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师随笔1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教师随笔15篇
大班教师随笔精选15篇
大班教师随笔1
我们新招收小班孩子已经一个月了,这天又来了一名新的小朋友,象以前一样我给他做好了登记,知道了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李君。
他妈妈领他走进活动室,可李君不肯让妈妈走,一定要让他妈妈在幼儿园陪他,我让他妈妈陪他玩玩具,趁他玩得入了迷,我朝他妈妈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赶快走。
李君玩了一会儿,发现妈妈不在了,起身就往外跑,我怕他跑丢,连忙把他抱起来,抱着他往活动室里走,可他怎么也不想进入活动室,使劲想摆脱我的怀抱,这时,李君突然用力在我的脸上狠狠的抓了一把,我疼的眼里流出了泪,他松开了手。
只见我的脸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指甲印,每个指甲印里都往外渗血,钻心的.疼,可他还。
我们都感觉这孩子家庭教育也许有点不妥,决定与家长沟通一下。
放学时,我与李君的妈妈交谈,他妈妈告诉我,原来他一直在老家,跟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事事顺着他,养成了孩子自私、好攻的心理。
我开始反省自己,李君第一天到园,我应该事先和家长沟通一下,了解孩子的特点,然后因势利导,要让孩子先熟悉老师和新的环境,让孩子了解老师是爱他的,而不应用强制的
态度把他留下,也许就不会发生被抓事件了。
大班教师随笔2
这节课,我直接根据整数乘法意义来推导小数乘整数意义,学生们理解很快。
在计算时,我让学生们先猜测这处算式的积可能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去交流探讨有没有办法算出来?在学生汇报中,有学生说可将13.5元看作135角来算。
我肯定了学生的想法,没有再让他们去对表格1500×10;150×10;15×10;1。
5×10;0。
15×10对比交流,发现其中的规律。
而是就此让学生写出了算式,然后盖住单位让学生发现数字的变化。
13.5到扩大了1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倍。
由此推出小数乘法的计算可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
只是看因数扩大了几倍就将积缩小几倍得出正确的答案。
但在学生练中我才发现有些学生连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都不会,不得不边上边补,害得我课堂练差点没处理完。
在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中,我选择了照顾学生的生成,根据学生学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设计。
我想虽然有时可能不能完成计划,但学生获得的可能比强行完成计划要好得多。
大班教师随笔3
一、应如何对待宝宝发脾气
1、置之不理
宝宝发脾气时,你只管干你的事。
注意不要看他,即使只是瞥了他一眼,他也会受到鼓舞继续闹下去。
这是最见效的方法。
气头上的宝宝,大人的说理、搂抱都不会太奏效。
只要你沉住气,就是不理宝宝。
宝宝在最终放弃这个行为之前会加倍的哭闹,你要坚持住。
也可以讲几句简明扼要的话:“你不哭了咱们再一起玩。
”不要多说。
如果宝宝哭闹的更厉害也不必介意。
必要时把这话重复一次。
宝宝不再发脾气时,若无其事地欢迎宝宝回来就行了:“过来吧,咱们去街上玩。
”不要说:“你刚才哭真是太不懂事了,”一类话。
2、表扬和鼓励
宝宝不发脾气时必须表扬他,但要注意说话方式。
可以说:“你能安安静静地看画书,我很高兴,你真听话。
