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教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抽测历史试题及答案2017- 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 友情提醒:本卷共 6 页,满分为100 分,考试时间为60 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局面的朝代是
A. 秦朝
B. 西晋
C.隋朝
D. 元朝
2.开通大运河、三征辽东、巡游江都的皇帝是
A. 宋太祖
B. 隋文帝
C.唐玄宗
D. 隋炀帝
3.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 光武中兴
4.到天竺求取佛经的唐朝高僧是
A. 阿倍仲麻吕
B. 玄奘
C.鉴真
D. 弘法大师
5.以下诗人被誉为“诗圣”的是
A. 李白
B. 杜甫
C.白居易
D. 苏轼
6.12 世纪建立大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 契丹
B. 党项
C.蒙古
D. 女真
7.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是
A. 诗歌
B. 词
C.杂剧
D. 小说
8.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是
A. 司马光
B. 司马迁
C.朱熹
D. 徐光启
9.我国现有 56 个民族,其中回族开始形成于
A. 唐朝
B. 宋朝
C.元朝
D. 明朝
10.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 灭亡金朝
B. 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 定都大都
11. 下列各项与明朝灭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B. 土地兼并严重
C.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康熙收复台湾
12. 明朝引进种植的高产粮食作物是
A. 占城稻
B. 棉花
C.粟
D. 玉米
13.被称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 《本草纲目》
B. 《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 《徐霞客游记》
14. 率先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的是
A. 张角
B. 黄巢
C.朱元璋
D. 李自成
15. 清朝在新疆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 西域都护
B. 北庭都护府
C.伊犁将军
D. 北庭都元帅府
16.“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这段文字描述的
生产工具是 .
A. 筒车
B. 曲辕犁
C.耧车
D. 秧马
17.下列文件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反映了
川教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抽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金非洲黑人俑日本大食人俑
A. 中外文化交流
B. 民族交往与交融
C. 南方琴展
D.疆地区的开
18.杜甫在《无家》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泥。
⋯⋯
四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 首主要反映了
A. 五代十国的更迭
B. 安史之乱的影响
C. 君主暴政的危害
D.黄巢起的破坏
19.史籍需要关注章,从而把握内容的主
旨。
根据下中的内容,其一个最适当的
A.唐:充活力的世界性帝国
B.宋:繁荣和造的黄金代
C.明:帝国的制治
D.清:中帝国的末代王朝
20.沈括在《梦溪笔》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易;若印数十百千本,极神速。
” 的是
A. 造
B. 火
C.活字印刷
D. 指南
21.小明同学行探究性学,他搜集了“契丹的起”“澶州之”“宋夏和”“岳抗金”的相关料,由此可知
他探究的主是
A. 和平鼎盛的一王朝
B. 君主制的化
C. 政并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开放的社会
22.右北宋版拓片,的出明了
A.商的繁荣
B.的起源
C.制的一
D.商帮的形成
23.宋朝任用大量文臣掌握政大,并定人不得干涉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事。
一做法
A. 忽了建
B. 提高了行政效率
C. 抑制了武将力
D.增了斗力
24.小莉随父母参故和八达岭城,她出了四道“是真是假”考,答案“真”的是
A.八达岭城属于明城,是了防御蒙古南侵而修建的
B.明城西起洮,到,在城修筑史上模最大
C.故始建于元朝,是当世界上模最大的皇家建筑群
D.故又叫皇城,一条中南北,建筑群左右称
25.某友在旧到一本失去封面的文学作品,第一章写道“杜娘梦写丹青,教授下梨花。
柳秀才回
生女,杜平章刁打状元郎。
” 文学作品是
A. 《三国演》
B. 《水將》
C. 《楼梦》
D. 《牡丹亭》
26.清朝出海易装物的重量有格限制,船上所有人必登姓名、年、面貌、履、籍等,船只先定
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米两升。
政策
A. 扭了政危机
B. 禁了海外易
川教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抽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C. 致了国家塞
D.抵御了外来侵略
27.下表清朝耕地面的数据,其化的原因是
①大力推行荒政策② 治者重生③人民的辛勤作④人口数量的减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28.文物是研究史的重要。
右所示文物可以作据明
A.元朝新疆的管
B.明朝蒙古的治
C.清朝西藏的管理
D清朝台湾的治理
29.“原因与果、手段与目的、种子与果是无法割裂开的,因果孕育在原因之中。
”
下列中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因果
A戚光抗倭寇巩固西北疆
B蒙古族建立元朝京生
