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课下作业含解析117072815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三定律
1.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正确的说法是( )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相同,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B.某物体若只受一个力的作用,说明可以只有作用力,而没有反作用力
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解析: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即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A 对,B错。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C错。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它们不能求合力,D错。
答案:A
2.关于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力应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力
B.平衡力可以是同一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不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D.作用力施加之后才会产生反作用力,即反作用力总比作用力落后一些
解析:平衡力应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以是同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故A错,B正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力,且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所以C、D均错误。
答案:B
3.下列例子中属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应用的是( )
A.运动员跳起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他才能向上弹起
B.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
C.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旋转
D.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相反方向游去
解析: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这不是反作用力的应用,相反我们要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故选项B错误;选项A、C、D都利用了反作用力。
答案:ACD
4.按照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于2011年先后发射“天宫1号”和“神舟8号”,实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实验。
下面关于飞船和火箭上天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
B.火箭受的推力是由于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作用于火箭而产生的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向后喷气也不会产生推力
D.飞船进入轨道后,和地球间存在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解析: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
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
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
因而选项B、C错误,选项A正确。
火箭运载飞船进入轨道之后,飞船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飞船,飞船吸引地球,这就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D正确。
答案:AD
5.人走路时,人和地球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 )
A.一对B.二对
C.三对D.四对
解析:首先要分析人的受力情况,再分别明确各力的关系。
行走时人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 N,地面对人的静摩擦力F f。
由于受力物体同时是施力物体,人受到重力G的同时,地球也要受到人对地球的引力G′;地面给人弹力F N的同时人对地面有压力F N′;同理,人对地面施加向后的静摩擦力F f′,所以G与G′,F N与F N′,F f与F f′,均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C项正确。
答案:C
6.如图1所示,用一水平力F把一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F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作用力F越大,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就越大图 1
C.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的重力与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作用力F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A错。
物体的重力与墙壁对它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与作用力F无关,B错,D对。
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由于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C错。
答案:D
7.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轻弹簧连接,并用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如图2
所示,下列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B.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图 2 C.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D.B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解析:平衡力应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答案:D
8.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若甲队获胜(绳的质量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所以甲队获胜
B.甲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甲队获胜C.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时,由于不计绳的质量,所以绳上的张力处处相等,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甲队拉绳的力和绳拉甲队的力相等,乙队拉绳的力和绳拉乙队的力相等,所以A不正确,C正确。
甲队之所以获胜,是因为甲队所受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绳子的拉力,所以甲队不动,而且可以收绳;乙队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乙队受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小于绳的拉力,从而使乙队向甲队运动,即甲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B正确,显然D也就不正确。
答案:BC
9.如图3所示,质量为M=60 kg的人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用绳拉
着m=20 kg的物体。
当物体以加速度a=5 m/s2上升时,人对地面的
压力为多少?(g取10 m/s2)
解析:对物体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
知绳的拉力F=m(g+a)=20×(10+5) N=300 N。
图 3
对人,由于人静止,则Mg=F N+F,
则地面对人的弹力F N=Mg-F=3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300 N。
答案:300 N
10.如图4所示,底座A上装有长0.5 m的直立杆,总质量为0.2 kg,
杆上套有质量为0.05 kg的小环B,它与杆有摩擦,当环从底端以4 m/s
的速度升起时刚好能到达顶端。
求:(g=10 m/s2)
(1)在环升起过程中,底座对水平面的压力为多大?
(2)小环从杆顶落回底座需多少时间?图 4
解析:(1)对B由运动学规律及牛顿第二定律:
v2=2ax
F f +m B g =m B a
由牛顿第三定律,杆受环向上的摩擦力,F f ′=F f ,对A 由平衡条件: F N +F f ′=m A g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F N =1.7 N
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关系,底座对水平面的压力F N ′=F N =1.7 N
(2)m B g -F f =m B a ′
x =12a ′t 2
联立以上二式解得下落时间t =0.5 s 答案:(1)1.7 N (2)0.5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