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合集下载

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引言:残留溶剂是指在制药、食品、化妆品、印刷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残留在最终产品中的有机溶剂。

残留溶剂的检测和分析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的方案,确保该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检测残留溶剂。

一、验证目的和范围1.验证目的:验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特异性、灵敏度和线性范围等性能指标。

2.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残留溶剂分析方法的验证。

二、验证实验设计1.准备样品:收集一批含有已知浓度残留溶剂的样品,确保样品的浓度分布能够覆盖方法的线性范围。

2.准备溶剂标准品:根据实际需要,准备残留溶剂的标准品,浓度与样品中的残留溶剂浓度相对应。

3.确定分析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适用的残留溶剂分析方法,确保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样品中的残留溶剂。

4.验证参数:(1)准确性:通过对样品添加已知浓度的残留溶剂标准品,并进行多次重复测定,计算准确度参数。

(2)精密度:通过对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定,计算精密度参数。

(3)特异性:通过对样品进行干扰试验,判断分析方法是否能够准确检测出残留溶剂。

(4)灵敏度:通过对样品进行逐步稀释,测定最低检测限,并评估方法的灵敏度。

(5)线性范围:通过对样品不同浓度的残留溶剂进行测定,并绘制标准曲线,估算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

三、验证结果和数据分析1.准确性参数:根据重复测定数据,计算准确度参数,如相对标准偏差(RSD)和回收率。

2.精密度参数:根据重复测定数据,计算精密度参数,如RSD。

3.特异性结果:记录干扰试验结果,判断方法是否能够准确检测出残留溶剂。

4.灵敏度结果:记录最低检测限,并评估方法的灵敏度。

5.线性范围结果:通过绘制标准曲线,记录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

四、验证结论和建议1.准确性和精密度:根据验证结果,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接受范围。

2.特异性:确认方法的特异性,并排除其他可能的干扰物。

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DOC

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DOC

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DOC一、目的和范围该验证方案的目的是验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其在实际样品中的准确性和精密性。

该验证方案适用于分析实验室中使用的残留溶剂分析方法,包括仪器和设备的检验的验证。

二、实验室设备和试剂1.装备:(1)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2)气相色谱仪(GC)(3)质谱仪(MS)2.试剂:(1)残留溶剂标准物质(2)气相色谱柱(3)质谱校准物三、验证参数1.准确性: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到实际样品中,检测其残留浓度与添加浓度之间的差异来评估方法的准确性。

2.精密性:通过重复测定同一样品多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来评价方法的精确性和重复性。

3.线性范围:通过在一系列浓度范围内测定溶剂标准物质的浓度,并绘制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回归曲线来评估方法的线性范围。

4.检出限和定量限:通过测定稀释系列标准物质的峰高或峰面积,并根据信号噪声比进行计算来确定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

四、方法验证步骤1.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溶剂标准物质,尽量覆盖预计样品中的溶剂浓度范围。

2.对每个标准物质进行HPLC、GC和MS的分析,记录峰高或峰面积。

3.根据测定结果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

4.确定方法的线性范围,并计算线性回归曲线的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

5.随机选择多个实际样品并进行多次测定(至少3次),计算RSD。

6.将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添加到实际样品中,分析其残留浓度,并与已知浓度进行比较,计算准确性。

7.测定不同浓度的稀释系列标准物质的峰高或峰面积,并计算检出限和定量限。

8.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五、验证结果与评价根据验证结果,对方法的准确性、精密性、线性、检出限和定量限进行评价。

如果结果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则证明方法可靠且可应用于实际样品中。

如果结果不符合要求,则需要对方法进行修正或重新验证。

六、记录和报告将验证过程的所有数据、结果和评价进行详细记录,形成验证报告。

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报告

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报告

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报告**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版本号: 第1版验证名称 XX产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验证编号 YZ-FX-13-001(P) 页码:Page 1 of 12***产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20**年**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版本号: 第1版验证名称 XX产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验证编号 YZ-FX-13-001(P) 页码:Page 2 of 12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验证小组成员部门人员职责验证小组组长职责部门人员负责组织起草验证方案并按批准方案组织实施;督促验证人员做好记录;负责各阶段验证结果汇总及评价、组织起草验证报告;组织相关培训方案审核审核签名及日期验证委员会方案批准批准人批准日期方案实施日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版本号: 第1版验证名称 XX产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验证编号 YZ-FX-13-001(P) 页码:Page 3 of 12目录1. 验证目的 ..................................................................... ............................................................. 4 2. 方法简介与确认范围...................................................................... ........................................ 4 3. 标准品、供试品 ..................................................................... ................................................. 4 4. 风险评估 ..................................................................... ............................................................. 4 5. 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 5 6. 验证步骤 ..................................................................... ............................................................. 6 6.1系统适应性 ..................................................................... .......................................................... 6 6.2专属性 ....................................................................................................................................... 6 6.3定量限与检测限...................................................................... ................................................. 7 6.4线性 ..................................................................... . (7)6.5准确度 ..................................................................... .................................................................. 86.6精密度 ..................................................................... .................................................................. 9 6.7范围 ..................................................................... . (9)6.8耐用性 ..................................................................... .................................................................. 9 6.9样品测定 ..................................................................... ............................................................ 10 7.偏差 ..................................................................... ....................................................................... 10 8.风险的接收与评审...................................................................... .............................................. 10 9.再验证 ..................................................................... . (10)10.确认结果评审和结论...................................................................... . (10)10 11.更改历史 ..................................................................... .............................................................12. 附录 ..................................................................... . (10)**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版本号: 第1版验证名称 XX产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验证编号 YZ-FX-13-001(P) 页码:Page 4 of 121. 验证目的根据法规的要求,分析方法应进行验证,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残留溶剂方法学验证方案

