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4章《光》单元测试(粤教版选修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01全国)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 ,两者的AC 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
一单色细光束O 垂直于AB 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 )
A 、1、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B 、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C 、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D 、只能是4、6中的某一条
2、如图,在A 点有一个小球,紧靠小球的左方有一个点光源S 。
现将
小球从A 点正对着竖直墙平抛出去,打到竖直墙之前,小球在点光
源照射下的影子在墙上的运动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自由落体运动
C 、变加速直线运动
D 、匀减速直线运动
3、如图,一束红光和一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
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 ,若用n 1、n 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
光、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 1<n 2,a 为红光,b 为蓝光 B 、n 1<n 2,a 为蓝光,b 为红光
C 、n 1>n 2,a 为红光,b 为蓝光
D 、n 1>n 2,a 为蓝光,b 为红光
4、如图,自行车的尾灯采用了全反射棱镜的原理。
它虽然本身不发光,但在夜间骑行时,从后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到尾灯后,会有较强的光被反射回去,使司机注意到前面有自行车。
尾灯的原理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B 、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C 、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D 、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5、如图,两细束平行的单色光a 、b 射向同一块玻璃砖的上表面,最终都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
已知玻璃对单色光a 的折射率较小,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进入玻璃砖后两束光仍然是平行的
B 、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后,两束光不再平行
C 、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后,两束光之间的距离一定减小了
D 、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后,两束光之间的距离可能和射入前相同 6、如图,AB 为一块透明的光学材料左侧的端面。
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设该光学材料的折射率沿y 轴正方向均匀减小。
现有一束单色光a 从原点O 以某一入射角θ由空气射入该材料内部,则该光线在该材料内部可能的光路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7、如右上图,用透明材料做成一长方体形的光学器材,要求从上表面射入的光线可能从右侧面射出,那么所选的材料的折射率应满足( )
A 、折射率必须大于2
B 、折射率必须小于2
C、折射率可取大于1的任意值
D、无论折射率是多大都不可能
8、(03全国)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则其()
A、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B、频率变大,波长不变
C、频率不变,波长变短
D、频率变小,波长不变
9、在我国古代学者沉括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有如下记载:“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
”,其意是说,若鹞鹰在空中飞翔,它的影子随鹞鹰而移动;如鹞鹰的影子中间被窗户孔隙所约束,影子与鹞鹰就作相反方向移动,鹞鹰向东则影子向西移,鹞鹰向西则影子向东移。
这描述的是光的什么现象?( )
A、直线传播现象
B、折射现象
C、干涉现象
D、衍射现象
10、已知月球周围没有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看到的天空的颜色应是( )
A、蓝色的
B、红色的
C、苍白色的
D、黑暗的
11、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时相比( )
A、不变
B、将提前
C、将延后
D、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
12、如图所示,S为静止点光源,平面镜M与水平面成θ角,当镜M沿水平方向作振幅为A的
简谐运动时,S在镜中所成虚像S′的运动情况是()
A、在水平方向作振幅为2Asinθ的简谐运动
B、在水平方向作振幅为4Asinθ的简谐运动
C、沿SS/连线作振幅为2Asinθ的简谐运动
D、沿SS/连线作振幅为4Asinθ的简谐运动
13、人看到沉在水杯底的硬币,其实看到的是()
A、硬币的实像,其位置比硬币实际所在位置浅
B、硬币的实像,其位置即硬币的实际位置
C、硬币的虚像,但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浅
D、硬币的虚像,其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深
14、已知光线穿过介质Ⅰ、Ⅱ、Ⅲ时的光路图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介质Ⅱ是光密介质
B、介质Ⅰ的折射率最大
C、介质Ⅲ的折射率比Ⅰ大
D、光在介质Ⅲ中光速最小
15、甲在岸上,乙潜入清澈的水中,二人互相对看,甲、乙看到对方的头部位置是()
A、都比实际位置高
B、都比实际位置低
C、甲看乙低,乙看甲高(与实际位置比较)
D、甲看乙高,乙看甲低(与实际位置比较)
16、红黄绿三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若黄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
A、绿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B、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C、红、绿光都能发生全反射
D、红、绿光都不能发生全反射
17、如图所示,点光源S发出白光,经三棱镜分光,人在AC一侧沿折
