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辅助治疗腹部术后切口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波辅助治疗腹部术后切口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3年1月~2005年7月我科190例外科术后患者。

男97例,女93例;年龄17~75岁,平均48.5岁;阑尾切除术38例,肠切除肠吻合术21例,肠破裂肠修补术11例,胃大部切除27例,结、直肠癌根治术9例,胆囊切除加胆管空肠吻合术或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50例,肝叶切除23例,脾切除11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90例,两组性别、年龄、职业、治疗方式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治疗组对伤口进行换药等局部处理的同时,应用微波理疗仪做微波辅助治疗,照射功率20~30W,根据患者切口大小选择方形或圆形辐射器裸露照射,辐射器距伤口1~2 cm高度,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宜,每次20分钟,每日2次。

对照组仅予伤口换药等局部处理,未予微波理疗。

两组均酌情治疗7~10天。

1.2.2 评价方法:疗效评价标准:(1)甲级:伤口完全愈合,红、肿、疼痛症状消失;(2)乙级:伤口基本愈合,红、肿、疼痛明显减轻;(3)丙级:伤口部分愈合,红、肿、疼痛症状减轻。

1.2.3 统计学方法:运用PEMS 3.1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所得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见表1)
3 护理
3.1 做好微波照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1.1 患者的准备:(1)心理准备:患者对微波理疗仪的性能及操作方法不了解,可能存在恐惧心理。

因此护士在操作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其积
极主动配合护士进行操作。

(2)体位准备: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低坡卧位。

(3)照射部位准备:除去照射部位以及周围金属物,撤去照射部位的衣被,拆开固定切口处的腹带,使照射部位充分暴露(切口处敷料不揭开)。

3.1.2 环境准备:拉下床帘或用屏风遮挡,保护患者隐私;冬天关闭门窗,调节病室内的温度,防止患者着凉。

3.1.3 微波理疗仪的准备:临床护理工作中,微波理疗仪通常在床边使用,仪器移动频繁,如操作者工作粗心大意,易使仪器碰撞和跌落,造成仪器的损坏、机体漏电、各部件松动或脱落。

照射前护士应检查仪器各部件,必要时按正规操作试开1次,确定安全正常方可使用。

接通电源,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节好功率和时间。

3.2 微波治疗过程中:(1)常询问:经常询问患者的局部感觉,密切注意切口周围皮肤的温度,以防烫伤。

(2)勤观察: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3)照射完毕:微波治疗完毕,关好开关,切断电源,将微波理疗仪推回仪器存放室,用干布擦拭后套好仪器罩备用,并在《医疗设备使用管理登记本》上记录仪器使用情况。

4 注意事项
(1)患者需在术后10小时才可以接受微波理疗,且每次照射间隔时间应在4小时以上[2]。

(2)对安装心脏起搏器或心脏电极、高血压等患者禁用微波理疗。

(3)严禁将辐射器直射眼睛、睾丸及孕妇腹部,并且不能空载输出或输出不能对着金属物,否则会损坏微波理疗仪。

(4)微波照射时,应交待患者不得入睡、看书、交谈、触摸仪器或其他金属体,以免意外发生[3]。

(5)因人而异,采用多种理疗处方。

对于接受微波理疗的患者,护士应询问和检查他们的局部知觉,对温度感觉迟钝或丧失者,微波输出功率应偏小[4]。

(6)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感。

护理人员应勤听仪器工作时的声音,如有异常声音或声音消失,应及时处理,在听的同时要勤嗅,做到有轻微的焦味也能及时发现,避免仪器损坏加重。

(7)强化护理人员素质,护理人员必须熟练并严格按操作常规使用微波理疗仪,不得随意简化操作步骤,并做好仪器的一级保养:对仪器天天清擦,周周润滑仪器车轮,做到防潮湿、防震动,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与设备科工程师联系,保证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