残留溶剂方法学验证方案

残留溶剂方法学验证方案残留溶剂是指在其中一种溶剂处理过程中,溶剂不能完全挥发,残留在处理物中的化合物。

残留溶剂的测试和分析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关于残留溶剂方法学验证方案的简要说明,包含实验步骤、仪器设备、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估等。

1.实验目的:验证残留溶剂的测试方法是否准确可靠,适用于特定产品或材料的检测。

2.实验步骤:2.1样品准备:选取代表性的产品样品或材料样品,并按照标准或法规的要求制备样品。

2.2定量添加溶剂: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向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溶剂,以模拟实际环境中的残留情况。

2.3提取和浓缩:使用适当的提取方法(如固相萃取、溶剂萃取等)将残留溶剂从样品中提取出来,并将提取液浓缩。

2.4仪器分析:使用适当的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对浓缩后的提取液进行定量分析。

3.仪器设备:3.1分析仪器: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等。

3.2样品制备设备:如研磨仪、超声波清洗器、离心机等,用于样品制备和处理。

4.数据处理:4.1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已知浓度的溶剂标准品,利用分析仪器进行测定,得到残留溶剂的峰面积与浓度之间的关系,绘制标准曲线。

4.2样品测定:将提取液注入分析仪器,进行测定。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残留溶剂的浓度。

5.结果评估:5.1方法验证:通过实验结果,验证残留溶剂的测试方法是否能准确测定残留溶剂的浓度,并评估方法的重复性和精密度。

5.2检出限和定量限: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测定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评估方法的敏感度和适用范围。

5.3结果分析:对于不同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评估残留溶剂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4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对于残留溶剂测试方法的验证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以上为残留溶剂方法学验证方案的简要说明,具体实验细节和方法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残留溶剂方法验证方案

残留溶剂方法验证方案

残留溶剂方法验证方案残留溶剂方法验证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用于检测和确定样品中残留的溶剂成分。

该方法主要通过提取和分离样品中的残留溶剂,并使用合适的分析仪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文将介绍残留溶剂方法验证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验证步骤1. 确定验证的目的和范围:首先需要明确验证的目的是为了确认样品中是否存在残留溶剂,以及残留溶剂的种类和含量。

范围包括验证的样品类型、溶剂种类、检测限和精确度要求等。

2. 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溶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浸提、固相微萃取、超声波提取等。

3. 分离和纯化:通过色谱技术或其他适当的分离方法,将提取得到的样品中的残留溶剂与其他组分分离开来,以便后续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4. 分析仪器的选择和校准:选择合适的分析仪器进行残留溶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仪器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仪等。

在使用仪器前,需要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仪器的分析原理和方法,进行残留溶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比对样品中残留溶剂的特征峰和质谱图,与标准品进行对比,确定残留溶剂的种类。

定量分析则是通过仪器的响应因子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残留溶剂的含量。

6. 数据处理和结果评定: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确定残留溶剂的含量是否符合规定的限量要求。

同时还要对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定,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回收率等指标。

7. 报告编制和归档:根据验证结果,编制验证报告,并将相关数据和记录进行归档。

报告中应包括验证的目的和范围、方法和仪器的选择、样品处理过程、分析结果和评价等内容。

二、注意事项1. 样品的选择和处理:样品应代表性,并且要注意样品的保存和处理方法,避免对残留溶剂的蒸发和降解。

2. 仪器的校准和验证:在使用仪器前,需要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

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

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
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方法:
1. 气相色谱法(GC):将样品中的残留溶剂蒸发并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根据溶剂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来判断溶剂的存在与浓度。

2. 液相色谱法(HPLC):将样品中的残留溶剂溶解,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根据溶剂的峰面积和峰高来判断溶剂的存在与浓度。

3. 红外光谱法(IR):通过将样品与红外辐射光相互作用,根据溶剂在红外光谱中的特征吸收峰来判断溶剂的存在与浓度。

4. 质谱法(MS):将样品中的溶剂分离并通过质谱仪进行分析,根据溶剂的分子质量和质谱图谱来判断溶剂的存在与浓度。

5. 核磁共振法(NMR):通过核磁共振仪将样品中的溶剂与磁场相互作用,根据溶剂的核磁共振峰来判断溶剂的存在与浓度。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需考虑样品的性质、检测的目的以及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要求等因素。

原料药溶剂残留分析方法验证8大项

原料药溶剂残留分析方法验证8大项

原料药溶剂残留分析方法验证
1.专属性:a、保留时间和相对保留时间,同一次检验误差可接受范围为±2%(具体怎么做呢?)b、分离度(这个药典上有说明)
2.精密度(是否取6份对照品依次进样,看被测残留溶剂色谱峰RSD<10%?系统精密度,方法精密度各应怎么做?中间精密度:不同仪器、不同操作人员、不同时间,应该取几台仪器,几个操作人员,几个不同时间做?)
3.检测线
4.定量限(3、4两项中不同浓度梯度的样品,每个浓度需要配几分平行样品测?)
5.线性(应满足哪些数据要求?)
6.线性范围(5、6有什么不同?线性范围需要做几个点,一般范围取残留限量的多少范围内做?)
7.回收率(准确度)(取100%浓度,进六个平行样;或者取80%,100%,120%每个浓度各进3个平行样?哪种方案更好?)
8.耐用性(GC应具体做哪几个参数,参数变化范围在预定值的多大范围内做,结果在统计学上应满足何中要求)
1.专属性:可以用空白与样品的合样,不必用保留时间
2.精密度:总样品检样量多余3个,够算RSD值就可以了
3.检测限:可以用信噪比3:1的浓度作为检测限
4.定量限:不用做。

