时,可以不给营养)
在进行肠内营养过程中,需要每6-8h评估一次患者的简易胃肠功能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进行肠内营养输注调整:
1.评分增加为≤1分:继续肠内营养,增加速度;
2.评分增加2-3分:继续肠内营养,维持原速度或减慢速度,对症治疗;
3.评分增加≥4分或总分≥5分:暂停肠内营养,并做相应处理(包括停止EN、使用促动力药物、更换EN输注途径等)。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深度评估与护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深度评估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5a48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c.png)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深度评估与护理1. 引言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素,以满足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的营养支持方式。
然而,在实施肠内营养的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营养耐受性不良的现象,影响营养的摄入和吸收。
因此,对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深度评估与护理至关重要。
2.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2.1 评估方法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影响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疾病史,如腹泻、便秘、胃肠道手术等。
- 临床观察:观察患者在肠内营养过程中是否存在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
- 实验室检查:监测血清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评估营养耐受性。
- 营养状况评估:通过体重、体质指数(BMI)、肌肉量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2.2 评估时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应在患者开始接受肠内营养后定期进行,特别是在营养治疗初期。
对于出现营养耐受性问题的患者,应立即进行评估,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3.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针对肠内营养耐受性不良的患者,护理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营养配方,如降低营养液的渗透压、调整脂肪含量等。
- 适当调整营养液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 调整营养输注速度,避免过快引起患者不适。
3.2 症状护理- 针对恶心、呕吐症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
-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腹胀、腹泻等症状,及时处理。
- 对于腹泻患者,注意保持肛周皮肤清洁,预防皮肤破损。
3.3 心理护理- 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 向患者解释肠内营养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3.4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肠内营养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4. 总结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深度评估与护理是确保患者营养治疗效果的关键。
通过细致的评估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营养耐受性,促进患者的康复。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科学评估与护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科学评估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d4a0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3.png)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科学评估与护理概述肠内营养耐受性是指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时,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能力。
科学评估和护理对于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科学评估和护理策略。
科学评估科学评估是了解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常用的科学评估方法:1. 临床评估: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评估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
2. 营养评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身高、体质指数、肌肉质量等指标。
3. 肠功能评估:通过测定患者的肠道吸收和排泄功能来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
4. 营养代谢评估:评估患者的能量代谢和营养物质代谢情况。
护理策略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策略如下:1. 营养支持:根据科学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和其他必需营养素。
2. 肠道保护:采取措施保护肠道黏膜,如控制感染、预防肠道黏膜损伤等。
3. 肠道适应:通过逐渐增加肠内营养剂的浓度和容量,促进肠道适应,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
4.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改善肠道功能和促进肠内营养耐受性。
5.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和营养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科学评估和护理是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关键。
通过科学评估了解患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促进康复。
在实践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定期监测并调整治疗效果,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策略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6429c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1.png)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策略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素,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然而,在实施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患者对营养液的耐受性问题。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肠内营养耐受性护理的策略,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管理这一问题。
