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性筷子与可循环餐筷表面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说课文稿一.选材及背景介绍

本课题选自人教版《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专题二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生活中微生物无处不在,我们所使用的物品不可避免地也会携带着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增加了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就餐的频率日益增加,就餐过程中餐具及食品卫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热点。如果餐具中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超标,可能引发就餐者急性腹泻或其他疾病。在完成了选修一专题二《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学习后,学生们提出了微生物实验生活化的设想。筛选热点问题后,我们拟定题目:《一次性筷子与可循环餐筷表面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通过对一次性筷子与可循环餐筷表面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对一次性筷子和可循环使用餐筷的微生物数量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外出就餐中筷子的选择提供参考。既完成了教学规定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一举三得。

二.教学分析

1.新课程标准解读

内容标准:

①阐明“发酵工程中灭菌是获得纯净微生物培养物的前提”。

②阐明无菌技术是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与无菌区域不被微生物污染的技术。

③概述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计数法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教学提示:通过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和培养等实验操作获得菌落,使学生理解上述“内容标准”要求的基本内容,并获得知识,掌握微生物操作的基本技能。

2.教材分析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其基本操作技术是生物科学、农学、食品科学、医学等领域最基本的实验技术,也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操作技术。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高中选修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旨在为学生实践其他的生物技术实验做好铺垫。本实验内容位于传统的发酵技术之后,是在传统的生物实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为微生物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实验中学生不仅可以复习及运用课题1的理论知识,同时在结果观察中可以提前学习并应用微生物培养和观察的相关内容。因此,可用“承前启后”这个词语来概括本课题的地位。

3.学情分析

在学生眼中,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非常神秘且富有吸引力的,当将实验课题赋予实践时,学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此外,很多学生也存在关于外出就餐时筷子选择困难的现象:微生物在肉眼下不可见,学生们无法做出直观判断。因此学生很乐意参与完成实验,并期待实验结果给他们一个科学的答案。在实验之前,学生已经用了一课时的时间学习《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操作方法,具备完成实验的能力。然而高中学段的学生人数众多、实验参与次数有限并且是第一次使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实验操作技能并不熟练,因此需要教师在旁边积极辅导,时刻关注。

三.目标及学法指导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和培养等实验操作分离出不同类型筷子表面的微生物菌落并计数。

能力目标:能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相关知识提出设计思路,提高“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生物学科素养。

情感态度:通过一次性筷子和可循环利用餐筷表面微生物的结果比较,为学生们外出就餐提供适当的参考,同时结合餐筷原材料的问题建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实验练习无菌操作,熟练微生物分离和计数的常用方法;发现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合理的改进方案。

3.教学难点

以班级为单位完成微生物接种的操作并计数。

解决策略:①预先培训实验小组长,在实验过程中充当“助教”工作;

②教师演示微量可调移液器使用、倒平板、接种的相关操作。

四.实验器材

实验器具:超净工作台、涂布器、微量可调移液器、无菌培养皿(每组7套)、250ml 锥形瓶(每组5个)、酒精灯、火柴、马克笔、餐馆收集到的一次性筷子(密封性好、密封性差或无密封)、可循环使用的餐筷。

实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00ml无菌水(每组3个)。

五.实验原理

我们的生活一直是被各种各样微生物包围,所使用的物品不可避免地也会携带着一定量的微生物。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筷子上也携带者大量的微生物,可以通过牛肉膏蛋白胨进行培养。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测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其特点是能测出微生物样品中的活细胞数。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计数方法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统计菌落数后根据无菌水的体积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含的微生物数。

微生物接种方法还可通过滤膜接种法进行。首先使样品滤过一种特制的,孔径小于细菌个体的滤膜,然后将滤膜置于培养基上或浸润有液体培养基的垫状物上培养,通过计算在滤膜上形成的菌落数就可知样品中的活菌数。

六.实验教学内容

1.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制备(由志愿小组完成)

2.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倒平板→筷子上微生物的获得与接种培养。

3.培养。将接种好的平板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天。

七.实验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提前1课时完成理论学习。

2.根据教材及情景设计实验:包括原理,目的及操作方案。

3.将学生分为8组,每组5-6人,其中1-6组准备密封性好及密封性差(或无密封)的一次性餐筷各1付,7-8组准备家用或餐馆获得的可循环餐筷,8组学生以此为原材料进行实验。

4.带领志愿小组完成配制培养基,无菌水制备和培养皿及接种工具等的灭菌工作。

5.活动课时间培训实验小组长相关实验操作,尤其是无菌操作过程培训。

(二)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1分钟):

情景导入:2007年7月1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和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其中大肠杆菌要求每公升水中不得超过3个。质检员如何检测?

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实验生活化、具体化。

2.基础知识回顾与过关考查(3分钟):

①考查无菌技术。

②回顾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倒平板操作,接种操作等)

③回顾菌落的统计与计数。

目的:在进入实验室操作之前,确保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同时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