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尔菲法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53·E-mail:******************.cn ·中国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
【编者按】 全科医师作为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及优质基层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骨
干和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全科医师在基层卫生服务中可以担任许多岗位,如全科门诊、中医门诊、病房等,而不同岗位对于全科医师的综合能力要求有一定差异,如家庭医生除了需要具备全科医师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能力素养,还需要具备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沟通、人文、科研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如何为各岗位匹配最佳的全科人才是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层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系列文章通过文献查询、会议讨论、访谈、专家咨询等方法,梳理不同岗位全科医师综合素质的同质性和差异性,借助胜任力模型构建了家庭医生及家庭医生助理综合能力评估体系,包括评价指标、测量方法、计分办法,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估、遴选、培养不同岗位的全科人才提供依据。

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不再将全科医师当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能人才来看待,也不是只针对其职业发展方向之一——家庭医生设计能力指标,而是在明确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可就职的各岗位职责要求本身,梳理相关能力指标,并将全科医师就任的重点岗位——家庭医生的能力指标进一步对标现有考核体系,形成可量化评价的指标体系。

期待本系列文章为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科学的、有效的参考,提升岗位与人才的匹配性,从而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能力。

基于德尔菲法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陆萍,陆志敏,钱志芳*【摘要】 背景 家庭医生岗位多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岗位交错重叠、职责分工模糊已成为家庭医生开展工作
的阻碍。

如何识别和选拔优秀的家庭医生,需要一套衡量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考评工具。

目的 构建一套切实有效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为家庭医生能力评估及竞聘上岗提供依据。

方法 2018年12月通过文献回顾和小组访谈法初步拟定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框架,采用Delphi 法对31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由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分,根据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对指标进行删减,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

结果 两轮咨询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两轮咨询后专家整体权威系数为0.852>0.70,一、二、三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65、0.350、0.280(P<0.01),最终构建了由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63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构成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

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学习能力及综合管理能力6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50、0.053、0.119、0.187、0.146、0.146。

结论 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63项,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更重视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下一步将借助胜任力模型构建一套家庭医生综合能力评估体系,为家庭医生能力评估提供工具。

【关键词】 医师,家庭;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技术
【中图分类号】 R 197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069
陆萍,陆志敏,钱志芳.基于德尔菲法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8):
3553-3560.[]
LU P,LU Z M,QIAN Z F.Construction of family doctor 's competency indicator system based on the Delphi method[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0,23(28):3553-3560.
Construction of Family Doctor 's Competency Indicator System Based on the Delphi Method LU Ping ,LU Zhimin ,QIAN Zhifang *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Malu Town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0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QIAN Zhifang ,Attending physician ;E-mail :***************
【Abstract 】 Background The positions of family doctors are mostly occupied by personnel from other departments.
The overlap of positions and unclear division of duties have become obstacles for family doctors to carry out their work. How to
基金项目:2018年上海市嘉定区卫生政策研究课题(Jdwszc-06)201801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信作者:钱志芳,主治医师;E-mail:shjdqzf@
数字出版日期:2019-11-28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培训视频
·3554·E-mail:******************.cn
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运行机制进行改革,以家庭医生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1],同时政府层面围绕家庭医生的相关政策文件陆续发布,越来越突显出家庭医生岗位的重要性,同时也对该岗位的执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如何识别能胜任或有潜力胜任家庭医生岗位的员工,成为众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关注的焦点[3]。

目前,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主要由全科门诊、病房或者防保科等医生兼任,由于岗位交错重叠,职责分工模糊,给家庭医生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扰[4]。

随着家庭医生岗位越来越受到全科医生的青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采用竞聘上岗的形式选拔优秀的家庭医生[5],因此,构建一套衡量家庭医生胜任能力的考评工具迫在眉睫。

项目组在前期通过文献回顾、焦点小组会议和访谈等,明确了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的主要工作职责和内容,同时初步梳理出了一个合格的家庭医生所需要具备的相关能力特征。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确立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评价指标及各级指标权重,构建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为家庭医生竞聘上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访谈对象 于2018年12月4—14日,邀请上海市嘉定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年限超过3年、家庭医生岗位或家庭医生管理岗位的优秀执业人员,共计31人,参与咨询。

1.2 方法
1.2.1 咨询工具 在大量文献调研、访谈[6]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咨询问卷。