5.线性:至少5个,满足你的检测时上限和下限就行
6.现行范围:满足回收率合格,且适用
7.回收率:选80%,100%,120%为好
8.耐用性:改变检测器温度,分流比,柱温,样品存放时间及温度等。

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

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
• 色谱柱的选择,一般选择毛细管柱,常用中等极性的 色谱柱(如DB-624),对于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
• 载气流速 与柱子规格有关 • 柱温 溶剂数量少,一般采用恒温条件,溶剂数量多,
常用程序升温。采用程序升温的优点?初始柱温的确 定。程序升温的速率。
• 汽化室温度
• 顶空进样条件
顶空温度
顶空温度应根据溶解供试品溶剂的特性及供试品中 残留溶剂的沸点选择。以水为溶剂及测定低沸点残留 溶剂时,顶空温度不宜超过85℃;测定沸点较高的残 留溶剂时,通常选择较高的顶空温度;但此时应兼顾 供试品的热分解特性,尽量避免供试品产生的挥发性 热分解产物干扰测定结果。以DMSO为溶剂时,顶空 温度不宜超过115℃。
通风的功能主要有:
(1) 提供人呼吸所需要的氧气; (2) 稀释室内污染物或气味; (3) 排除室内工艺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4) 除去室内多余的热量(称余热)或湿量 (称余湿); (5) 提供室内燃烧设备燃烧所需的空气。 建筑中的通风系统可能只完成其中的一项 或几项任务。其中利用通风除去室内余热和 余湿的功能是有限的,它受室外空气状态的
顶空瓶的平衡温度应低于溶解样品所用溶剂的沸点 10℃以下,能满足检测灵敏度即可;
对于沸点过高的溶剂,如DMF、DMSO、聚乙二醇 等,用顶空进样测定的灵敏度不如直接进样,不适宜
采用顶空法
• 2.溶液的配制
• 空白溶液、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 • (1)溶解性
要重视溶解性的问题。
供试品要能完全溶解(特殊情况下,常温下不能溶解 的能加热溶解的也行);对照品也要能完全溶解,对 于被测残留溶剂不能溶解于选定的溶剂时应怎么办? (如氯仿不溶于水的情况)
• 定义:药物中的残留溶剂( Residual Solvent )系指 在原料药或辅料的生产中,以及在制剂制备过程中使 用的,但在工艺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的有机溶剂。

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

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

• (2)配制浓度的确定 • 限度检查:对照品溶液浓度一般配制成要求的限度浓
度即可。 • 定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浓度应根据被测样品中残留
溶剂的实际浓度而定。浓度相差最好不超过两倍为宜。 必要时,应重新调整 。 • 药典上规定供试品取样量为0.1~1g,最好不超过0.5g, 取样量越大,灵敏度越高,但回收率越不容易符合要 求。
▪ 缺点:需要特定的顶空进样装置,成本较高,对沸点 较高的溶剂检测灵敏度不够,一般多应用于沸点100℃ 以下的溶剂
• 现一般采用自动顶空进样器
(2)直接进样
• 指将样品定量溶解于适当溶剂中,准确量取适量注入气 相色谱仪测定溶剂残留量的进样方法。进样体积一般 为2μL 以下。本法为通常采用的方法,适用于受热不易 分解的样品
通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置换室内的空气, 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是以建筑物内的污染物 为主要控制对象的。
根据换气方法不同可分为排风和送风。排 风是在局部地点或整个房间把不符合卫生标 准的污染空气直接或经过处理后排至室外; 送风是把新鲜或经过处理的空气送入室内。
对于为排风和送风设置的管道及设备等装 置分别称为排风系统和送风系统,统称为通 风系统。
• 2.进样方式 (1)顶空进样 • 顶空进样又分为溶液顶空和固体顶空。一般采用溶液
顶空,就是将样品溶解于适当溶剂中,置顶空瓶中保温 一定时间,使残留溶剂在两相中达到气液平衡,定量取气 体进样测定。
▪ 优点:在较低温度下进行,避免组分分解;减少溶解 样品的溶剂量和样品本身对色谱系统的干扰和污染, 缩短分析时间,增加色谱柱的寿命。
(二).如何根据已有的方法进行残留溶剂 的检测?
• 1.根据质量标准确定实验方案
• 主要是实验条件的选择(选择测定方法,选择色谱柱、 检测器、进样器等,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溶剂残留方法学验证

溶剂残留方法学验证

溶剂残留方法学验证溶剂残留方法学验证是指在制药、化妆品、食品等工业生产中,对产品中残留溶剂进行检测的方法研究。

溶剂残留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没有完全蒸发或去除,残留在最终产品中的现象。

残留溶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溶剂残留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1.溶剂残留的分析方法选择:根据待检测溶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毒性,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质谱(MS)等。

此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检测条件等。

2.样品的处理方法:对待检测样品进行适当处理,以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样品处理方法包括提取、浓缩、净化等步骤。

3.方法的验证:通过对已知浓度的溶剂残留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定,验证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等指标。

