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学习目标
1、知道区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
2、能用地图说明陆地上有不同的自然带。
3、能用事例说明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学习重点
1、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3、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习难点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依据课前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教材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
础知识。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将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预习自测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地域分异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________分异和________分异。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陆地的________分布。
2、陆地自然带:
由于所处的________位置、________位置不同,________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类型。
又形成了与之对应的________类型和________类型。
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形成了陆地自然带。
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________的纬度差异。
2、形成基础:________。
3、表现:
(1)低纬高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横穿整个大陆;
(2)中纬度地区:自然带在一定范围内延伸、更替。
A 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B 大陆西岸中纬度地带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
C 大陆内部中纬度得带组合有两种形式:大陆中部的________和________、南北两侧的________和________。
三、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分异原因:________分布。
2、分异基础:________。
3、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形成原因:_______的变化
2、分异基础:____________状况差异
3、分异基础:山麓自然带与_______________自然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_____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
4、影响垂直带数目的因素:__________与__________。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质疑探究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阅读课本P91页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空间尺度上有什么不同?
2 、全球的自然带是怎样形成的?
3、自然带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
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读课本图5.8图5.9说明:
1、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是什么?
2、合作探究:两幅图从气候、水文、生物等方面比较两地区的差异
3、为什么会产生上题中的种种差异?影响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4、看图思考讨论:自然带和气候的分布上有什么关系?自然带是如何延伸和更替的?
三、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读图思考:
(1)我国的降水大部分来自夏季风,我国的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带的变化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北纬40º纬线向东前进,想一想,自然景观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3、思考讨论:是否所有大陆都是距海越近降水越多?
4、读P93“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的材料,分析西北地区适合造林、种草还是灌木?
归纳总结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结合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
(1)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一样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2)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基带(山麓的自然带)有何不同?为什么?
(3)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积雪冰川带位置有何不同?理解雪线的含义?
归纳总结
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_的变化规律
2、山地垂直分异规律的分异基础是__________
3、影响垂直带谱数目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
2、意义:在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出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的判断方法
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当堂检测
读“我国地理‘四极’特征变化趋势图”,回答1~3题。
1、图中③→④→⑤的地理特征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带分布
规律是 (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2、①→②→③的地域分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水源
3、⑥地区发展农业的气候资源优势表现为 ( )
A、光热充足,雨热同期
B、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C、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D、光、热、水源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1. 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2、各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非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
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
4、世界上经度地带性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
A、北美大陆
B、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
5、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6、世界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美国
B、俄罗斯
C、加拿大
D、中国
7、生物与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A、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
B、绿色植物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变为热能
C、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D、环境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8、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较明显的地区是()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赤道地区
D、高纬地区
9、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10、地理环境各要素在南北方向产生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
B、距海洋远近不同
C、地势高低起伏
D、受寒暖流影响不同
11、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据自然资源的()
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B、整体性
C、不可替代性
D、数量的有限性
12、世界上经度地带性最明显的是下列哪个大陆的中纬度地区()
A、北美大陆
B、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
13、陆地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叙述不正确的有()
A、是受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的影响
B、以热量为基础,与水分状况无关
C、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D、由海南岛到大兴安岭的热带一亚热带一温带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了这种分异
右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
图中植被类
型分别为热带雨林、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苔原、荒漠。
读图,
回答14~15题。
14、下列关于各代号所表示植被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有 ( )
①A为荒漠②C为热带雨林③D为针叶林④E为阔叶林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5.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 )
A.A区域土壤为贫瘠的砖红壤
B.C在非洲广泛分布
C.E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D.F自然带在南半球缺失
16、右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③地自然带是________,①②④⑤中与此地自
然带相同的是________。
(2)图中②地自然带是________,此自然带在澳大利亚
分布较广,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试分析成因。
(3)图中④⑤两地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_,①—④—⑤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
的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________。
③—②自然带的更替主要是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
带分布示意图”,
图中A、B、C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2)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
①是________带。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是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的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自然带④是______________带。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中的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__为基础。
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
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