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自我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自我限制
摘要
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自我限制,看似一个伪命题,其实不然。
内容自我限制不是限制新闻自由,而是媒体按照外部环境、自我利益和公众需求,配
置新闻资源的一种方式。
通过自我内容限制,以达到媒体新闻传播活动既免受
外部环境干预,又满足公众信息需求。
同时,给媒体自身带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毋庸置疑,在具体新闻操作过程中,背离初衷,导致不合理内容自我限制,妨碍新闻自由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基于此,本文借助新闻自由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剖析内容自我限制的依据和方式,解析内容自我限制形成的原因,
寻求避免不合理自我限制的途径。
本文前言主要阐述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揭示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的实质,构架内容自我限制的模式图,确立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首先从内容自我限制概述展开,通过对内容自我限制内涵界定,限
制依据、限制作用的阐述,力求使人们对内容自我限制是什么,以及内容自我限制的合理性、合法性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内容自我限制是媒体自我利益
的需要,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均是按照媒体自身利益确定的。
究竟媒体是怎样维护自身利益和满足受众需求的呢?这就是本文第二章要解决的问题。
基
于生存压力和市场竞争,媒体既要维护自身的利益,又不能无视受众的需要, 于是乎,媒体就把解决问题的基点锁定在对报道内容处理和对报道内容评价(选
择)上,即哪些应该多报道、哪些应该少报道、哪些可换角度报道。
产生这些限制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第三章笔者主要从信源、政治、经济三方面揭示其外
因,从媒体容量、卖点与伦理之争、公众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三方面揭示它
形成的内因。
从理论上讲,限制是不符合新闻自由理念的,特别是不合理内容自我限制
必然会妨碍新闻自由的实现。
但是,避免不合理内容自我限制仅靠媒体自身是
难以解决的,需要政府和媒体的共同努力。
在论文第四章,笔者提出应以法律确保新闻自由、构筑政府与媒体间制衡关系、满足受众信息需求权为准则,营
造新闻传播的外部环境;通过推行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建立合理的采编制度、
彰显媒体社会责任,消除内部制约新闻自由的因素。
1
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实施自我限制,目的不在于限制新闻自由,而是为了
在法律、道德范围内获得更大的自由。
关键词:新闻媒体报道内容自我限制2
Abstract
It seems a misnomer that the media places a self-restriction on its own news
report content, but not necessarily. Self-restriction on content does not mean to
restrict press freedom but a way in which the media distributes press resource in
terms of external situation, self-interest and public demand. Through this, the
activities of media’s news transmission will not be intervened by external situation
and public demand for information can be meted as well. In the meantime, it will
bring good social and economic profit to the media themselve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deviating from original intention, inducing unreasonable restriction and
hindering press freedom have occurred from time to time in the course of specific
news operation. For this, the paper analyses the foundation and way of
self-restriction on the content of media’s news report depending on the theories of
press freedom and modern management. The paper also states the reasons for
self-restriction on content and seeks the way to avoiding irrational self-restrictionThe preface has expounde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itle,
revealed the essence of self-restriction on the content of news report by the media,
drew the pattern picture of self-restriction on content and established the basic frame
of researchIn the first chapter, it starts from the outline of self-restriction on content and
seeks to have an objective knowledge of what self-restriction is, and its legality and
rationality through defining the connotation of self-restriction on content and
expounding the foundation and function of self-restriction. Self-restriction on content
