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文学常识(20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文学常识(20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大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等。
B.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中庸》《孟子》《礼记》合称为“四书”。
D.《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的科普巨著,他根据观察获得第一手材料,生动地描写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
2.(2024•潍坊)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花淀》《芦花荡》是《白洋淀纪事》中的“姊妹篇”。
《芦花荡》中的老头子为给受伤的大菱报仇雪恨,巧设妙计,痛打敌人。
B.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中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拉纤老人、水手牛保都有积极乐观、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质朴的人性美。
C.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生动描述了蜘蛛、蜜蜂、螳螂等昆虫的生活习性,兼具理趣和情趣,被称为“昆虫的史诗”。
D.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春秋三传”中,《左传》《公羊传》以叙事为主,《穀梁传》以解经为主。
3.(2024•无锡)在“城•印象”探究活动中,同学们的发言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古人的称呼与城市有关,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被世人称作“柳柳州”。
B.相较于流连都市,有些文人更喜欢寄情山水,如苏轼与百姓同游滁州醉翁亭。
C.古代城市也有学校,“今诸生学于太学”中,“太学”是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D.许多作品都以作家生活过的城市为写作背景,如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
4.(2024•德阳)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
《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均出自《战国策》。
B.“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划线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C.词原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风格多样,讲究韵律,常见的词牌名有《如梦令》《念奴娇》《天净沙》等。
D.契诃夫,法国作家、戏剧家,和欧•亨利、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
5.(2024•广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持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是()
A.一架绣绷、一缕丝线、一枚钢针,在苏州平江古城的一家小店里,深研刺绣技艺30多年的苏绣传承人卢建英埋首锦缎之上,巧手翻飞。
B.素净的坯体亭亭玉立,你不敢相信它竟出自脚下的泥土,一旦工匠绕指挥毫,再经高温煅烧,那淡雅的青花便跃然瓶上。
C.登台六十载,脸上一点白,在插科打诨里演绎百样人生。
念白做工里,一团精气神,在念念不忘中传承国粹未来。
D.苦后回甘,饮下的是力量与热情。
与茶媲美,共写饮品文化。
当醇香的苦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追捧者时,咖啡文化也慢慢进入了中国百姓的生活。
6.(2024•牡丹江)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社戏》等。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D.《海燕》是苏联作家茨威格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7.(2024•贵州)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一书是战国时期庄子的著作,《富贵不能淫》就选自其中。
B.桑梓,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来指代家乡。
C.杨绛,作家、翻译家。
有代表作品《流浪地球》、译作《堂吉诃德》。
D.海伦•凯勒,英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代表作有《变色龙》。
8.(2024•齐齐哈尔)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戴圣编纂的。
B.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赠序,即离别赠言,这类文体在赠人以言的同时,往往不抒发作者的情志或心怀。
C.古人尚礼。
席地而坐,离席站立,“避席”表敬意;“长跪”则是把腰挺直,以示敬意。
D.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9.(2024•新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C.莫泊桑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D.“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如《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
10.(2024•扬州)下列关于文学作品中人物成长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成长需要历经磨炼。
《西游记》中,孙悟空生性桀骜不驯,敢于挑战权威;后来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经历各种考验,逐渐走向成熟,最终成为斗战胜佛。
B.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引导。
《孙权劝学》中,孙权严令吕蒙读书,吕蒙当即觉悟,从此发愤学习,最终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博学之才。
C.成长与家庭环境有关。
《简•爱》中,简•爱从小身心饱受舅妈一家人的摧残,在缺爱的环境里长大,最终成为了一个自卑敏感、胆小懦弱的人。
D.成长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故乡》中,闰土在旧社会的多重压迫下,从活泼勇敢、天真可爱的小英雄沦为辛苦恣睢、自私冷漠的木偶人。
11.(2024•凉山州)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B.《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变色龙》等。
D.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12.(2024•滨州)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这句话出自《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分为书序和赠序。
书序,类似于今天的“引言”“前言”;赠序,即临别赠言,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一篇劝勉激励马生的赠序。
C.《诗经》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我们学过他的《渡荆门送别》《春夜洛城闻笛》《送友人》《峨眉山月歌》《行路难》等。
D.“自非亭午夜分”中的“亭午”指正午,“是日更定矣”中的“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薄暮冥冥”中的“薄暮”指傍晚。
13.(2024•烟台)小语同学积累的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感想,如《爱莲说》:“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
B.《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而成;《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由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而成。
C.古人称谓通常有谦称与尊称的区分,例如“敝人”“家慈”“愚兄”是谦称,“令尊”“贤弟”“大兄”是尊称。
D.从“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中可以看到除夕放爆竹、守岁的习俗;从“棕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中可以看到端午节包粽子、插艾草的习俗。
14.(2024•广安)下列表述正确
..的一项是()
