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出对其分析正确的一项()
①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对如何与自己相处。
②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
③享受与自己相处、学会与自己相处,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尝试,④我们与其在喧嚣中消耗光阴,不如借助与自己相处楚伸生命、蓄积力量。
A.“消耗”和“尝试”都是形容词,“或多或少”是并列短语。
B.“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句中的“社会”做主语。
C.“我们与其在喧嚣中消耗光阴,不如借助与自己相处延伸生命、蓄积力景。
”这是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D.“享受与自己相处、学会与自己相处,是接近系空的有益尝试。
”此句有语病,应将“享受”与“学会”调换顺序。
2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李克强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治理雾霾人人有责”的要求,我们应当跟上政府的脚步,科学地认识它,治理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①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
②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
③雾霾不但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和交通造成极大的危害。
④同时还有“帮凶”,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⑤二氣化硫、魚戰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的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A.①②④⑤③B.①⑤②④③C.①②③⑤③④D.①⑤③②④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很火的几部电影分别是《战狼》、《红海行动》、《捉妖记2》。
(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奋不顾身高风亮节挑拨离间威武不屈(这四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完全相同。
)
C.读经典,就像看汽车的后视镜,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D.自己哺乳羞怯怎样(这四个词语词性各不相同。
)
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瞭望(liào)寒噤(jìn)强词夺理(qiǎng)锐不可当(dāng)
B.缅怀(miǎn)旷野(kuàng)怒不可遏(nù)屏息凝神(bǐng)
C.彷徨(páng)襁褓(qiǎng)目眩神迷(xuàn)尽粟一石(shí)
D.棱角(léng)拾级(shè)挑拨离间(jiān)忧心忡忡(chōng)
5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B.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我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C.太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这秀美的湖光山色。
D.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
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B.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广州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
C.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合欢,合欢
李晓东
①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
②小城况味,多是从悠长悠长的小巷里荡漾出的,这是九岁的我就已经能感受得到的。
所以,当母亲牵着我的手慢慢走进不知名的巷道时,一种淡淡的情绪笼上我的心头。
后来,我学会了描摹那种情绪:忧伤。
③事实上,九岁的我,和忧伤是不搭界的。
三十八岁的母亲,似乎也看不出忧伤的样子。
天生的好皮肤让她显得比同龄人年轻十岁,同样一件的确良白衬衣,穿在她身上,就有了时装的味道。
母亲齐耳的短发,刚刚遮住耳朵,当她俯下身子给我整理衣服的时候,我看见清晨的阳光投在她的脖颈上,让她的耳朵有了透明的质感,粉嘟嘟的耳垂让我忍不住伸手去摸。
母亲笑一笑,随手拂过脸颊的发梢,一段白皙的脖颈上也落下一片阳光。
④这是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
纵深的小巷是我们走往住地的必经之路。
小巷里隔三五步就见一棵槐树,粗壮的树干一个人不能环抱,浓密深绿的树叶,漏着点点阳光。
槐荫披拂处,是一个个门庭,层层剥落的朱漆,锈迹斑斑的门环,半掩着的木门,褪了色的对联,簇拥着一条碎石铺地,仅容我和母亲并排行走的小径,重重叠叠的屋檐从爬满青苔的高墙上伸出来,把天空切割成一条窄窄的蓝色,随着我们的脚步晃啊晃。
小巷尽头,豁然洞开,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水泥柱子上挂着“市政府招待所”的木牌。
院子里是一排排白墙青瓦的平房,我随母亲走进一间,一开门,隐隐的霉味儿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
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
那是一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
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
⑤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
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
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重重叠叠。
我在那香气里静悄悄,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
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
⑥又五年,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个名字让我喜欢,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走近那棵树。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
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是,合欢在哪里呢?
⑦我真正认识合欢,是在羊城,那时我十九岁。
还是七月,走进烈士陵园时,我大汗淋漓,感觉自己已经奄奄一息。
立起身,甩甩头,感觉可以喘气了,头顶,却是一棵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
蓦然间,感觉十年前的那树回来了。
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露面的合欢,我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
⑧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
我茫然地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
在这里邂逅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是傲慢的。
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
⑨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
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
但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
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
⑩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
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
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⑪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
(选自《读者》2017年第2期,有删改)
(注释)史铁生的《合欢树》讲述了作者十岁那年作文获奖、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以及三十岁以后出名,母亲却已离世七年,从而引出母亲生前种合欢树、细致照顾合欢树的故事。
作者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再见一眼那棵合欢树,造成终身遗憾。
7 . 阅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充完整“我”在不同时期对合欢的情感变化。
九岁在大院看到合欢花时:_____________→又五年后在家读到史铁生的《合欢树》时:_____________→十九岁在羊城遇见合欢花时:_____________→“我”已是母亲的年纪在医院看到合欢花时:______________。
8 . 请简要分析本文题目“合欢,合欢”有哪些妙处?
