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球的面貌综合复习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白__令__海__峡___
大洋
位置
特点
太__平__洋__
跨南北半球,被亚洲、大洋洲、北美 洲、南美洲、南极洲五个大洲包围
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在四 大洋中最__大__、最深,岛屿也最多
跨南北半球,被北美洲、南美洲、欧 大西洋 洲、非洲、南极洲五个大洲包围
形状略呈_“__S_”_形__,世界第二大洋
高线地形图中的虚线,能正确表示悬臂长城所在位置的是( A )
考点三 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太平洋板块
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太平洋)
亚欧板块 以亚欧大陆为主,包括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
六大 板块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包括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及印度 洋的一部分
包括非洲大陆及大西洋、印度洋的一部分
_亚__洲__、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 极欧大洋)
(1)赤道穿过的大洲:南__美__洲__、_非__洲__、亚洲、大洋洲。
(2)半球位置
半球 全部位于北半球 全部位于南半球 主要位于东半球 主要位于西半球
大洲 ___欧__洲____、__北__美__洲___
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地震活动比较强烈
大陆边缘与大洋中脊之间的深洋底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线,就是_等__高__线___。用等高线表示地面 高低起伏的地图,称为__等__高__线__地__形__图___。
山体部位 示意图
山峰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图
等高线闭合, 等高线的弯
表示方法 中间高、四 曲部分向海
大陆漂移假说
1.提出者:德国人__魏__格__纳__。 2.证据:_南__美__洲___东岸的凸出部分, 恰好与大西洋彼岸的_非__洲___西岸凹 入部分遥相对应;北美大陆、格陵 兰岛和欧洲大陆的轮廓正好可以嵌 合在一起。
大陆漂移的过程(模拟)
1.基本观点: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_六__大__板__块_(亚 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海 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2.板块运动与地形:一般来说,板块的_内__部_,地壳运动比较稳__定__;板块与板块 交__界__的__地__带__,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比较活__跃__。板块碰撞挤 压会形成高山高原;板块张裂拉伸会形成裂谷或海洋。
典例
山地
较高 (5_0_0_米__以上)
起伏较大,沟 谷较深
丘陵
较低 (500米以下)
相对高度一般 不超过200米
_地__表_崎__岖__不__平__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 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世界最长的山脉)
东南丘陵(中国)
盆地
四__周__高__,__中__部__低__
刚果盆地 (世界最大的盆地)
考点二 山脊、山谷的判断
1. 方法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 山谷,向低处凸出是山脊。
2. 方法二:过脊线或谷线CD上一点C作CD的垂线AB。甲图中C 点海拔高,两侧A、B点海拔低,故CD处为山脊;乙图中C 点海拔低,两侧A、B点海拔高,故CD处为山谷。
甲
乙
例2 (四川甘孜中考)悬臂长城(如图)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境内,筑于坡 度约45°的山脊之上,是嘉峪关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等
材料二 研学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方案一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山顶的海拔范围在_5_5_0—__6_0_0_米 之间。 (2)方案二中能开展攀岩活动,是因为沿途经过_陡__崖_。(填地形部位) (3)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_西__南_方向, 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它们的实地距离是__2_千米。 (4)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__③__(填序号),原因 是_海__拔__较__低_,__坡__度__较__缓__。
在地球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世界上火山与地 震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主要位于两大地带:_环__太_平__洋__火__山__地__震__带__、__地__中__海__―__喜__马_ 拉__雅__火__山__地__震__带__。另外,大洋中脊也是火山和地震活动较多的地带。
考点一 七大洲与四大洋的位置分布
湘 教 版 七 年 级 地 理 上 册
第 三 章
章节知识归纳
ZHANG JIE ZHI SHI GUI NA
海洋与陆地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七大洲 面积(从大到小):亚 欧洲洲、、非_大_洲_洋_洲、__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 加索山脉—黑海—_土_耳__其__海峡 分界线 亚洲与非洲:_苏__伊_士__运河
大陆架
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大陆坡
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海沟
岛弧 (岛链) 大洋中脊 (中央海岭)
洋盆 (大洋盆地)
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超过1万米(_马__里__亚__纳__海__沟__是已知 世界海洋最深处)
大陆和大洋盆地之间呈弧形分布的群岛,常常和海沟相伴而生
(5)某组同学在山区迷路,有同学提出沿着溪流走。这个提议可行吗? 请说明理由。
可行。因为水向低处流,可以顺着河谷走出大山;有水源,也比较 容易遇到村庄。
位置
特点
大洲
大洋
完全位于北半球
欧洲、北美洲
北冰洋
半球 位置
完全位于南半球 完全或主要位于东半球 完全或主要位于西半球
南极洲 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
南美洲、北美洲
— 印度洋 太平洋
跨南、北半球
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纬度 位置
纬度最高 赤道穿过
南极洲
北冰洋
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地形 类型
海拔
主要特征 地表起伏状况
典例
平原
较低 (_2_0_0_米_以下)Fra bibliotek平坦广阔
高原
较高 (500米以上)
边缘比较陡峭
地__表__起__伏__小__