射后出射光线的反方向观察S,可看到()
A、一个白光点
B、光点上部是红色,下部是紫色
C、光点上部是紫色,下部是红色
D、看不到S的像
18、如图所示,a,b,c是三块折射率不同的透明平板玻璃,
彼此平行放置,且有n a<n b<n c,一束单色平行光线由空气
以入射角i射到介质a中,当光线由介质c下表面射到
空气中时,折射角为r,则有()
A、i>r
B、i<r
C、i=r
D、无法确定
19、某同学为了研究光的色散,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墙角放置一个盛水
的容器,其中有一块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的平面镜M ,如图所示,
一细束白光斜射向水面,经水折射向平面镜,被平面镜反射经水面折
射后照在墙上,该同学可在墙上看到 ( )
A 、上紫下红的彩色光带
B 、上红下紫的彩色光带
C 、外红内紫的环状光带
D 、一片白光
20、玻璃制成边长为d 的正方体A 和半径为d 的半球体B ,分别放在报纸上,半球的凸面朝上,从正上方竖直向下分别观察A 、B 中心处报纸上的文字,则下面的观察记录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A 看到的字比
B 高 B 、通过B 看到的字比A 高
C 、通过A 、B 看到的字一样高
D 、通过B 看到的字比没有放玻璃半球时小
21、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 、b 两束单色光,
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
设玻璃对a 、b 的折射率分别为n a 和n b ,
a 、
b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 a 和v b ,则( )
A .n a >n b
B .n a <n b
C .v a >v b
D .v a <v b
22、发出白光的细线光源ab ,长度为l 0,竖直放置,上端a 恰好在水面以下,如图。
现考 虑线光源ab 发出的靠近水面法线(图中的虚线)的细光束经水面折射后所 成的像,由于水对光有色散作用,若以l 1表示红光成的像的长度,l 2表示
紫光成的像的长度,则( )
A .l 1<l 2<l 0
B .l 1>l 2>l 0
C .l 2>l 1>l 0
D .l 2<l 1<l 0
23、图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bac=900,∠abc=600。
一平行细光束从O 点沿垂直于bc 面的方向射入棱镜。
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2,若不考试原入射光在bc 面上的反射光,则有光线( )
A .从ab 面射出
B .从ac 面射出
C .从bc 面射出,且与bc 面斜交
D .从bc 面射出,且与bc 面垂直 24、一束红光与一束紫光以适当的入射角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其
出射光线都是由圆心O 点沿OP 方向射出,如图所示,则 ( )
A .AO 是红光,它穿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短
B .AO 是紫光,它穿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长
C .BO 是红光,它穿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长
D .BO 是紫光,它穿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短
25、两只深度和形状相同的圆筒形井,以口是枯井,一口是水井(水面在井口之下)如图所示,两井底正中间都各有一只青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枯井中青蛙觉得井口比较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小。
B.枯井中青蛙觉得井口比较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大
C.枯井中青蛙觉得井口比较小,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大
D.两只青蛙觉得井口一样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大
26、如图所示,为一玻璃等腰直角三角形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临界角均小于45°,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一光束沿平行于BC 边的方向射到AB 面,经一次折射后射到BC 面,经再次反射或折射后( )
A.从BC 面出射的是蓝色光束
B.从AC 面出射的是红光和蓝光的不平行光束
a b 水
C.从AC 面出射的是平行光束,且红光在蓝光的下方
D.从AC 面出射的是平行光束,且红光在蓝光的上方
27、光纤通讯是一种现代化通信手段,它可以提供大容量、高速度、
高质量的通信服务,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可将光导纤维简化成一根长直的玻璃棒,如图所示,设此玻璃棒长为L ,折射率为n ,且光在玻璃内界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则光通过此玻璃棒所需时间为( )
A.2n L c B.22n L c C.nL c D.2nL c
28、如图,在矩形厚玻璃板的下表面镀有反射膜,一束平行白光入射角α射到玻璃的上表面,经折射、反射、再折射后射向足够长的光屏
MN ,则( )
A 、在光屏MN 上的亮斑尺寸,与光屏到玻璃板上表面的距离无关
B 、在光屏MN 上的亮斑尺寸,与矩形玻璃板的厚度无关
C 、在光屏MN 上将形成彩色光带,靠近M 端为紫色
D 、在光屏MN 上将形成彩色光带,靠近N 端为紫色
29、光从介质1通过两种介质的交界面进入介质2的光路如图所示。
下列论述:①光在介质1中的传播速度较大;②光在介质2中的传播速度较大;③光从介质1射向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④光从介质2射向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③正确
B. 只有①④正确
C. 只有②③正确
D. 只有②④正确 30、如图所示,MN 是竖直放置的长L=1m 的平面镜,在A 处有观察者,一小球从某处自由下落。
小球下落的轨迹与平面镜相距d=0.4m ,观察者能在镜中看到小球像的时间t=0.2s 。
已知观察者的眼睛到镜面的距离s=1m 。
则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经多长时间,观察者开始在镜中看到小球的像。
g=10m /s 2( )
A .0.3s
B .0.6s
C .0.25s
D .0.5s
31、在完全透明的水下某处,放一点光源,在水面上可见到一个圆形透光平面,如果圆形透光平面的面积匀速增大,则该点光源正在( )
A. 加速上升
B. 匀速下沉
C. 匀速上升
D. 减速下沉
32、(05辽宁)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 、b 。
已知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
下列哪个光路图可能是正确的?( )