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1)专家基本情况。

(2)家庭医生综合能力评价指标评分:结合专家自身实际经验,分别对前期梳理出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纳入家庭医生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进行评价。

重要程度分为5个等级,从“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分别赋予1~5分。

(3)专家权威程度自我评价。

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初稿见图1。

1.2.2 数据采集办法 研究采用网上在线填写的方式进行咨询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对参与咨询的所有专家资料进行保密,并强调专家间不对本次咨询内容进行交流,由项目组人员进行意见的整理和反馈。

1.2.3 指标筛选办法 (1)采用界值法筛选评价指标。

根据各位专家对各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评分情况,计算每项指标的均值、满分频率和变异系数,根据其界值进行指标筛选。

当指标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建议删除:一是均值和满分频率低于相应的界值,且变异系数高于界值;二是均值和满分频率低于相应的界值,且变异系数低于界值。

指标均值是指每个指标具体评分结果的平均值。

满分频率是指每个指标具体评分结果中 “5分”所占的比例。

变异系数是指每个指标具体评分结果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值越小,说明专家的意见协调性越好。

界值指通过计算所有指标的指标均值、满分频率及变异系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指标均值、满分频率及变异系数的算数平均数和标准差。

其中指标均值和满分频率的界值=算数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的界值=算数平均数+标准差。

(2)基于界值法建议剔除的指标,结合家庭医生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与需
identify and select good family doctors requires a set of assessment tools to measure the competency of family doctors.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competency indicator system of family doc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family doctor's ability assessment and competitive recruitment. Methods In December 2018,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group interview,the framework of family doctor's competency indicator system was preliminarily formulated. Two rounds of consultation were performed towards 31 experts using the Delphi method. The importance of indicators was scored by experts and indicators were deleted according to the coordin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experts' opinions. Besides,by employ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the weights of the first-level,second-level and third-level indicators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of the two rounds of consultation was 100.0%,and the overall authoritative coefficient of the experts was 0.852>0.70,and the expert coordin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first-level,second-level and third-level indicators were 0.265,0.350,and 0.280(P<0.01). Finally,a family doctor's competency indicator system was established consisting of 6 first-level indicators,13 second-level indicators,63 third-level indicators and their weights. The weights of the 6 first-level indicators of basic medical service ability,public health service ability,humanistic practice ability,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education and learning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bility were 0.350,0.053,0.119,0.187,0.146,and 0.146,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family doctor's competency indicator system is scientific and forward-looking with 6 first-level indicators,13 second-level indicators,and 63 third-level indicators. Family doctor's competency evaluatio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basic medical service ability. The next step is to build an assessment system of family doctor's comprehensive competency based on the competency model in order to provide a tool for family doctor's ability assessment.
【Key words】 Physicians,family;Post competency;Evaluation;Indicator system;Delphi technique
·3555·
E-mail:******************.cn 图1 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初稿Figure 1 First draft of the family doctor 's competency indicator system
求,与项目组讨论商议各项指标删除与否。

1.2.4 指标权重的建立 采用重要性均值的差值比较法来确定指标的重要程度等级进而构造判断矩阵,该方
法的重要特点就是用两两重要性程度之比的形式表示
两个指标的相应重要性程度等级。

利用均数差值的高低
确定两指标重要性Saaty 标度,用d 表示任意两个指标
的重要性均值的差值:(1)若d =0,标度取1;(2)
若0.25<d ≤0.50,标度取3;(3)若0.75<d ≤1.00,
标度取5;(4)若1.25<d ≤1.50,标度取7;(5)若
d >1.75,标度取9;(6)若差值在两个尺度之间,则标
度为2、4、6、8,据此构造判断矩阵[7]。

根据构建的
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具体步骤如下:(1)设A 的最大
特征根为λmax ,依据判断矩阵,求出λmax 所对应的特
征向量w ,方程:A w =λmax w 。

(2)将所得w 归一化,
得到各指标权重分配得分,步骤如下(方根法):①判
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②计算每一行元素乘积的n
次方根(n 为矩阵阶数);③将向量归一化,计算所求
各指标的权重;④计算判断矩阵λmax 。