is the need of media’s self-interest which decides weather a story
should be covered
or not. How do the media defend their own interest and meet public demand? This is
the problem the chapter two will answer. Because of survival pressure and market
competition, the media both have to protect their own interest and can’t ignore the
demand of audiences. Therefore, the media have fixed the basic point of solving
these problems in handling and evaluating selection the content, namely, which
3
story should be covered more, which one should covered less, and which one could
be covered in other perspectives. What reasons for all these restrictions are it? In
chapter three, the author mainly reveals its external factors from the aspects of
information source, politics and economy, and intrinsic factors from media capacity,
the dispute between big news and ethics,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common interestTheoretically, restriction doesn’t conform to the
idealism of press freedom,
especially the unreasonable self-restriction on content which will inevitably hinder
the reality of press freedom. But the media can’t solve the problems on themselves,
which require joint efforts of the media and government.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we
should construct external atmosphere of media transmission in the principles of
ensuring press freedom by the law, building checks and balances rel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media, and meeting the right of audiences’ information demand; and
should carry out the doctrine of media speciality, build reasonable system of
coverage and editing and advoc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eliminate the factors of
r estricting press freedom insideMedia’s self-restriction on the content of news report doesn’t aim to restrict
press freedom but acquire more freedom in the scope of laws and ethics Keywords: MediaReport contentSelf-restriction
4
目录
前言. 1
第1 章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概述4
1.1 内容自我限制的内涵 4
1.1.1 内容自我限制概念4
1.1.2 内容自我限制的分类. 5
1.1.3 内容自我限制的特点. 9
1.2 内容自我限制的依据. 10
1.2.1 内容自我限制依据的界定 10
1.2.2 内容自我限制的合理性..11
1.2.3 内容自我限制的合法性. 12
1.3 内容自我限制的作用13
1.3.1 积极作用. 13
1.3.2 消极作用. 14
第2 章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的表现方式. 15 2.1 规定新闻报道内容15
2.1.1 该多报道的少报道 15
2.1.2 该报道的不报道. 16
2.1.3 变换角度报道17
2.2 自我评价新闻报道内容 18
2.2.1 以自我定位评价新闻内容 18
2.2.2自我新闻价值的评价 19
2.2.3以传播效果评价新闻内容. 20
第3 章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的原因分析. 22
3.1 新闻生产过程中迫于外在的社会压力 22
3.1.1信源压力22
3.1.2政治压力24
3.1.3经济压力26
3.2 新闻生产过程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26
3.2.1 媒体容量的考虑. 27
3.2.2 卖点与伦理之争. 28
3.2.3 公众兴趣与公众利益的平衡28
第4 章避免新闻报道内容不合理自我限制的途径30 4.1 构建保护新闻自由的外部环境 30
4.1.1以法律确保新闻自由 30
4.1.2构筑政府与媒体间的制衡关系32
4.1.3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33
4.2 消除内部制约新闻自由的因素 35
4.2.1 推行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 35
4.2.2建立合理的采编制度 37
4.2.3 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38
结语40
参考文献41
致谢43论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自我限制
前言
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自我限制是一个老命题,但笔者翻阅了国内出版的大部分新闻理论专著,尚无对此作全面、系统的论述。
这正印证了甘惜分
先生:“不是新闻无学,请君试试。
