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习题:细胞的内膜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物学习题:细胞的内膜系统细胞的内膜系统
A型题:
1.与细胞粗⾯内质⽹直接接触的是
A.60S的⼤亚单位
B.40S的⼩亚单位
C.80S的核糖体颗粒
D.50S的⼤亚单位
E.30S 的⼩亚单位
2.下述哪种蛋⽩质的合成与粗⾯内质⽹⽆关
A.消化酶
B.肽类激素
C.抗体蛋⽩
D.溶酶体蛋⽩
E.⼤多数可溶性蛋⽩
3.粗⾯内质⽹不具备的功能
A.核蛋⽩体附着的⽀架
B.参与蛋⽩质的合成
C.解毒作⽤
D.物质运输的管道
E.区域化作⽤
4.⾼尔基复合体的⼩囊泡主要来⾃
A.溶酶体
B.粗⾯内质⽹
C.微粒体
D.滑⾯内质⽹
E.以上都不是
5.⾼尔基复合体的主要⽣物学功能是
A.合成蛋⽩质
B.合成脂类
C.对蛋⽩质进⾏加⼯和转运
D.参与细胞氧化过程
E.消化异物
B.⼤囊泡
C.⼩囊泡
D.液泡
E.微泡
7.与内质⽹形态功能改变⽆关的是
A.肿胀
B.扩张
C.脱颗粒
D.增⽣
E.位置变化
8.滑⾯内质⽹不具备的功能是
A.脂质和胆固醇类的合成
B.蛋⽩质及脂类的运输
C.糖原代谢
D.肌⾁的收缩
E.肽类激素的活化
9.所含内质⽹RER的细胞是
A.平滑肌细胞
B.癌细胞
C.胚胎细胞
D.培养细胞
E.胰腺外分泌细胞
10.全为SER的细胞是
A.肝细胞
B.肾上腺⽪质细胞
C.杯状细胞
D.横纹肌细胞
E.浆细胞
11.滑⾯内质⽹的标志酶是
A.胰酶
B.糖基转移酶
C.RNA聚合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以上都不是
A.磺基-糖基转移酶
B.磷酸脂酶
C.酪蛋⽩磷酸激酶
D.糖基转移酶
E.⽢露糖苷酶
13.⼩肠上⽪细胞的杯状细胞核顶部有丰富的
A.⾼尔基复合体
B.粗⾯内质⽹
C.滑⾯内质⽹
D.溶酶体
E.线粒体
14.蛋⽩质涉及N-连接寡糖的糖基化作⽤发⽣在
A.滑⾯内质⽹腔内
B.粗⾯内质⽹腔内
C.滑⾯内质⽹膜上
D.粗⾯内质⽹膜上
E.⾼尔基复合体
15.⾃噬作⽤是指溶酶体消化⽔解
A.吞饮体
B.吞噬体
C.多囊体
D.残质体
E.⾃噬体
16.细胞消除衰⽼破损的细胞器的作⽤是
A.溶酶体的⾃噬作⽤
B.溶酶体的异噬作⽤
C.胞内消化作⽤
D.残质体出胞作⽤
E.溶酶体粒溶作⽤
17.溶酶体所含的酶是
A.氧化酶
B.A TP合成酶
C.糖酵解酶
D.脱氢酶
18.溶酶体酶进⾏⽔解作⽤最适PH值是
A.3~4
B.5
C.7
D.8 E8~9
19.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功能是
A.合成A TP
B.胞内消化作⽤
C.参与过氧化物的形成与分解
D.合成外输性蛋⽩质
E.合成内源性蛋⽩质
20.内质⽹不仅是蛋⽩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且也是脂类组装的重要场所,在内质⽹合成的主要磷脂是
A.卵磷脂
B.鞘磷脂
C.磷脂酰⼄醇胺
D.磷脂酰丝氨酸
E.胆固醇
B型题:
A.合成蛋⽩质
B.合成脂质
C.合成多糖
D.合成DNA
E.合成RNA
21.滑⾯内质⽹的功能是22.粗⾯内质⽹的功能是
23.⾼尔基复合体的功能是
A.磷酸转移酶
B.N-⼄酰葡萄糖胺转移酶
C.半乳糖转移酶和唾液酸转移酶
D.尿苷⼆磷酸葡萄糖-糖原转移酶