(3)一致性检验:
①计算一般一致性指标(CI ),CI =(λmax -n )/(n -1),
其中,CI =0时,A 一致,CI 越大矩阵一致性程度越差;
②计算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标度1~9对应的
RI 分别为0、0、0.58、0.90、1.12、1.24、1.32、1.41、1.45;
③计算随机一致性比例(CR ),CR =CI /RI 。

(4)求得
各指标对总体系的组合权重:矩阵A 通过一致性检验
后,将层次单排序结果转换得到各指标对总体系的组合
权重:二级指标组合权重=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
权重;三级指标组合权重=二级指标组合权重×三级
指标权重[8]。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6和SPSS 24.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计算各条目的均值、变异系数、满分频率及各级指标的Kendall 's W 值,并对其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层次分析法、百分权重法及乘积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2 结果2.1 专家基本情况 参与本次专家咨询的专家共计31名,年龄31~55岁,平均年龄为(40.1±5.4)岁;工作年限3~32年,平均工作年限为(16.8±7.9)年;岗位工作年限1~10年,平均岗位工作年限为(5.2±2.8)年。

其他情况见表1。

2.2 专家的积极程度 采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的积极程度,本研究第1轮发放咨询问卷31份,回收3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第2轮发放咨询问卷31份,回收3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2.3 专家的权威程度(Cr ) Cr 由专家对研究内容的熟悉程度(Cs )与专家对各级指标的判断依据(Ca )两个因素决定,等于Cs 和Ca 的算术平均值[9]。

经统计,两轮专家咨询后,31位专家的平均Ca 为0.890,平均Cs 为0.813,平均Cr=(Ca +Cs )/2=0.852>0.70。

具体两轮的Cr 见表2。

2.4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专家咨询意见的协调程度是指专家对于各项指标判断的一致性,常用Kendall 's W 表示,取值一般为0~1。

经统计,两轮专家咨询后,一级指标的Kendall 's W 值为0.265,二级指标的Kendall 's W 值为0.350,三级指标的Kendall 's W 值为0.280(P<0.01)。

具体两轮各级指标的Kendall 's W 值见表3。

2.5 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筛选结果 专家咨询结果第1轮:根据指标筛选结果,以及与项目组讨论决定,
对二级指标“卫生监督协管”,三级指标“职业安全管
·3556·E-mail:******************.cn
理”和“论文撰写能力”进行删除;三级指标“卫生体系认知与协调”和“卫生服务评价与改进”并入二级指标“资源利用能力”下,三级指标“合理配置资源,成本-效益维护能力”并入二级指标“团队管理能力”下。

专家咨询结果第2轮:根据指标筛选结果,以及与项目组讨论决定,对三级指标“全科医疗临床实践”“康复医疗服务”“临床思维决策”“协助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于流行病学的社区诊断能力”“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能力”“信息分析处理与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心理”“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述水平”“收集信息与批判性阅读的能力”“卫生体系认知与协调”及“对社区信息采集方式和信息统计口径的了解和使用”进行删除;并将三级指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和“慢性病的全科医疗服务”合并为指标“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全科医疗服务”。

