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华盛顿会议上,对中国问题的处理措施是
A.中日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B.日本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
C.与会九国签订《九国公约》
D.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
2.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
这是因为①美国以体面
的形式埋葬了英日同盟②美国海军取得与英国并驾齐驱的地位③美国获得德国在太平
学§科§网Z§X§X§K]
洋上的大量殖民地④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英美两国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却转而支持中国的要求,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斗争直接打击了英美在华的统治
B.为了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势力 Zxxk C.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渐提高
D.日本已没有再被继续利用的价值
4.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际联盟贷款给埃塞俄比亚购买武器,但国联以23票反对,25 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一国投赞成票。
这件事情说明①德、日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英法的绥靖意图③表明国际形势对意大利有利④反映了国联的虚伪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西方世界出现社会大动荡,其中
改变历史进程最大的事件是
A.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
B.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C.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D.反法西斯斗争兴起6.右图所示是1913年欧洲形势,其形成的
根本原因是
A.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D.列强之间相互勾结
7.下列漫画反映了某国某段时间在欧洲的实行
的外交政策,该政策为
A.英法结盟政策 B.英俄结盟政策
C.三国协约 D.英国大陆均势政策
8.早在1905年,德国就制订了“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6周内打败法国。
但这一战略计划最终破产,其破产的标志是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1914年俄军攻势
9.一战期间,美国对一战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保持“中立”到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密切②“无限制的潜艇战”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③美国爱好和平④谋取战后霸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一战后,从原奥匈帝国获得领土的新成立国家是
A.波兰 B.罗马尼亚
C.捷克斯洛伐克 D.保加利亚
11.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的一张报纸。
据这份报纸
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胡佛宣誓就任美国总统
B.奥斯卡奖的历史回顾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北京人”头盖骨追踪
12.1936年11月,德日两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后意大利加入,结成三国轴心。
它们打着反共产国际旗号的原因有①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②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侵略的巨大障碍③与英法美的矛盾激化④加强三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
13.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 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
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指
A.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D.独裁与民主
14.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
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下列事件中,与上述意图无关的是
A.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B.雅尔塔会议上苏联答应对日作战
C.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15. 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43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蒋介石、宋美龄等人一起
代表中国出席开罗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会看到
A.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斯大林率领苏联代表团参加会议
C. 签署了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的文件
D.杜鲁门总统代表美国签字
1944年硫磺岛升起美国星条旗 1945年苏军攻克德帝国议会大厦16.这是两幅摄制于二战期间的经典照片,分别记录了激战后的美国与苏联士兵将国旗插上制高点的历史瞬间。
两国士兵这种行动展露的主要情怀是
A.英雄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
1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最早出现转折的太平洋战场,联合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有
①②③④⑤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斯大林曾说:“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
这句话的含义是
A.非正义的一方将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B.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C.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D.只有美国成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
19.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关键因素是
A.操纵安理会通过了指责朝鲜的决议
B.宣布武装援助韩国
C.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D.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20.海湾战争期间,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
其行动的先后顺序是
A.“沙漠风暴”—“沙漠盾牌”—“沙漠军刀”
B.“沙漠盾牌”—“沙漠风暴”—“沙漠军刀”
C.“沙漠盾牌”—“沙漠军刀”—“沙漠风暴”
D.“沙漠风暴”—“沙漠军刀”—“沙漠盾牌”
21.国际联盟的总部设在日内瓦,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纽约,这些事实表明
①苏联的国际地位上升②世界的中心从欧洲向其他地区转移
③欧洲国家的综合实力下降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有①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②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③是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
经济新
秩序的积极倡导者④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火能温暖人也能烧伤人。
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
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不把他们的科学成就用以战争目的
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24.某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和平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下面是学生所举的例子,不对的是
A.欧盟的成立及其经济发展促进了欧盟各国的和平共处
B.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都是在和平时期完成的
C.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Zxxk D.中东地区经济落后,导致战争冲突不断
25.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
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演变。
