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1版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2021版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9七下·惠州期中) 谷物是人体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人体在维生素B1缺乏时易患脚气病,以加“碱”馒头为主食的人群患脚气病的几率明显大于以普通馒头为主食的人群,由此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A . 高温破坏了馒头中的维生素B1
B . 以加“碱”馒头为主食会导致维生素B1摄入量不足
C . “碱”影响了人体对维生素B1的吸收
D . “碱”破坏了馒头中维生素B1
2. (2分)日本大地震后的核泄漏事故引发了中国两天抢购盐风波,主要是因为民众误信食盐中微量添加的一种无机盐能防辐射。
这种无机盐中含有遇淀粉变蓝物质是()
A . 铁
B . 碘
C . 钙
D . 锌
3. (2分)下列哪项不是呼吸道的主要作用()
A . 保证气流的通畅
B . 温暖湿润进入的空气
C . 主动吸入新鲜的空气
D . 清洁空气
4. (2分)(2018·随州) 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使得机体内各种物质的含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如图曲线代表一段时间内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代表()
A . 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的含量变化
B . 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一段时间内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C . 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D . 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5. (2分)(2019·中山模拟) 下列器官属于同一个系统的是()
A . 咽、小肠
B . 肝、肺
C . 大脑、胃
D . 肾脏、睾丸
6. (2分)人体吸收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A . 用来构成组织
B . 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C . 用来分解有机物
D . 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7. (2分) (2020七下·饶平期中) 江河让大地葱茏,热血使生命沸腾,观看世界杯足球赛时看到喜欢的球队进球感觉热血沸腾。
以下有关血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当同型血不足时,都可接受少量AB型血
B . 血浆约占血液55%,淡黄色、透明
C . 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
D . 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无细胞核,白细胞有细胞核
8. (2分)人体对淀粉和脂肪进行消化的终结部位分别是()。
A . 口腔和胃
B . 小肠和小肠
C . 口腔和小肠
D . 胃和小肠
9. (2分) (2016七下·昆明期中) 下列结构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
A . 口腔
B . 肝脏
C . 食道
D . 咽
10. (2分) (2017七下·红桥期中) 有人在外伤出血时,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其中伤及动脉血管的是()
A . 血液只是少量渗出
B . 缓慢流出暗红色的血液
C . 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
D . 喷射出暗红色的血液
11. (2分) (2017七下·柳江期中) 用鼻呼吸时有许多好处,则下列叙述中不恰当的是()
A . 温暖进入的空气
B . 湿润进入的空气
C . 清洁进入的空气
D . 吸入更多的空气
12. (2分) (2015八上·吴忠期末) 手臂上的一道道“青筋”是属于()
A . 动脉
B . 静脉
C . 毛细血管
D . 主动脉
13. (2分)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在这些过程中,发生气体直接交换的有
外界空气肺泡血液组织细胞
①②
③
A . ①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②③
14. (2分)(2017·奉新模拟) 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有些同学从小就不喜欢吃水果蔬菜导致身体中缺乏维生素C,则可能患坏血病
B . 贫血的原因都是由于身体中缺少含铁的无机盐引起的
C . 疟疾、乙肝、脚气病都是传染病
D . 青春期最显著的特点是身高体重突增
15. (2分) (2018七下·内江期末) 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胆汁含消化酶,能消化脂肪
B .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C . 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组织细胞的重要物质
D . 慢慢咀嚼米饭会感觉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16. (2分) (2017七下·个旧期中) 某同学在刷牙时经常发现牙龈出血,你建议该同学在饮食上应多吃()
A . 牛奶和鸡蛋
B . 肥肉和鲫鱼
C . 动物的肝脏
D .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17. (2分)(2019·锦州) 为减少病人疼痛,手术前通常给病人麻醉,有一种气体麻醉剂通过盖着口鼻的面罩输给病人。
下列哪个系统不参与麻醉过程()
A . 消化系统
B . 呼吸系统
C . 循环系统
D . 神经系统
18. (2分) (2018七下·东营期中) 下列关于消化系统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肝脏分泌的胆汁可促进消化
B . 大肠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C . 小肠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D . 牙齿的咀嚼也是一种消化
19. (2分)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内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养料
D . 废物
20. (2分) (2019七下·揭阳月考) 血液不停地在封闭的循环系统内循环流动,其动力来自()
A . 动脉的收缩和舒张
B . 心脏不停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
C . 静脉的收缩和舒张
D . 肌肉的收缩推动血液流动
21. (2分)(2019·邵阳) 如图为人体内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中①、③表示的结构和生理作用分别是()
A . 静脉、过滤作用
B . 动脉、过滤作用
C . 静脉、重吸收作用
D . 动脉、重吸收作用
22. (2分) (2017七下·繁昌期末) 大家一定知道正常人的原尿中不含()
A . 葡萄糖和水分
B . 葡萄糖和无机盐
C . 无机盐和尿素
D . 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23. (2分) (2020七下·重庆期末) 我国已颁布了戒烟令,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吸烟可提神并有助于社会交际
B . 吸烟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还可能诱发肺癌
C . 青少年吸烟对肺的伤害更大
D . 烟雾可进入吸烟者的气管和支气管
24. (2分) (2018八下·宜昌期中) 当人体体表受伤出血时,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主要是()
A . 血浆
B . 白细胞
C . 红细胞
D . 血小板
25. (2分)人体某血液循环路线为:右心室→a→b→c→左心房,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 . a代表肺静脉
B . c代表肺部毛细血管
C . 这是体循环的路线
D . 从a到c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26. (2分) (2017七下·涪陵期末) 如图为小华同学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
到的视野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是静脉血管
B . 2是毛细血管,其内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C . 3是动脉血管