根据不同的溶剂残留标准,对溶剂残留方法进行合格性验证。

4.溶剂残留限度的确定: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确定溶剂残留的限度。

通过对溶剂残留样品进行测定,确定样品中溶剂残留的含量,并与溶剂残留限度进行比较,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5.方法的应用:将验证合格的溶剂残留方法用于实际生产中,对批量产品进行溶剂残留检测。

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样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的溶剂残留在允许范围内。

溶剂残留方法学验证的重要性在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溶剂残留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比如致癌、变异等。

通过验证合格的溶剂残留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产品中的残留溶剂,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

同时,溶剂残留方法学验证也有助于改进产品的生产工艺。

通过对溶剂残留的检测,可以了解到溶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蒸发和去除情况,从而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减少残留溶剂的产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溶剂残留方法学验证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技术,对各行业的工业生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适的分析方法和验证步骤,可以准确地检测溶剂残留,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残留溶剂方法学验证方案

残留溶剂方法学验证方案

阿莫西林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文件编号: VP-01-06-00-041方案起草方案审核方案批准生效日期:年月日1、概述在阿莫西林制备工艺中,使用了甲醇与丙酮两种对人体具有危害的二类溶剂,我公司为了确保阿莫西林原料中甲醇与丙酮的残留在国家要求范围内,开发了阿莫西林胶囊中甲醇与丙酮残留的检测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对此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

2、验证目的证明本方法能满足阿莫西林原料中甲醇与丙酮的残留溶剂测定,确保阿莫西林原料中甲醇与丙酮的残留溶剂检测方法准确、重现并耐用,检测结果数据真实可靠。

3、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阿莫西林中甲醇与丙酮的残留溶剂检验方法验证。

4、确认小组成员及职责5、验证前的风险评估5.1验证小组人员按照《质量风险管理规程》,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风险评估,确定了需进行方法确认的项目。

5.1.1严重性(S):危害可能产生后果的程度。

严重程度分为五个等级。

5.1.2可能性(P):影响检测结果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频率或概率,建立以下五个等级:5.1.3可检测性(D):检测到异常情况存在的能力的程度,定义如下:5.2风险优先数量等级判定(RPN)5.2.1风险等级判定标准的确定RPN是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可能性和可探测性三者乘积,用来衡量可能的仪器缺陷,以便采取可能的预防措施。

RPN = Severity(严重程度)×Possibility(发生的可能性)×Detection(可探测性)5.2.2风险评价和处理注:当RPN≤8,但严重性S为5时,仍需按中等以上风险进行后续控制。

5.3风险分析6、验证前的准备6.1人员培训在本方案实施前,已对方案实施过程中涉及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方案顺利实施,做好培训记录,培训记录见表1。

表1 训确认表7、验证内容7.1验证项目及可接受标准7.2仪器配置检查(见表2)表2仪器配置表7.3验证所用的试剂及样品(见表3)表3验证所用试剂及样品7.3实验条件:检测器:FI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色谱柱:WEL-624 30m×0.32mm×0.25um升温程序:50℃,维持6min,60℃/min的速率升温至240℃,维持3分钟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60℃载气:氮气流速:2.98 ml/min分流比1:1 进样方式:顶空进样,顶空瓶平衡温度80℃,平衡时间30min7.4方法学验证7.4.1专属性试验7.4.1.1目的:确定所需测定的目标溶剂可以很好的分离,并且不会受到来自溶媒及可能出现的杂质的干扰。

XXX药品中残留溶剂内标法检测方法验证方案

XXX药品中残留溶剂内标法检测方法验证方案

XXX中甲醇、乙醇、正己烷、甲苯残留检测方法验证方案方案编号:概述 XXX是生产XX的起始物料,生产该物料工艺中使用的溶剂有:甲醇、乙醇、正己烷、甲苯。

根据ICH要求需要开发方法对这些残留溶剂进行检测,该方法属于杂质定量分析,根据USP<1225>要求需要验证的内容有:系统适用性、专属性、线性、范围、灵敏度、准确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耐用性。

1.验证所需试剂甲苯 AR级或更高级别甲醇 AR级或更高级别乙醇 AR级或更高级别正己烷 AR级或更高级别正庚烷 AR级或更高级别N,N-二甲基甲酰胺(DMF) HPLC级或更高级别2.试验所需仪器或设备气相色谱仪带有FID检测器气相色谱柱DB-624,30 m×0.53 mm,3.0μm石英毛细管柱高纯氮气量瓶移液管电子分析天平(十万分之一)3.验证内容3.1系统适用性目的:对由分析设备、实验操作、被分析供试品组成的完整的系统进行评估。

接受标准:计算对照溶液图谱中甲醇、乙醇、正己烷、正庚烷、甲苯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得过5%。

3.1.1溶液制备见附件分析方法中对照溶液的制备。

3.1.2分析待色谱系统稳定后,按下面序列表进样分析。

3.2专属性目的:确保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接受标准:✧空白溶液图谱中目标峰出峰位置附近无显著干扰峰。

✧分离度测试溶液(RS)图谱中目标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3.2.1溶液制备✧样品溶液制成浓度约为20mg/ml的DMF溶液。

称取1.0g样品置50ml量瓶中,加溶剂约30ml使溶解,加溶剂定容至刻度,摇匀。

标记为Sample。

✧乙醇定位溶液制成乙醇浓度为0.08%(v/v)的DMF溶液。

量取乙醇40μl置50ml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标记为Ethanol。

✧甲醇定位溶液制成甲醇浓度为0.002%(v/v)的DMF溶液。

量取甲醇50μl置50ml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标记为MCBY,再量取该溶液1ml置50ml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标记为Methanol。