9 . 结合语境,请你赏析第⑧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
10 . 请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第⑩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11 . 下列句子表达的意思与本文中心主旨无关的一项是()
A.尽管世界很大很大,时光很快很快,年少的脚步、美好甜蜜的梦在飞沙走石的人生里程里,仍旧是一道永驻心田的风景。
B.对于异乡游子来说,越是走过山山水水,越是经过流年岁月,越是发现故乡的模样才是记忆里一帧永远无法超
的水墨丹青。
C.母亲在,时光如蜜;母亲不在,时光黯然。
所以请您放慢步伐,愿您永远被岁月温柔以待。
D.我们有时候孤独地在这个世界寻找着另一个自己,寻找相似的经历,寻找生命的知音。
猫
布封
猫是一种不忠的家畜。
尽管有柔美的体态,尤其小的时候,但是天生就奸狡,性情虚假,本性邪恶,而且年龄越大越糟,进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
它们狡诈、虚伪、喜欢搞恶作剧,而这些都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天性,而且这些恶习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明显,这恐怕也是人类不喜欢它们的原因。
人类养猫已有悠久的历史了,可是在这么长的豢养史中,这些恶习并没有改掉多少。
成年的猫会对主人阿谀奉承、谄媚迎合,像一个老奸巨猾的谗臣,这也是人们不喜欢它们的另一个原因。
除此之外,猫还很会伪装,经常粉饰自己狡猾的天性,让人类无从察觉它们的真实意图。
表面上看来,猫和人类可以轻松融洽地相处;实际上,它们从不主动探索与人类的相处之道。
它们看人的目光总是充满疑惑,也不会主动接近自己喜欢的人。
由于它们喜欢人类抚摸带来的温暖、惬意的感觉,才勉强去主动接触人。
孩子总是特别喜欢幼小的猫,因为它们可爱活泼、聪明漂亮,但其锋利的爪子却往往让孩子们心生恐惧,不能和猫太过亲密,成为彼此的伙伴。
一般情况下,忠诚的动物和人类总是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而猫除外。
就这点儿天性来说,猫同人还可以勉强和睦相处,但和性情率真耿直的狗就不那么容易相处了,二者甚至是水火不容。
猫天性狡诈、残忍、欺软怕硬,那些比它弱小的动物就往往成了它逗弄伤害的对象,如小鸟、兔子、老鼠、田鼠、鼹鼠、蟾蜍、青蛙、蜥蝎等。
猫躲在笼子旁准备偷袭小鸡,或是在洞口前伏击老鼠是常见的现象。
猫很聪明,它们设置埋伏、突袭进攻的技术,比专门受过人类训练的狗还要灵活。
可有一点很遗憾,猫没有狗那样灵敏的嗅觉。
当它们准备追捕的那些小动物在眼前消失时,它们一般就不再去追赶,而是耐心悠闲地等在小动物进出的通道处,准备来个守株待兔。
它们极爱搞恶作剧,抓到小动物后,即使没有胃口,也会进行一番恶意的戏弄、玩耍,似乎在享受猎物被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快感,最后再把小动物残忍地杀死。
猫和人类同住一个屋檐下,独立意识极强,它们按自己的意愿自由行动,严格意义上讲,猫不能算是人类的宠物。
人类无法控制它们的自由和行动,如果违背它们的意愿,它们就会悄悄逃离。
猫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天性,它们喜欢过干净而安逸的生活,很会享受,休息时总喜欢找柔软的物品铺垫在身下。
而对于寒冷、潮湿、水以及异味,猫又有着与生俱来的恐惧。
猫白天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喜欢蜷缩成一团儿躺着。
温暖的阳光下,高耸的烟囱后,热乎乎的炉子旁,都是它们最喜欢的地方。
它们总是表面看起来睡得很熟很香,似乎在做着什么美梦,不会轻易醒转,其实它们警惕得很,即使睡着了也能对异常情况做出敏捷的反
应,因为它们几乎从不熟睡。
它们矫健敏捷,行走时像个幽灵般无声无息,即使从房顶上跳下来,也只发出轻微的噗噗声。
猫天生爱干净,它排泄时要选择离自己住得较远的地方,还要用泥土
掩埋起来。
它们的皮毛总是被梳理舔舐得光滑油亮,如果在晚上,我们仿佛能看见皮毛在黑暗中反射出来的光泽。
漆黑的夜里,猫的眼睛常闪烁着幽绿明亮的光芒,再加上走路无声,这更让它们看起来像个可怕的幽灵了。
12 . 通读全文,请简述猫有哪些特点?
