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串讲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毛概讲义第四章

(完整word版)毛概讲义第四章

1、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性质的社会(1)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此时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2)经济上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占主导.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3)阶级构成上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

(4)文化上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同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不仅大量存在而且继续影响着广大群众。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建国后头三年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同时部分地、初步地开始社会主义的改造。

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完成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心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内容(1)总路线地提出(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概括起来是“一化三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三大改造。

当时把工业化称为主体,把三大改造称为两翼。

2、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必然性(1)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迅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的条件.(3)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满足工业化需求,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成考专升本政治毛概串讲笔记一

成考专升本政治毛概串讲笔记一

第⼀章⽑泽东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考纲要求 1."了解⽑泽东思想产⽣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 2."理解⽑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掌握⽑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思想体系及活的灵魂。

" 本章是《⽑泽东思想概论》部分的绪论。

主要论述了以⽑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运⽤于中国实际,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

学习本章,主要应对以下四⽅⾯的问题理解和把握。

⾸先,⽑泽东思想的形成。

⽑泽东思想是20世纪中国社会⽭盾和⾰命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以⽑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命和建设实践中⼀系列创造性经验做出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就是⽑泽东思想。

其次,⽑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再次,⽑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主三个主要⽅⾯。

最后,⽑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

⽑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夺取中国⾰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选择题 1.⾸先提出⽑泽东思想这⼀概念的是( C )A.刘少奇B.朱德C.王稼祥D.邓⼩平 2.中国共产党⼈第⼀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献是( D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井冈⼭的⽃争》C.《星星之⽕,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 3.⽑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 B )A.党的创建和*时期B.⼟地⾰命战争前中期C.⼟地⾰命战争后期D.抗⽇战争时期 4.⽑泽东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的会议是( B )A.遵义会议B.六届六中全会C.六届七中全会D.党的七⼤ 5.⽑泽东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 A )A.《改造我们的学习》B.《整顿党的作风》C.《*⼋股》D.《学习和时局》 6.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法和⼯作⽅法是( C )A.全⼼全意为⼈民服务B.⼀切为了群众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切依靠群众 7.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 A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主D.⾃⼒更⽣ 8.中国⾰命和建设的基本⽴⾜点是( D )A.武装⽃争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独⽴⾃主 9.⽑泽东思想被正式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C )A.遵义会议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C.党的七⼤D.党的⼋⼤ 10.不属于⽑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是( D )A.⽑泽东个⼈的思想B.党的其他领导⼈的思想C.党的⽂件和决议D.⽑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 11.⽑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是在( C )A.1921年B.1927年C.1938年D.1949年 12.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会议是( D )A.党的七⼤B.党的⼋⼤C.党的⼗⼀届三中全会D.党的⼗⼀届六中全会 1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B )A.新民主主义B.⽑泽东思想C.三民主义D.邓⼩平理论 14.⽑泽东思想得到多⽅⾯的展开⽽达到成熟是在()A.国民⾰命时期B.⼟地⾰命战争时期C.⼟地⾰命战争后期和抗⽇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间 15.在中国共产党历,最早使⽤"统⼀战线"的概念的是()A.⽑泽东B.蔡和森C.瞿秋⽩D.邓中夏 16.⽑泽东完整地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会议是()A.⼋七会议B.中共四⼤C.中共七⼤D.1948年晋绥⼲部会议 17.⽑泽东⾸次使⽤党的"思想路线"这⼀科学概念是在哪篇⽂章中()A.《反对本本主义》B.《发刊词》C.《改造我们的学习》D.《论联合政府》 18.⽑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权"的论断的⽂章是()A.《改造我们的学习》B.《整顿党的作风》C.《*⼋股》D.《反对本本主义》 19.在中共历第⼀次明确使⽤"群众路线"的概念的领导⼈是()A.⽑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平 20.⽑泽东在《关于领导⽅法的若⼲问题》中提出的⼝号是()A.⼀切为了群众,⼀切依靠群众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权D.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权 22.⽑泽东在哪篇著作中把"和最⼴⼤的⼈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三个显著标志之⼀。

毛概串讲整理(考试)

毛概串讲整理(考试)

毛概老师串讲内容如下:一、题型单项选择题20分辨析题15分问答30 分材料题20分论述题15分二、第十二、十四、十五章看看目录和后面的小结第二章同上看内容提要据说这章出选择题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中国化?如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两次飞跃毛泽东思想:历史背景基本框架评价。