残留溶剂检测的方法学验证

残留溶剂检测的方法学验证

残留溶剂检测的方法学验证残留溶剂检测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存在的有机溶剂残留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不同行业,如食品、制药、化妆品、包装和印刷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进行残留溶剂检测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方法学验证,以确保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方法学验证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性验证:准确性验证是评估残留溶剂检测方法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它可以通过制备含有已知浓度残留溶剂的标准样品来完成。

然后,使用所验证的方法进行分析,并与标准样品的浓度进行比较来评估该方法的准确性。

2.精密度验证:精密度验证是评估残留溶剂检测方法的重复性和可再现性的指标。

它可以通过重复制备和分析相同标准样品来完成。

然后,计算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以评估该方法的精密度。

3.线性验证:线性验证是评估残留溶剂检测方法线性范围的能力。

它可以通过制备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并使用所验证的方法进行分析来完成。

然后,绘制标准样品浓度与分析结果之间的线性关系来评估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4.检测限和定量限验证:检测限和定量限是评估残留溶剂检测方法灵敏度的重要参数。

检测限是指能够检测到的最低残留溶剂浓度,定量限是指能够准确测量的最低残留溶剂浓度。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制备一系列浓度逐渐减小的标准样品,并使用所验证的方法进行分析来确定。

5.特异性验证:特异性验证是评估残留溶剂检测方法在存在其他物质的情况下的准确性和选择性的指标。

这可以通过制备包含其他可能干扰分析的物质的样品,并使用所验证的方法进行分析来完成。

然后,评估分析结果是否仅与溶剂残留相关,而不受其他物质的干扰。

6.稳定性验证:稳定性验证是评估残留溶剂检测方法稳定性的指标。

这可以通过在一定时间内存储标准样品,并使用所验证的方法进行周期性分析来完成。

然后,评估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并确定方法的稳定时间。

在进行方法学验证之后,还需要进行验证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

这包括计算各个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和置信区间,并进行结果的可靠性评估。

残留溶剂及其气相分析方法注意事项

残留溶剂及其气相分析方法注意事项

残留溶剂及其气相分析方法注意事项残留溶剂是指在化学合成过程中,未完全挥发或与产品分离不彻底的溶剂。

溶剂的残留会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分析和控制。

下面将详细介绍残留溶剂以及气相分析方法的注意事项。

1.危害:残留溶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引起过敏反应、致癌、毒性等。

此外,溶剂的残留也可能导致产品品质下降、毒性增加、变色、异味等问题,甚至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气相分析方法:1.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是分析残留溶剂的常用方法。

根据不同残留溶剂的挥发性和化学特性,可以选择不同的检测器和分析条件。

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制备:样品必须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如溶解、稀释、净化等。

此外,对于不容易挥发的溶剂残留,还需要进行萃取、浓缩等步骤,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2)GC条件选择: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适当的色谱柱、流动相、进样方式、温度程序等。

(3)检测器选择:常用的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质谱检测器(MS)、傅里叶变换红外检测器(FTIR)、氮磷检测器(NPD)等。

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最合适的检测器。

(4)定量方法:根据样品的残留量确定定量的方法,如外标法、内标法、标准品法等。

2.其他气相分析方法:除了气相色谱法,还有其他一些气相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残留溶剂的分析,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红外联用技术(GC-FTIR)等。

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三、注意事项:1.样品的采集和储存:样品的采集和储存要注意防止污染和挥发。

采集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清洗工具、容器、抽取装置等。

样品采集后应尽快封存,避免挥发和外界环境的干扰。

2.样品的前处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氧化、光照、加热等导致溶剂挥发的条件,确保残留溶剂的稳定性。

3.样品的分析方法验证:在进行残留溶剂的分析前,应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包括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等指标的确定。

224.14残留溶剂检查法

224.14残留溶剂检查法

仪器
检测器
FID(通常)
ECD(含卤素残留溶剂)
仪器
顶空进样器
系统适用性试验
01 用待测物色谱峰计算, 填充柱n >1000; 毛细管 柱n >5000;
02 待测物与邻峰R >1.5;
03 外标法:连续进样5次,A对的RSD≤10% ; 内标法 :A对/A内的RSD ≤ 5% 。
测定方法
第一法 第二法 第三法
顶空平衡温度应低于溶解供试品所用溶剂沸点 10℃以下;
顶空平衡时间30~60min。
残留溶剂检查法
谢谢观看!
分类
毛细管柱顶空 进样等温法 毛细管柱顶空 进样程序升温法
溶液直接进样法
适用范围
被检有机溶剂数量少且极性 差异小
被检有机溶剂数量多且极性 差异大
主要用于企业对生产工艺中 特定的残留溶剂的控制,可
用填充柱也可用毛细管柱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限度检查 根据残留溶剂的限度规定确定对照品
溶液的浓度。
定量测定 根据供试品中残留溶剂的实际残留量
避免使用
有一定毒性
限制使用
低毒性
GMP或质控 推荐使用
苯 四氯化碳
乙腈 三氯甲烷 吡啶 四氢呋喃 甲苯 乙酸 乙醚 乙醇 乙酸乙酯 甲酸
尚无足够 毒理学资料
无规定限度 石油醚 三氯乙酸
使用时提供论证报告
仪器
色谱柱
色谱柱 填充柱
毛 细 管 柱
固定液/固定相
乙二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或其他适宜的填料
非极性
100%的二甲基聚氧硅烷
极性
聚乙二醇(PEG-20M)
(35%)二苯基-(65%)甲基聚氧硅烷