一、肠内营养耐受性定义及常见问题1.1 定义肠内营养耐受性是指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过程中,对营养液及其成分的接受程度和适应能力。
肠内营养耐受性问题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
1.2 常见问题1. 恶心和呕吐:可能是由于营养液的温度、味道、速度等因素引起。
2. 腹胀和腹泻:可能是由于营养液的渗透压、脂肪含量等因素引起。
3. 喂养管的位置不当:可能导致营养液流入肠道不畅,引起呕吐、腹胀等症状。
二、护理策略为提高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医护人员应采取以下护理策略:2.1 评估患者状况在开始肠内营养前,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饮食习惯、营养需求等,为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提供依据。
2.2 营养液的选择和配制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性,选择合适的营养液类型,如要素饮食、整蛋白饮食等。
2. 注意营养液的渗透压、脂肪含量、热量等,以降低耐受性问题发生的风险。
3. 营养液的配制应遵循说明书,确保营养成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 喂养管的放置和管理1. 确保喂养管的正确位置,避免误入气道或消化道。
2. 定期检查喂养管的位置,防止移位或脱落。
3. 保持喂养管的清洁,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2.4 喂养速度和量的调整1. 初始阶段,以较慢的速度开始喂养,逐渐增加速度。
2. 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调整营养液的量和速度,避免过快过多。
3. 分餐喂养,减轻患者的消化负担。
2.5 症状观察和处理1. 密切观察患者在肠内营养过程中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2. 针对不同症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营养液的温度、味道等。
3. 严重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寻求进一步的支持和治疗。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与护理策略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与护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334de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7.png)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与护理策略1. 简介肠内营养耐受性是指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时,其肠道对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的能力。
因为不同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可能存在差异,评估和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对于确保肠内营养的有效输送至关重要。
2. 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2.1 临床观察观察患者的食欲、排便情况以及腹胀等症状,以了解肠道功能状况。
2.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粪便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肠道吸收功能和营养状态。
2.3 影像学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扫描等,可以观察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
3. 护理策略针对不同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可以采取以下护理策略:3.1 个体化营养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包括合理的摄入量和营养成分。
3.2 渐进式输注对于肠道功能较弱的患者,可以采用渐进式输注的方式,逐步增加肠内营养的输注量,以提高肠道的耐受性。
3.3 胃肠复苏对于肠道功能受损的患者,可以进行胃肠复苏措施,如使用肠道促进剂、肠道抗炎药物等,促进肠道的恢复和吸收功能的提高。
3.4 营养监测与调整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肠内营养耐受性,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4. 结论评估和护理肠内营养耐受性是提供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
通过综合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可以评估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
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营养方案和护理策略,可以提高肠道的耐受性,确保患者获得充分的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275c8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c.png)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帮助医护人员在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时做出合理的决策,提高治疗效果。
肠内营养的定义和作用肠内营养是通过肠道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的一种方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饲管的方式提供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肠内营养的主要作用是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维持机体代谢平衡,促进康复和治疗。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在实施肠内营养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耐受性进行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以下是常用的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指标:1. 肠道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肠道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排便频率、大便性状、肠蠕动等指标。
2. 肠道通透性评估:通过检测肠道通透性指标,如肠道黏膜渗透性和肠道屏障功能,评估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情况。
3. 肠道免疫评估:评估肠道免疫功能是否正常,包括炎症指标、免疫细胞数量等。
4. 肠道菌群评估:评估肠道菌群组成和平衡情况,判断肠道微生态环境是否适合肠内营养治疗。
肠内营养的护理指南在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护理指南,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1. 营养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计划,包括营养成分比例、用量和给予方式等。