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26题14分,27题13分,28题13分,29题10分,共
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
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
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
它还被协约国用来向它们证明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
结果,它引
起
了一场激烈、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发表,还导致了一批
批、总计达6万多份文件的出版;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阿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从战争爆发的背景的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
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说法是否得当,并请指出当初某些人宣扬这一说法学术以外的
目的。
(8分)
材料二战争是人类不断反思的问题。
英国画家尼维森以一战为题材的作品《光荣之路》,
阴暗的背景下画面上是尸体、漂落的帽子……
(2) 作品取名《光荣之路》有何寓意 ? 一战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创伤 ?(6分)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这幅漫画刊登在 1921 年德国一家杂
志上,一只五头怪兽将踩在脚下的猎物的内脏吞食
殆尽。
材料二“三头怪兽”漫画
材料三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仆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请回答:
(1)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漫画中五头怪兽和猎物分别指什么? 这幅漫画表达了德国人怎样的情绪?(3分)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内在联系?(2分)
(3)材料三对消除“三头怪兽”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28.2008—2009的岁末年初,中东地区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巴以冲突不断激化。
加沙局面进一步恶化,巴以冲突开始升级、转化。
“第六次中东战争”的威胁成为国际关系面临的敏感话题。
材料一:19世纪末,犹太人兴起了“犹太复国运动”,要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得到英美大力支持。
英国对该地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
一方面允许阿拉伯人单独建国,另一方面又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
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福尔发出“贝福尔宣言”,声称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目的尽最大的努力”。
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1948年5月,以色列国成立。
(1)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以色列国之所以在巴勒斯坦建国地区的原因(4分)
材料三: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与发展
什么原因导致中东地区成为“多事之地”的?巴以冲突的关键是什么?(7分)
(3)简要概括“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与进展”所体现的“中东和平之路”的主要特征。
如果联合国秘书长向全世界征求如何避免“第六次中东战争”的威胁,妥善解决中东危机,破解“历史死结”的意见,你的破解之法是什么?(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一个不灭的梦想,只有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不懈地努力,创造出一个和平的环境,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青少年应当成为和平的使者,关爱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最近某市举办“‘二战’后和平与战争”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请回答:
(1)展览一:二战和海湾战争
下表是展览中对这二次战争的介绍,作为组织者,请你填充表格中空白部分的内容。
(2分)
以下是展览图片节选:
作为讲解员,请你参照图片向参观者叙述人类争取和平的行动。
要求语言简洁。
(4分)
(3)展览三:展望未来,关注和平
以下是展览的结束语:进入21世纪,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尽管战争的危险依
然存在,但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也不断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汇成了时代潮流。
作为解说员,请你简要说明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有哪些。
(4分) Zxxk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Z§xx§k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26题14分,27题13分,28题13分,29题10分,共
50分)
26.(1)这种说法并不得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共同促成的。
(2
分)
从战争爆发的背景看: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完成工业革命以后,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的
斗争变得空前激烈②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随着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第一次世
界大战不可避免(4分)
学术以外的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用作向战败的同盟国索赔的理由(2分)
(2) 讽刺了统治阶级所鼓吹的“光荣”是对人们的欺骗,带来的是死亡和灾难。
(2分)创伤:
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民主、平等、自由等观念产生了怀疑,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
感。
(4分)
Zxxk
27.(1)五头怪兽指的是操纵巴黎和会的英、法、美、意、日五巨头,(有一国错即不得分)
猎物指的是一战的战败国一一德国。
表达了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的强烈愤慨。
(3分)
(2)现象:德日意法西斯建立了同盟(三国轴心同盟)。
(2分)影响:法西斯势力走向联合,
使新的世界大战日益迫近。
(2分)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都是德国发动或者加速二战爆
发的因素。
(2分)
(3)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加速了德日意法西斯的灭亡。
(4分)
28.(1)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希伯莱人)的祖居地(1分);历史上,尤其在二战中,
犹太人受尽迫害,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1分);犹太民族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如答出文化、
宗教原因也给分)(1分);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1分)。
(2)主要矛盾:阿以矛盾;阿拉伯国家与宗主国矛盾;战后世界大国之间的矛盾(3分)。
原因:历史原因:长期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和文化历史遗产的归属纠纷(2分,答出
两点即可);现实原因: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战略地位的重要和丰富的资源成为大国争夺之地(2分)。
关键是: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排它性的争夺问题的解决
(3)主要特征:和平之路复杂曲折、任重道远等。
(1分)破解之法:尊重《联合国宪章》,走和平谈判、政治解决之路。
或大国一致,维和行动等(言之成理即可)。
(1分)
Z#xx#k
29. (1)①特点:高科技战争,海陆空立体、全面作战,规模大,节奏快,双方人员伤亡悬殊。
②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正义战争(2分)
(2)建立国际组织---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著名科学家参加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积极投身于反战和平运动;反战和平运动更多的以反核战争为中心;中国致力于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以促进和平力量的增长。
(4分)
(3)牢记并反思反法西斯战争的教训;全球掀起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核战争的浪潮;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形成对霸权主义的牵制作用;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化的程度不断提高。
(任意4点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