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可打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可打印)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芜.湖(wú)歼.灭(qiān)颁.发(bān)卓.有成效(zhuó)B.诘.责(jié)凌.空(líng)解剖.(pō)油光可鉴.(jiàn)C.私塾.(shú)绯.红(fēi)瞥.见(piē)锐不可当.(dāng)D.挟.着(xié)篡.改(cuàn)铭.记(míng)悄.无声息(qiāo)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
....,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
....,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
...存.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
....,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我县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

B.今年六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呈现飙升态势。

C.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四年多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大约1000万以上。

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将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诗词。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大作品使我们变矮,小作品使我们升高。

B.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读书长大的,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C.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的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

D.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凉气。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③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④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⑤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⑥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A.②⑤④③①⑥ B.②⑤①⑥③④
C.①⑥②⑤③④ D.②⑤③④①⑥
7、默写古诗文,并写出相应的篇名。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4)夕阳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6)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子》)(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
《______________》)
(8)《雁门太守行》中把来势汹汹的敌人比作天际突起的乌云,用浓墨重彩的色调描绘战争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出游。

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

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

旁有盘石,可坐十数人。

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

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

香气拂拂袅衣,禽鸟之声不一类。

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吠。

东行数十步,过小岗,田畴平洐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选自杨士奇《游东山记》)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1)潭中鱼可百许头许:_____
(2)斗折蛇行蛇:_____
(3)是岁三月朔是:_____
(4)深处可浮小舟浮: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

B.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

C.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

D.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香气拂拂袅衣,禽鸟之声不一类。

4.(甲)(乙)两文段的游踪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母亲鞋
梁晓娜
①临近母亲节,不知道从哪传出儿女送鞋给母亲,母亲便可平安的说法。

聪明的商家自是不肯错过狠狠赚一笔的商机,各种优惠条幅铺天盖地:“母亲节,全场买两双即送一双母亲鞋”“母亲节当天,买母亲鞋五折”“买母亲鞋满88即送康乃馨一支”等等。

我接孩子放学的路上,碰到朋友一手拿康乃馨,一手提着新鞋,和母亲有说有笑,朋友一脸灿烂。

我真想也能给自己的母亲买一双鞋,可再也没机会了!心里对母亲的愧疚油然而生。

②母亲去世的时候,穿的是那种极其便宜的凉鞋。

我们找遍了她的箱箱柜柜,连双像样的皮鞋都没有。

我们兄妹四个,虽说不是百万富翁,可家家小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

谁家也不缺吃不缺穿,但谁也没有想起为故乡的母亲做些什么,母亲从未开口要求过什么。

她总是说:“家里有钱花,我们有衣服有鞋,身体也好,什么都不缺!”我们每年为爱人、为孩子、为自己添置着不同款式的皮鞋,唯独忘了母亲。

一直到那个暴雨骤起的夏夜,母亲猝不及防地走了。

③母亲没来得及说一句话,她做的最后一个动作,就是用仅能动的那条腿强撑着下地,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她的意思,她是要回家,不愿做开颅手术。

也许她在那一刻,想的最多的是,为我们省下那笔高昂的手术费。

我和二姐怕她光着的双脚撑在地上,再冻着了,便握着她的光脚往床上挪。

可当我触摸到那双痩瘪的光脚时才发现,母亲的脚是那样的冰,是那样的凉。

母亲生病住院后,我们为了方便照顾,竟一直让她光着双脚,没为她穿过一双暖和的鞋,全然不知她的冷暖。

母亲就这样走了,光着双脚,带着我们不知不顾的寒冷,走了。

④安葬了母亲之后,我们兄妹几个又像多年前一样,在高速路口挥挥手,各自向不同的方向奔去。

⑤一年后,我们又从天涯海角飞回故乡为母亲过周年祭日。

母亲的坟头已长满了青草,我们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母亲的坟。

打电话给父亲,告诉他我们到了村外。

父亲知道我们一定会先去坟地看母亲,就打着雨伞,拿着两双旧胶鞋来了。

父亲说:“家里下一星期雨了,快把你们的高跟鞋脱了吧,路太难走!这是你妈的胶鞋,下葬的时候忘了烧。

你们凑合着穿一天!”我和二姐接过父亲递过来的鞋,鞋上布满了补丁,里面仿佛还有母亲的余温。

我终于没能忍住,失声痛哭。

姐姐说:“除了哭,咱们还能给母亲做什么?”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更加大声地哭泣。

⑥那夜,我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金灿灿的黄昏,母亲就坐在门前的枣树底下纳鞋底。

母亲每扎几下,就抬头看看红彤彤的天,暖暖的阳光斜照在母亲干皱的脸上。

小时候的我们,不知道踩碎了母亲多少个斜阳。

如今回想起来,母亲就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黄昏里,将自己一生的年华,都纳进了儿女们脚上的千层鞋底。

母亲一生为我们做过太多的鞋,可是长大后,我们谁也不愿穿母亲做的布鞋,觉得穿着一双黑布鞋走在楼宇林立的都市里特别寒碜,尽管母亲做鞋的手艺是村里最好的。

母亲仍不厌其烦地做着我们水远都不会穿的布鞋,一双一双挤满了家里那个蓝色的布包。

⑦母亲走了,这些崭新的布鞋成了母亲的遗物,一双双布鞋静静地望着我们,望得我们泪如泉涌……
(选自《河南能源报》2016年11月03 有删改)1.文章开头写商家热闹的促销活动和遇见朋友与母亲有说有笑的情景,有何作用?
2.你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母亲就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黄昏里,将自己一生的年华,都纳进了儿女们脚上的千层鞋底。