2. 肠内饲管护理:正确选择和插入肠内饲管,保持饲管通畅,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3. 营养监测与调整: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化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营养计划的调整,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肠内营养治疗的并发症,如感染、腹胀、腹泻等,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结论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是肠内营养治疗的重要环节,合理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指南,可以提高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治疗。
在实践中,医护人员应遵循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在独立决策的基础上进行操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管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314b0a4d0d233d4b14e69a9.png)
症出发;
θ使用量角器,向医护人员展示30°-45°的位置,给予一 个形象具体的概念; θ对于可在床头读取角度的床型,教会护理人员如何抬高
到正确位置; θ在平时工作中加以正确引导,特别是压疮高危患者应权
腹内压
012mmH g
IAH 1 级: IAP1215mmHg
IAH 2 级: IAP16 20mmH g
IAH 3 级:IAP2125mmHg
IAH 4 级:IAP大于 25mmHg
恶心呕 吐
腹泻分 级
1级: 无恶 心干 呕
大便 正常 ,每 日大 便1-3 次
2级:轻微恶 心,腹部不 适,但无呕 吐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
$以呕吐、腹泻、腹胀作为肠道不耐受的观察指标; $ 3d内出现其中任何一项症状即判定为肠道不耐受 ,否则认定为肠内营养成功;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管理
指标一:呕吐
●严重度:发生 ●定义: >1次/ 12h ●处理:
检查鼻胃管是否在位;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建议应用药物治疗;
不耐受:接受EN治疗后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给以相应 治疗后,并在暂停12h重新给予剂量减半的EN治 疗。如症状无好转或出现消化道出血被视为EN不 耐受;
谢小平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5; 8(6):539-540.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
Ⅰ 级:无特殊不适,耐受良好 Ⅱ 级:轻度不适,但能耐受 Ⅲ 级:重度不适,勉强耐受 Ⅳ级:严重不适,不能耐受
指南推荐: 胃内残余量<500ml并且没有其他不耐受的表 现时不应终止肠内营养(B级)
胃残留量测定方案
关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方法
![关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2ac05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3.png)
关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方法简介本文档旨在评估和介绍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方法。
肠内营养是通过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的方法,对于某些患者来说,肠内营养可能是唯一的营养补充途径。
因此,评估和确保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至关重要。
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方法1. 体征观察观察患者的体征可以提供一些关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线索。
常见的体征包括体重变化、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
这些体征的变化可能暗示肠内营养的耐受性问题。
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以提供更客观的数据来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
例如,血液中的电解质水平、血细胞计数、肝功能指标等可以反映患者对肠内营养的反应情况。
3. 肠内营养配方调整如果患者出现肠内营养耐受性问题,可以考虑调整肠内营养配方的成分或浓度。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增加或减少某些成分的含量,或者调整配方的pH值和渗透压。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方法1. 妥善管理肠内导管对于使用肠内导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正确的导管管理非常重要。
确保导管通畅、无堵塞,并避免导管的脱落或滑出。
定期检查导管周围皮肤的情况,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的发生。
2. 观察并处理副作用在肠内营养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腹泻、腹胀等。
及时观察和处理这些副作用,可以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调整配方、增加水分摄入、使用药物等。
3. 定期评估和监测定期评估和监测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观察体征、实验室检查和与患者的交流,及时发现和处理耐受性问题,可以避免潜在的并发症。
结论评估和护理肠内营养耐受性是确保患者获得有效营养补充的关键。
通过观察体征、实验室检查,调整配方,妥善管理导管,并定期评估和监测患者的情况,可以提高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与评估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c99ede0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d.png)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与评估一、肠内营养耐受性定义及重要性肠内营养耐受性是指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时,能够顺利完成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吸收,并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能力。