E.以上都不是
24.⾼尔基复合体形成⾯的扁平囊含有25.⾼尔基复合体成熟⾯的扁平囊含有
26.⾼尔基复合体中间的扁平囊含有
A.⽆活性酸性⽔解酶
B.有活性酸性⽔解酶
D.尿酸氧化酶
E.A TP合成酶
27.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28.初级溶酶体所含的⽔解酶
29.次级溶酶体所含的⽔解酶30.类核体所含的酶
A.⾃噬体在胞内由溶酶体降解
B.吞噬体及吞饮体在胞内由溶酶体所降解
C.胞内消化及防御作⽤
D.H2O2的分解
E.吞噬体
31.⾃噬作⽤即32.膜受体介导的⼊胞作⽤可以形成
33.异噬作⽤即34.溶酶体的作⽤是35.过氧化物酶体的作⽤是
C型题:
A.粗⾯内质⽹
B.滑⾯内质⽹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36.参与肌⾁收缩的是37.参与蛋⽩质合成的是
38.参与蛋⽩质加⼯与分配的是39.与核膜形成有关的是
40.向外可与细胞膜相连接的是
A.⾼尔基复合体
B.粗⾯内质⽹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41.蛋⽩质涉及O-连接寡糖的糖基化作⽤主要发⽣在
42.蛋⽩质涉及N-连接寡糖的糖基化作⽤主要发⽣在
43.与蛋⽩质运输有关的是44.参与⾎⼩板形成的是45.参与肌⾁收缩的是
A.嗜酸性
B.嗜碱性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46.富含滑⾯内质⽹的细胞质47.富含粗⾯内质⽹的细胞质
A.溶酶体的某种⽔解酶缺少,相应的物质在细胞内积累
B.溶酶体膜的不稳定
C.两者均有
48.先天性溶酶体病49.矽肺50.细胞组织的⾃溶
X型题:
51.具有⽣理极性的细胞中⾼尔基复合体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极性,如
A.胰腺细胞
B.精细胞
C.输卵管内臂细胞
D.神经细胞
E.⼩肠绒⽑上⽪细胞
52.溶酶体的特点
A.标志酶是酸性磷酸酶
B.由单层膜包围
C.其内容物电⼦密度⾼
D.具有异质性
E.是细胞内的消化器
53.内膜系统包括的细胞器为
A.内质⽹
B.⾼尔基复合体
C.溶酶体
D.线粒体
E.细胞膜
54有核糖体附着的细胞器为
A.溶酶体
B.核膜
C.滑⾯内质⽹
D.粗⾯内质⽹
E.⾼尔基复合体
55.内质⽹的病理改变表现为
A.解聚
B.脱粒
C.肿胀
D.所含内容物质和量的改变
E.萎缩
56.信号肽假说的特点
A.核糖体与RER结合属于功能性结合
D.受时间的限制
E.受空间的限制
57.常见的残余⼩体,长期留在细胞内⽽不被排除的为
A.脂褐质
B.含铁⼩体
C.多泡体
D.髓样结构
E.吞噬⼩体
58.在哺乳动物中只有在什么细胞中可观察到典型的过氧化物酶体
A.肝细胞
B.肾细胞
C.脾细胞
D.肌细胞
E.卵细胞
59.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
A.酸性磷酸⽔解酶
B.氧化酶
C.过氧化氢酶
D.糖基转移酶
E.核酸酶
60.过氧化物酶体的来源
A.滑⾯内质⽹出芽形成
B.溶酶体
C.⾼尔基复合体
D.细胞膜内险形成
E.细胞内破损的细胞器
名词解释:
1.内膜系统
2.多聚核糖体
3.解聚
4.脱粒
5.蛋⽩质分选信号
6.信号肽
9.⾃溶作⽤10.粒溶作⽤11.膜流
填空题:
1.内膜系统分布于细胞之中。