”不要说:“你没有发脾气,真是好宝宝!”不要强调“发脾气”这个词。
宝宝发起气时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或是他心情不好。
为此应教宝宝用正确的方法获得你的注意和表达他的沮丧情绪。
示范给宝宝正确的做法,告诉他你碰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
不要冷落宝宝,宝宝表现时,更要关注他,给以表扬。
3、尽量避免诱发宝宝发脾气的场合和情境
如果任务或玩具太复杂了,宝宝会因完不成、不会玩而沮丧,你可以把任务定得简单点,让宝宝能够完成。
必要时提供帮助。
当宝宝变得急躁时,你可以给他一点提示,或说几句鼓励的话,缓解宝宝的紧张情绪。
但不要包办代替。
应避免宝宝过分疲劳或兴奋。
要在他玩的筋疲力尽和极度兴奋之前,结束活动,以免宝宝控制不住情绪。
4、不要让宝宝发脾气来逃避责任
应让宝宝明白,发脾气不能帮助他逃避任务。
向宝宝讲清楚:他的任务若不干会给他惩罚;随他怎么发脾气,任务必须完成。
如果宝宝就是不完成,就给他应得的惩罚。
惩罚之前先给他一些警告。
惩罚之后让他继续完成任务。
5、在来客人时和在公共场所等
宝宝会察言观色,当爸妈累了,有客人来访或全家在公共场所时,他的哭闹会更带劲。
如果宝宝哭闹打扰了周围的人,你可以把宝宝领到人少的地方。
“跟宝宝说,你影响了别人,如果你还哭闹,咱们现在就回家。
”为了证明你是说到做到,你可以中途离开。
在公共场合不要后退,不要同情宝宝的表情。
绝不要让步,要让宝宝看到你是说到做到的。
6、马上就地解决
这是控制发脾气行为的关键。
不要事后再惩罚宝宝的行为。
二、我来做你来学
因天气冷宝宝们都穿着棉袄,碓昂螅总是把衣服放在桌子上不整理。
在一次活动课上,我带宝宝们玩“我来做你来学”的游戏时,宝宝们的兴趣很高,都非常投入,我每做一个动作,他们都仔细地观察,积极地模仿我的动作,我灵机一动,顺手拿起一件外衣,
一边做着叠衣服的动作一边说:“我来做你来学”宝宝们也一边跟我模仿一边积极回应我“我就跟你这样做”!“我来做你来学” “我就跟你这样做”宝宝们快乐地一边回应一边跟我学,最后我让宝宝们拿上自己的衣服继续跟我玩“我来做你来学”的游戏。
为了使幼儿对叠衣服这样的活动不感到烦躁我还配上宝宝们喜欢的音乐,编上歌词,跟着节拍“关上一扇门”(一只袖子向内叠上来)宝宝回应“关上一扇门” 师:“关上两扇门” 幼儿:“关上两扇门”(另一只袖子也向内叠上来)师:“叠一叠,折一折,我的衣服叠好了” 幼儿:“叠一叠,折一折,我的衣服叠好了。
”
宝宝们边说边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叠衣服,宝宝们都觉得这种叠衣服的方法很有趣。
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游戏为主,让幼儿自己动手,在生活中得到锻炼,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音乐唤我快起床
在宝宝每天午睡起床的时候,为了让宝宝们能轻松愉快的起床并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我会在他们起床前五分钟放一段轻柔而欢快的音乐,把宝宝们从睡梦中唤醒。
今天,我播放的是《喜洋洋与灰太狼》,音乐轻柔欢快,宝宝们听到音乐后一个一个睁开眼睛。
在音乐中随老师拍拍小手,伸个懒腰,揉揉脸蛋,再让宝宝们跟老师做一套舳操,让宝宝们在轻松的活动中醒来,整理床铺等等,这样他们便很快就精神饱满,愉快的投入到下午的活动中去,效果非常好,上课的效粢埠芨摺
四、调解员
老师老师程程做我的椅子了,老师老师明明老是摸我的脸。
唉!这些宝宝可真是没办法,遇到事情自己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事事依赖老师,这样即忙的我焦头烂额,又不利于培养宝宝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怎么办?