良好的肠内营养耐受性是保证营养支持效果的关键,而耐受性差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营养状况恶化,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二、肠内营养耐受性不良的表现及原因1. 表现- 恶心、呕吐- 腹泻、腹胀- 喂养不耐受- 营养液残留增多- 电解质失衡2. 原因- 患者因素:如年龄、疾病状态、胃肠道功能等- 营养液因素:如渗透压、温度、速度等- 护理因素:如营养液的制备、输注设备的维护等三、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与评估流程1. 开始肠内营养前评估- 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疾病诊断等- 评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如胃肠道手术史、胃肠道症状等-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如血清蛋白水平、体重变化等2. 开始肠内营养后监测- 观察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监测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剂量,以及患者的耐受情况- 定期检查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如钾、钠、氯等3. 耐受性不良的处理- 对于轻度耐受性不良,可适当调整营养液的温度、速度等- 对于中度耐受性不良,可考虑暂时停止肠内营养,并对症处理- 对于重度耐受性不良,应停止肠内营养,并寻求医生的帮助4. 耐受性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如血清蛋白水平、体重变化等- 评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如胃肠道手术史、胃肠道症状等-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肠内营养的方案四、结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与评估是保证患者营养支持效果的关键。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监测营养液的输注情况,并及时处理耐受性不良的问题。
同时,定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进行评估,以调整肠内营养的方案,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https://img.taocdn.com/s3/m/788390a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7.png)
腹泻
无
稀便3-5次/天
且量<500ml
稀便>5次/天
且量500-1500ml
稀便>5次/天
且量>1500ml
根据以上标准计算总分,初始行肠内营养,每4-6h评估一次,根据评分结果进行EN输注调整:
总分为0-2分:继续肠内营养,增加或维持原速度,对症治疗;
总分为3-4分:继续肠内营养,减慢速度,2h后重新评估;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
评价内容
计分内容
分值
0分
1分
2分
5分
腹胀/腹痛
无
轻度腹胀
无腹痛
明显腹胀
或腹痛自行缓解、
或腹内压15—20mmhg
严重腹胀
或腹痛不能自行缓解
或腹内压>20mmhg
恶心/呕吐
无
或持续胃肠减压无症状
恶心
但无呕吐
恶心呕吐(不需胃肠减压)
或250ml<GRV<500ml
呕吐,且需要胃肠减压
总分≥ 5分:暂停肠内营养,并做相应处理(包括停止EN、使用促动力药物、更换EN输注途径等);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与护理策略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与护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775f8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d.png)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与护理策略
介绍
肠内营养耐受性是评估和管理肠内营养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探讨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方法和护理策略。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方法
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方法有多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观症状评估:通过询问患者有关腹胀、腹泻、恶心等症状的程度和频率,来评估肠内营养的耐受性。
2. 营养摄入评估:监测患者的摄入量和排出量,评估肠内营养的吸收情况。
3. 检测肠功能:通过测量肠道蠕动、胃肠pH值等指标,评估肠内营养的吸收和排出情况。
4. 监测营养相关指标:包括血清蛋白、电解质、血糖等指标,评估肠内营养的效果和耐受性。
肠内营养耐受性护理策略
为了提高肠内营养的耐受性,以下是一些护理策略的建议:
1. 渐进性饲养:开始时以小剂量饲养,逐渐增加饲养量,以帮助患者适应肠内营养。
2. 考虑饮食习惯: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喜好,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方案,增加患者的接受度。
3. 观察症状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方案,以提高耐受性。
4. 补充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支持,提高肠内营养效果。
5. 与患者合作:与患者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情感支持和教育,增强患者对肠内营养的接受度和合作性。
结论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策略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评估和护理,我们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接受和受益于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与评估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9b1b8a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2.png)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与评估
简介
肠内营养耐受性是指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耐受程度。
正确评估和护理肠内营养耐受性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评估方法
1. 临床观察: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精神状态、皮肤黏膜状况等,以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
2. 营养评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身高、BMI等指标,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如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等。
3. 肠道功能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腹胀、腹泻等症状,了解肠道功能是否正常。
4.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观察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的耐受情况,包括是否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1. 选择适当的肠内营养配方: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配方,以保证患者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支持。
2. 逐渐增加肠内营养剂量:开始时,逐渐增加肠内营养剂量,以让患者的肠道适应新的营养来源。
