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布达佩斯多瑙河游船中文导游解说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为匈牙利MAHART游船公司的布达佩斯多瑙河游船上的中文导游解说词,编译于2004年。

游客可以通过无线耳机收听。

有机会来布达佩斯旅游的朋友可到VIGADÓ码头的MAHART游船公司乘船欣赏两岸的景色。

要知道,在多瑙河流经的城市中,布达佩斯这一段的自然和人文景色公认是最为美丽的。

布达佩斯多瑙河游船中文导游解说词
有机会来布达佩斯旅游的朋友可到VIGADÓ码头的MAHART游船公司乘船欣赏两岸的景色。

要知道,在多瑙河流经的城市中,布达佩斯这一段的自然和人文景色公认是最为美丽的。

亲爱的中国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乘坐我们马哈特轮船公司的游船进行参观游览。

在此次大约为一小时的行程中您将欣赏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多瑙河两岸的景色和风光。

游览结束之后,请将耳机和相关设备在下船之前交给工作人员。

多瑙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流经十个国家。

它还经过四个国家的首都,即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我们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和塞尔维亚首都布尔格莱德。

布达佩斯的多瑙河段位于城市中央地区,无论白天和夜晚,这里都是布达佩斯风光最为美丽的地方。

多瑙河同时也见证了匈牙利地区近两千多年的历史沧桑。

各位游客朋友,在这次游览中,我们将为您讲解沿岸所见的风光,同时也简要地介绍一下这座城市的历史。

在古时候,为了生活和生产的实际需要,人们都集中在大河的两岸定居。

在早期兴起的城市中都有河流的痕迹,人们不仅可以行船于河上、结网而渔、获得食物,而且也能保障安全防御。

如果岸边有山,这样的地势从军事角度来讲则更为有利;如果岸边是平原,这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

布达佩斯正好集中了这些多方面的优势,这里不仅有河,而且有山又有平原。

在我们现在前进的左边,我们看到的是布达一侧的城堡山和王宫建筑群,在我们的右侧是地势平坦的佩斯,也就是说,布达佩斯多瑙河两岸的地形具有完全的差异性。

我们登船的佩斯一侧,在2000多年以前的罗马帝国时代,这里当时还是浅滩,而河水也很浅,当时人们骑着马就能轻松地到达对岸。

基于这样的地理条件,这里也就逐步成为了一个人们活动中心区。

河流、山地和平原汇聚一处,这也正是后来城市获得发展的重要原因。

现在我们沿着河岸向北前行,我们将能看到布达佩斯九座大桥中的五座、美丽的马格丽特岛,王宫建筑群、具有750多年历史的王室加冕教堂——马加什教堂、欧洲建筑样式最为漂亮的国会大厦,还有其它的纪念性建筑、教堂、公园、大学楼群和居民建筑等等,不胜枚举。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布达佩斯最早的一座大桥——链子侨,这里的华人也叫它“狮子桥”,因为在每个桥头都有一对雄狮雕像。

链子桥是布达佩斯的代表性建筑,巴黎有埃菲尔铁塔、纽约有自由女神雕像,而我们的就是这座狮子桥。

每到夜晚,桥上亮起数百装饰灯,景色更加迷人。

链子桥建成于1849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链子桥的修建还有这样一个故事:1821年1月,当时在佩斯的匈牙利贵族塞切尼·伊什特万伯爵要参加他父亲在维也纳的葬礼,当时河上满是大块大块流动的浮冰,根本无法过河,他也因此未能见上老父亲最后一面。

这之后,他号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修建布达佩斯第一座桥梁的工作,工程的费用也是由塞切尼伯爵赞助的。

由于当时有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建筑师参与了修建工程,链子桥具有典型的英国古典主义风格。

在左侧城堡山上,我们看见的是毗邻而建的城堡区和王宫建筑群,关于它们我们过一会
儿在回程中再做详细介绍。

2.
现在在我们右边的佩斯一侧,是布达佩斯市中心的几家高级酒店。

正对着链子桥桥头的是豪华建筑最初建于1907年,这座直线派风格的建筑原是英国的“格雷斯翰”保险公司大楼,就在几年前,这里经过重新改造,成为“四季大饭店”集团的一名新成员,也是布达佩斯最为高级的酒店之一。