残留溶剂顶空分析方法验证方案模版

残留溶剂顶空分析方法验证方案模版

方案批准注:在方案批准部分签字表明签字者同意方案中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记录要求。

在执行本方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影响严格执行本方案的偏差,对较小的偏差将通过偏差报告的形式来解决,对于关键性偏差,如对方法的调整、对参数或接受标准的调整必须制定出增补方案并按照原方案批准程序得到批准才能进行。

所有的偏差报告和增补方案必须在提交验证报告供批准时一同提交。

目录1.概述 (3)2.参考资料 (4)3. 职责 (4)4. 色谱系统及色谱条件 (4)5. 器材与试剂 (5)6. 验证试验 (5)6.1系统适应性 (5)6.2专属性 (6)6.3耐用性 (7)6.4定量限 (7)6.5检测限 (8)6.6线性与范围 (8)6.7准确度 (9)6.8精密度 (11)7.再验证周期 (12)8.偏差及纠正措施 (12)9.最终审核和批准 (12)药品残留溶剂顶空分析方法草案 (14)1.概述1.1根据ICH对药品中残留溶剂含量的要求及盐酸噻氯匹定生产工艺,必须控制盐酸噻氯匹定生产工艺中使用到的溶剂乙醇、丁酮、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残留量。

限度分别为:乙醇≤5000ppm、丁酮≤5000ppm、甲苯≤890ppm、DMF≤880ppm。

1.2分析方法草案见附件。

1.3本分析方法属于杂质定量分析,因此需要验证的项目有:系统适应性、专属性、线性、准确度、检测限、定量限、精密度、耐用性,具体参数及接受标准要求见下表:2.参考资料ICH Q3C (R3), November 2005.ICH Q2 (R1), November 2005.<467> Residual Solvents,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31, November 2007. <20424> Residual Solvents, European Pharmacopoeia 6.0, June 2007.3. 职责4.1色谱系统5.表2. 器材列表6. 验证试验6.1系统适应性目的:对由分析设备、实验操作、被分析供试品组成的完整的系统进行评估。

(完整word版)溶剂残留方法学验证

(完整word版)溶剂残留方法学验证

溶剂残留方法学验证溶剂残留检查多采用气相色谱法。

一般认为残留溶剂测定属限度检查,按相关指导原则只需提供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及进样精密度等方法学研究资料,故未进行线性、准确度和耐用性方面研究.残留量检查究竟是属于定量还是限度检查的范畴,《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中未明确规定。

考虑到药物合成情况比较复杂,根据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种类、数量等的不同,残留溶剂研究需要进行的程度、目标也可能不同,对方法学的要求也可能随之不同.当检测结果明显低于规定限度时,通常按限度检查要求,无需得出准确含量;当检测结果明显高于规定限度(尤其当检测结果为限度边缘时),或需残留溶剂量进行含量纯度折算时,需按定量检查要求进行方法学研究。

一、系统适用性试验取对照品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柱效:以被测物的色谱峰计,填充柱法的理论板数应大于1000,毛细管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应大于5000。

分离度:色谱图中被测物色谱峰与其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

重复性:以内标法测定时,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所得被测物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不大于5%;以外标法测定时,所得被测物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不大于10%。

二、专属性1、对各种残留溶剂定位和进行混合溶剂的分离度试验,并附代表性图谱. 取各种残留溶剂对照品溶液,分别单独进样,记录色谱图。

取混合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

2、排除供试品中的未知杂质或其挥发性热降解产物对残留溶剂的测定产生的干扰。

①如果未知杂质或其挥发性热降解产物与被测物的保留值相同(共出峰),通常采用在另一种极性相反的色谱柱系统中对相同样品进行测定,比较不同色谱系统的测定结果的方法。

如二者结果一致,则可以排除测定中有共出峰的干扰;如二者结果不一致,则表明测定中有共出峰的干扰.②热降解产物与被测物的结构相同(如甲氧基热裂解产生甲醇),通常要通过测定已知不含该溶剂的对照样品来加以判断.三、检测限和定量限检测限为信噪比3:1时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

残留溶剂顶空分析方法验证方案模版2

残留溶剂顶空分析方法验证方案模版2

方案批准注:在方案批准部分签字表明签字者同意方案中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记录要求。

在执行本方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影响严格执行本方案的偏差,对较小的偏差将通过偏差报告的形式来解决,对于关键性偏差,如对方法的调整、对参数或接受标准的调整必须制定出增补方案并按照原方案批准程序得到批准才能进行。

所有的偏差报告和增补方案必须在提交验证报告供批准时一同提交。

目录1.概述 (3)2.参考资料 (4)3. 职责 (4)4. 色谱系统及色谱条件 (4)5. 器材与试剂 (5)6. 验证试验 (5)6.1系统适应性 (5)6.2专属性 (6)6.3耐用性 (7)6.4定量限 (7)6.5检测限 (8)6.6线性与范围 (8)6.7准确度 (9)6.8精密度 (11)7.再验证周期 (12)8.偏差及纠正措施 (12)9.最终审核和批准 (12)药品残留溶剂顶空分析方法草案 (14)1.概述1.1根据ICH对药品中残留溶剂含量的要求及盐酸噻氯匹定生产工艺,必须控制盐酸噻氯匹定生产工艺中使用到的溶剂乙醇、丁酮、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残留量。