两轮专家咨询的具体结果见表4~6。

经过上述两轮专家咨询,形成最终的家庭医生岗位表4 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一级指标重要性评价结果Table 4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importance of first-level indicators in family doctor 's competency 一级指标均值(分)满分频率(%)变异系数第1轮第2轮第1轮第2轮第1轮第2轮Ⅰ-1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4.97 4.9796.896.80.0360.036Ⅰ-2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4.35 4.2341.935.50.1400.158Ⅰ-3人文执业能力 4.65 4.5264.554.80.1050.126Ⅰ-4人际交往能力 4.65 4.6564.564.50.1050.105Ⅰ-5教育学习能力 4.61 4.5261.351.60.1070.112Ⅰ-6综合管理能力 4.58 4.5261.354.80.1230.126界值 2.65 4.3347.339.20.1380.151表5 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二级指标重要性评价结果Table 5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importance of second-level indicators in family doctor 's competency 二级指标均值(分)满分频率(%)变异系数第1轮第2轮第1轮第2轮第1轮第2轮Ⅱ-1临床专业知识 4.94 4.9793.596.80.0510.036Ⅱ-2临床诊疗技能 4.87 4.9087.190.30.0700.061Ⅱ-3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4.90 4.8790.387.10.0610.070Ⅱ-4预防服务能力
4.26 4.293
5.532.30.1480.123Ⅱ-5信息应用能力
4.39 4.1348.42
5.80.1520.150Ⅱ-6卫生监督协管
3.77- 6.5-0.164-Ⅱ-7医学人文关怀
4.58
4.6161.361.30.1230.107Ⅱ-8职业态度与素养 4.74
4.7177.471.00.1080.098Ⅱ-9沟通交流能力 4.65
4.6867.767.70.1180.101Ⅱ-10团队协作能力 4.81
4.6883.967.70.0990.101Ⅱ-11自主学习能力 4.61
4.6564.564.50.1210.105Ⅱ-12教学科研能力 3.90
4.0312.92
5.80.1530.175Ⅱ-13资源利用能力 4.35
4.5538.754.80.1270.111Ⅱ-14团队管理能力 4.61
4.6564.564.50.1210.105界值
4.17
4.3131.739.30.1500.139注:-表示无相应数据表1 31名专家基本情况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31 experts
项目
例数
百分比(%)工作岗位a 中心副主任7
22.6行政管理7
22.6家庭医生19
61.3最高学历大专1
3.2本科24
77.4硕士研究生6
19.4技术职称初级1
3.2中级19
61.3副高级1135.5
专业领域a 临床医学3096.8
公共卫生1 3.2
护理1 3.2
行政管理722.6
工作单位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22.6
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6.4
菊园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6.4
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6.4
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6.4
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6.4
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6.4
华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6.4
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6.4
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6.4
嘉定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6.4
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9.6
迎园医院
1 3.2注:a 为多选;因为修约,百分比之和非100.0%
表2 两轮咨询的专家权威程度Table 2 Results of expert authority in two rounds of consultation
指标
第1轮第2轮平均判断依据
0.8970.890平均熟悉程度
0.8130.813平均权威程度0.8550.852表3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Table 3 Degree of coordination of expert opinions 指标Kendall 's W 值χ2值df P 值第1轮一级指标0.21333.0575<0.01二级指标0.406163.76813<0.01三级指标0.267653.69779<0.01第2轮一级指标0.26541.1235<0.01二级指标0.350130.32312<0.01三级指标0.280669.23677<0.01
·3557·E-mail:******************.cn 表6 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三级指标重要性评价结果三级指标
均值(分)满分频率(%)变异系数三级指标均值(分)满分频率(%)变异系数第1轮第2轮第1轮第2轮第1轮第2轮第1轮第2轮第1轮第2轮第1轮第2轮Ⅲ-1基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
4.87 4.8787.187.10.0700.070Ⅲ-41职业安全管理 4.26-38.7-0.160-Ⅲ-2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
4.84 4.7783.977.40.0770.089Ⅲ-42批判性思维 4.13 4.162
5.825.80.1500.140Ⅲ-3相关社区专业知识
4.48 4.6851.667.70.1270.101Ⅲ-43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4.55 4.6154.861.30.1110.107Ⅲ-4中医相关基础知识
4.03 4.0312.922.60.1200.163Ⅲ-44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权益、文化多样性、信仰和自主权等 4.45 4.524
5.251.60.1140.112Ⅲ-5基本药理知识和临床合理用药知识