2. 在细胞的内膜系统中占有中⼼地位,因为其不仅在蛋⽩质和脂类合成上起重要作⽤⽽且也是细胞的许多其他内膜结构的来源。

3.内质⽹根据其膜表⾯是否有核糖体的附着分为和。

4.附着核糖体主要合成的蛋⽩质为、、、。

5.内质⽹膜和所有的⽣物膜系统⼀样也由和组成,但含有的⽐细胞膜的多。

6.信号肽的作⽤是它经由SRP的携带将引导到内质⽹膜,并进⾏的合成。

7.糖蛋⽩由蛋⽩质和寡聚糖共价连接,其连接⽅式为:⼀种为,另⼀种为。

8.内质⽹蛋⽩的分选信号为信号。

9.溶酶体蛋⽩的分选信号为信号。

10.溶酶体的标志酶为,最适宜反应的PH值为。

溶酶体的膜⽐质膜,脂质双层中以居多,能有效地保护细胞⾃⾝结构免受溶酶体酶的消化。

简答题:
1.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

2.核糖体循环。

3.分泌蛋⽩的排出途径。

4.⾼尔基复合体的功能。

5.⾼尔基复合体的超微结构有何特点。

6.溶酶体分为⼏类、各有何特点。

7.溶酶体的功能。

8.过氧化物酶体有何功能。

9.滑⾯内质⽹的功能。

10.分泌蛋⽩的运输模型
论述题:
1.论述蛋⽩质合成的信号肽假说。

2.内膜系统中膜相互转换的关系
3.矽肺是怎样产⽣的。

答案:
A型题:
1.A
2.E
3.C
5.C
6.A
7.E
8.E
9.E 10.C 11.D
12.D 13.A14.B 15.E 16.A17.E 18.B 19.C 20.A21.B
22.A23.C 24.A25.C 26.B 27.C 28.A29.B 30.D 31.A
32.E 33.B 34.C 35.D 36.B 37.A38.D 39.C 40.C 41.A
42.B 43.C 44.D 45.D 46.A47.B 48.A49.C 50.B
51.A C E 52.A B C D E 53.A B C D 54.B D 55.A B C D E 56.A B C D E 57.A58.A B 59.C 60.A
名词解释:
1.内膜系统;是指细胞质内在形态结构、功能和发⽣上具有相互联系的膜相结构的总称。

包括核膜、内质⽹⾼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以及各种⼩泡等。

2.多聚核糖体:附着或游离的核糖体通常由rnRNA串连在⼀起进⾏蛋⽩质的合成,被串连的核糖体少则只有⼏个,多的可达四五⼗个或更多,排列成环状或玫瑰花状,称作多聚核糖体。

3.解聚:当⽤四氯化碳引起⼤⿏肝细胞中毒时,粗⾯内质⽹上的多聚核糖体解聚为单个核糖体,并失去正常⽽有规律的排列,该现象称为多聚核糖体解聚。

5.脱粒:解聚之后的核糖体进⼀步脱离内质⽹,称为脱粒。

6.蛋⽩质分选信号:蛋⽩质能准确⽆误的地被运输到相应的膜结构和细胞器,是由于蛋⽩质上存在着分选信号。

有些分选信号是肽链某⼀段连续的氨基酸序列,也有些是氨基酸侧链上的特殊基因,甚⾄氨基酸侧链上的极性电荷、蛋⽩质某种空间构象都可作为蛋⽩质的分选信号。

7.信号肽:核糖体在蛋⽩质合成启动后,rnRNA上特定的信号顺序编码⾸先合成⼀段短肽-信号肽。

含15~30个氨基酸残基,中间部分有6~12个氨基酸是疏⽔的,它作为与RER膜结合的“引导者”指引核糖体与RER膜结合,并决定新⽣肽链插⼊膜内进⼊内腔,起协同翻译转运的作⽤。

8.⾃噬作⽤:溶酶体对细胞⾃⾝结构组分的消化分解为⾃噬作⽤。

9.异噬作⽤:溶酶体对外源性异物的消化分解过程称为异噬作⽤。

10.⾃溶作⽤:在⼀定条件下,溶酶体膜破裂,⽔解酶溢出致使细胞本⾝被消化分解,这⼀过程称为细胞的⾃溶作⽤。

11.粒溶作⽤:溶酶体分解胞内剩余颗粒的作⽤称为粒溶作⽤。

12.膜流:把膜相结构之间膜相互转换和移位的现象称为膜流。

填空题:
1.基质
2.内质⽹
3.粗⾯内质⽹滑⾯内质⽹
4.分泌蛋⽩膜蛋⽩驻留蛋⽩溶酶体蛋⽩
5.脂类蛋⽩质蛋⽩质
6.核糖体蛋⽩质
7.N-连接寡聚糖蛋⽩
简答题:
1.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