3. 监测患者的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包括肠内营养耐受性、营养状况的改善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管理并发症:对于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的患者,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并与医生及时沟通,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5. 教育患者及家属: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包括肠内营养的意义、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结论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关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方法
![关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1349b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4.png)
关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方法
概述
肠内营养是一种提供营养物质给肠道以便被吸收的方法。
评估和护理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是确保患者获得足够营养的重要步骤。
本文档将介绍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方法和护理策略。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方法
1. 临床评估: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营养状况等信息进行评估,包括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 实验室检查:通过检查患者的血液、尿液和粪便样本,评估肠内营养的吸收情况和营养状态。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方法
1. 选择适当的肠内营养配方:根据患者的特定需要和耐受性,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配方,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
2. 渐进性进食:开始时,逐渐增加肠内营养的摄入量,以便让患者的肠道适应和耐受。
这可以减少消化不良的风险。
3. 监测和调整: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
情况调整肠内营养的摄入量和配方。
4. 管路护理:保持肠内营养输送管道的通畅和清洁,定期更换
输送管道以防止感染。
注意事项
1.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有所差异,需要根
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护理。
2. 定期复评:在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定期复评患者的耐受性和
营养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 多学科合作: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
以上是关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方法的简要介绍。
通
过正确评估和护理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可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
养支持,促进康复和健康。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科学评估与护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科学评估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825b32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1.png)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科学评估与护理
简介
肠内营养耐受性是评估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能力和适应性的指标。
科学评估和护理是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充分的肠内营养支持并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介绍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科学评估方法和护理策略。
科学评估方法
1. 评估患者的肠道功能:通过检查患者的肠道运动、黏膜屏障功能和肠道菌群状况等指标,了解患者的肠道功能状态。
2. 评估患者的胃肠道病理情况:通过胃肠道内镜、X光检查等方法,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胃肠道病变或结构异常。
3.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估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液生化指标、营养摄入情况等,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
护理策略
1. 个体化的营养方案:根据患者的肠道功能和营养状态,制定个体化的肠内营养方案,包括饮食调整、补充营养剂等。
2. 渐进性递增的肠内营养: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肠内营养
的用量和浓度,以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
3. 监测和调整:定期监测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和营养状态,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4.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可
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腹泻、胀气等。
结论
科学评估和护理是确保患者获得有效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评估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并制定个体化的护理策略,
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接受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与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视角
![护理与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f3baef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d.png)
护理与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视角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素以满足患者营养需求的营养支持方式。
与其他营养支持方式相比,肠内营养具有很多优势,如更好的营养吸收、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等。
然而,在实施肠内营养的过程中,营养耐受性问题常常出现,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康复进程。
因此,对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护理和评估的角度,探讨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相关问题。
一、肠内营养耐受性问题概述肠内营养耐受性问题是指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过程中,出现的消化吸收功能异常、并发症等问题,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或完全中断。
