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2016)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朱德母亲的品格,感受母子情深。

2.在平常琐碎的叙事中感受母亲的性格特点。

3.品味平实语句当中的丰富内涵。

【教学设想】
设计思路对标点:情境教学。

设置一个情境:给朱德的母亲建一个档案卡,搭建学生与文本的桥梁,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联想想象力,让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朱德母亲的品格,感受母子情深。

【教学方法】
对话法。

加强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增强互动,体现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美国作者斯诺纪实文学《红星照耀中国》:“在南方几年中,他领导“赤色联军”打数百次小仗,数十次大仗……他一再证明自己胜过敌方任何将军。

他无疑地在游击战中培养了中国革命军队惊人的战斗力。


你知道这个牛人是谁吗?
三、课堂实施要点参考
(一)打破时代隔阂,进入情境。

1.姓名。

文章找不到全名,但是在“预习”处有“锺太夫人”的称呼。

(要表扬找到的同学阅读仔细,充分利用预习、单元教学提示、课下注释、课下练习的提示!)
老师补充:老师翻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全名,只有姓“锺”,为了表示对她的尊重,尊称“锺太夫人”。

女性因为地位低下没有真实姓名,这在文学作品中也出现:《朝花夕拾》中的阿长,是沿用了上一位女工的名字。

《祝福》祥林嫂,用的是丈夫祥林的名字。

2.“()档案卡”。

填钟太夫人还是朱德母亲?因为是朱德故里系列景点中的一个景点,应该和朱德联系紧密。

可填朱德母亲。

3.身份:佃农。

佃农是什么?读课下注释。

佃农有翻身的机会吗?“世代为地主耕种”,这是一个没有翻身机会的社会。

4.子女数:可以写13个,可以安慰“被迫溺死孩子”的母亲在天之灵。

可以写8个,根据养活的数。

两全法可写生13养8。

(二)探究人物品格,体会平实的语言特点,了解表达方式,并进行学法指导。

5.工作(技能)。

合作探讨:朱德母亲做了很多事: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纺线、榨油。

这些都是中国百千万劳动人民做的日常小事。

【品读词语“还”】
“母亲是个好劳动。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老师引导:
A、“还要”改成“就去”效果怎样?“还要”说明要做的事情多,“还”——补充说明,除此之外。

B、“还能”改成“还要”效果怎样?“还能”说明本来不用做,但承担了自己必须做的工作之外的事,主动承担,愿意干,不怕吃苦,有家庭责任感。

C、加入语气词去朗读!加深体会“还”字藏着的情感。

“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哪)。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啦),种菜(啦),喂猪(啦),养蚕(啦),纺棉花(啦)。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呢!)”
D、“还”字魅力举例,课后再去品。

6.品格(性格)。

有这么多劳动技能的母亲,性格是怎样的呢?
她是勤劳的,朱德在第一段就称赞了“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她是能干的,她要做许多家务,能劳动。

她是懂许多生产知识的,文中说“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她是任劳任怨的,第7段朱德用抒情议论的语句直接夸奖了她。

她是性格和蔼的,“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长幼、伯叔、妯娌都很和睦。


她是同情贫苦人民的,“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就很有同情心,“还”
——虽然,但是,体现做了常人不大会做的事情,做了常人不太会理解支持的事情。

她是有远见的,支持我上学,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

这些举动改变了朱德的一生,改变了中国的走向。

她是深明大义的,在我事业成功后,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指导归纳方法】刚才同学们探寻品质的时候,有如下途径:
A、有的从一些平实语句中品味出来的。

例如: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B、有的同学是从叙事中归纳出来的。

例如: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例如: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

C、有的同学是从抒情议论句子中直接得到的。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三种都是科学的好方法。

【明确叙事线索】
这么多品质中,哪个是最本质,贯穿一生的?
“勤劳”,为什么是“勤劳”?第一段朱德就说“母亲勤劳一生”,中间也写了勤劳的事情,最后也写老了还在劳动。

——可见是贯穿一生的,这开头交代全文叙事线索是——母亲勤劳一生。

【明确性格的发展】
朱德在回忆母亲的时候,可有什么顺序?时间顺序。

这个时间是朱德长大的时间,也是母亲年龄增长的时间,随着母亲年龄增长,我把这些朱德感受到的品格排排序,你可有发现?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