A.广义的新闻包含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
新闻特写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通讯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
B.戏剧就是指剧本。
剧本的主体一般是指台词。
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的对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C.在古代文化中,有不少别称:桑梓代指家乡;鸿雁代指书信;巾帼代指女子;社稷代指国家……
D.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故事的主人公只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15.(2024•南充)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是我国古代纪传体通史的鸿篇巨制。
B.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布衣”“汗青”“婵娟”“青鸟”“簪缨”常用来代指平民、历史、月亮、信使、达官显贵。
C.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由三大环节构成:辞别旧年、团年守岁、迎接新年。
D.《老山界》叙述了红军克服饥饿、疲劳、路途艰险等困难,成功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表现了红军坚强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6.(2024•遂宁)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
它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语言,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B.初冬时节,雪花翩然而至,我们相邀更定时分赏雪游玩。
“更定”在古代是晚上十时左右。
C.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冰丝带”“冰立方”“冰之帆”等场馆不仅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所有使命,而且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式的浪漫。
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17.(2024•乌鲁木齐一模)《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请根据读本内容,选出搭配不正确的一项()
A.司马迁——太史令——据事实录——《<尚书>第三》
B.苏秦——游说之士——用锥刺股——《<战国策>第八》
C.孔子——儒家大师——周游列国——《诸子第十》
D.韩愈——吏部侍郎——提倡古文——《文第十三》
18.(2024•道外区模拟)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艾青在狱中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限的怀念。
这首诗在发表时,他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B.《黎明的通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诗人仿佛从“黎明”的胸臆中直接飘出,散而有致,活而有序,体现出自由诗的特点,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C.《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鲁智深和李逵,他们都嫉恶如仇、侠肝义胆,但李逵粗中有细,豁达明理;鲁智深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D.杨志在东京因盘缠使尽,便忍痛变卖祖上的宝刀,却偏偏惹上破落户牛二。
他要求杨志演示宝刀的三宝,百般刁难杨志,最后被杨志杀了。
19.(2024•新疆一模)下列人物与原著描述,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内容人物
衍太太A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轻,只有一个儿子
比我大三四岁。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
B眉如翠羽,肌似羊脂。
脸衬桃花瓣,鬟堆金风丝。
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
铁扇公主
娇媚姿。
斜挐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
扈三娘C蝉翼金钗双压,凤鞋宝蹬斜踏。
连环铠甲村红纱,绣带柳腰端跨。
霜刀把雄兵
乱砍,玉纤将猛将生拿。
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
D只见一个陌生的姑娘,穿着白色的水手服,领子上还有蓝色的飘带在空中飘荡,冬妮娅
栗色的头发梳成了一条粗大的辫子。
A.A B.B C.C D.D
20.(2024•新疆一模)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西行漫记》,小说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B.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最终她与罗切斯特分道扬镳。
C.《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小说将讽刺的锋芒寄寓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廖廖数语便将人物形象和世俗风貌描摹得形神兼备、入木三分。
D.《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作者格外重视它的高雅性和专业性。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文学常识(20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大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等。
B.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中庸》《孟子》《礼记》合称为“四书”。
D.《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的科普巨著,他根据观察获得第一手材料,生动地描写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故选:C。
【点评】文学文化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辨析。
2.(2024•潍坊)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花淀》《芦花荡》是《白洋淀纪事》中的“姊妹篇”。
《芦花荡》中的老头子为给受伤的大菱报仇雪恨,巧设妙计,痛打敌人。
B.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中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拉纤老人、水手牛保都有积极乐观、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质朴的人性美。
C.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生动描述了蜘蛛、蜜蜂、螳螂等昆虫的生活习性,兼具理趣和情趣,被称为“昆虫的史诗”。
D.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春秋三传”中,《左传》《公羊传》以叙事为主,《穀梁传》以解经为主。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辨析能力。
结合自己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解答即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春秋三传”之中,《公羊传》《穀梁传》以解经为主,《左传》以叙事为主。
故选:D。
【点评】文学、文化常识量大,头绪纷繁。
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以及传统节日、敬辞、谦辞等。
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3.(2024•无锡)在“城•印象”探究活动中,同学们的发言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古人的称呼与城市有关,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被世人称作“柳柳州”。
B.相较于流连都市,有些文人更喜欢寄情山水,如苏轼与百姓同游滁州醉翁亭。
C.古代城市也有学校,“今诸生学于太学”中,“太学”是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D.许多作品都以作家生活过的城市为写作背景,如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作家、朝代、作品、国籍等知识做好积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不是苏轼,是欧阳修与百姓同游滁州醉翁亭。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对重要的文学常识进行重点记忆。