四季大饭店对面广场的北侧,是匈牙利科学院所在地。

匈牙利科学院所采用的是意大利新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它始建于1825年,建成于1865年。

匈牙利科学院也是由修建链子桥的塞切尼·伊什特万伯爵出资建造的,他在当时的国会上正式宣布他向匈牙利科学协会提供了他一年的全部收入用于修建匈牙利科学院。

值得一提的是,塞切尼·伊什特万伯爵关于提供一年收入修建匈牙利科学院的演说是在匈牙利国会第一次用匈牙利语进行的发言,而在此之前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1832年,匈牙利语终于成于匈牙利国会的正式语言。

说到匈牙利科学院,我们想自豪地告诉大家,1904年到2002年之间一共有13位匈牙利或匈牙利裔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

让我们值得骄傲的匈牙利著名人物有数学奇才约翰·冯·诺依曼,匈牙利本名是诺依曼·亚诺什,他被誉为是“计算机之父”;妇产科学教授塞迈维斯·伊格纳茨被称为是“母亲的救护神”,还有圆珠笔的发明者比罗·拉斯洛·约瑟夫,以及作曲家巴托克·贝拉等等。

现在再看我们左边的布达一侧,远处最突出的尖顶建筑是新哥特式风格的马加什教堂,在它的下面是按新罗马式风格修建的渔人堡。

关于它们,我们在回程时再详细介绍。

我们现在简要介绍一下布达佩斯的历史。

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这一地区活动的哥特人最初将布达称作“阿克因克”,这个词在爱尔兰盖尔族语的意思是“丰富的水源”,因为这里有长年不断的温泉涌出来。

在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五世纪罗马人统治期间,这里被叫作“阿库因库姆”,这其中的“阿库”就是“水”的意思。

虽然“布达”一词与斯拉夫语表示“水”的“沃达”一词十分相近,但其实这个名称可能来源于匈奴王阿提拉一个叫布达的弟弟。

阿提拉弟弟布达的宫殿遗址就在今天布达佩斯北边多瑙河的一个岛上。

匈牙利人的祖先最初生活在亚洲,经过长达数个世纪和漫长的迁徙,匈牙利人的部落在公元896年来到了今天的喀尔巴阡山盆地,也就是现在匈牙利这个地方,完成了民族的大定居。

匈牙利第一个国王伊斯特万在公元1000年接受了罗马教皇的加冕,正式建立匈牙利国家。

当时的行政中心在今布达佩斯以北的多瑙河拐弯处。

从时间上讲,匈牙利是欧洲最早建立的国家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13世纪中期,包括匈牙利在内的欧洲地区经历了蒙古人的洗劫。

蒙古人撤退后,国家行政中心和王室转到了布达,这里的山势、河流和用石头筑起的城堡大大增强了安全防御能力。

从此之后,布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1873年,布达与佩斯合并成为布达佩斯。

1896年是匈牙利民族大定居1000周年。

为庆祝这一重大事件,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匈牙利全国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兴建了众多的楼房、教堂、学校、饭店、博物馆、剧院和桥梁等,工程项目总计达3500多个。

我们现在的右侧看到的国会大厦就是当时最重要的一个建筑。

国会大厦不仅工程最为庞大,而且动用了匈牙利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最巨大的资金。

在当时,用修建国会大厦的费用,完全可以兴建一个有30000人口、所有设施都齐备的城市。

当时,国会大厦的设计采取了多国招标的形式,招标共收到19个方案。

1885年,最终评出了三个最佳的设计方案。

国会大厦是按获得第一名的匈牙利建筑学家斯泰因德尔·伊姆莱的方案兴建的,在国会大厦正门对面,则按其它两个方案也进建起了两座大楼,它们现在分别是一个部级机关和一个博物馆。