(代表作选择题)邓小平理论:历史背景基本框架主题(和平与发展)三个代表:背景(党情、世情、国情)内容。

(结合第二章看)科学发展观:背景、要求、几个统筹第三章:革命道路理论什么叫民主革命?民族革命?近代中国国情(矛盾与任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为什么?条件?三大法宝(如统一战线为什么?)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三大改造“一化三改”为什么对农业进行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用和平赎买的方法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本质论那几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第六章:基本路线十七大以来国情的描述“三步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五个更高要求第七章:为什么改革开放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个有利于开放格局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自力更生与改革开放的关系?第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缺点基本框架(特点):4点所有制结构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老师说这章第四节是重点多看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哪?党的三农政策粮食安全问题邓小平那句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就是解决世界粮食。

的问题的理解下面是课堂记的笔记这个我觉得很重要应该考得几率很大老师也提到这个问题了对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历史契机,是世界留给中国的发展机会。

这句话的理解1、中国的生态危机已经成为未来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人口、资源、环境压力)2、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国家形象3、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国际话语权4、西方国家已经失去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资格其他章节由于当时下课了,老师没画,就自己复习吧,后面小结也要看,欢迎补充哈!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毛概内容PPT

毛概内容PPT

毛概内容PPT简介《毛泽东思想概论》是一门重要的思想理论课程,旨在介绍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的思想体系。

本文档将围绕《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详细介绍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要点。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时代特征。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要点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思想之一。

它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切实解决问题。

实事求是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是处理问题的方法论。

毛泽东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根据客观实际来制定方针政策,才能够解决具体问题。

矛盾分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内在矛盾力量。

毛泽东思想强调要善于分析矛盾,在矛盾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

毛泽东把矛盾分为两类,一是对立统一的普遍规律性矛盾,二是非对立统一的个别矛盾。

只有正确把握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群众路线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强调要紧密联系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发动他们参与社会运动和革命斗争。

只有站在群众的立场,才能够正确地制定方针政策,推动事业发展。

革命斗争革命斗争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

毛泽东强调要有革命的精神和斗争的意识,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斗争,才能够推翻旧的制度,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革命斗争是一种长期性、复杂性的斗争过程,需要政党领导、群众参与和正确的斗争策略。

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目标之一。

毛泽东强调要建立一个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旨在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总结《毛泽东思想概论》是一门重要的思想理论课程,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要点,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和实践经验。

毛概串讲

毛概串讲

毛概串讲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将这些普遍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却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民族化、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与第一大理论成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与第二大理论成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4)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毛概知识点完整版

毛概知识点完整版

毛概知识点完整版毛泽东思想概论(简称毛概)是一门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的学科。

它对于我们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这一战略思想打破了传统的城市中心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毛泽东还总结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是不同阶级、阶层和政治集团为了共同目标而结成的联盟,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通过建立人民军队,进行武装斗争,推翻反动统治。

党的建设则是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为领导革命的坚强核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

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方针。

例如,在过渡时期,提出了“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时期,我国成功地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一路线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概开场白

毛概开场白

毛概开场白毛概,即《毛泽东思想概论》的简称,是一门介绍毛泽东思想的基础课程。

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理论课程,毛概在中国的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和目标。

本篇文档将以开场白的形式介绍毛概这门课程以及它的重要性。

一、毛概的定义与意义毛概是中国高校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核心内容是介绍和研究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理论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密切关联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通过毛概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主义的实践,了解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毛概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和实践,更重要的是通过思想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毛概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加强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思考和探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视角审视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毛概课程的教学内容毛概课程通常分为多个模块,涵盖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理论。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背景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史背景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生将了解到毛泽东思想是如何在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并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2.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包括群众路线、阶级斗争、人民战争、独立自主等概念。

学生将深入了解到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是如何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3. 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学生将了解到毛泽东思想是如何在具体实践中指导中国共产党制定政策,组织社会运动,推动社会进步的。

三、毛概课程的教学方法毛概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毛概串讲资料

毛概串讲资料

毛概串讲资料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历史地位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历史地位实际上又讲述三部分问题。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二、。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及其活的灵魂三、毛泽东及其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也就是说怎样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作用)主要掌握的问题:一、论述题掌握两个大问题(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地位和条件是什么(二)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主导作用。

二、四个简答题(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二)为什么必须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分开来?(重点)(三)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涵义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含义?(四)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具有哪些显明的特点。

主要讲述如下几个问题:1.毛泽东思想概念提出的过程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什么?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包括哪些涵义?4.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5.毛泽东思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哪些主要的特点。