33、一人正对一竖立的平面镜站立,人身体宽为a ,两眼相距为b .欲使自己无论闭上左眼或是右眼都能用另一只眼睛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整个身宽,镜子的宽度至少应为( ).
A .a /2
B .b /2
C .(a +b )/2
D .(a 一b )/2
L
34、人在水面上观察正下方水中的红橙黄绿兰靛紫七种颜色的小彩灯,看到它们是在水面下
同一深度处排成一行,则可以判断( )
A .紫色灯的实际位置最深,且比看到的位置深些
B .紫色灯的实际位置最深,且比看到的位置浅些
C .红色灯的实际位置最深,且比看到的位置深些
D .红色灯的实际位置最深,且比看到的位置浅些
35、如图为一盛水容器,容器底部M 处安装一盏射灯,当容器中不盛水时,从容器上方看到在容器右壁S 处有一个光斑。
若往容器中加水使水面升到图中a 处时,从容器上方看到的光斑位于容器右壁P 处;若继续往容器中加水使水面升到图中b 处时,从容器上方看到的光斑位于容器右壁Q 处,则( )
A .P 和Q 都在S 的下方
B .P 和Q 都在S 的上方
C .P 在S 的下方,Q 在S 的上方
D .P 在S 的上方,Q 在S 的下方
36、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限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 )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 mm 。
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 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可以( )
A .小于0.05mm
B .等于0.05 mm
C .大于0.05 mm
D .任意值
37、如图所示,一种光导纤维内芯折射率1n ,外层折射率为2n ,一束光信号与界面成α角由内芯射向外层,要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
A .21n n >,α大于某一值
B .21n n <,α大于某一值
C .21n n >,α小于某一值
D .21n n <,α小于某一值 38、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折射率2n =的某种玻璃的表面,i 表示入射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i>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 .无论入射角i 是多大,折射角r 都不会超过45°
C .欲使折射角r=30°,应以i=45°的角度入射
D .当入射角2arctan i =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恰好垂直
39、(03上海)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 )
A 、等效替代
B 、控制变量
C 、科学假说
D 、数学归纳
40、(03上海)在右图的光电管的实验中,发现用一定频率的A 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B 单色光照
射时不发生光电效应,那么( )
A 、A 光的频率大于
B 光的频率。
B 、B 光的频率大于A 光的频率。
C 、用A 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 G 的电
流方向是a 流向b 。
D 、用A 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 的电流方向是b 流向a 。
41、(03全国)如图,当电键K 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eV 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 ,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
合上电键,调节滑线变阻器,
V A P K
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
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A、1.9eV
B、0.6eV
C、2.5eV
D、3.1eV
42、(01上海)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用紫外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
B、用红色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
C、锌板带的是负电荷
D、使验电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正电荷
43、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绿、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距离
为Δ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增大单缝到双缝间的距离,Δx 将增大
B、如果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Δx 将增大
C、如果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Δx将增大
D、如果减小双缝的每条缝的宽度,而不改变双缝间的距离,Δx将增大
44、平行光通过小孔得到的衍射图样和泊松亮斑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衍射图样的中心都是亮斑
B、泊松亮斑中心亮点周围的暗环较宽
C、小孔衍射的衍射图样的中心是暗斑,泊松亮斑图样的中心是亮斑
D、小孔衍射的衍射图样中亮、暗条纹间的间距是均匀的,泊松亮斑图样中亮、暗条纹间
的间距是不均匀的
45、右图是伦琴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电源E给灯丝K加热,
从而发射出热电子,热电子在K、A间的强电场作用下高
速向对阴极A飞去。
电子流打到A极表面,激发出高频电磁波,
这就是X射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P、Q间应接高压直流电,且Q接正极
B、P、Q间应接高压交流电
C、K、A间是高速电子流即阴极射线,从A发出的是X射线即一种高频电磁波
D、从A发出的X射线的频率和P、Q间的交流电的频率相同
46、有关偏振和偏振光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只有电磁波才能发生偏振,机械波不能发生偏振
B、只有横波能发生偏振,纵波不能发生偏振
C、自然界不存在偏振光,自然光只有通过偏振片才能变为偏振光
D、除了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
47、为了观察到纳米级的微小结构,需要用到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
