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的合同化管理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的合同化管理模式研究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合同化管理模式已成为高校后勤管理的一种常见模式。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的合同化管理模式,探讨其优点、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合同化管理模式的优点
1. 高效性:合同化管理模式将后勤服务外包给专业公司,能够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管理效率。
2. 节约成本:通过合同化管理模式,高校可以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降低了后勤管理成本。
4. 专业化:高校可以通过选择专业的服务商来确保后勤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1. 服务标准难以统一:由于高校和服务商之间对服务标准的衡量标准不一致,服务标准难以统一。
2. 师生反映问题难以解决:在合同化管理模式下,如果服务商的服务出现问题,则需要高校通过协商等方式来解决,过程较为繁琐。
3. 合同管理风险高:由于合同化管理模式涉及多个服务商合同,合同管理风险较高。
4. 企业利益与高校利益间存在矛盾:部分服务商面临利益驱动,可能会影响其服务质量,与高校利益产生矛盾。
三、应对策略
1. 加强合同管理: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和监督,减少合同管理风险。
3. 增加与服务商的沟通:加强与服务商的沟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便于及时解决问题。
4. 严格监管服务质量:高校应通过监管机制,严格监管服务商的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合同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应用广泛,但其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高校应注意加强合同管理,统一服务标准,增加与服务商的沟通,严格监管服务质量等应对策略,确保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