- 1 -6.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包括的主要内容。

7.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哪些内容?8.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怎样去评价?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从1840年开始,中国一步步的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当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直到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

当前苏联十月革命取得成功之前,向西方国家学习、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救国图存的方向。

当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之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就说给中国人民的探索救国的道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

毛泽东曾经讲了一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单项选择题:中国开始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在十月革命以后2.当时的俄国也是经济非常落后,同中国的国情的一些相似,所以当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之后,中国先进分子马上有一些人就看准了俄国的方向,当然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到中国之后,还需要一个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毕竟是产生在欧洲,欧洲的情况同中国的国情应该是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在结合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毛概特色理论复习串讲

毛概特色理论复习串讲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串讲•毛泽东思想: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革命理论为主体)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平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及党的建设)•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主线: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共产党的发展毛泽东思想概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重大理论问题与经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一:横向:分清时间阶段1: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时间: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21年中共建党,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阶段:大革命时期(1921-1927)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抗战时期(1937-1945)国共战争时期(1945-1949)特征:革命的领导阶级为无产阶级。

(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区分)2: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特征: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又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从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

3:社会主义建议(1956——)社会主义改造之后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

二:纵向:活的灵魂与革命三大法宝活的灵魂:实事求是——一切来自国情(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指的就是占人口最多数的广大农民,这也是“工农武装割据”与“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源泉)独立自主——一切听从自已(共产党在斗争,建设中把握主动和领导权)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大革命时期)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国共内战)武装斗争:永远把握领导权“枪杆子里出政权”,“工农武装割据”党的建设:“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全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务必”,“整风运动”,“学风问题”三:毛泽东思想课程重点与考点☆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整个思想中会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从哲学思想看考点的特点: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都要考虑中国的国情)2:矛盾的思想(一分为二看待所有问题)3:发展的思想(事物的发展有一定的阶段)4:矛盾的主次(永远抓住问题的重点)1:一个目标,两个阶段(发展)1):共产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

