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谷风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资教育
6
• (3)多子叶幼苗的主 要构造
• 针叶树种类(如松科 等)的幼苗具有多枚 针状子叶,故称为多 子叶植物。其幼苗的 主要构造由初生根、 下胚轴、子叶和顶芽 等组成(图3-3)。
课资教育
7
课资教育
8
2.幼苗生长习性
(1)子叶出土 • 初生根伸出后,下胚轴特别
伸长,初期弯曲成弧型,拱 出土面后逐渐伸直,最后将 子叶和幼梢带出土面,子叶 变绿,展开并形成幼苗的第 一个光合作用器官,接着上 胚轴和顶芽生长。菜豆种子 生长发育过程详见图3-4。
• 具有展开、绿色的初生叶:① 在互生叶幼苗中有一片初 生叶,有时先发生少数鳞状叶,如豌豆属、石刁柏属、蚕 豆属。② 在对生叶幼苗中有两片初生叶,如菜豆属。
• 具有一个项芽或苗端,其发育程度因所检验的种而不同。
• 在禾本科植物中有一个发育良好、直立的芽鞘,其中包着
一片绿色初生叶延伸到顶端,最后从芽鞘中伸出。
课资教育
3
二、幼苗结构与幼苗鉴定标准
• (一)幼苗的结构与幼苗生长习性 • 1.幼苗结构 • (1) 双子叶幼苗的主要构造(大豆) • 双子叶幼苗的主要构造包括子叶出土型和子叶留土型两类。
子叶出土型幼苗(如大豆、菜豆等)的主要构造包括初生 根、次生根、下胚轴或上胚轴、子叶、初生叶和顶芽等部 分(图3-1)。 • 子叶留土型幼苗(如豌豆、蚕豆等)的主要构造包括初生 根、次生根、上胚轴、子叶、初生叶、鳞叶和顶芽等。
课资教育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子叶留土
• 单子叶多数植物(如禾本科)、 豆科的一些大粒种子(如蚕豆和 豌豆种子)和一些树种(如栎属) 属于留土型发芽。发芽期间下胚 轴几乎不伸长,子叶留在土壤中 的种皮内,直至内部养料耗尽而 逐渐解体。种子发芽时,胚芽鞘 和中胚轴伸长或上胚轴伸长,几 乎看不到下胚轴伸长,首先进行 光合作用的是初生叶或胚芽中长 出的第一片真叶。豌豆种子生长 发育过程详见图3-5。
课资教育
13
(2)第二类带有轻微缺陷的正常幼苗
• 初生根:① 初生根局部损伤,或生长稍迟缓。② 初生根 有缺陷,仅次生根发育良好,特别是豆科中一些大粒种子 的属(如菜豆属、豌豆属、巢菜属、花生属、豇豆属和扁 豆属)、禾本科中的一些属(如玉米属、高粱属和稻属)、 葫芦科所有属(如甜瓜属、南瓜属和西瓜属)和锦葵科所 有属(如棉属)。③ 燕麦属、大麦属、黑麦属、小麦属和 小黑麦属中只有一条强壮的种子根。
课资教育
12
• 具有特定数目的子叶: ① 单子叶植物具有一片子叶,子 叶可为绿色和呈圆管状(葱属),或变形而全部或部分遗 留在种子内(如石刁相、禾本科)。② 双子叶植物具有 二片子叶,在出土型发芽的幼苗中,子叶为绿色,展开呈 叶状;在留土型发芽的幼苗中,子叶为半球形和肉质状, 并保留在种皮内。③ 在针叶树中,子叶数目2~18枚不定, 通常其发育程度因种而不同。子叶呈绿色而狭长。
课资教育
4
课资教育
5
• (2)单子叶幼苗的主要构造(玉米) • 单子叶幼苗的主要构造与双子叶幼苗的主要构造
有所不同,其构造通常高度特化和专一化,也可 分为子叶出土型和子叶留土型两类。
• 子叶出土型幼苗(如洋葱等)的主要构造由初生 根、不定根和管状子叶等组成。
• 子叶留土型幼苗(如玉米、小麦和水稻等)的主 要构造包括初生根(种子根)、次生根、不定根、 中胚轴、胚芽鞘和初生叶等(图3-2)。
课资教育
10
(二)幼苗鉴定标准
• 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可分为正常幼苗和非正常 幼苗,此外可能还有一部分是不发芽种子。只有 正常幼苗才用于计算种子的发芽率。
• 1.正常幼苗 • 正常幼苗是指生长在良好土壤及适宜的水分、温
度和光照条件下,具有继续生长成为正常植株潜 力的幼苗。把正常幼苗分为三类,即完整幼苗、 带有轻微缺陷幼苗和次生感染幼苗。凡符合下列 类型之一者为正常幼苗。
的种子,要一播全苗,每穴需要几粒?如果条播,在行距为D的情况 下,每亩播量需要多少粒?
• 3、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发芽率为确定正确的加工、贮藏程序提供 依据。
• 在田间条件下,环境错综多变,发芽条件的不一致性导致结果各异, 重演性差。但在实验室内,发芽条件可人为控制,并做到标准化,使 该种子的大多数样品得到最整齐、最迅速、最完全的发芽,结果准确 可靠。因此,作为判断理想状况下种子能否发芽的种子发芽试验便显 得尤为重要。
• 3、发芽率(percentage germination)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末 次计数时间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
课资教育
2
• (二)发芽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 1、种子发芽试验的目的是测定和评估种子批的种用价值。 • 2、在生产上,根据发芽率的高低确定播量的多少。例如:发芽率为P
室内)幼苗出现和生长达到一定阶段,其主要构造表明在田 间的适宜条件下能否进一步生长成为正常的植株。种子的这 种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称之为发芽力 (germinability)。发芽力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来表示。 • 2、发芽势(germination potential)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初次 计数时间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
• 具有发育良好的幼苗茎轴,其组成如下:① 出土型发芽
的幼苗,应具有一个直立、细长并有伸长能力的下胚轴。
② 留土型发芽的幼苗,应具有一个发育良好的上胚轴。
③ 在有些出土型发芽的一些属(如菜豆属、花生属)中,
应同时具有伸长的上胚轴和下胚轴。④ 在禾本科的一些
属(如玉米属、高粱属)中,应具有伸长的中胚轴。
课资教育
11
• (1)完整正常幼苗
• 幼苗主要构造生长良好、完全、匀称和健康。因种不同, 应具有下列一些构造:
• 具有发育良好的根系,其组成如下:① 细长的初生根, 通常长满根毛,末端细尖。② 在规定试验时期内产生的 次生根。③ 在燕麦属、大麦属、黑麦属、小麦属和小黑 麦属中,由数条种子根代替一条初生根。
第三章 种子发芽试验
• 第一节 种子发芽概念及幼苗鉴定标准 • 第二节 种子发芽的条件与设施 • 第三节 标准发芽试验方法 • 第四节 快速发芽试验
课资教育
1
第一节 种子发芽概念及幼苗鉴定标准
• 一、种子发芽的概念及重要性 • (一)种子发芽的概念 • 1、种子发芽(germination)是指在适宜条件下(通常在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