答:(1)为各种细胞器维持其正常结构提供所需的离⼦环境(2)为各类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活动提供所需的⼀切底物(3)同时也是进⾏某些⽣化活动的场所。

2.核糖体循环。

答:在蛋⽩质的合成过程中,游离细胞质的核糖体⼤⼩亚基在起始因⼦作⽤下分别与rnRNA 结合,并启动蛋⽩质合成,核糖体与RER膜的结合决定于rnRNA中特定的密码顺序,也就是核糖体与RER结合属于功能性结合,是特异性的,暂时性的,当核糖体合成蛋⽩质结束时新⽣肽链完全转⼊RER腔,此时,核糖体的⼤⼩亚基分离,⼤亚基从RER膜上脱落,游离在细胞质中以供循环再⽤,膜上蛋⽩质转位装置也散开,通道消失,待下⼀次核糖体附着时,再重新聚集。

3.分泌蛋⽩的排出途径。

答:由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进⼊内质⽹腔后,经过糖基化的作⽤,⼜被包裹于内质⽹分离下来的⼩泡内再经⾼尔基复合体,变为浓缩泡,之后再由浓缩泡浓缩成分泌颗粒⽽排出细胞之外,这是分泌蛋⽩质的常见途径。

另⼀种途径是含有分泌蛋⽩质的⼩泡由内质⽹脱离后直接形成浓缩泡,再由浓缩泡变为分泌颗粒⽽被排出。

4.⾼尔基复合体的功能。

答:(1)参与糖蛋⽩的⽣物合成、加⼯和修饰(2)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3)参与蛋⽩质的分选运输(4)对蛋⽩质进⾏⽔解、加⼯(5)参与膜的转化
5.⾼尔基复合体的超微结构有何特点。

答:是由⼀层单位膜包裹构成的,膜表⾯光滑没有核糖体附着,形态上可分为扁平囊、⼩囊泡、⼤囊泡。

(1)扁平囊:其顺⾯,靠近细胞中⼼⾯向细胞核,或称形成⾯。

其反⾯,远离细胞中⼼⽽靠近细胞膜为反⾯,或称成熟⾯。

形成⾯较薄约6nm,与内质⽹相似。

成熟⾯的膜较厚约8 nm,与质膜相似。

(2)⼩囊泡:⼜称运输⼩泡,顺⾯的⼩囊泡由内质⽹出芽⽽来。

功能:转运粗⾯内质⽹合成的蛋⽩质到扁平囊。

(3)⼤囊泡:⼜称分泌泡。

由扁平囊的反⾯的局部或边缘膨出脱落⽽来,⼤囊泡也可发育成溶酶体和贮藏泡,⼤囊泡的形成不仅带⾛了扁平囊内加⼯、修饰的各种⼤分⼦物质,且使扁平囊膜不断消耗⽽更新。

6.溶酶体分为⼏类、各有何特点。

答:(1)初级溶酶体:⼜叫内体性溶酶体,仅含⽔解酶,不含作⽤底物及消化产物的溶酶体,由⾼尔基复合体反⾯扁平囊出芽⽽来的新⽣溶酶体。

(2)次级溶酶体:⼜叫吞噬溶酶体,含有作⽤底物及消化产物是⼀种正在进⾏或已经进⾏消化作⽤的溶酶体,据消化底物来源不同分为以下⼏种:a.⾃⽣性溶酶体,作⽤底物是内源的。

b.异⽣性溶酶体,作⽤底物是外源的。

c.混⽣性溶酶体,作⽤底物既有内源的⼜有外源的。

终末溶酶体:不能消化的物质残留在细胞内,,所以⼜称残余⼩体。

7.溶酶体的功能。

答:(1)消化功能(2)⾃溶作⽤(3)参与受精作⽤(4)参与激素的⽣成(5)参与⾻质更新。

8.过氧化物酶体有何功能。

答:过氧化物酶体中的各种氧化酶能氧化多种底物(RH2)。

在氧化过程中,氧化酶能使氧还原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能把能把过氧化氢还原成⽔,这样就免除了H2O2对细胞的危害。