肠内营养耐受性问题可分为功能性耐受性和器质性耐受性两大类。
功能性耐受性问题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通常与营养液的渗透压、温度、速度等因素有关;器质性耐受性主要包括肠道感染、肠道梗阻、胃肠道出血等,通常与患者的病情和肠道结构异常有关。
二、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是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旨在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完成营养支持。
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病情等,了解患者的生理基础和营养需求。
2. 营养状况:通过营养评估量表(如PNI、BMI等)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制定营养支持方案提供依据。
3. 胃肠道功能:了解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状况,如胃肠道手术史、胃肠道疾病等,以便选择合适的营养途径和避免营养耐受性问题。
4. 营养液的渗透压、温度、速度等: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调整营养液的参数,以降低功能性耐受性问题发生的风险。
5. 并发症的监测:密切观察患者在肠内营养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如腹泻、腹胀等,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三、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策略针对肠内营养耐受性问题的护理策略包括预防性措施和治疗性措施两部分。
1. 预防性措施:a. 合理选择营养液:根据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和耐受性,选择合适的营养液类型和浓度。
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和管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77293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5.png)
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和管理肠内营养的耐受性管理需要对几个指标进行分级,包括呕吐、腹泻、肠鸣音等。
对于呕吐,轻度指发生次数小于等于1次/12小时,处理方法是检查鼻胃管是否在位,并减少输注速度的50%,建议使用药物治疗腹胀/腹内压。
中度指发生次数为1-2次/12小时,或IAP 16-25 mmHg,需要进行腹部平片检查,排除肠梗阻,并减少输注速度的50%,6小时后复评,如持续腹胀≥24小时,改为72小时评估,根据病情使用胃动力药。
重度指发生次数大于2次/12小时,或IAP。
25 mmHg,需要停止输注EN,进行药物治疗,并24小时后复查。
对于腹泻,需要根据大便次数和量进行分级。
Ⅰ度指大便次数1000ml,稀便或水样便,需要减少输注速度的50%,并通过喂养管给予止泻药10ml q6h,回顾药物治疗,记录抗生素和其他胃肠药物,进行粪便常规和毒素化验,如持续≥48小时,转为短肽类配方喂养。
Ⅳ度腹泻伴随血流动力学改变,危及生命,需要停止输注EN,进行药物治疗,并24小时后复查。
对于肠鸣音,需要根据频率进行分级。
肠鸣音5次/分钟属于正常范围,肠鸣音亢进。
10次/min需要停止输注EN,进行药物治疗,并2小时后复查胃残留(测量),仅经胃喂养或置胃管减压者大于1000mk/12小时,如不是跨幽门,需要保持喂养同时放置跨幽门喂养管,使用红霉素或胃复安,12小时后评估,如仍然存在胃残留,需要进行6小时评估,以15ml/h的短肽类制剂开始。
在肠内营养的管理中,还需要注意药物禁忌症,如强心剂(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多巴胺≤5ug/kg)、麻醉(为机械通气的神经肌肉阻滞剂),需要在24小时后进行评估后再决定是否使用。
同时,还需要注意血压低于90/60mmHg或乳酸>2mmol/L的情况,需要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0.1ug/kg/min或多巴胺>5ug/kg。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https://img.taocdn.com/s3/m/0ec2eed2284ac850ad02427c.png)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
(0 分 6 分
2.(7 分- 12 分)继续肠内营养减慢速度
3.(≥13 分)停止肠内营养
4.一票否决肠内营养:任意两项得分≥8分
[参考文献]
[1] 罗芳,申颖,王集生.神经阻滞复合氨酚羟考酮治疗急性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J]中国新药杂志,2009,18(3):234-236.
[ 2] 张志丽. 外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J ]. 贵阳中医学院学
报, 2008, 30 (2) : 69 - 71.
[3] 伊敏,白宇,朱曦.危重患者腹内压监测及腹腔高压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4):450-452.
[4]Sadhasiyam S, SaxenaA, Kathirel S. The saftey and efficacy p rophylactic ondansetron in patient undergoingmodified radicalmastectomy[ J].Anesth Analg, 1999, 89: 1340 - 1345.
[5] 傅思武,潘令嘉,周殿元,等.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胶囊对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0, (02):93-9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度
or/IAP >25
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停止EN输注,腹部平片,评估肠梗阻考虑实验室检验和腹部CT扫描
腹泻
Ⅰ度
大便次数<4次/D,量<500ml,轻微湿软
保持或增加输注速度
Ⅱ度
大便次数4-6次/D,量500-1000ml,大便较湿且不成形
肠鸣音<4次/分钟或>5次/分钟
肠鸣音亢进,>10次/min
肠鸣音消失,及1/3-5min
停止输注EN,药物治疗,2小时复查
胃残留
(测量)仅经胃喂养或置胃管减压者
>1000mk/12小时
假如不是跨幽门,保持喂养同时放置跨幽门喂养管
使用红霉素或胃复安,12h评估
药物禁忌症
强心剂(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多巴胺≤5ug/kg)
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和管理
指标
严重度
定义
处理
呕吐
(发生)
>1次/12小时
检查鼻胃管是否在位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建议应用药物治疗
腹胀/腹内压
轻度
or/IAP 12-15
mm6小时复评
中度
or/IAP 16-25
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腹部平片,排除肠梗阻
保持输注速度,6小时复查
Ⅲ度
大便次数≥7次/D,量>1000ml,稀便或水样便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通过喂养管给予止泻药10ml q6h
回顾药物治疗,记录抗生素,其他胃肠药物
粪便常规,毒素化验
持续≥48小时,转为短肽类配方喂养
Ⅳ度
腹泻伴血流动力学改变,危机生命
停止输注EN,药物治疗,24小时复查
肠鸣音
麻醉(为机械通气的神经肌肉阻滞剂)
血压低于90/60mmHg或乳酸>2mmol/L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0.1ug/kg/min,多巴胺>5ug/kg
6小时评估,以15ml/h的短肽类制剂开始
24小时后评估后决定
误吸
呼吸道吸出胃内容物
停止EN,纤维支气管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