如果此公真来一试,一触及问题的核心,便
1
会知难而退,自叹曰‘新闻无学,冤矣哉!’”的感言。
自由与限制是新闻的两条
敏感神经,触及它,稍有不慎,可能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故而,国内学者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者不多。
但自由与限制是新闻理论研究中绕不开的命题,
迫切需要新闻学界和新闻业界付诸理论研究,为新闻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自我限制,是新闻控制中昀核心的部分,它决
定着媒体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媒体新闻报道内容的呈现和报道角度的选择。
就
媒体本身来说,它存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其新闻传播活动必然受到诸如政治、经济、法律等外部环境的限制。
外部环境并不宽松,媒体为
何还要自我设限,实施内容自我限制呢?要解析这个问题,我们就有必要对影响新闻生产的因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见图 1)
根据(图 1)可以看出,新闻报道内容是新闻媒体的终端产品,是各种利益
主体相互博弈、平衡的产物。
媒体之所以对新闻报道内容实施自我限制,是基
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外部环境限制是从宏观原则上规定哪些领域可以报道,哪些领域不可以触及,但并未对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报道方式、报道质量、报道倾向等作出规
定。
内容自我限制就是媒体在权衡自我利益的基础上,解决报道什么,如何报道和报道量的问题。
正如《纽约时报》在报头左角所登的报训:“发表适合刊登的
一切消息”。
哪些适合,哪些不适合,这个判断标准是由媒体自我制定并掌握的。
2
本文选题是受麦克马那斯《市场新闻业??公民自行小心?》的启示而确
定。
这个选题是否成立,有无理论依据和现实价值,这就是本文要阐述的问题。
1
甘惜分:《一个新闻学者的自白》,第 5页,香港未名出版社,2005。
2
[美] 约翰?H?麦克马那斯(John?H?McManus)著,张磊译:《市场新闻?公民自行小心?》,
新华出版社,2004。
1论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自我限制新闻生产的环境
(文化、法律/法规、科技投资者/拥有者
资本/目标利润/影响力母公司资本/政策收入/影响力媒介企业
公众注意
广告商
新闻部门
金钱
新闻规范市场规范
组织文化
公众注意
新闻工作者
新闻来源
信息
新闻决策
对新闻事件或新闻议题
的发现、选择、报道)内容注意力/金钱
消费者
一般公众
3
新闻生产模式(图 1)
3
[美] 约翰?H?麦克马那斯(John?H?McManus)著,张磊译:《市场新闻?公民自行小心?》,
第 44页,新华出版社,2004。
2论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自我限制
面对这样一个命题,笔者以为核心是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通过解析内容自我限制的内涵,剖析其表现形式,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勾画一个直观的内容自我限制体系;二是在学界和业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启发性
的观点,揭示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的实质和拓宽解决新闻媒体对
新闻报道内容不合理自我限制的途径。
本文研究中借助新闻自由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以思辩为基本研究方法。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论述。
剖析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的实质,寻找避免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不
合理自我限制的途径。
3论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自我限制
第 1章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概述
新闻媒体既是传递公众信息,反映公众意见,对社会组织实施舆论监督的
“社会公器”,也是参与市场竞争、追求经济利益昀大化的市场主体。
新闻组织
不仅追求新闻本身的价值,而且关注新闻本身所包含的受众需求、传播效果和产
4
生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实施自我限制是有依据
的。
1.1 内容自我限制的内涵
解析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的内涵,首先要廓清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概念实质;其次要划清自我限制的类型(构成);昀后是解析自我限制的特点。
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阐释,我们就会对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的内涵有个较为
全面的把握。
1.1.1 内容自我限制概念
“限制”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规定范围,不许超过。
那么何为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呢?
要解析这个概念,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外部环境限制、自我限制和新闻自律之间的关系。
(见图 1?1)。
新闻
外部环境限制
内容
新闻自律
内容自我限制(图 1-1)
4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第 14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论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自我限制
依据(图 1-1)可知。
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是继外部环境限
制和新闻自律以外,第三种对新闻报道内容限制的力量。
这三种限制的实质和
内容各不相同。
1.外部环境限制,是指国家和新闻媒体管理部门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