C雅克之利土扈特部回
D唐中期以来度使加大藩割据局面出
30.分清“史”与“ 点”是学史的基本能力之下列表述属于“ 点”的是
A.唐太宗,吐蕃普松干布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
B.李珍搜集和整理 800 多种医籍,写出《本草目》
C.朱元璋除丞相制度和中省,把大都督府分五都督府
D.清朝文字的推行,重阻碍了思想、学的展和步
二、非:本部分 3 大,共 40 分。
第 31 14 分,第 32 12 分,第 33 14 分。
31.(14 分)科制
材料一在未来的三天两夜里,些成片的小屋就是考
生的居所(右),他要在里按考官公布的目写下“八
股文”——由八个不同部分成的文言文章,其没有中断,
也不允考生之有任何交流。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而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
郊⋯⋯——炎武
回答:南京江南院的科考
(1) 材料一描述的景开始出于哪一朝代?( 2 分)“考官
公布的目”来自哪些籍?( 2 分)
(2)材料一中官制度的取士准是什么?(2 分)指出科制正式确立的志。
( 2 分)据材料二,
川教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抽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3)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客观评价科举制?( 4 分)
32.(12分)郑和下西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航海活动时间(年)次数人数(人 )船数船只大小
郑和下西
1405-1433727800大号宝船62 艘大号宝船长 151.8
洋( 共百余艘)米,宽 61.6 米
哥伦布到
1492-150441000-150017 艘旗舰长 24.5 米,宽 6
达美洲米材料三(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A 处应填写,最远到达沿岸( B 处)和东海岸 (C 处) 。
( 3 分)
(2)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 3 分)?
(3) 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 2 分)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其历史意义。
( 4 分 )
33.(14分)历史的对比
【疆域篇】材料一
图 1图 2
(1) 从图 1 到图 2 出现了哪些变化?(2分)元朝时,西藏和台湾地区分别属于哪一机构管辖?( 2 分)【政治篇】
材料二汉代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
同,凡事各部之会而决定。
——穆《中国代政治得失》材料三(机大臣)只供述撰,而不能稍有画于其。
——(清)翼《檐曝》
(2)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在中央行什么制度?(2 分)据材料三,指出机是一个什么的中枢机
构?( 2 分)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反映了怎的史展?( 2 分)
【篇】
材料四蕃人(外族人或异国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山角角,洛阳家家
学胡。
—— ( 唐)王建《凉州行》
材料五大抵杭城(安)是行都之,万物所聚,行百市,自和宁杈子外至下,无一家不者⋯⋯自大街
及坊巷,大小席,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梦梁》
(3) 材料四反映出当怎的社会情况?( 2 分)据材料五概括宋朝商繁荣的表。
(2 分)
2017 ~ 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60 分)
12345678910
C D A B B D B A C B 11121314151617181920
B D B D
C A A B B C 21222324252627282930
C A C A
D C A C D D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 3 题,第 31题 14分,第 32 题 12 分,第 33 题 14 分,共计 40 分)
31.(14分)
( 1)明朝。
( 2 分)四书五经。
( 2 分,若只答部分书名, 给 1 分)
( 2)考试成绩。
( 2 分)隋炀帝设进士科。
( 2 分)不利于人才发展(败坏人才;禁锢人们的思想)。
(2分)
( 3)积极:扩大了选官范围;有利于选拔到有真才实学的人;推动了教育发展;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任答 1 点, 2 分)
消极: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了文化发展;培养的是皇帝旨义的顺从者。
(任答
1 点,
2 分)
(必须从正、反两方面各答 1 点,才能得 4 分)
32. ( 12 分)
( 1) A:刘家港; B:红海; C:非洲。
( 3 分)
( 1)历时长;次数多;规模大(人数多;船只先进)。
(3分)
(3)宣扬国威。
( 2 分)增进了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贡献。
( 4 分)
33.( 14 分)
( 1)从分裂(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疆域扩大;行省建立。
(任答2点,给2分)西藏:宣政院或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任答1点,给1分)台湾:澎湖巡检司。
(1分)
( 2)三省六部制。
( 2 分)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2分)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分)
( 3)唐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
(2分)商品品种繁多;商铺众多;街道和宅巷到处可以开设店铺(打破坊市界限)(任答 2 点,给 2 分)
特别说明:考生所答的历史专用名词、历史人名、历史地名、朝代名称等,如出现错别字,皆以错误
判定,不予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