4.68 4.7167.774.20.1010.112Ⅲ-45公平公正地对待患者 4.55 4.6554.864.50.1110.105Ⅲ-6常见实验室检查的判断与解读
4.74 4.7174.271.00.0940.098Ⅲ-46保护患者隐私 4.71 4.6874.267.70.1120.101Ⅲ-7病案等文书的规范书写
4.68 4.6567.764.50.1010.105Ⅲ-47同理心能力 4.52 4.5554.854.80.1260.111Ⅲ-8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
4.94 4.9793.596.80.0510.036Ⅲ-48人文情感与科学精神 4.45 4.4848.448.40.1280.113Ⅲ-9慢性病的全科医疗服务
4.84 4.8483.983.90.0770.077Ⅲ-49医学法学能力 4.35 4.3538.738.70.1270.127Ⅲ-10基本急救能力
4.87 4.9087.190.30.0700.061Ⅲ-50热爱自己的职业 4.81 4.7180.671.00.0840.098Ⅲ-11基于循证医学的疾病处理
4.65 4.5564.554.80.1050.111Ⅲ-51具有主动完成医务工作的积极性 4.77 4.6577.464.50.0890.105Ⅲ-12常规诊疗操作技术的掌握与应用
4.84 4.8783.987.10.0770.070Ⅲ-52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心理 4.45 4.3954.848.40.1520.152Ⅲ-13全科医疗临床实践
4.81 4.7780.677.40.0840.089Ⅲ-53遵守职业规章制度 4.81 4.6180.661.30.0840.107Ⅲ-14病史采集技巧
4.65 4.7164.571.00.1050.098Ⅲ-54遵守职业道德与行为伦理 4.68 4.6571.064.50.1160.105Ⅲ-15药物合理应用能力
4.81 4.8780.687.10.0840.070Ⅲ-55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4.71 4.6874.267.70.1120.101Ⅲ-16首诊与转诊服务
4.71 4.7471.074.20.0980.094Ⅲ-56医学工作心理适应能力 4.61 4.4864.548.40.1210.113Ⅲ-17医学心理学服务
4.26 4.3229.03
5.50.1210.125Ⅲ-57保持个人健康状态 4.61 4.6864.567.70.1210.101Ⅲ-18家庭医疗及健康评估服务
4.48 4.4251.64
5.20.1270.128Ⅲ-58口头表达能力 4.65 4.6164.561.30.1050.107Ⅲ-19康复医疗服务
4.10 4.192
5.832.30.1590.156Ⅲ-59文字表述水平 4.42 4.4245.241.90.1280.114Ⅲ-20临床思维决策
4.55 4.6854.867.70.1110.101Ⅲ-60有效沟通技巧的运用能力 4.68 4.5867.758.10.1010.110Ⅲ-21疾病预防控制与保健
4.23 4.3932.34
5.20.1460.140Ⅲ-61自我情绪调控能力 4.65 4.6564.564.50.1050.105Ⅲ-22重点和特殊人群保健
4.29 4.4541.94
5.20.1620.114Ⅲ-62谦虚、宽容的个人特质 4.52 4.4851.648.40.1120.113Ⅲ-23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4.26 4.3538.738.70.1600.127Ⅲ-63团队成员的支持和认可度 4.71 4.5271.051.60.0980.112Ⅲ-24传染病的报告和随访处理
4.26 4.2638.738.70.1600.181Ⅲ-64组织协调能力 4.65 4.6164.561.30.1050.107Ⅲ-25对就诊患者进行疗效跟踪随访
4.48 4.2951.638.70.1270.150Ⅲ-65资源共享能力 4.52 4.4551.64
5.20.1120.114Ⅲ-26协助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06 4.0316.116.10.1410.136Ⅲ-66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与提高 4.52 4.6551.664.50.1120.105Ⅲ-27基于流行病学的社区诊断能力
4.13 4.032
5.825.80.1500.175Ⅲ-67培训进修能力 4.52 4.2651.629.00.1120.121Ⅲ-28领导社区健康的能力
4.29 4.3232.338.70.1230.139Ⅲ-68临床前沿知识、理念的学习 4.42 4.484
5.248.40.1280.113Ⅲ-29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能力
4.19 4.192
5.829.00.1300.143Ⅲ-69反省总结能力 4.52 4.3551.635.50.1120.112Ⅲ-30(中医药)健康管理
4.00 3.9712.912.90.1290.138Ⅲ-70促进他人学习及教学能力 4.23 4.1032.316.10.1460.115Ⅲ-31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管理
4.35 4.424
5.245.20.1520.128Ⅲ-71科学、系统的实践评价能力 4.13 4.1325.819.40.1500.121Ⅲ-32保存完整的医疗记录
4.61 4.5261.354.80.1070.126Ⅲ-72科学研究能力 4.03 4.002
5.819.40.1750.158Ⅲ-33信息获取、追踪和掌握新技术
4.39 4.1638.722.60.1130.126Ⅲ-73论文撰写能力 3.97-19.4-0.165-Ⅲ-34信息分析处理与管理能力
4.26 4.0632.319.40.1350.141Ⅲ-74收集信息与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4.19 4.1629.02
5.80.1430.140Ⅲ-35利用信息技术帮助诊治与患者教育
4.35 4.2641.929.00.1400.121Ⅲ-75合理利用社区医疗资源 4.32 4.4538.748.40.1390.128Ⅲ-36掌握社区人口流动情况
3.84
4.009.719.40.1520.158Ⅲ-76患者医疗费用的控制能力 4.35 4.323
5.535.50.1120.125Ⅲ-37掌握社区人群健康需求
4.23 4.1929.032.30.1320.156Ⅲ-77对社区信息采集方式和信息统计口径的了解和使用 4.19 4.1629.029.00.1430.153Ⅲ-38卫生体系认知与协调
4.06 4.032
5.822.60.1670.163Ⅲ-78根据全面预算制定团队月度、季度、年度等的工作计划 4.35 4.5241.951.60.1400.112Ⅲ-39卫生服务评价与改进 4.06 4.06
29.019.40.1790.141Ⅲ-79团队工作量统计报表的制作和上报 4.19 4.3238.741.90.1790.151Ⅲ-40合理配置资源,成本-效益维护能力 4.03 4.4529.048.40.1870.128Ⅲ-80团队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的制定 4.35
4.4548.451.60.1630.140界值
4.18 4.2029.528.90.1520.145注:-表示此指标未进行第2轮专家咨询
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3项、
三级指标63项,见表7。