经过十年建设,国会大厦在于1904年竣工。

国会大厦全长268米、宽123米、高96米,里面共有691个厅室,内部装修使用了40公斤的24K黄金。

进入国会大厦内参加的游客,还可以看到著名的匈牙利王冠——圣伊斯特万王冠和其它加冕时使用的器件——金苹果、权杖和宝剑。

链子桥之后的大桥是马格丽特桥,在马格丽特桥佩斯一侧的南侧桥头附近,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式古板的大楼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主义时期建筑。

它被人们把称作“白宫”,以前一直是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也就是共产党的总部所在地。

我们面前的马格丽特桥是布达佩斯建造的第二座大桥,它也是通过国际招标,由法国的埃菲尔公司的著名工程师戈因主持设计,建成于1876年。

这座桥的桥面不是直的,而是在中间部位形成一个钝角。

最初,这座桥只连接多瑙河的两岸,1900年在中间又修建了连通马格丽特岛的一个侧桥。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下马格丽特桥精美的修饰。

桥墩上的长着翅膀的天使雕像有似于巴黎塞纳河上桥梁的装饰。

设计师戈因在事先进行考察时,他就发现从这里可以欣赏到非常开阔的景色,不论是眺望布达山上,还是欣赏马格丽特岛和远望国会大厦,都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我们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从这里望见的布达城堡区早在1987年就被列为布达佩斯的第一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在此之后的2002年,佩斯一侧的从内城区到英雄广场之间的安德拉什大街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桥后面的马格丽特岛是布达佩斯景色最为迷人的一座岛,同时也是布达佩斯最大的公园,岛上环境整洁,空气清新。

在春夏秋三季,一个个精心梳理的花园中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树木和草坪郁郁葱葱。

为了保护岛上的环境,从马格丽特桥只允许公共汽车驶入,岛的另一端虽可以驶入其他车辆,但只能停在进岛后的停车场。

我们的游船公司也有固定的从布达和佩斯岸边登岛的线路。

在马格丽特岛上,有室内和露天的游泳池、网球场、音乐喷泉、游乐场、露天剧场,还有两家大型酒店。

这里靠近城区,一年四季都吸引着喜好大自然的人们、带着小孩的年轻人或是以及游客前来休闲和游览。

马格丽特岛上有一个天主教多明我会修道院遗址,13世纪中期蒙古人侵略匈牙利后,贝拉四世国王兴建了布达,而她的女儿马格丽特曾多年生活在这个修道院中,这个岛也就是由她的名字命名的。

1943年,马格丽特被梵蒂冈封为圣徒。

经过马格丽特岛之后,我们要折回船头,沿着多瑙河的方向向南行进。

我们这里再介绍一下多瑙河。

多瑙河发源于德国南部的黑森林,全长2888公里,最后注入黑海。

多瑙河在布达佩斯这一段长29公里,也就是约为全长的百分之一。

多瑙河流经不同的地理区域,但同所有的大河一样,它也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

多瑙河上游河段水流较急、落差较大,河面一般宽度为100至130米。

匈牙利处于多瑙河中游地区,这里水速较为平缓,但河面较宽,比如链子桥那里的宽度就达350米。

多瑙河下游则落差极小,水势更加缓慢,有的地方的宽度甚至达到1.5至15公里。

在过一会儿的讲解中,我们还要为您介绍多瑙河中的生物以及历史上河水泛滥的情况。

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可以再次看到佩斯一侧的国会大厦和布达一侧的城堡区和那里最为突出的马加什教堂。

前面已经讲过,国会大厦修建于1885至1904年,也就是在19世纪佩斯发展的黄金时
期。

国会大厦的修建动用了匈牙利最优秀的建筑师、画家和各类工匠,而且使用的是匈牙利的原材料。

大厦的建筑采用的是一种兼收并蓄的风格,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新哥特主义的样式。