一天我们班童童又来告状了,他说倩倩总是揪他的衣服,这次我没有像以前一样批评倩倩,为他们解决问题而是带着宝宝们玩起了小小调解员的游戏,我请了两个小朋友当调解员,深入生活解决问题,嘿这个办法可真灵,调解员们认真极了,你看他们很快把问题解决好了。
五、画乌龟
今天的美术课是画乌龟,再认识了乌龟的特点以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个背面及侧面,两种不同角度乌龟,然后再鼓励幼儿们在造型基本准确的基础上自由的组织画面并涂色。
我看到有不少幼儿们在造型能力上有所进步,感到十分的欣慰。
但同时也发现有些幼儿在组织的画面与我的画面十分接近,缺乏个人特色,正当我暗自摇头感到遗憾的时候,正好看到晓晓的画。
我发现他的纸上画了一个大圆,园上画满了各色的纹样,构图十分饱满,色彩的运用也十分大胆。
我便感兴趣的问晓晓,你能告诉我你画的是什么吗?乌龟呀!乌龟脑袋呢?脑袋缩进去了。
一句不以为然的话震惊了我,找到了,这就是我一直找的与众不同。
宝宝的思维创作性,正是通过晓晓的画面体现出来的,作为老师的我一直在讲如何表现乌部造型,如何体现身体上的花
纹,却忽视了乌能够伸缩的特点。
于是我就表扬了晓晓并启发幼儿在从不同角度上打开思路,展开想象。
接下来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有的'幼儿表现着乌龟妈妈背着乌龟宝宝戏水的情景。
宝宝们的画就是这样妙趣横生。
但愿他们活泼的天性无边无际的想象,在五彩的笔下自由的舒展和延伸,不会被我们的条条框框所限制住。
六、给宝宝创造机会让幼儿快乐成长
每当宝宝午睡起床时,有的宝宝能够很迅速的穿上裤子和鞋子,而有的宝宝却说:“老师,我不会。
”于是我们就说:“老师帮你穿!"没想到这一来,不会穿鞋子的幼儿天天喊:“老师,我不会穿!”这样下去,这些宝宝什么时候才会穿呀?我们就在想,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也都是小皇帝,现在许多事情都是由家长来代劳,缺少学习锻炼的机会,所以遇到困难就有了依赖性,在幼儿园如果老师也都无限制的帮助他们,在这里也有了依靠,他们的惰性会更强烈。
所以我们决定让他们自己来。
首先先和家长沟通在家里为宝宝提供锻炼的机会,在幼儿园也教着他们穿。
于是,在幼儿园就开始一边教一边鼓励,他们学的很认真,所以宝宝们逐步学会了穿裤子和穿鞋子。
宝宝的许多生活琐事常有家长和教师来代劳,缺少锻炼的机
会,成人总认为宝宝小,自理能力差,但却增强了宝宝的依赖性.所以,要让宝宝一步步来,相信他们,给他们创造机会!
大班教师随笔4
经常听到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问:今天你学什么了?你怎么就学不会呢?你瞧某某某画的多好!你看看你画的那是什么呀?诸如此类的话语。
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对这些话,就不容易接受了,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对班上的孩子从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毕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如果家长和老师经常通过横向比较评价孩子,甚至用责怪的口气教训孩子,说孩子不如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创造力可能会被抑制。
特别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表现欲望不太强的孩子,多给予鼓励显得更为重要。
奕奕是个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在班里,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戏。
而且口齿也不清楚。
用我们一个同事的话说:“怎么他总是比别人慢半拍。
”奕奕胆子比较小,平时不爱说话,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不强,这是客观事实,我们都很清楚,但我们没有拿他跟别人的孩子比,更没有训斥孩子。
我们始终通过各种办法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们相信他,他是最棒的!记得奕奕刚来园时,整整哭了两周,在幼儿园连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
我用了“鼓励+强制+鼓励”的办法,逐渐,他的自信心增
强了,也慢慢有了一些积极勇敢的表现,如今,他已经顺利的升入一年级了,我们都为他高兴!