周老师发《毛概》08.1串讲资料

周老师发《毛概》08.1串讲资料

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资料一、单选1.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A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D.坚持实践的观点2.资本主义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DA.帝国主义不允许B.封建势力不允许C.无产阶级不允许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BA.民族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小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4.毛泽东强调人民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会议是BA.遵义会议B.古田会议C.八七会议D.八七会议5.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BA.健全民主和法制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6.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是B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民族资本主义7.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CA.中共五大B.中共六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8.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是在C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9.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CA.中共“三大”的召开B.中共西湖特别会议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D.《孙文越飞宣言》的发表10.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DA.参议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多党合作联席会议D.人民代表大会11.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A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12.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AA.武装斗争B.合法斗争C.议会斗争D.和平谈判1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策略方针是AA.不要四面出击B.全面反击C.针锋相对D.有理有利有节14.毛泽东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在CA.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B.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15.中共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的会议是CA.党的一大B.党的二大C.党的三大D.党的四大16.在中国共产党内把列宁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A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朱德17.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的条约是C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8.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构成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B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公私合营经济19.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CA.革命对象不同B.革命动力不同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D.革命前途不同20.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AA.五四运动中B.新文化运动中C.辛亥革命中D.北伐战争中21.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CA.旧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性质C.新民主主义性质D.民主主义性质2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艰苦奋斗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也就是人民军队区别于中国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D A.理论联系实B.批评和自我批评C.官兵—致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5.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是A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民族资本主义16.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CA.城市小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农民阶级D.大资产阶级17.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AA.武装斗争B.合法斗争C.议会斗争D.和平谈判18.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A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19.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D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2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是CA.民主集中制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一切从实际出发23.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AA.农民问题B.工人问题C.知识分子问题D.资产阶级问题24.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CA.利用、限制、改造B.典型示范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D.国家帮助25.各民主党派在中国是AA.参政党B.在野党C.反对党D.执政党26.毛泽东提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的著作是DA.《论政策》B.《新民主主义论》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27.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错误表现在对待DA.工人阶级问题上B.农民阶级问题上C.小资产阶级问题上D.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28.1957年毛泽东提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BA.整风运动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阶级斗争D.经济建设29.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主要目标是D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实现社会主义C.反对日本帝国主义D.推翻国民党政权30.处理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应实行的正确方针是BA.说服教育B.团结——批评——团结C.自我剖析D.自由讨论31.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AA.农民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大资产阶级3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营经济主要部分的来源是CA.没收地主.富农的工商业B.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C.没收官僚资本D.赎买民族资本34.标志着结束在中共党内占据统治地位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会议是B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占田会议D.洛川会议35.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同顽固派作斗争的策略原则是BA.孤立顽固势力B.有理有利有节C.争取顽固势力D.团结一批评一团结36.第一次国共合作组织形式是DA.国民党B.中华革命党C.中国国民党D.改组后的国民党37.首次使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这一提法的是DA.朱德B.刘少奇C.邓小平D.张如心38.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B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39.1954年春,党中央开展的整党运动的中心内容是BA.作风整顿B.思想整顿C.组织整顿D.纪律整顿40.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B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41.毛泽东批评“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C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42.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D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区域自治43.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艺术事业的基本方针是BA.政治第一,艺术第二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艺术第—,政治第二D.又红又专4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五卅运动45.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B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46.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策略方针是AA.不要四面出击B.全面反击C.针锋相对D.有理有利有节47.在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各民主党派是AA.参政党B.执政党C.在野党D.反对党48.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D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9.资本主义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DA.帝国主义不允许B.封建主义不允许C.人民大众不允许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50.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是CA.民主集中制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一切从实际出发51.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主体是AA.劳动者之间的联盟B.非劳动者联盟C.无产阶级联盟D.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52.我国的基本政党制度是DA.一党制B.两党制C.多党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5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的理论成果是C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54.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是DA.周恩来B.刘少奇C.朱德D.王稼祥56.毛泽东思想主要创立者是A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57.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D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8.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BA.封建统治者昏庸无能B.帝国主义的侵略C.军队腐败,指挥无能D.经济技术和武器落后60.1930年5月,毛泽东写的从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指明方向,并将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建立在坚实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文章是C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反对本本主义》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6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6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是在BA.辛亥革命后B.五四运动后C.十月革命后D.中共成立后63.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A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4.中国无产阶级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是在BA.新文化运动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五卅运动时期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时期65.中国共产党是BA.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运动相结合的产物B.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C.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工农运动相结合的产物D.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先进青年运动相结合的产物66.中共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的会议是CA.党的一大B.党的二大C.党的三大D.党的四大67.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是在A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B.《<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C.《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D.《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68.在中国共产党内把列宁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A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朱德69.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的条约是C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0.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CA.旧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性质C.新民主主义性质D.民主主义性质7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AA.无产阶级的领导B.人民大众的参与C.反对帝国主义D.反对封建主义72.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C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B.镇压反革命运动C.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D.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73.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统—战线中属于BA.左派B.中间派C.右派D.顽固派74.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活动原则是B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B.民主集中制C.中央集权制D.地方集权制75.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CA.工农联盟B.民主集中制C.人民政协D.人民代表大会76.我国的根本国家制度即国体是B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7.新民主主义革命统—战线的政治基础是BA.三民主义B.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C.反帝共同纲领D.抗日救国十大纲领78.提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这个著名的论断是A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79.实现由国内战争到国内和平,由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是DA.瓦窑堡会议的召开B.遵义会议的召开C.一二九运动的爆发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80.毛泽东提出的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CA.科技工作B.教育工作C.思想政治工作D.法制教育工作81.毛泽东提出的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CA.科技工作B.教育工作C.思想政治工作D.法制教育工作82.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上放在首位的是AA.党的思想建设B.党的组织建设C.党的作风建设D.党的制度建设83.1954年春,党中央开展的整党运动的中心内容是BA.作风整顿B.思想整顿C.组织整顿D.纪律整顿84.解决党内矛盾和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基本方法是AA.批评与自我批评B.从严治党C.走群众路线D.加强党内民主85.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的问题是AA.领导权问题B.工农武装问题C.政策策略问题D.革命目标问题86.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建立的统一战线是BA.国民革命联合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87.统一战线的基础是CA.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盟 B.工人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联盟D.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88.我国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一种BA.经济联盟B.政治联盟C.思想联盟D.学术论坛89.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DA.政治革命B.土地革命C.群众运动D.农民战争90.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方针是DA.双百方针B.和平共处C.又联合又斗争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91.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是B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政治协商会D.人大常委会92.解决我国民族之间的矛盾,应实行的方针AA.民族平等,团结互助B.反对大汉族主义C.反对地方民族主义D.民族融合93.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战线时应该采取的政策是CA.只讲联合B.只讲斗争C.既讲联合又讲斗争D.不讲联合也不讲—斗争94.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BA.民主和集中的统一B.民主和专政的统一C.民主和自由的统—D.自由和纪律的统—95.首次提出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大会是CA.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1956年9月党的八大C.1964年12月召开的三届人D.1982年中共十二大96.新民主主义统—战线的主体是BA.无产阶级联盟B.劳动者联盟C.非劳动者联盟D.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9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B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次会议B.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D.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98.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DA.初级社.高级社.互助组B.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C.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99.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是C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B.独立自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不称霸10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D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和平赎买101.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会议是B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中共西湖会议D.洛川会议102.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是B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各革命阶级的联合103.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标志是A.党的八大的召开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 104.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完成的时间是CA.1950 年6月B.1951年7月C.1952年12月D.1953年1月105.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DA.政治革命B.土地革命C.群众运动D.农民战争106.在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是AA.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B.常年互助组C.临时互助组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07.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C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C.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共同决策108.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CA.正确认识两类社会矛盾B.正确处理社会基本矛盾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D.正确处理敌我矛盾109.1974年2月,毛泽东主席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CA.“中间地带”理论B.“第二个中间地带”理论C.“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D.“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110.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团结的基础是AA.爱国B.坚持社会主义C.拥护共产党的领导D.共同的文化11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首次以法律形式正式载入的文献是B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C.《论联合政府》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12.《不要四面出击》是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BA.七届二中全会B.七届三中全会C.八届九中全会D.八届十中全会二、多选1.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的著作有AB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井冈山的斗争》E.《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问题上,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倾向是ABA.教条主义B.经验主义C.关门主义D.自由主义E.宗派主义3.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ABCDA.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B.它们的历史任务是一样的C.它们的形式是一样的D.它们的内容是一样的E.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间势力包括ACDA.开明绅士B.大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地方实力派E.农民阶级5.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制定的土地法规有CD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E.中共六大《农民问题决议案》6.毛泽东思想是ABCDA.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B.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E.毛泽东个人的思想7.在新民主义革命运动中处于中间地位的阶级和阶层有BCD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E.地主阶级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法宝是ABD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土地革命D.党的建设E.根据地建设9.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观点包括ABCEA.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B.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C.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D.民族资产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E.人民民主专政的民主与专政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10.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处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的方针是AB 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E.互不干涉1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B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E.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12.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ACDEA.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文化B.以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文化C.民族的文化D.科学的文化E.大众的文化1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以及在这之后的讲话中,多次讲到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毛概试讲教案大学