这种特殊的建筑体例被誉为是“哥特风格的复兴”。

如果我们仔细端详整个建筑,会发现它与伦敦的英国议会大厦颇有些相似。

两者都是依水而建,只是匈牙利的有一个中央圆顶,英国的有一个大本钟镂。

两个大厦之所以相似是有原因的。

匈牙利国会大厦的设计师斯泰因德尔·伊姆莱是新哥特主义的英国建筑学家查尔斯·巴瑞和奥古斯督·普根的崇拜者,这两位不是别人,而正是英国议会大厦的设计者。

这两座国会大厦是新哥特风格最主要的代表性建筑。

在布达一侧,现在有几座教堂映入了我们的眼帘。

在远处山上,那个尖顶的建筑是布达佩斯最有名的马加什教堂。

在山下,那座有两个尖塔的教堂是圣安娜教堂,圣安娜是圣母马丽娅的母亲。

布达佩斯有200多座教堂,其中近180座是巴洛克式风格的罗马天主教教堂,圣安娜教堂是它们是间最美的一座。

虽然经历了水灾、地震、火灾和战乱等多次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圣安娜教堂的两个尖塔在其18世纪初建后仍然完好地保留至今。

在圣安娜教堂右边,是1902年建成的一座大厅型建筑。

在为庆祝匈牙利民族定居1000年的一系列建设计划中,国家还新决定在布达佩斯建造具有当时欧洲水准的、干净卫生的大菜市场。

当时的计划是建造九个,最后建成六个,其中五个在佩斯,布达这边就是圣安娜教堂旁边的这一座。

所有的大菜市场时至今日仍然是老百姓日常光顾的地方。

在布达这一侧的河边,我们还能看到千年纪念时期建成的一座单塔的新教教堂。

这个教堂不是按巴洛克式的,而是按新罗马式修建的,当时由布达佩斯市提供用地,建造资金则是通过社会捐助筹集的。

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时期,布达佩斯的建筑基本是按照所谓的“新”式风格设计和建造的,并且大都遵循教堂采用新哥特式、宫殿式建筑采用新巴洛克式的原则,而这座教堂却有些不合风雅。

所以,它与对岸的国会大厦一起在当时还都受到过相当一些人的微词和指指点点。

布达在兴建之前,这个由好几个小村庄组成的地方被称作为“水城”。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当然是这里是与河为邻,但更主要的是自布达北部,也就是以前罗马人主要活动的老布达开始一直向南到盖雷特山,到处都有温泉,并以此形成了一个温泉浴场链;另外,在19世纪发生的多瑙河泛滥期间,多山的布达中低洼的地区和岸边一线与一马平川的佩斯一样也受到了侵害。

现在,这一带所属的布达佩斯一区的名字仍然是——“水城”。

山上的马加什教堂是布达最早建造的教堂,时至今日仍然是使用频繁的教会活动场所,它正式的名字是“圣母升天教堂”。

早在11世纪初的圣伊什特万国王时期,在这个原址上就建有教堂,现在的这座教堂最初建于13世纪中期,在蒙古人洗劫并撤退之后,贝拉四世国王决定将王室所在地迁移到更利于防御的布达山上,马加什教堂和城堡等建筑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兴建的,布达也由此成为了匈牙利的首都。

具有750多年历史的马加什教堂见证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国王的加冕、王室婚礼、接见外国高级访问团等,教堂前的广场上还是王室骑兵卫队活动和操练的场所。

马加什教堂也经历了多次的改建,在1541年至1686年长达近150年的土耳其占领期间,教堂被改作大清真寺,同时也是土耳其执政官的祈祷大殿。

1867年,奥地利皇帝约瑟夫·弗朗茨和皇后伊丽莎白,也就是中国朋友所熟悉的茜茜,在马加什教堂加冕成为匈牙利国王和国后,当时在这里还正式演奏了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李斯特专门为此次仪式授命谱写的《匈牙利加冕弥撒曲》。

渔人堡毗邻马加什教堂东侧,建于1895年至1902年,是一座样式优雅的新哥特式建筑群。

建筑师在设计时,还特别考虑到建造渔人堡不能影响马加什教堂的突出地位。

渔人堡建有七个大小不一的圆堆型城堡,它们代表着公元896年在这里完成民族大定居的七个匈牙利部落。

圆堆型城堡的意义则说明匈牙利人的祖先是生活在圆型的帐篷之中的。

链子桥和伊丽莎白桥之间的佩斯一侧是几家旅游酒店,布达一侧高耸的大型建筑则是著
名的布达城堡。

正对着链子桥布达桥头的是19世纪中以英国古典主义风格修建的过山隧道。

在它的南边,是1870年建成的上山缆车,其车厢仍保留着130多年前的样式,只是当初是以蒸汽为动力,现在则早已改为电力驱动了。

现在让我们仔细端详一下布达雄伟的城堡区,从这一角度望去,我们会发现它实际上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而且下层,特别是城堡左半部的下层的明显比较古老,厚厚的墙壁,具有坚实的堡垒功能。