限度分别为:乙醇≤5000ppm、丁酮≤5000ppm、甲苯≤890ppm、DMF≤880ppm。

1.2分析方法草案见附件。

1.3本分析方法属于杂质定量分析,因此需要验证的项目有:系统适应性、专属性、线性、准确度、检测限、定量限、精密度、耐用性,具体参数及接受标准要求见下表:2.参考资料ICH Q3C (R3), November 2005.ICH Q2 (R1), November 2005.<467> Residual Solvents,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31, November 2007. <20424> Residual Solvents, European Pharmacopoeia 6.0, June 2007.3. 职责4.1色谱系统5.表2. 器材列表6. 验证试验6.1系统适应性目的:对由分析设备、实验操作、被分析供试品组成的完整的系统进行评估。

残留溶剂测定的要求和测定方法

残留溶剂测定的要求和测定方法

GC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CHP05版之二
• 以直径为0.25~0.18mm的二乙烯苯-乙基乙 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作为固定相,柱温为80~ 170℃;并符合下列要求: (1) 用待测物的色谱峰计算的理论板数应大于 1000; (2) 以内标法测定时,内标物与待测物的两个 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 (3) 以内标法测定时,每个标准溶液进样5次, 所得待测物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的 相对标准偏差 不大于5%;若以外标法测定,所得待测物峰面积 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0%。
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液的制备 CHP05版之三

精密称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有机溶剂和 内标物质适量,分别加入无有机物的水溶 解并配制成浓度为10.0μg/ml的标准及内标 贮备液。精密量取上述标准及内标贮备液 各0.1~1ml,加无有机物的水稀释至 10.0ml,混匀,即得。用外标法测定时只 量取标准贮备液稀释。 精密称取供试品0.1~1g,加无有机物的 水或合适的无有机物的水溶液使溶解,并 稀释至10.0ml,混匀,即得。
企标控制溶剂 DMF
实际检出 乙醇
A B C D

乙醇
DMF 甲醇、氯仿、甲 苯
乙醇、甲苯 无
30040701 30040702 30040703
E
041101 041102 041103
甲醇、乙醇、环 乙醇、乙醚 己烷、DMF、 DMSO
盐酸头孢他美酯残留溶剂的控制
厂家 A B C D E F G 申报生产工艺中涉及的溶剂 甲苯、二氯甲烷 甲苯、二氯甲烷 乙醇、丙酮 乙酸乙酯 实际检出的残留溶剂 异丙醇 异丙醇、石油醚 异丙醇 异丙醇
(3)确证:通常通过标准加入法已经可以确
定初步判定的残留溶剂种类的正确与否, 但对一些微量残留的一类溶剂或产品生产 工艺中未提及的溶剂,为慎重起见,可采 用气相-质谱联用或气相-红外光谱联用 技术对所检测到的残留溶剂做进一步的确 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20**年**月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方案实施日期:目录1.验证目的 (4)2.方法简介与确认范围 (4)3.标准品、供试品 (4)4.风险评估 (4)5.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5)6.验证步骤 (6)6.1系统适应性 (6)6.2专属性 (6)6.3定量限与检测限 (7)6.4线性 (7)6.5准确度 (8)6.6精密度 (9)6.7范围 (9)6.8耐用性 (9)6.9样品测定 (10)7.偏差 (10)8.风险的接收与评审 (10)9.再验证 (10)10.确认结果评审和结论 (10)11.更改历史 (10)12. 附录 (10)1.验证目的根据法规的要求,分析方法应进行验证,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这个验证方案的目的是为验证提供具体方法参数、可接受标准和研究步骤。

2. 方法简介与确认范围***产品生产过程中用到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为了准确测定溶剂在成品中的残留量,现对该测定方法进行验证,验证包括方法的专属性、检测限与定量限、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及耐用性。

3. 标准品、供试品 3.1标准品3.2供试品4. 风险评估按照《质量风险管理规程》,质量控制部和质量管理部共同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风险评风险评估人:评估日期:5.验证的可接受标准6.验证步骤6.1系统适应性精密称取乙醇200mg、丙酮200mg、二氯甲烷24mg、乙酸乙酯200mg、四氢呋喃28.8mg,置于已加入10ml二甲基亚砜的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溶液储备液;精密移取对照液储备液5ml,置于一10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

同法配制6份,连续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相邻组份之间的分离度R均应不小于1.5,各组份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A)均应不大于10%。

6.2专属性a) 空白:精密移取二甲基亚砜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

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二甲基亚砜出峰位置,且溶剂对测定应无干扰。

b) 乙醇定位溶液:取乙醇约10mg,置于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含乙醇约200μg/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

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乙醇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c) 丙酮定位溶液:取丙酮约10mg,置于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含丙酮约200μg/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

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丙酮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d) 二氯甲烷定位溶液:取二氯甲烷约12mg,置于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移取1.0ml,置于1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含二氯甲烷约24μg /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

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二氯甲烷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e) 乙酸乙酯定位溶液:取乙酸乙酯约10mg,置于50ml量瓶中,加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含乙酸乙酯约200μg/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

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乙酸乙酯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f) 四氢呋喃定位溶液:取四氢呋喃约14.4mg,置于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移取1.0ml,置于1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含四氢呋喃约28.8μg/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

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四氢呋喃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i) 对照液:精密称取乙醇200mg、丙酮200mg、二氯甲烷24mg、四氢呋喃28.8mg、乙酸乙酯200mg,置于已加入10ml二甲基亚砜的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5ml,置于一10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