毛概试讲教案大学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授课班级:XX大学XX专业XX班授课时间:第X周第X节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3. 增强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

教学重点: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2.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什么呢?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了解其基本内容,增强我们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

二、讲授新课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介绍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

- 讲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背景,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外交成就。

- 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个与毛泽东思想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的历史事件或现实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毛泽东思想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心得。

五、课堂互动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毛概串讲材料

毛概串讲材料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串讲总体结构:本质;阶段;改革和开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统一;外交;依靠;领导★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本质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P117)2、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提出(P117-118)1980年5月,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概念: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完整表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科学内涵:(P118-119)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阐明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4、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提出的意义(P121-122)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基石。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人民利益和时代要求,纠正和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种种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能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发展才是硬道理。

(P122-123)第一、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它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它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124-125)(一)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使命的要求;(二)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三)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作出的科学总结;(四)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2007年“毛泽东思想概论”串讲讲义1

2007年“毛泽东思想概论”串讲讲义1

2007年“毛泽东思想概论”串讲讲义12007年“毛泽东思想概论”串讲讲义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二)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1、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

2、新的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3、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

4、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

5、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这些因素与条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形成一种历史的合力,共同推动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开始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继续发展等阶段。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开始初步结合。

特别是毛泽东发表的《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中国社会各阶级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最初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2.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毛泽东思想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同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概课讲课逐字稿

毛概课讲课逐字稿

毛概课讲课逐字稿### 教案:毛概课讲课逐字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 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3. 培养学生运用毛泽东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

2.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

3. 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意义。

#### 教学难点1.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2. 毛泽东思想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实践价值。

####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开场白: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那么,毛泽东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又如何指导我们的实践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新课讲解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 简述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介绍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

- 分析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如何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2.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 详细讲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等。

- 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如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说明毛泽东思想的实践价值。

3. 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意义- 讨论毛泽东思想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分析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