手段规范媒体新闻报道的行为。
其核心是强调哪些领域可以报道,哪些领域不
可以报道。
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强制性、稳定性、不可冲击性。
2.新闻自律,是指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用一定准则或规范约束自我新闻传播
5
活动的行为。
它在考虑外部强制性因素的同时,也考虑到诸如新闻伦理、新闻
道德等非强制性因素。
其实质是对外部强制性因素和非强制性因素的内化。
3.内容自我限制,是指新闻媒体在外部限制和新闻自律约束下的自我再规
范的行为。
通俗地讲,就是指媒体根据自我定位、受众定位和广告商定位,选
择新闻报道内容、报道方式、报道角度。
内容自我限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
义的内容自我限制是指媒体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普遍遵循的道
德标准,按照媒体自身利益需要和受众需求,对即将呈现于媒体的新闻报道
事
实(包括:文字、图片、图像、声音)进行自我审查;狭义的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特指“把关人”对新闻报道事实的“自我把关”。
“把关”就是依据一定的标
6
准对信息进行过滤。
根据概念界定可以看出: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的限制主体是新闻组织(包括主编、编辑、记者等);限制客体是呈现于媒体的新闻事实(包括:文字、图片、图像、声音) ;限制的目的是使呈现于媒体的新闻报道内容不仅客观、真实,
有利于媒体自身利益,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
同时,还要尽量避免来自于政府和利益集团的干预。
限制的方式既有权力性限制(规章制度),也有非权力性限
制(市场需求)。
这一体系就构成了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的基本图式。
1.1.2 内容自我限制的分类
按照限制主体限制动机不同,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可分为主动限制和被动限制。
1、主动限制
5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 37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把关人”的概念,昀早是由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的, 1950年怀特将
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
5论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自我限制
所谓主动限制,是指媒体根据自我利益和目标受众的需求,采取积极、主
动的方式控制新闻报道内容。
目的是使新闻报道内容既不受外界力量的干预,
也能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
具体表现为三种:一是事实限制。
即媒体依照法律、
法规、政策、道德规范和目标受众的需求,对记者、通讯员采写的新闻稿件进
行事实鉴定和价值判断。
对事实准确、有新闻价值,目标受众欲知度高的新闻,
及时报道;对新闻价值大,受众求知欲较高,但导向不明确或法律、政策尚未明晰的新闻,暂时搁置;对新闻价值不大,目标受众不关注的新闻彻底剔除;
二是过程限制。
即媒体通过编辑过程,对即将呈现报纸版面、电视银屏、广播
音响、网络界面的新闻进行筛选限制。
筛选限制分三步进行,即:初选也是“粗选”,编辑把他们初步认为合适的稿件选出来,提供给总编室或者相关版面的主
编;复选,就是由总编室的编辑或版面主编对已经通过初选的新闻稿件进行再
一轮的分析和选择;定选,对涉及重大问题的稿件、重要批评的稿件、重要存疑的稿件、报道效果难以把握的稿件呈送总编辑或编委会集体审定后作出决
定。
7
这三次筛选过程,既是对新闻事实的核对过程,也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过程。
三是编中弱化。
即通过改变报道方式、变换报道角度和安排稿件版面来弱化对
敏感事件的报道。
敏感事件新闻价值大、受众求知欲望高,对提高媒体的声誉
很有益。
这类新闻如果不报道,社会反响强烈,会遭到受众的谴责。
若如实报道,又会遭到政府和利益集团的干预。
基于外部压力和媒体自身利益的双重考
虑,媒体处理这类新闻一般采取三种办法。
第一,对敏感事件本身弱化报道。
即该深度报道的,仅发消息;该媒体发表评论表明立场的,仅客观、全面地深度报道新闻事实,把对事件的评判权交给受众。
第二,变换报道角度。
即将负面事件变换角度,以正面形式报道。
这一点在重大安全事故报道中显得尤其突
出。
第三,采取版面弱化。
即应发头版头条的新闻,放在二版、三版报道。
这是媒体自我限制中昀常用的方式,也是一种较为稳妥的方式。
2.被动限制
所谓被动限制,是指媒体迫于法律、经济等外部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对
即将呈现于媒体的新闻报道内容进行限制。
具体表现为三种:一是依附式限制,
即媒体按照新闻主管部门和媒体老板的意图,遵照其“口径”进行新闻报道
活动。
7
注:初选、复选、定选均为借用蔡雯:《新闻编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论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自我限制
媒体的采写编评只不过是为佐证其报道内容而进行的信息收集加工过程。
我国
的党报、党刊等均属这一类型。
二是沟通式限制,即媒体为了避免新闻报道受
到政府和利益集团干预,事先将新闻稿件呈送主管部门审查或征求主管部门的
意见,待审查通过后报道。
这类限制在敏感事件、敏感问题报道中表现更为突
出。
三是袒护式限制,主要指媒体把自己扮演成为政党和利益集团传话筒或代
言人。
媒体通过所掌握的话语权,维护媒体背后的管理者、利益集团和广告商
的利益。
这类限制在报道国与国之间摩擦中表现更为突出。
如有关伊朗核问题
的报道,伊朗新闻媒体总是站在本国政府的一边,严厉谴责美英等国对伊朗事
务的干涉。
按照限制客体来源途径不同,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可分为择稿标准限制
和新闻策划限制。
1.择稿标准限制
择稿标准限制是指新闻媒体通过新闻选择过程对新闻报道内容实施自我限制。
如《纽约时报》的总编爱温?詹姆斯宣称:“我们每天收到一百万字的新闻稿,
而只能刊用十二万五千字……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我们的原则是客观性,此
8
外别无其他。
”但事实并非詹姆斯先生宣称的“我们的原则是客观性,此外别无
其他”,而是取决于媒体的利益。
美国是新闻自由度比较大的国度,其新闻选择如何呢?20世纪 60年代,美