4.(2024•德阳)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
《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均出自《战国策》。
B.“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划线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C.词原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风格多样,讲究韵律,常见的词牌名有《如梦令》《念奴娇》《天净沙》等。
D.契诃夫,法国作家、戏剧家,和欧•亨利、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和修辞手法。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A.正确;
B.有误,该句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
C.有误,《天净沙》是曲牌名;
D.有误,契诃夫是俄国人。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同学们日常学习中的积累,不仅要积累作家作品,还要阅读作品,对作品要有自己的欣赏观点。
5.(2024•广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持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是()
A.一架绣绷、一缕丝线、一枚钢针,在苏州平江古城的一家小店里,深研刺绣技艺30多年的苏绣传承人卢建英埋首锦缎之上,巧手翻飞。
B.素净的坯体亭亭玉立,你不敢相信它竟出自脚下的泥土,一旦工匠绕指挥毫,再经高温煅烧,那淡雅的青花便跃然瓶上。
C.登台六十载,脸上一点白,在插科打诨里演绎百样人生。
念白做工里,一团精气神,在念念不忘中传承国粹未来。
D.苦后回甘,饮下的是力量与热情。
与茶媲美,共写饮品文化。
当醇香的苦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追捧者时,咖啡文化也慢慢进入了中国百姓的生活。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解答时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
【解答】ABC.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D.咖啡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注重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积累,还要多加练习。
6.(2024•牡丹江)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社戏》等。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D.《海燕》是苏联作家茨威格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认真阅读题干仔细分析题干中的每一个选项,结合自己所学作答。
【解答】A.有误,韩愈是唐代人。
B.有误,《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不是萧红所写。
C.正确。
D.有误,《海燕》作者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故选:C。
【点评】文学常识比较复杂,我们需要平时做好笔记,尤其要把课文下面注释的内容背诵掌握。
7.(2024•贵州)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一书是战国时期庄子的著作,《富贵不能淫》就选自其中。
B.桑梓,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来指代家乡。
C.杨绛,作家、翻译家。
有代表作品《流浪地球》、译作《堂吉诃德》。
D.海伦•凯勒,英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代表作有《变色龙》。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解答】A.有误,《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
B.正确。
C.有误,《流浪地球》是刘慈欣的科幻文学代表作。
D.有误,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其代表作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
作品。
故选:B。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8.(2024•齐齐哈尔)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戴圣编纂的。
B.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赠序,即离别赠言,这类文体在赠人以言的同时,往往不抒发作者的情志或心怀。
C.古人尚礼。
席地而坐,离席站立,“避席”表敬意;“长跪”则是把腰挺直,以示敬意。
D.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有误,《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有误,赠序有别于书序,这类文体在赠人以言的同时,也往往抒发了作者的某些情志或心怀。
C.正确。
D.有误,莫泊桑是法国作家。
故选:C。
【点评】文学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甄别。
9.(2024•新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C.莫泊桑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D.“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如《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故选:C。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10.(2024•扬州)下列关于文学作品中人物成长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成长需要历经磨炼。
《西游记》中,孙悟空生性桀骜不驯,敢于挑战权威;后来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经历各种考验,逐渐走向成熟,最终成为斗战胜佛。
B.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引导。
《孙权劝学》中,孙权严令吕蒙读书,吕蒙当即觉悟,从此发愤学习,最终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博学之才。
C.成长与家庭环境有关。
《简•爱》中,简•爱从小身心饱受舅妈一家人的摧残,在缺爱的环境里长大,
最终成为了一个自卑敏感、胆小懦弱的人。
D.成长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故乡》中,闰土在旧社会的多重压迫下,从活泼勇敢、天真可爱的小英雄沦为辛苦恣睢、自私冷漠的木偶人。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名著常识。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解答】A.正确;
B.有误,“孙权严令吕蒙读书”“吕蒙当即觉悟”错误。
在原文中孙权“劝”吕蒙学习,而不是“严令”;
吕蒙的觉悟和发愤学习也并非“当即”发生,而是在孙权现身说法的劝说之下才开始读书的;
C.有误,“最终成为了一个自卑敏感、胆小懦弱的人”错误。
简•爱确实在舅妈家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但她在逆境中并没有成为一个自卑敏感、胆小懦弱的人;相反,她表现出了坚韧不拔、追求平等和自由的精神,并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D.有误,“恣睢”“自私冷漠”错误。
闰土在社会的重压下,更多地表现为麻木和顺从,而不是“恣睢(放
纵专横,任意胡为)”“自私冷漠”。
故选:A。
【点评】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最重要的是抓住重点、强化记忆。
对作品的识记,不能只停留在作家名与作品名上,还要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重要情节、时代背景以及艺术特色等有一定了解。
要把阅读中外名著同掌握文学常识结合起来,脱离了阅读,往往事倍功半。
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应在理解记忆上下功夫。
11.(2024•凉山州)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B.《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变色龙》等。
D.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莫泊桑是法国作家,《变色龙》是契诃夫的作品。
故选:C。
【点评】文学文化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