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定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
(-)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讣算机基础、具备一定艺术修养,侧重应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或展现文化创意;培养能从事游戏开发、媒体制作等与数字设计、媒体制作和传播等相关的工作的复合型丄程技术应用人才。
(二)专业定位
以汁算机技术为在数字媒体产业中的应用为主,突出程序设计能力和数字媒体信息处理能力,以数字媒体制作为辅。
(三)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儿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徳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动画和计算机游戏等数字艺术作品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艺术表现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掌握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和数字媒体技术;
4.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平面设讣、网站开发、动画和计算机游戏等数字艺术作品的设计、开发、维护、管理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研究论文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8.了解有关市场营销、工程师认证、专利申请、工程管理以及相关的企业知识等,具有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服务面向
主要培养面向游戏公司、电影公司、电视台、广告公司等媒体产业和行业。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游戏开发、数字媒体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技术咨询与服务、媒体资产管理等工作。
学生就业全国数字媒体产业发达地区为主。
二、专业人才的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发展要求
表1: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专业人才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发展要求细口表
三、学制(修业年限)与学位
1、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在校修业年限(含休学)为8年。
每学年分为2个学期,每学期课程教学16周,考试2周,暑假短学期2周。
2、课程学分设置和学时计算
理论课程:16学时计1学分;
体育课和实验课程(独立设课):32学时计1学分。
实践、实训和毕业课程:军训、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专业见习、产业实践等课程一般每周计1学分。
3、毕业学分要求
学完规定课程,修满170学分,成绩合格者,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4、辅修专业证书。
学生修满某个专业主干课程中的5门核心课程和1门该专业的相关课程(含学科
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或专业进阶课程),共24学分,可获得该专业的辅修证书。
课程门数与学分规定不能同时满足的,以学分为准(下同)。
5、第二专业证书。
学生修满另一专业主干课程10门(含5门核心课程)和2门该专业的相关课程(含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或专业进阶课程),共48学分,可获得第二专业证书。
6、第二学士学位。
学生获得与自己原来所学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不同的第二专业证书,并完成该专业的学位论文(6学分),共54学分,并符合学位授予单位的相关规定,可获得第二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结构比例及说明
内容说明:参照学院制定的课程体系结构,落实到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具体课程的开设情况,包括总学时与学分、各平台课程门数及学时学分分配、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分比例、专业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例、毕业学分等。
六、关于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和汁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接受造型和艺术创新思维、创作能力、创作技法、软件技术、应用软件、数字媒体制作等方面的训练,实现艺术和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成长为具备艺术理论素养和数字媒体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1、本专业强调采用系统的课程学习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培养实用型、能够充分满足社会相关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采用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在精简理论知识授课时数的同时,通过儿个较大的项LI实践或数字艺术作品创作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与自学能力;
3、实行“3+1”的培养办学模式。
从二年级下学期起,开设2个方向课程组,即数字影视技术和游戏开发课程组。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选择各自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课程,培养适合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人才。
4、聘请在数字媒体领域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和中外数字媒体软件企业高级工程师参与教学、实验和工程实践指导。
5、学生的毕业设计将在软件企业中或项U开发实践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