13 . 为什么说严格意义上讲,猫不能算是人类的宠物?
14 . 选文最后一段作者把猫两次比作“幽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5 . 本文写动物渗入鲜明情感,后人对此褒贬不一,请结合下面这句话,简析并进行评价。
猫是一种不忠的家畜。
……天生就奸狡,性情虚假,本性邪恶,而且年龄越大越糟,进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
用心脏生活
我一直反对用成熟或幼稚之类的词汇来衡量一个人的进步程度,因为这是一种基于大众准则的理性判断,并不能涵盖一种更接近诗意的生存。
我20岁左右的时候,经常因为过于率真浪漫而在为人处事上发生事故,所以便用法国著名风景画家柯罗来抵挡别人对自己许多可笑举止的嘲笑。
因为那么伟大的柯罗,对社会常识依旧知之甚少,以致父母从不放心他一个人单独出门,他五十多岁了外出还必须向母亲请假。
柯罗的幼稚也许是因为他沉醉于对美的探索而忽略了对生活技能的演练。
可以相信的是,他在画布上从不会迷路,并因此比那些成熟的人领略到了更多的人生辉煌。
还有另一种人的不成熟,是因为无法学会和适应流行的价值准则。
他们是时代的水土不服者,或者说,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那些公共绿地上的栅栏,孤独的身影骄傲地掠过人群的尖叫和愤怒。
曾读过一个故事:一个欧洲商人在太平洋的一座小岛上发现一个老者手编的草帽很漂亮,每只售价20比索。
商人想倒一些到欧洲去卖,便问老者:如果一次买一万顶,每顶可以便宜多少?老者却答:每顶还要多加10比索,因为编一万顶相同的帽子会让我乏味而死。
我真是爱极了这个老人,他用近乎天籁的声音,对自以为是的商业法则说了一声“不”。
能列出的前辈还有许多。
他们飞行在芸芸众生的头顶,相似的身影重叠在一起,成为我的精神教父,鼓励我在森林之外长成一棵独特的树——不计后果地爱,绝不含糊地恨。
到了30岁还相信光荣与梦想。
有一种人,他取舍生活的主要依据不是得与失,甚至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对与错,人生指南里只有美与丑、泪水或者麻木之类的路标。
他们不一定能抵达所谓的成功,但胸腔里永远装满了感动与幸福。
他们和人群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们习惯用大脑指导人生,而他们,更喜欢用心脏生活。
16 . 通读全文,用文中的话回答怎样才能做到“更接近诗意的生存”。
17 . 文章三、四段中的“成熟”和“不成熟”具体指什么?
成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成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 老者售帽的故事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根据文章,对此进行概括说明。
19 . 常人习惯于“用大脑指导人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根据文章,简要回答。
20 .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散文一反基于大众准则的理性判断,表达了作者“洒向生活都是爱”的人生态度。
B.从20岁经常“在为人处世上发生事故”,到30岁“还相信光荣与梦想”,这表明“我的率真与浪漫依然未改”。
C.同对待柯罗只知道绘画的“幼稚”一样,作者对“还有一种人”的“不成熟”也是持赞赏态度的。
D.文中的“前辈”教诲我们:不计得失,不管对错,只要努力追求并获得成功,就会得到人生的感动和幸福。
E. 作者以哲人的思索、哲理性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一种生活的道理,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三、句子默写
21 . 填空。
(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3)__________,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临江仙》)
四、课内阅读
阅读《愚公移山》(节选),完成各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22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____________
23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4 . 文中________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________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25 . 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2个)
26 . 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五、诗歌鉴赏
27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丰乐亭①游春·其三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②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释:①丰乐亭:位于滁州西南,背依丰山,下临幽谷泉。
②长郊:广阔的郊野。
(1)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六、名著阅读
28 . (题文)名著阅读。
(1)(他)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噗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
文中“他”的名字叫_________,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他”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请将下面与武松有关的几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只写序号)。
①打虎景阳冈②大闹飞云浦③血溅鸳鸯楼④醉打蒋门神
七、综合性学习
29 . 阅读下面统计图表,按要求写出两条结论。
我国国民近两年不同媒介日均阅读接触时长表
八、作文
30 . 请以“对_____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人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④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二、现代文阅读
1、
2、
3、
三、句子默写
1、
四、课内阅读
1、
五、诗歌鉴赏
1、
六、名著阅读
1、
七、综合性学习
1、
八、作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