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对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创呼吸机对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90例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

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记录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pH(7.38±0.04)、PaCO2(49.47±9.35)mm Hg(1 mm Hg=0.133 kPa)、PaO2(79.54±9.81)mm Hg;对照组pH(7.31±0.05)、PaCO2(63.75±13.42)mm Hg、PaO2(62.92±7.88)mm Hg,治疗后研究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患者呼吸畅通性,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有利于降低死亡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老年患者;应用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病,若患者处于急性期常并发呼吸衰竭增加致死率[1]。

病症主要特征是患者气流持续受限,并发肺通气功能障碍。

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主要措施,因此临床治疗时无创呼吸机使用普遍,通过机械通气增加患者通气量,改善肺功能。

本文为提高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特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无创呼吸机对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推广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提供理论支撑。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5.37±6.18)岁;病情严重程度分级:Ⅱ级11例、Ⅲ級25例,Ⅳ级9例;13例首次住院,32例多次住院。

研究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5.31±6.22)岁;病情严重程度分级:Ⅱ级10例、Ⅲ级27例,Ⅳ级8例;15例首次住院,30例多次住院。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内容包括吸氧、利尿、补液(维持内
环境平衡)、强心、抗感染(抗菌药物)、营养支持(肠外、肠内)等。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仪器选用美国伟康公司提供BiPAP Vision无创呼吸机,调整至S/T通气模式治疗3~5次/d,3~4 h/次。

具体参数:初始吸气压力8~10 cm H2O (1 cm H2O=0.098 kPa)、初始呼气压力0 cm H2O、氧流量5~8 L/min、呼吸频率12~18次/min、开始后逐渐上升吸气压力至12~20 cm H2O,呼气压力则上升至4~6 cm H2O,记录两组血气分析指标(PaCO2、pH、PaO2)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1. 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PaCO2、pH、PaO2变化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分别为:pH(7.23±0.09)、(7.24±0.06),PaCO2(102.03±19.88)、(104.71±21.09)mm Hg,PaO2(48.96±5.35)、(47.89±5.37)mm 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pH(7.38±0.04)、PaCO2(49.47±9.35)mm Hg、PaO2(79.54±9.81)mm Hg;对照组pH(7.31±0.05)、PaCO2(63.75±13.42)mm Hg、PaO2(62.92±7.88)mm Hg。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表现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状态,且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趋势,若合并呼吸衰竭将显著增加患者致残率及致死率,严重威胁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近年来,由于压力、习惯、环境等各项生活因素不断改变,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及时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是保障其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2]。

随着病理研究的深入,发现患者电解质紊乱或者感染比较容易出现气道阻塞、呼吸不畅等症状。

常规药物治疗是既往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研究表明,多数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后将获得理想疗效,但由于患者间存在个体差异,仍有部分患者经常规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有的患者由于长期服用抗感染药物、呼吸兴奋剂、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导致发生呼吸衰竭的几率增加,需加用其他辅助措施[3]。

无创呼吸机是近年来于临床推广使用的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辅助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此类患者临床治疗工作中并取得显著效果。

无创呼吸机可以明显增加患者通气量,减小气道阻力;改善氧合功能,缓解患者肺内气体不均匀分布情况;可以提升肺内氧气向血液的弥散率;有效减少无效腔;使用无创呼吸机后,可以有
效避免患者发生肺泡萎缩,加速排除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用时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提高氧分压。

研究表明,使用无创呼吸机后可通过提供正压辅助通气从而使其机体潮气量得到有效增加,二氧化碳排出量随之上升,有效提高机体氧容量,达到改善气道过早闭塞的不良情况,对治疗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具有积极意义[4,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分别为:pH(7.23±0.09)、(7.24±0.06),PaCO2(102.03±19.88)、(104.71±21.09)mm Hg,PaO2(48.96±5.35)、(47.89±5.37)mm 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pH(7.38±0.04)、PaCO2(49.47±9.35)mm Hg、PaO2(79.54±
9.81)mm Hg;对照组pH(7.31±0.05)、PaCO2(63.75±13.42)mm Hg、PaO2(62.92±7.88)mm Hg。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数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后,该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仅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提示此法治疗有效性较为满意,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一致[6,7]。

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避免了手术切开气管,减少了治疗并发症;采用面罩或鼻罩,患者心理压力小,治疗依存性强;机械通气减少了患者自行呼吸引发的体能消耗、氧量消耗,增强了肺内气体含氧量,血氧浓度高,减少了酸中毒的发生;通气效率高,心、肺功能改善效果明显,可以快速、有效的控制呼吸衰竭症状,降低了病死率。

综上所述,对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患者呼吸畅通性,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有利于降低死亡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伟丽. 无创呼吸机对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分析. 健康必读旬刊,2012,11(7):167.
[2] 刘显峰. 无创呼吸机对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61-63.
[3] 赵晓平,徐圣君.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4054-4055.
[4] 李霞,魏青梅,常念欢. 无创呼吸机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国基层医药,2015(19):2956-2958.
[5] 代海云.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
效探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9):5977.
[6] 崔红,玛依拉·阿不都克力木. 沐舒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574-3575.
[7] 黄云芬,吴光舟. 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8):74-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