大班教师随笔5
午饭后孩子们都喜欢跑到图书角拿书看,先吃完的小朋友可以拿到喜欢的书,这也提高了孩子们吃饭的速度,不讲话,不挑食才能吃的快,这个图书角作用可真不少呀,一天午饭后,田丰迅速的跑到图书角,很兴奋地拿起《恐龙》,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一会孩子们都陆续的吃完饭了,一张张小椅子在田丰旁边放下来,大家都围着他,和他一起看恐龙书,不时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图书。
也有别的小朋友拿着喜羊羊的书,组成另一支队伍,场面很是热闹,秩序井然。
我很高兴,大家能不吵不闹,友爱的分享图书,我决定丰富我们的'图书角,当然,还是要家长们多多支持才行,首先我和孩子们讲读书的益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们知道自己读自己的一本书好呢,还是和别人交换读两本书好呢?经过我的引导,孩子们会将家里的书带来,和别人交换着翻阅,这样我们的图书角更加丰富了,而且,很多小朋友的书在家里爸爸妈妈都讲过,对其中的故事已很了解,他们还可以讲给别的小朋友听,亲身体验一把小老师呢。
大班教师随笔6
《指南》社会领域一开始就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这次的
整个活动开展得很好,孩子们一直积极的参与,积极性一直很高,完成得很好。
活动的不足之处是在第一个环节过新年的讨论时,因为孩子们的年龄小,对过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很少甚至没有,而我只是简单的说教,所以我应该要多为幼儿考虑一些,多为幼儿准备一些直观的新年影像资料让幼儿观看,让幼儿亲眼看见、亲自感受,让幼儿直观地感受人们庆新年的一些活动和习俗,直接地获得知识和经验,效果会更好。
《指南》社会领域的教育建议中经常出现“感受”“体会”等词,说的都是体验这种学习方式。
体验是主体亲历某件事并在此过程中对事物产生真切的感受,从而形成某种态度和认识的过程。
这种感受和领悟是直接的,往往也是深刻的。
因此,教学方式应由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主活动为主,凸现幼儿的体验、探索与发现、合作交流。
在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们看一看,想一想,将孩子们们引入过新年的气氛中,孩子们在回忆拜年,发压岁钱,看烟花爆竹中感受到了我国传统的'节日的丰富和有趣,孩子们在活动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凸现幼儿的体验、探索与发现。
大班教师随笔7
弄脏的蔬菜印章画
王艺睿小朋友白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长得白白胖胖。
自从入园第一天起,老师们都十分喜欢她。
作为她的班主任,每当
看到她聪明可爱又调皮的样貌,我也会个性喜欢这个小丫头。
每次区域活动时,她都用心参加,这天也不例外。
在益智区中,孩子们正在津津有味地用各种蔬菜做蔬菜印章画。
有的孩子印出的是小花被、有的孩子印出的是一座小房子。
正在我聚精会神的欣赏孩子们的印章画时,听到了告状声:“老师,王艺睿把我的印章画弄脏了、王艺睿把颜料瓶打翻了、王艺睿把颜料弄到我身上了。
”针对这种状况,我没有批评她,而是给了她一个会意的微笑,同时又摸摸她的头,对她说,老师相信你,不是故意要这样做的.,你只是想要帮忙他们把印章画印的更好、更漂亮,是不是啊?这时,我把他的印章画给小朋友们展示了,并且对她的画进行了表扬,她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别的孩子也都不怪她了。
这种间接地教育方式,我发现她个性容易理解。
也使我在日常教学中积累了必须的教学经验从中受益匪浅
大班教师随笔8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依赖性比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尤其在培养孩子素质能力的今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长忽略,尤其是爷爷、奶奶他们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做不好,常常把孩子应该做的事代替来做了。
可是在幼儿园里,一个老师要照顾几十个孩子,如果像孩子的爷爷奶奶那样就不行了,怎能照顾得过来啊,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成了我们研究的话题。
一天,午睡起床时,我发现有的孩子懒洋洋的正等着老师为他们穿衣穿鞋,我立刻意识到,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培养他们穿衣穿鞋的能力,那么我就组织幼儿来一次穿衣穿鞋比赛。
于是我忙招呼孩子们,跟孩子们讲了一些穿衣服和鞋子的顺序,接下来比赛就开始了。
只见几个接受能力强的孩子迅速地把鞋、衣穿好,高兴地跳起来,又欢呼着,庆祝自己的胜利。
最后只剩下卢静怡小朋友,只见她带着哭腔着说:“我穿不上,我穿不上。
”别的孩子在我的面前说:“老师,卢静怡不会穿鞋,她哭了。
”我说:“没事,静怡,很棒,一定能穿上的”。
她听到我的鼓励后说:“我能穿上的”小朋友们也在喊:“静怡加油,静怡加油。
”她在我的'鼓励下,在小朋友的加油声中慢慢地把衣和鞋穿上了,大家为她欢呼,为她鼓掌。
通过这次的穿衣穿鞋比赛训练,给以我启发,以后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多进行一点自理能力的活动比赛,并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大班教师随笔9