D . 1和3都是动脉血管
27. (2分) (2017七下·濮阳月考) 宣传普及营养科学与食品卫生知识、扫除“营养盲”,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参与。
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 用营养保健食品代替食物,获得营养会更全面
B . 不吃蔬菜,水果可代替;不吃主食,零食可代替
C .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多摄人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
D . 学生早餐也应遵循“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的原则
28. (2分)(2018·湘潭模拟)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下列有关“食不言”解释正确的是()
A . 说话需要力气,不利于保养身体
B . 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C . 有利于保护声带
D .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29. (2分)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A . 心脏
B . 肺
C . 肝脏
D . 动脉
30. (2分) (2017七下·永定期中) 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 . b<c<a
B . a<b<c
C . a<c<b
D . c<a<b
二、综合题 (共6题;共25分)
31. (3分) (2019七下·禹城期中) 观察人血涂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其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___;若看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应调节
________准焦螺旋。
(2)操作时发现镜头上沾有污物,要用________擦拭。
(3)所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标注的倍数分别是“5×”和“10×”,则看到的血细胞放大了________倍。
32. (6分) (2017七下·曹县期中)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你能看到的消化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少年应该多吃鱼、蛋、奶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除水以外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这类营养物质进入人体的消化系统后是在[________]________内开始被消化分解,在[________]________内被彻底分解成________的.
33. (3分) (2020九上·门头沟期末)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疟疾是20世纪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其病原体疟原虫是一种原始的、寄生性单细胞动物,由按蚊叮咬人的血液进行传播。
人类治疗疟疾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以屠呦呦为首的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为表彰她的突出贡献,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首位获得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
根据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播类型上看,疟疾属于________传染病。
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分析,注射青蒿素治疗疟疾属于
________。
(2)疟原虫侵入人体红细胞后,会迅速繁殖,导致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降低,引起人体出现________症状。
(3)如果人体接种过期或未经冷藏而失去活性的疫苗,结果是体内不能产生________,仍会导致感染,也就失去了计划免疫的意义。
(4)除接种疫苗外,请写出一条可以提高自身抵抗力的措施:________。
34. (3分)(2017·东营) 生活处处有探究,简简单单做实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气球作为材料做了如下趣味横生的生物实验.
(1)图 1是同学们制作的膈肌运动引起胸廓容积改变的模型.甲表示________过程,此时“膈肌”处于
________状态.
(2)图2是同学们设计的观察酵母菌发酵现象的装置.一段时间后,挤瘪的气球渐渐鼓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3)图3是同学们利用气球等废旧材料制作的眼球结构模型.若要模拟看近处物体时眼球的状态,应使模拟睫状体的弹簧________,此时气球________(“A”或“B”)模拟的晶状体曲度变大,物像正好落在________色铁丝模拟的视网膜上.
(4)借助气球大致测量肺的容积.
方法一:用圆气球、软尺测量肺的容积
尽力吸气后,向圆气球内尽力呼气,直到不能呼出为止,扎紧气球.用软尺测量圆气球的最大周长为C厘米,
根据数学公式计算出圆气球的体积为(毫升).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尽力呼气,还会有1500毫升的气体存留在肺中不能排出.
根据以上提示,计算出肺的容积为________毫升.
方法二:用排水法测量肺的容积
材料器具:大烧杯、大气球、软管、脸盆、量筒、沙子;请水.
方法步骤:
①将适量沙子装入大气球,连接上软管后,放入大烧杯内.
②将大烧杯放入脸盆内,并且将大烧杯注满水,注意水不能流到脸盆中.
②吸一口气,然后对着软管向大气球内尽力呼气,直到不能呼出为止.
④________.
⑤计算出测试者肺的容积.
35. (5分) (2019七下·岑溪期末) 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做________,它由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组成。
(2)④内的液体称为________,是经过________作用形成的,它与血浆相比,不含有________和血细胞。
(3)结构⑤的名称是________,当④内液体流经⑤时,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________等被重新吸收送回血液。
(4)某同学做尿常规化验时,发现尿液中有血细胞,医生初步判断出现问题的结构可能是________。
36. (5分) (2020七下·胶州期中) 某同学学习了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后,做了如下设计,请据图回答:
(1)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该同学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1234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适量馒头碎屑适量馒头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馒头碎屑
唾液/清水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A
温度37℃100℃
加入碘液2滴
①若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变量是________。
根据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测,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的是________号试管,原因是________。
②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选用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③若要利用1号和4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响,请将上表实验方案中的A 处进行补充完善:________。
(2)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淀粉、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过程,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主要是在[________]________结构中被消化的,在该结构中参与消化的消化液有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答案:26-1、考点:
解析:
答案: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