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短,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B、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长,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C、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短,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D、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长,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48、比紫外线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电磁波是( )
A、红外线
B、x射线
C、微波
D、γ射线
49、某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
如果入射光的频率不变而强度
减弱,则()
A. 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将减少
B. 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变小
D. 从入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到光电子开始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将延长
50、863计划中的一个重点项目所研究的X 光激光(频率范围很窄的高强度X 射线)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用X 光激光给细胞“照像”,主要利用X 光激光的哪个特点?( )
A 、杀菌作用
B 、化学作用
C 、波长短
D 粒子性
51、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 )
①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
②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③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④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52、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 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 ∆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
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 ∆、双缝到屏之距离l 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 ∆。
若所用激光波长为λ,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 )
A. t l x
V ∆∆=λ B. t x l v ∆∆=λ C. t x l v ∆∆=λ D. x
t l v ∆∆=λ 53、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
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nm 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
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 ,光速为3.0×108m/s ,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 )
A. 18103.2-⨯W
B. 19108.3-⨯W
C. 48100.7-⨯W
D. 48102.1-⨯W
54、夜晚汽车前灯发出的强光将迎面驶来的汽车司机照射得睁不开眼,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若考虑将汽车前灯玻璃改用偏振玻璃,使射出的灯光变为偏振光,同时汽车前窗玻璃也采用偏振玻璃,其透偏方向正好与灯光的振动方向垂直,但还要能看清自己车灯发出的光所照亮的物体.假设所有的汽车前窗玻璃和前灯玻璃均按同一要求设置.如下措施中可行的是( )
A .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水平的
B .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
C .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斜向右上45°,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斜向左上45°
D .前窗玻璃和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都是斜向右上45°
55、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偏振片P 和Q ,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 或Q ,可以看到透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
偏振现象。
这个实验表明( )
A .光是电磁波
B .光是一种横波
C .光是一种纵波
D .光是概率波
56、右图是研究光的双缝干涉用的示意图,挡板
上有两条狭缝S 1、S 2,由S 1和S 2发出的两列波
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入射激光的波
长为λ,屏上的P 点到两缝S 1和S 2的距离相等,
如果把P 处的亮条纹记作第0号亮纹,由P 向上数,与0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1号亮纹,与1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2号亮纹,则P 1处的亮纹恰好是10号亮纹.设直线S 1P 1的长度为γ1,S 2P 1的长度为γ2,则γ2-γ1等于( )
A.λ5
B.10λ
C.20λ
D.40λ
57、用a、b两束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屏上得到图示的干涉图样,其中甲图是a光照射时形成的,乙图是b光照射时形成的。
则关于a、b两束单色光,下述正确的是( )
A.a光光子的能量较大
B.在水中a光传播的速度较大
C.若用a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打出光电子,则用b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打不出光电子D.若a光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58、下列几种技术中,应用光的干涉原理的是( )
A.杨氏双缝实验测光波波长B.用分光镜进行光谱分析
C.在磨制平面时,检查加工表面平整度D.在医疗中用伦琴射线进行透视
59、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五篇关于光量子,布朗运动和狭义相对论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纪念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5年1月13——15日在巴黎总部正式宣布“2005——国际物理年”开始。