这里便是中世纪时数代匈牙利国王最初修建的防御性极强的城堡。

土耳其人被赶走后,执掌匈牙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并没有把这里的废墟完全拆除,而是以此为底基,在其之上建造了“新的宫殿”,经过逐步的修建,最终在18世纪初完成了这一浩瀚的工程。

所认,我们可以说,这里下层的建筑有5-600年的历史,而上面的“只有”300年的历史。

现在,下层建筑被辟为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上面王宫的大部分现为收藏着匈牙利各个时期著名画家作品的匈牙利民族画廊。

新的布达王宫实际上从未有国王在此居住过,它建成之后一直是哈布斯堡王朝王公贵族的官邸。

布达王宫对面的佩斯一侧,也就是我们刚才登船的地方。

在码头后面的那个大型的建筑是佩斯欢乐剧场,它建于19世纪初,也是布达佩斯最早的音乐厅。

我们在转过来看布达一侧,这里有一处特别的小建筑,看上去似乎是一座教堂,可它并不是一座教堂。

让我来告诉大家,这里原先是为城堡供水的设备机房。

它建于1879至1879年,由匈牙利建筑师伊布尔·米克洛什设计,样式采用的是精细的折衷主义意大利新文艺复兴风格,机房的烟囱还巧妙地隐藏在尖塔之中。

不过,它的功能已有小小的变化——现在这里经营着一家卡西诺。

我们的前方是伊丽莎白桥,匈牙利的华人也将它简称为“白桥”。

伊丽莎白桥建于1897年至1903年,建成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斜拉侨,到现在也是布达佩斯的唯一一座在河中没有桥墩的大桥。

经过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弗朗茨的特许,这座桥由她的妻子,也就是茜茜公主的大名伊丽莎白命名。

伊丽莎白桥佩斯一侧桥头有两座教堂。

那座带一个尖塔的是建于1791年至1794年并于1801年正式启用的希腊东正教堂,它原先有两个尖塔,其中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毁坏。

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在这个教堂前面有一个高耸的塑像。

这是匈牙利著名爱国主义诗人裴多菲的塑像。

塑像表现的是1848年3月15日他在匈牙利民族博物馆前朗诵他的著名诗篇《民族之歌》的情形,他号召人们拿起武器推翻哈布斯堡王朝,争取民族自由和独立。

现在,每年3月15日,人们都会来到这里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和革命战士。

紧靠着伊丽莎白桥桥头的另外一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是布达佩斯内城大教堂,它也是布达佩斯建造最早的教堂。

我们在过一会儿的回程中还要详细介绍。

伊丽莎白桥布达桥头正对面的山腰上是圣盖雷特的雕像。

圣盖雷特是11世纪时的基督教传教士和主教,为了纪念他,这座山和附近其它一些地名等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接下来的大桥名为自由桥,本地的华人根据它的颜色称之为“绿桥”。

1896年,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弗朗茨亲临布达佩斯,为这座大桥的交付使用剪彩。

当时,这座桥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并一直延续50年之久。

浪漫的布达佩斯人这样说,这两座桥是国王和王后永恒爱情的象征,通过这两座桥,他们将此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现在我们在佩斯一河边能看到许多游船。

我们登船的地方是国内航线的码头,这里则是国际航线码头。

如果有机会,您可以乘坐我们公司舒适的水翼船从维也纳或是布拉迪斯拉发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前来布达佩斯,并一路欣赏多瑙河沿岸让你流连忘返的美景。