2.6 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权重结果 一级指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
力、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学习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的权
重分别为0.350、0.053、0.119、0.187、0.146、0.146。

二级指标中,组合权重排在前3位的为临床专业知识
(0.172)、自主学习能力(0.117)及临床诊疗技能(0.109)。

三级指标中,组合权重排在前3位的为有效沟通技巧的运用能力(0.063)、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与提高(0.053)及基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0.043),各级指标的权重及组合权重见表7。

3 讨论3.1 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 本次研究参加咨询的31名专家,均在家庭医生岗位或家庭医生管理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在嘉定五区社区卫生服务岗位工作5年以上,对家庭医生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非常了解和有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
·3558·E-mail:******************.cn
表7 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
Table 7 Family doctor's competency indicator system
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
权重
(组合权重)
三级指标
权重
(组合权重)
Ⅰ-1基本医疗服务能力0.350Ⅱ-1临床专
业知识
0.490(0.172)Ⅲ-1基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0.251(0.043)
Ⅲ-2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0.199(0.034)
Ⅲ-3相关社区专业知识0.117(0.020)
Ⅲ-4中医相关基础知识0.036(0.006)
Ⅲ-5基本药理知识和临床合理用药知识0.128(0.022)
Ⅲ-6常见实验室检查的判断与解读0.150(0.026)
Ⅲ-7病案等文书的规范书写0.119(0.021)Ⅱ-2临床诊
疗技能
0.312(0.109)Ⅲ-8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全科医疗服务0.299(0.033)
Ⅲ-9基本急救能力0.220(0.024)
Ⅲ-10基于循证医学的疾病处理0.064(0.007)
Ⅲ-11常规诊疗操作技术的掌握与应用0.158(0.017)
Ⅲ-12病史采集技巧0.128(0.014)
Ⅲ-13药物合理应用能力0.131(0.014)Ⅱ-3综合医
疗服务能力
0.198(0.069)Ⅲ-14首诊与转诊服务0.589(0.041)
Ⅲ-15医学心理学服务0.159(0.011)
Ⅲ-16家庭医疗及健康评估服务0.252(0.017)
Ⅰ-2公共卫生服务能力0.053Ⅱ-4预防服
务能力
0.667(0.035)Ⅲ-17疾病预防控制与保健0.198(0.007)
Ⅲ-18重点和特殊人群保健0.244(0.009)
Ⅲ-19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0.164(0.006)
Ⅲ-20传染病的报告和随访处理0.093(0.003)
Ⅲ-21对就诊患者进行疗效跟踪随访0.113(0.004)
Ⅲ-22领导社区健康的能力0.136(0.005)
Ⅲ-23(中医药)健康管理0.051(0.002)Ⅱ-5信息应
用能力
0.333(0.018)Ⅲ-24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管理0.225(0.004)
Ⅲ-25保存完整的医疗记录0.344(0.006)
Ⅲ-26信息获取、追踪和掌握新技术0.089(0.002)
Ⅲ-27利用信息技术帮助诊治与患者教育0.160(0.003)
Ⅲ-28掌握社区人口流动情况0.062(0.001)
Ⅲ-29掌握社区人群健康需求0.119(0.002)
Ⅰ-3人文执业能力0.119Ⅱ-6医学人
文关怀
0.333(0.040)Ⅲ-30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0.167(0.007)
Ⅲ-31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权益、文化多样性、信仰和自主权等0.108(0.004)
Ⅲ-32公平公正地对待患者0.201(0.008)
Ⅲ-33保护患者隐私0.246(0.010)
Ⅲ-34同理心能力0.131(0.005)
Ⅲ-35人文情感与科学精神0.088(0.004)
Ⅲ-36医学法学能力0.059(0.002)Ⅱ-7职业态
度与素养
0.667(0.079)Ⅲ-37热爱自己的职业0.241(0.019)
Ⅲ-38具有主动完成医务工作的积极性0.120(0.009)
Ⅲ-39遵守职业规章制度0.092(0.007)
Ⅲ-40遵守职业道德与行为伦理0.120(0.009)
Ⅲ-41正确的职业价值观0.176(0.014)
Ⅲ-42医学工作心理适应能力0.075(0.006)
Ⅲ-43保持个人健康状态0.176(0.014)
Ⅰ-4人际交往能力0.187Ⅱ-8沟通交
流能力
0.500(0.094)Ⅲ-44有效沟通技巧的运用能力0.667(0.063)
Ⅲ-45自我情绪调控能力0.333(0.031)Ⅱ-9团队协
作能力
0.500(0.094)Ⅲ-46谦虚、宽容的个人特质0.198(0.019)
Ⅲ-47团队成员的支持和认可度0.275(0.026)
Ⅲ-48组织协调能力0.387(0.036)
Ⅲ-49资源共享能力0.140(0.013)
Ⅰ-5教育学习能力0.146Ⅱ-10自主学
习能力
0.800(0.117)Ⅲ-50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与提高0.450(0.053)
Ⅲ-51培训进修能力0.120(0.014)
Ⅲ-52临床前沿知识、理念的学习0.260(0.030)
Ⅲ-53反省总结能力0.171(0.020)Ⅱ-11教学科
研能力
0.200(0.029)Ⅲ-54促进他人学习及教学能力0.312(0.009)
Ⅲ-55科学、系统的实践评价能力0.490(0.014)
Ⅲ-56科学研究能力0.198(0.006)
·3559·E-mail:******************.cn
嘉定区的意见。