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认相邻组份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j) 样品液:取样品约0.2g,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二甲基亚砜5ml,密封。

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各组份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k) 样品+对照液:取样品约0.2g,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上述对照液5ml,密封。

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各组份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6.3定量限与检测限检测限(LOD):取系统适用性项下对照液,用二甲基亚砜分步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

顶空进样,获得的色谱图中,组份的峰高约为基线噪音高的3~5倍,则此时溶液的浓度即为组份的检测限。

定量限(LOQ):取系统适用性项下对照液,用二甲基亚砜分步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

顶空进样,获得的色谱图中,组份的峰高约为基线噪音高的10~20倍,则此时溶液的浓度即为组份的定量限。

LOQ精密度:根据定量限(LOQ)测试结果确定的LOQ浓度,同法配制6个LOQ 溶液进样,各组分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15%。

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的定量限均应不大于各组份规定限度值的10%,二氯甲烷的定量限应不大于规定限度值的20%。

LOQ准确度(以回收率计算):空白样品溶液:取本品0.2g,精密称定,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入5ml二甲基亚砜,密封。

同法配制3个溶液。

对照溶液:取LOQ溶液,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入5ml二甲基亚砜,密封。

同法配制3个溶液。

回收率测试溶液:取LOQ浓度溶液,加0.2g本品,精密称定,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入5ml二甲基亚砜,密封。

同法配制3个溶液。

测试结果记录如下,要求回收率在70~130%之间。

回收率符合要求,LOQ即为报告限度。

如果回收率不符合要求,则要选取合适的浓度重新验证回收率作为报告限度。

6.4线性取系统适用性项下对照液储备液一定量,置于100ml量瓶中,分别移取3.0ml,4.0ml,5.0ml,6.0ml至100ml容量瓶中,用二甲亚砜稀释至刻度,制成线性L2、L3、L4、L5储备溶液。

L1:精密移取5mlLOQ溶液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

同法配制3个溶液,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

L2~L5:精密移取5ml线性L2~L5储备溶液置于20ml顶空瓶中,用二甲亚砜稀释至刻度密封。

同法配制3个溶液,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

以组份的浓度(μg/ml)为横坐标,以组份峰面积为纵坐标计算各组份的线性,范围为杂质的定量限浓度至120%杂质限度浓度的相关系数R2应不小于0.99,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30%以内。

6.5准确度a) 溶剂空白:精密移取二甲基亚砜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

b) 对照液:精密称取乙醇200mg、丙酮200mg、二氯甲烷24mg、乙酸乙酯200mg、四氢呋喃28.8mg,置于已加入10ml二甲基亚砜的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液储备液);精密移取5ml,置于一10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

同法配制3份。

c) 样品空白:取样品0.200g,精密称定,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二甲基亚砜5ml,密封。

同法配制3份。

d) 回收率测试液1:精密移取上述对照液储备液4ml,置于一10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样品0.2g,密封。

同法配制3份。

(也可以选择LOQ准确度测试项下回收率测试溶液及结果)e) 回收率测试液2:精密移取上述对照液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样品0.2g,密封。

同法配制3份。

f) 回收率测试液3:精密移取上述对照液储备液6ml,置于一10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样品0.2g,密封。

同法配制3份。

取溶剂空白进样,记录色谱图;取对照液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取样品空白、回收率测试液1、回收率测试液2、回收率测试液3分别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分别计算各组份的量,同时计算各组份的回收率,每一个的回收率及平均回收率均应在70~130%范围内,所有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应不大于15%。

6.6精密度a)重复性:对照液:同系统适应性溶液。

样品液:取本品0.2g,精密称定,置于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入5ml二甲基亚砜,密封。

同法配制6份。

顶空进样测试,各溶剂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应不大于15%。

b) 中间精密度:不同检验人员、不同时间、不同仪器,按重复性项目对照液及样品配制方法,新配制对照液、样品液,与重复性测试测同一批样品,顶空进样测试,各溶剂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应不大于15%。

c) 精密度测试结果:不同检验人员、不同时间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20%。

6.7范围根据线性、精密度和准确度确定方法的范围,在该浓度范围内,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线性和准确度。

范围至少在定量限到质量指标的120%范围内。

6.8耐用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改变溶液放置时间、柱温、流速、色谱柱,取系统适用性项下对照液和供试品溶液顶空进样,考察对结果的影响。

对照品溶液中各组分的最小分离度不小于1.5,供试品结果的相对0h的偏差不大于20%。

6.8.1溶液放置时间按本方法配制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放置0h,4h,8h,24h,48h,36h后进样测定。

6.8.2改变柱温正常柱温为40℃,设置柱温为:35℃和45℃,配制对照液和供试品溶液顶空进样,考察对照液中各组分的最小分离度和供试品检测结果。

6.8.3改变流速正常流速为3.0ml/min,设置流速为:2.7ml/min和3.3ml/min,配制对照液和供试品溶液顶空进样,考察对照液中各组分的最小分离度和供试品检测结果。

6.8.4更换相同填料的另一根色谱柱,配制对照液和供试品溶液顶空进样,考察对照液中各组分的最小分离度和供试品检测结果。

6.9样品测定应用本方法,对3批样品进行测定,样品含量均应能够符合规定。

7.偏差验证过程中如果出现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查和上报,并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记录。

如经调查确定偏差的性质会对验证结果产生实质影响,应确定原因并采取必要措施后重新进行验证。

8.风险的接收与评审经分析,对上一步判断的风险采取的控制措施,若经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则其相应的风险可降至为可接受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