自由桥附近是多瑙河在布达佩斯最窄和最深的一段,这里平均水深超过10米。

佩斯一侧有两个较大的19世纪建筑。

临河的大楼现在是布达佩斯经济大学,靠后的那一个是修建
于1896年、布达佩斯最大的,也是建造最早的大菜市场。

布达一侧在这里的第一个主要建筑是一家布达佩斯著名酒店——盖雷特饭店,这座建于1914年至1918年的饭店采用的是直线派风格。

饭店正门朝向多瑙河,面向盖雷特山的大门则是饭店内医疗温泉的入口。

接下来的一片建筑属于布达佩斯最大的一所大学——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

这所大学始建于1857年,中间带有涂釉彩砖屋顶的大楼则建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它现在是大学的主体建筑。

从这里一直到下一座桥之间的岸边建筑,甚至上过了下一座桥之后的一些建筑都属于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其中有教学楼,也有学生公寓。

这所大学目前有学生10000多名。

下面就要到达我们这次游船的最南端了。

这里的桥是20世纪初修建的裴多菲桥。

过了裴多菲桥后往佩斯一侧望去,我们能看到进入21世纪后修建的几处现代化的新型建筑。

近处的一座是2002年建成的匈牙利国家剧院,远处的是2005年启用的布达佩斯艺术家之宫,这里不仅有多个按声学原理设计的现代化音乐厅,而且还有现代艺术博物馆——路德维希博物馆。

好了,讲了这么多建筑,我们现在说一说多瑙河中的生物情况和曾经发生的河水泛滥的故事吧。

多瑙河中的鱼类品种相对比较少,到目前共发现有52种,其中最多的是鲟鱼、梭鱼、鲤鱼、鲇鱼、鳊鱼和鲫鱼,贝类、虾蟹和蜗牛一般多产于下游地区。

在一些不流动的支流、水浸地及其周围地区生活有各种鸟类和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如河鸥、野鸭、野鹅,以及田鼠、巢鼠、水獭、水狸等等。

在过去,多瑙河曾经全程都能从事渔业捕捞,但现在由于河水的污染,途经的大城市只能进行简单的钓鱼,目前只有在多瑙河最末端的三角洲地区可以从事一定的捕鱼活动。

多瑙河是一条国际航运河流,其60多条支流中也有通航能力。

为了方便和提高航运速度,人们开凿了多个连通多瑙河的运河,其中最大的运河是1992年在德国开通的莱茵河-美茵河-多瑙河运河,这样,航船可以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一直通达黑海。

多瑙河的水位是随季节而变化的,每年春季阿尔卑斯山冰雪融化时,河水水位会大幅度上涨。

最大的一次春季水灾1501年发生维也纳。

1838年的冬天,由于冰体膨胀断裂,布达佩斯也发生了史无前例的重大水灾,泛滥的河水在一夜之间毁坏了佩斯近4000处房屋中的2000多处,死亡数百人。

在此之前已有河水疏导设施,人们在此次水灾过后修建了更加坚固的防洪堤坝。

比如,布达佩斯“水城”的防水堤就提升了整体高度。

给布达佩斯带来过灾难的还有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布达佩斯多瑙河上的所有桥梁都遭炸毁、火车站、各大交通枢纽和工厂都被彻底破坏,布达佩斯68%的住宅遭到完全或部分毁坏。

在历史上,布达佩斯更是多灾多难。

从约2000年前的哥特人和罗马人兴建城市开始,这里经历过31次之多的战乱、火烧、洗劫和毁坏,同时也经历了31次的重建。

其中两次最为严重的破坏一是1686年驱赶土耳其人的战争,一是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4年和1945年。

今天,布达佩斯已发展成一个大规模的城市,面积525平方公里,人口有近200万。

布达佩斯在行政上分为23个区,佩斯的面积和人口都是布达的两倍。

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又向北行进了。

我们来看自由桥之后的盖雷特山。

盖雷特山高153米,山顶上是作为布达佩斯标志之一的“自由女神”像,她双手向空中高举着象征自由的棕榈叶。

在“自由女神”像前面山腰的天然石洞中我们还能望见一个小教堂。

上世纪50年代,匈牙利不允许具有宗教分支性质的教团进行公开的活动,只有从事护理、教学等被认为是从事”劳动”的宗教团体的活动得到了保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