以下关于光子说和光电效应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在不同介质中,同种色光的光子能量是不同的
②任何介质中蓝光光子的频率要比红光光子频率大。
③入射光子的频率小于某种金属的极限频率时,若延长该光的光照时间,可使金属板上有电子逸出。
④入射光的波长小于某种金属的极限波长时,电子逸出金属板后有剩余动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0、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提出了光子说。
光电管是根据光电效应现象而制作的光学元件,如图所示为光电管的使用原理图,已知当波长为λ0的入射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图中O为滑动变阻器的固定连接点,则()
①若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
光电流
②滑动触片P从O点移向B端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将先增大后不变
③滑动触片P从O点移向A端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将逐渐减小至零
④将电池组极性反接,滑片P停在O点,电流表仍有示数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
61、假设一个沿一定方向运动的光子和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发生
碰撞后,电子向某一方向运动,光子将偏离原运动方向,这种现
象称为光子的散射,散射后的光子跟原来相比将()
A.光子将从电子处获得能量,因而频率增大
B.散射后的光子的运动方向将与电子的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但方向相反
C.由于电子受到碰撞,散射光子的频率将低于入射光子的频率
D.散射光子虽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频率不变
62、已知单色光1的光子能量大于单色光2的光子能量。
下列关于这两种单色光的叙述中:
①如果用单色光1照射某种金属表面,能够发出光电子;那么用单色光2照射这种金属表面,也一定能够发出光电子
②如果用单色光2照射某种金属表面,能够发出光电子;那么用单色光1照射这种金属表面,也一定能够发出光电子
③如果用单色光1和2照射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干涉条纹,色光1的相邻条纹的距离小于色光2的相邻条纹的距离
④如果用单色光1和2照射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干涉条纹,色光1的相邻条纹的距离大于色光2的相邻条纹的距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3、联合国确定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例如阐明布朗运动、建立狭义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的量子理论并完满地解释光电效应等。
关于光电效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一定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几种不同金属表面,若均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从不同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
B.用不同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同一种金属表面,若均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
C.用一定频率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加光照射时间,则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D.用一定频率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加光的亮度,则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6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光灯点燃后正常发光时镇流器可以降低灯管的工作电压
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电磁波
C.没有摩擦,也没有漏气等能量损失的理想热机效率可达到百分之百
D.恒星在离我们远去,那么接收到恒星光的谱线与它发出光的谱线相比将向紫光方向移动。
65、1905年是科学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年,一代大师爱因斯坦发表了五篇论文(所覆盖的领域分别是:分子物理学、量子物理学和狭义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传统物理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历程中的伟大革命,百年之后,联合国通过大会决议将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以纪念这个“奇迹之年”,今年也恰逢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B、传递手机信号的电磁波,它的能量是一份一份,不连续地传播的
C、对某种金属,若黄光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则蓝光也一定能
D、将原子核分解成质子和中子,由于质量增加,将放出能量
66、已知金属锌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 K跟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图象如图中的直线1所示。
某种单
色光照射到金属锌的表面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1。
若该单色光照射到另一金属表面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
初动能E2,E2<E1,关于这种金属的最大初动能E K跟入射光的
频率的关系图象应如图中的()
A. a
B. b
C. c
D. 上述三条图线都不正确
67、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③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小④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8、在防治“非典”期间,机场、车站等交通出入口使用了红外线热像仪,通过红外线遥感可检测经过它时的发热病人,从而有效控制“非典”的扩散。
这是利用了红外线的下列哪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