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案二:探秘石窟艺术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运用相关术语,初步认识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石窟艺术的特点。
2.能够较全面地了解莫高窟的石窟艺术形态和表现手法。
3.通过模仿、创新、发散等方式的探究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特色。
教学难点:
探究莫高窟石窟艺术所表现的高超技艺和深刻思想,启发学生开发自身创造力。
教学方法:
讲述、展示、解释、比较、综合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5分钟)
教师向学生观看莫高窟精华影像,同时介绍新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
二、零距离感受莫高窟 (10分钟)
带领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实景体验、艺术欣赏等方式对莫高窟进行感官性体验,让学生对莫高窟有个直观的认识。
三、解读莫高窟 (15分钟)
讲解莫高窟的基本情况、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引导学生思考莫高窟的历史变迁、文化交流和思想内涵等方面。
四、欣赏莫高窟艺术作品 (30分钟)
通过精美的多媒体展示,让学生领略莫高窟的艺术之美,了解其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内容。
注重对各时期莫高窟的状况、特色和价值进行讲解和解读。
五、探究莫高窟艺术的创作方法 (40分钟)
通过模仿、创新、发散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莫高窟艺术的制作手法和思维方式。
以创新的态度,借鉴石窟艺术的思想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性表达。
六、评价莫高窟石窟艺术 (20分钟)
结合观察活动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就莫高窟石窟艺术的特点、价值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展开讨论和分享。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莫高窟石窟艺术的文化遗产。
七、总结与作业 (5分钟)
对整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实例课件:
1、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新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
富贵山长乐洞,石室奇观,造像鬼斧神工。
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些古老的神话传说?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这些神奇的石窟,探究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特色。
2、零距离感受莫高窟
多媒体展示方式,让学生通过艺术欣赏、实景体验等方式直观地了解莫高窟的外观、内部结构、雕刻品种等方面的情况。
3、解读莫高窟
1.莫高窟的历史背景
莫高窟是我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位于甘肃省东北部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
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永建元年(385年),经过了近千年的陆续修建和维护,陆续形成了以麻山寺、千佛洞、旧藏经楼、新藏经楼等大型石窟为中心的一组石窟群体。
现今莫高窟已有大量的佛像和壁画等文物得以保存下来,成为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古建筑、民俗文化等重要科研基地院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2.莫高窟的文化内涵
莫高窟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包括:佛教信仰、政治和军事、经院思想、民俗文化、科技发展、士族风范等多个方面。
作为佛教文化的代表,莫高窟在为人们展现佛教的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佛教思想和人文精神,进一步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3.莫高窟的艺术特色
莫高窟的艺术表现手法以浮雕和壁画为主,反映出了我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程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其中,由于不同时期的制作手
法和表现风格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从初期的单纯敷彩式到唐、宋时期的线条明快、色彩渲染、结构明暗的风格变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4、欣赏莫高窟艺术作品
多媒体展示方式,让学生通过艺术欣赏、细节观察等方式领略莫高窟的艺术之美。
讲解中,要让学生了解莫高窟各个时期的修改情况、主要的造像类型和壁画主题等方面。
5、探究莫高窟艺术的创作方法
1.模仿艺术表现手法
教师启发学生去模仿莫高窟艺术中的表现手法,如对比明暗、色彩的搭配和渲染等方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莫高窟艺术的制作方法。
2.创新思维方式
启发学生在模仿莫高窟艺术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创新思考去创造表现手法,例如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进行创意造像、壁画等创作。
3.做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提议学生在探究和创作的过程中,拓展表现材料的多样性,如水粉、油画、彩笔、彩铅、线刻、擦胶、贴纸等。
6、评价莫高窟石窟艺术
分组讨论、思维导图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文化背景去评价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学科价值等方面。
7、总结与作业
不同年级学生布置不同类型的文化快讯、学科作品,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同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与家长一起探索当地的文化遗产,共同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