- 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探讨如何运用毛泽东思想解决现实问题。

课堂互动-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毛泽东思想在当代社会的具体应用,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并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案例分析- 历史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毛泽东思想指导实践的历史案例,如长征、延安整风等,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对当代的启示。

☆☆☆WY-“毛泽东思想概论”串讲(4)

☆☆☆WY-“毛泽东思想概论”串讲(4)

简答1.毛泽东思想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

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就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因而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2、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主要表现在:他们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各方面经验所做的系统的总结,或者补充、丰富、发展了毛泽东论著中的许多观点,或者与毛泽东的某些观点交相辉映;此外,党中央集体总结革命经验、提出重大理论原则、制定重要政策,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文件和文献,也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

因此,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是什么?1、旧民主主义革命屡遭失败,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走不通。

中国革命呼唤新的领导阶级。

这是转变的历史条件。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是转变的经济条件。

3、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这是转变的政治条件。

4、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这是转变的思想条件2.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应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和新民主主义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什么?1、1947年12月,在中共中央“十一月会议”上,毛泽东强调指出,在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二是必须坚定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2、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土地改革路线、政策的制定,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从人力和物力上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3.为什么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1、革命政党和革命群众的实践,是同一定的政策相联系着。

☆☆☆WY-“毛泽东思想概论”串讲(8)

☆☆☆WY-“毛泽东思想概论”串讲(8)

论述1.怎样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一、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生和毛泽东的一个创造。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1、从领导力量和阶级基础上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也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2、从内容上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也是新型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对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而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3、从历史使命和基本任务上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在过渡时期担负着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又承担着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

综上所述,这样的政权实质上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

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又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1、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的对象来看,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不仅存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而且存在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盟。

这几个阶级都享有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

这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突出特点。

进入社会主义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已不复存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被专政的只是极少数敌对分子。

2、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派合作和政治协商,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我国多党合做不同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一党的情况。

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个成功的创造。

3、从概念的表述看,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国情,有它突出的优点。

与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相比,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在我国,工人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19-22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P23-25
(二) 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思考)
答:
1.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毛泽东思想;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 国的运用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理论讲授改革开放和总布局建设;
二.难点:通过时政分析,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
题,增强对理论认知的实效性
第一部分 总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关键点: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创造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P4
2、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
框架;
3、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
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 P16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三)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特点)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材料二: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现在还称不上文化强国,因为中国的文化还不具有影响 其他国家的理论,中国只出口电视机,而不是电视节目和思想观念;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文化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形成一股 “日韩流”。许多中学生竞相模仿,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必须保护中国文化不受 外来文化的影响,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材料四:2012年4月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思想越是多样化越是需要主心骨。如果 主流意识形态缺少正确的理论作支撑,不仅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厦会倾覆,而且必将导致 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国家不知向何处去,人民不知何去何从。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
(三)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道路、原则、阶级政策;步骤)
2、手工业; 3、资本主义工商业
思考:对历史变革的评价?
(提示:改造与改革)
多选题: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和各族人民完成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 确立()
a.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b.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完成; d.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1956.4、5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2、1957.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
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5、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5、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起基础性作用;
4、面对文化多元化的日益发展,我们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2、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相结合;
3、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第六部分 台湾问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五点主张)
材料一: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 为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 结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15年,关注社会问题,具备一定的理性思考和分析
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对教材的熟悉度不够,尤其对抽象理论的理解能力不足,
进而在分析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熟悉基本的概念,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
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征?
(提示: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相比)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内容(“双一二三”)
1、“双一”
① 总路线(1948、4,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P45-6
(对象;动力;领导;性质和前途)
② 总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双二”
① 两大任务(对内、外)
② 两类联系、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3、“双三”
① 三大纲领(政治、经济、文化)
②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成果;
二.能力目标:培育学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分
析社会发展现状和社会现实问题;
三.素质目标:树立科学的“三观”,辩证看待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
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总论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
第三部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四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五部分:党建问题 第六部分:台湾问题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认识; 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谈谈你的理解。
1、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文化走向重振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 国文化的前进方向; 2、文化强国建设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剧增,还需要中华文化的弘扬。
3、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要采取辩证的态度、一分为二的看待,“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思考: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体系?
第三部分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改革
思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关系?
(提示:从生产关系、生产力要素入手)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P159
二、开放
思考:如何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成就与问题?
(提示:辩证、发展)
第四部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二)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三)依法治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文化强国
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五部分 党建问题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三)全面从严治党
(三)全面从严治党(“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1、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思考: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提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革命性)
答:
1.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2.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P1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