室外刚下了小雨,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自由分散活动,我刚走出活动室,就听到一群孩子围在一起大声地说:“哇塞!好漂亮呀!”“对呀,真好看!”.何事让他们如此兴奋,我有些纳闷。
走到跟前一看,原来他们正围着地上的雨滴说我能用树叶在地上上印出树叶的形状,我能用脚在雨地上上印脚印等。
我还没来得及问孩子,几个孩子就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老师,你看我能在雨地上上
画小狗。
”
原来在孩子的心中,小小的雨滴不单单是雨地上,孩子们的童心为它们赋予了更多的色彩,让它们有了生命,有了情感,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大千世界。
这时我觉得教育的时机到了,我说:“孩子们我们来玩雨滴比赛游戏吧”!请小朋友们自由在雨地上地上玩雨地上,并且要说出自己玩的是什么游戏,说着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玩起了雨地上,还不时兴奋的跑到我面前:"老师,你看我玩的是打雨地上仗的游戏,我玩的是堆雨地上人游戏,我玩的是在雨地上上画画的游戏,我玩的是滑雨地上的游戏,我玩的是印脚印的游戏等。
孩子们说着雨滴的各种玩法,心里那股自豪劲甭提了。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观察、思考。
而这种经验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相当宝贵的。
大班教师随笔10
爱玩是每个幼儿的天性,任何时候幼儿会玩出很多花招。
假期过后的第一天上课怎样才能把幼儿的心从假期中拉回来呢?我觉得体育健康课是一个很好的纽带。
我选择了好玩的轮胎既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幼儿激发幼儿的兴趣,探索出不同的玩法。
在玩游戏前,我和小朋友们会约法三章“在指定区域玩耍不能随便走动。
”“不能和小朋友打架”“要遵守游戏规则”。
然后,我带领幼儿们有秩序的取了漂亮的轮胎。
我们一起做了热身运动后,我告诉小朋友们,大家可以随便玩轮胎。
当听到老师指令时,停止活动并讲述自己的玩法。
开始的时候小朋友们有些拘谨,过了一会,我发现不同的花样一一呈现出来。
有的滚轮胎,有的转轮胎,有的跳轮胎等等。
大约十分钟过去后,我请几个小朋友讲述自己的玩法并示范。
让我惊喜的是他们的讲述比我看到的还要精彩。
“有的说是在骑大马”“有的`是在钻山洞”“有的是跳进小兔子的家”“有的是可以做呼啦圈玩耍”“有的挂在身上说是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等等。
每次上完体育健康课后,我觉得小朋友们精神会更好,心情会特别放松。
我的心情也会特别的好,因为每次都能被幼儿的想象力惊讶到,也能被很多画面感动到。
大班教师随笔11
时间很快,转眼开学一月之久。
怀着满腔热血来到这个新的大家庭,但是前期对这边的很多事情都不是很熟悉,相对工作都没有那么
随心应手。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这一个月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本学期我教的是大班,班上幼儿常规方面都还不错。
幼儿的学习兴趣较好,在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大体上都喜欢游戏故事活动。
还记得那天我在上的那一堂音乐活动《小矮人与大巨人》,我首先的导入是以故事的形式,把幼儿引入一个小矮人与大巨人的世界。
当我在讲述完故事后,请幼儿想象你眼中的小矮人与大巨人是怎样的?他们又是如何相处的?
我发现每一位幼儿都有很认真的去思考,去学做大巨人和小
矮人的形象表演。
特别是后来我让幼儿根据音乐的强弱,分角色表演时,他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有非常认真的去表现自我。
后来我又把这个音乐游戏活动放到了晨间活动时小朋友让小朋友自唱自演的热身活动。
每一次玩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很开心!
的确,将学习渗透到游戏活动当中时,那种学习氛围是不一样的,幼儿的学习效果也是不同的。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不断的反省自我教育教学,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去不断的丰富的教育教学。
我相信只要肯努力,一定能不断的提升自我,培养好祖国的花朵!
大班教师随笔12
大班的孩子从这个学期开始已经开始动笔书写了,我们让孩子书写的都是一些最简单的数字和字母,
大部分的孩子握笔的姿势正确,书写也挺好的。
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不会握笔,书写不成行。
这部分孩子的爸爸、妈妈纷纷找到教师,问是不是孩子没有认真学,或者是孩子太笨了。
我要对各位家长说,你们别着急!孩子的能力发展有快有慢。
大班的孩子刚刚开始书写,怎么可以一下子就给孩子下定论呢?
这样,无疑回给孩子背上思想包袱,影响他的发展,给他以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障碍。
孩子的年龄只有四、五岁,许多细微的动作做不好也是正常的,像书写的动作就是细微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