9.滑⾯内质⽹的功能。

答:参与脂质和胆固醇的合成与运输;参与糖原的合成和分解;参与解毒作⽤;参与肌⾁收缩;参与⾎⼩板的形成。

10.分泌蛋⽩的运输模型
答:细胞分泌过程可概括为六个阶段:(1)核糖体阶段(2)内质⽹运输阶段(3)细胞质基质运输阶段(4)⾼尔基复合体加⼯修饰阶段(5)细胞内贮存阶段(6)胞吐阶段
论述题:
1.论述蛋⽩质合成的信号肽假说。

答:该假说认为,核糖体在蛋⽩质合成启动后,由rnRNA在特定的顺序编码⾸先合成⼀段短肽-信号肽,它作为RER膜结合
RER膜⾯时,⼤亚基即附着在膜上蛋⽩质转为装置上,可能由于蛋⽩质转位装置各成分的聚集。

形成膜通道使新⽣肽链RER 腔。

结合后暂时终⽌的肽链合成⼜恢复,新⽣肽链尾随信号肽继续延伸。

当信号肽的作⽤完成后,即被内质⽹上的信号肽酶切除,肽链继续合成延伸当遇到终⽌密码时,合成终⽌,新⽣肽链完全转⼊RER腔。

与此同时,核糖体的⼤⼩亚基分离,⼤亚基从RER膜上脱落,游离在细胞质中以供循环再使⽤。

2.内膜系统中膜相互转的关系
答:(⼀)从结构上看都具有相似性
从分⼦结构上看,都由⽣物膜所形成且这些膜都以蛋⽩质和脂类分⼦为主要的成分,并以脂类双层为基本⾻架。

;只不过膜的厚度略有差异,脂类双分⼦层上相嵌的蛋⽩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它们在⾏使各⾃功能时相互转化,形成膜流。

细胞在吞噬外来异物时,经⼊胞作⽤形成吞噬(饮)体,初级溶酶体与吞噬(饮)体结合形成次级溶酶体,经消化后将残渣通过出胞作⽤排出细胞外。

这样溶酶体的膜,就加⼊到细胞质膜中去,在粗⾯内质⽹上合成的蛋⽩质进⼊内质⽹的腔道,以“出芽”⽅式形成转运⼩泡,移近⾼尔基复合体并汇集成⼩囊泡,并在⾼尔基复合体的形成⾯与扁平囊融合。

⾼尔基复合体分泌颗粒的形成并移近细胞膜与之融合,将分泌物质排出细胞外,同时其膜加⼊到细胞质膜中去。

如果从⾼尔基复合体脱落下来的⼤囊泡含有⽔解酶,则这种⼤囊泡就形成初级溶酶体。

这样内质⽹的膜经⾼尔基复合体转化成细胞膜的⼀部分或溶酶体的膜。

另外衰⽼破损的内质⽹、线粒体等细胞器经⾃噬作⽤形成⾃噬体,被溶酶体经⾃溶作⽤消化后,也经出胞作⽤将残渣排出胞外,这些细胞器的膜也成为细胞膜中的⼀部分。

所以随着细胞代谢活动和⽣理功能的不断进⾏,各膜相结构之间不断地处于相互转换的动态平衡中。

3.矽肺是怎样产⽣的。

答:矽肺是⼀种职业病,其病因与溶酶体有关。

当⼯⼈在劳动中肺部吸⼊矽尘颗粒后,矽尘末即被肺部的巨噬细胞吞噬。

但巨噬细胞内的溶酶体不能消化分解该颗粒⽽使之蓄积在细胞
内。

由于胞内矽尘颗粒表⾯形成矽酸,破坏了溶酶体膜的稳定性,⽔解酶释放出来便使巨噬细胞⾃溶,矽尘颗粒从死亡细胞中释放出来后⼜重新被另外的巨噬细胞吞噬,如此反复,巨噬细胞相继死亡,刺激成纤维细胞分泌⼤量的胶原,形成胶原纤维结节,结果是肺组织弹性降低,肺功能受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