3.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走了,这些崭新的布鞋成了母亲的遗物,一双双布鞋静静地望.着我们,望.得我们泪如泉涌……
4.下面句子划线部分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她总是说:“家里有钱花,我们有衣服有鞋,身体也好,什么都不缺!”
(2)那夜,我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金灿灿的黄昏,母亲就坐在门前的枣树底下纳鞋底。

母亲每扎几下,就抬头看看红彤彤的天,暖暖的阳光斜照在母亲干皱的脸上。

2、《低头见花》
①有些东西,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它的存在,或者它的美丽。

就如尘埃之中,那些被忽略的闪光之球,又似回首时,眷恋着的,总是那些不经意间走过的寻常点滴。

②在夏日的山岭间攀爬,至顶,四望都是起伏峰峦,长风浩荡,单调的苍凉与沧桑漫卷心头。

只是一低头的刹那,见谷间丛丛簇簇的灿烂,那些幽幽的花儿,就在这样不期然的时刻,与我的目光猝然相连。

于是,高处的寂寞与孤独消于无形,那些年年开且落的幽谷之花,把一种心绪点亮,把一种感动暗放。

③有的人,在境界上,或者在道路上,远超众人,于是有了高处不胜寒的喟叹。

其实那只是一种性情上的缺失,他们过多地注目于自身的高度,从而错过了许多开在尘埃里的花。

可那些在低处默默的东西,却是无比的宽容,它们就在那里,我们只要低下头,就会与美好相遇,它们就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心境。

④有一年去一个大草原的深处,碧草连天,极远极淡处,天之蓝与草之缘交融于一处。

驰心骋怀间,为无边的绿而震撼,也为其无涯而感到怅然。

此情此境之中,极想看到一点别的色彩,来缓冲那种万里的单一。

同行的旅伴却惊喜地叫:“看,脚下的草里有花!”于是都低下头,那些狭长的草叶间,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小花,没有指甲大,黄白两色,此时却是如此地装点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⑤而更多的人,更像那些深谷之中或草叶之下的小小花朵,终其一生的平凡,就连那花儿也是毫不张扬,湮没于芸芸众生之中。

可是,我们却很少有人抱怨,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只要能努力开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索淡,也是芬芳美丽的一朵。

也会在某个时间,落入别人惊喜的眼中。

如此,就足够了。

就算无人用温柔的目光把那些花儿轻抚,只要绽放过,就是无悔。

⑥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朵花儿,每一个生命也都是一个赏花者。

我们在行走的匆匆里,不忘时常低下头去看那些花朵的美丽,同时也努力让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期待在某天,映亮一双落寞的眼睛。

⑦相互洇染,相互温暖。

我们与那些花儿的距离,我们与那些美好的距离,
其实只隔着一低头的空间,只隔着一低头的瞬间。

1.阅读全文,谈谈文题“低头见花”的含义。

2.结合语境,品析第④段“装点”一词的表达效果。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4.结合文中的语句,从下面的链接材料中任选一人,写出此人低头所见之“花”的深刻内涵。

(链接材料)
A杨绎: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幺,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选自《老王》)B.梁启超: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选自《敬业与乐业》)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独立”的翅膀,能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庇护;长大后,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达到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
请以“翅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③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C
B
B
D
D
(1)日暮乡关何处是(2)大漠孤烟直(3)采菊东篱下(4)沉鳞竞跃(5)富贵不能淫(6)始于足下(7)烽火连三月春望(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1)表示约数(2)像蛇那样(3)这(4)泛,划,乘坐2.B
3.(1)石潭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2)香气飘拂,沾染衣裳,各种各样的禽鸟,发出的声音也是不相同的。

4.同:都是在山水自然中游玩,都经过水潭或山涧、都有茂盛的树林。

异:甲文从小丘开始,写到篁竹,最后在小石潭结束,重点围绕水潭来写;乙文从洪山寺写起,文章提及松林、山涧、盘石,小岗,最后到一个小村庄去,重点围绕盘石周边环境来写。


1.照应题目(点题),引出我对母亲的追思(思念、缅怀),衬托出我内心无母可孝的难过和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

2.母亲为我们做布鞋耗去了她美好的人生岁月,她把对子女深沉的爱都纳进了一双双鞋里。

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3.“望”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鞋人的情态。

作者睹物思人,仿佛觉得是母亲在望着自己。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内心的自责以及失去母亲的痛苦之情。

4.语言描写。

表现母亲处处为子女着想,不愿给子女添麻烦。

(2)环境(景物)
描写。

写出了傍晚时的美丽温馨,烘托出母亲纳鞋底时内心的愉悦,衬托了母亲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

1.表层含义是指作者在草原上低头看见小花,深层含义是指我们要关注生活中那些毫不张扬、易被忽略的平凡的人或生命,欣赏他们身上的美好的品质,体会其中的幸福与暖意。

2.“装点”本义是装饰点缀。

在句中的意思是指在无边的单一的绿色映衬下,突然看见无名花的美丽,给我们所带来的惊喜和心灵上的触动。

表达了对小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每个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同时也要学会欣赏别人所绽放的美丽。

4.示例1:从文中的“相互洇染,相互温暖。

”一句可以看出杨绛曾经给予过老王帮助,老王不忘情谊,临终前还送她香油鸡蛋,这种行为体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穷苦卑微的老王那份朴实的真情。

可见杨绎低头所见之“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理解、关爱。

示例2:从文中的“只要能努力开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素淡,也是芬芳美丽的一朵。

”可以看出有的人虽然职业很普通很平凡,但是只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就能把事情做好,体会其中的乐趣。

可见梁启超低头所见之“花”是指在敬业中发现乐趣,体现人生的价值。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