国商业电视网还普遍信奉着两项原则:“昀少抵制原则”( Least Objectionable
Programming LOP),即坚持让自己的每一个节目,都要尽可能满足昀大多数观众
的需要,得到昀大多数观众的喜爱 ,同时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反感和不满。
所谓“昀
低公分母原则” Lowest Common Denominator LCD是美国电视业中一个传统的
内容选择标准,即为了吸引尽量多的观众,电视节目内容不能仅满足少数精英阶
9
层的口味,而应当满足大多数人的口味,应当简单、明了,尽量少设置障碍。
这
两项原则揭示了同一个问题,即媒体力求新闻报道内容能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
给媒体带来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要避免外界不必要的干预,以免给媒
体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8
转引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第 68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9
注:两项原则引自//0>./8/paper4407/
7论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自我限制
我国新闻媒体新闻报道内容的选择标准大致也如此。
同时,主流媒体(注: 此处的主流媒体特指中央和地方党委的喉舌媒体,如党报、党刊等)还必须遵循三项基本原则:即导向原则,统一原则,社会效果原则。
“导向原则”,即凡舆论导向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不论新闻价值有多大,事实有多么客
观、事件有多么重要,受众多么期盼,均不得在主流媒体上呈现;“统一原则”, 即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原则不动摇。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媒
体必须听从党的指挥,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
对于重大国际新闻事件,国内重
大自然灾害,国内重大政治事件,所有媒体必须遵守宣传纪律,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任何媒体不得擅自采访,擅自评论,必须按照新华社统一“口径”报道, 不得随意转发外电、外报、外刊消息;“社会效果原则”,即坚持稳定压倒一切
的方针不动摇,凡涉及影响安定团结、民族宗教问题的新闻稿件,未经主管部
10
门批准不得选用。
这三项原则本身有无合理成分,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要媒体遵循这三项原则就可以避免外部环境的干预,
就不会对媒体本身和媒体管理者的利益造成损失。
2.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是指采编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
11
更好地配置和应用新闻资源。
”“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
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
析和研究,发掘已知,预测未来,着眼现实,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12
以求昀佳效果的创造性策划活动。
席文举先生将新闻策划归纳为八个方面:1
报纸定位策划,2办报思路策划,3拳头产品策划,4新闻报道策划,5报纸营销
13
策划,6发展道路策划,7社会活动策划,8内部管理策划。
从定义和归类中可
以看出,新闻媒体策划新闻报道内容是基于两方面原因考虑。
一是通过策划使
新闻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得新闻报道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通过吸引受
众“眼球”,提高媒体的阅读率(收视率),以便给媒体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
二是新闻媒体通过新闻策划,设置媒体议程,掌握新闻话语权。
话语10
注:这三项原则源于中央领导在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有关文件。
11
艾风:《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新闻界》,1997年第 2期。
12
赵振宇:《新闻策划》,第 10页,武汉出版社,2001。
13
席文举:《报纸策划艺术》,第 230-23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论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自我限制
权的拥有者表面上“代表”他人说话,但实质上他们并不是“再现”他们的意愿和
要求,而是借他人之口自我展现。
媒体背后的管理者、利益集团和媒体内部
的
总编、记者和编辑都有自己的广告商定位、读者定位以及他们个人的价值观和
意识形态。
他们会运用手中的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和选择信息源控制媒体的话
语权,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说服甚至强迫公众接受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把
媒体和媒体背后利益集团的议程变成公众议程。
1.1.3 内容自我限制的特点
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的特点是揭示其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
与外部环境限制不同,内容自我限制是媒体根据自我利益调整报道方式的手段。
因此,它
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易变性、自主性、非强制性。
1、易变性
所谓易变性。
是指媒体新闻报道内容根据自身利益和目标受众需求而确定。
换句话说,新闻报道内容自我限制无固定的模式可循,不同的媒体,即使同一媒体的不同编辑、记者选择新闻的标准也不一样。
他们均是按照自己所代表的
那部分目标受众和广告商的需求,随时调整报道策略和报道重点。
当然,易变性并不代表随心所欲,而是建构在一个共同利益(媒体自身的利益)基础上。
在这个基本框架内,编辑和记者可根据自我目标受众定位和自我新闻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