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 平原)、东欧平原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 原)、巴西高原(世界最 大的高原)、东非高原
地形 类型
海拔
主要特征 地表起伏状况
北美洲与南美洲:_巴__拿_马__运河
四大洋 太平洋、_大__西_洋__、印度洋、北冰洋的分布及主要特点
1.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概括地说,“_七__分__海__洋_,__三__分__陆__地__”。 2.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__北__半__球____;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 在___东__半__球___。 3.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周低
拔低处凸出
等高线的弯 曲部分向海 拔高处凸出
两座山峰之 间相对低洼 的部分
多条等高线 重合的地方
等高线越_密__集___,说明坡度越_陡__;等高线越_稀__疏___,说明坡度越_缓__。
__绿__色__表示__平__原__, _蓝__色___表示__海__洋__ ,不同深浅的黄色、褐色表示丘陵、高 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
例1 (江苏无锡中考)《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 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 无穷的海底世界。下图示意“鹦鹉螺”号航行路线。“鹦鹉螺”号航行证明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 B )
A.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C.陆地相连但海洋不相连 D.海洋陆地均不相连
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被亚洲、非洲、 印度洋 南极洲、大洋洲四个大洲包围
世界第三大洋
北冰洋
大致以_北__极_为中心,被亚洲、欧洲、 北美洲三个大洲包围
被海冰广泛覆盖,是四大洋中最__小__、 最浅的大洋
章节知识归纳
ZHANG JIE ZHI SHI GUI NA
陆地地形 海拔与相对高度 五种基本陆地地形:平原、_高__原___、山地、丘陵、盆地 两大山脉带:_太__平__洋__沿_岸__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 西北部的山脉带
美洲板块
包括南北美洲及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
南极洲板块 包括南极大陆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一部分
火山 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 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 马拉雅火山 地震带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的 交界处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例3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读地球板块构造示意图,
章节知识归纳
ZHANG JIE ZHI SHI GUI NA
地表形态变化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大陆漂移假说 魏格纳的观点及证据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六大板块:亚欧板块、_太__平_洋__板块、非 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拼合而成的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 较_活__跃___
(1)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如太平洋东岸自北向南纵贯美洲西部的_科__迪__勒__拉__山__系__, 主要由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组成。 (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大体呈东西方向延伸,主要有喜__马 _拉__雅__山__脉___、__阿__尔__卑__斯__山__脉__和阿特拉斯山脉等。
火山与地震
发生地带:板块__张__裂___或碰撞挤压的地带 两大地带:__环__太_平__洋___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 地震带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大多数地表形态的变化 往往需要经历__漫__长__的时间;有些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在__短__期__内,甚至瞬间 发生的,如地震、火山喷发。
南极洲 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__北__美__洲___、__南__美__洲___
(3)大洲分界线
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亚洲与非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_土__耳__其__海__峡__
_苏__伊__士__运__河__
北美洲与南美洲
_巴__拿__马__运__河__
亚洲与北美洲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①大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 B.②③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C.④国家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D.⑤山脉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
[情境创设](湖南衡阳一模)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 地理实践能力,某中学利用暑假到山区开展了一次登山研学活 动。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 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图中①路线);方案二:尝试 攀岩,试试胆量(图中②路线);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 化(图中③路线)。
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_大__洋__中__脊__、海沟、洋盘、岛弧
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地形部位(山峰、山脊、_山__谷___、鞍部、陡崖)、 坡度陡缓、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判读
分层设色地形图
(1)海拔: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_海__平__面___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 _高__度__差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