两轮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的平均Cr为0.852>0.70,表明结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10]。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形成最终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63项。

一级指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学习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的权重分别为0.350、
0.053、0.119、0.187、0.146、0.146;二级指标中,组合权重排在前3位的为临床专业知识(0.172)、自主学习能力(0.117)及临床诊疗技能(0.109);三级指标中,组合权重排在前3位的为有效沟通技巧的运用能力(0.063)、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与提高(0.053)及基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0.043)。

第1轮专家咨询后,各级评价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13、0.406、0.267,第2轮专家咨询结束后,各级评价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65、0.350、0.280。

研究显示,协调系数取值范围为0~1,其值越大协调性越好[11],可认为两轮专家意见的协调性较好。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及事后的沟通,专家的协调系数并没有很大改善,课题组总结分析为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上海市社区综合改革(社改)分成3批开展,嘉定区也不例外,2015年以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行先试,本轮社改核心家庭医生制度推进的时间先后,导致社改推进的深度和家庭医生工作内容有明显的差异;二是嘉定区和其他区(县)或者省(市)一样,有着明显的南北差异,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服务模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但从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制推进的成功经验[5],以及皇甫慧慧等[12]提出的家庭医生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来看,课题组认为通过咨询所确定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将进一步进行细化及实证研究。

3.2 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更重视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在一级指标中,权重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基本医疗服务能力(0.350)、人际交往能力(0.187)及教育学习能力(0.146),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权重最低(0.053)。

因此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重点在于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家庭医生首先是一名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是临床医生,主要的日常工作是围绕基本医疗服务展开,其临床基本能力的高低与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13]。

潘艳[14]提出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综合的人文素质。

一级指标中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权重最低,课题组翻阅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分析原因如下:一是本次参加咨询的专家都是家庭医生或者家庭医生管理者,都是临床医生出身,将基本医疗及沟通作为最重要的指标是其历来工作的出发点;二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在第十二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中提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的重点不是公共卫生服务,而是针对不同层次需求,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基本医疗服务包,明确了家庭医生工作的重点;三是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基本医疗为切入点,以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管理为重点,在门诊医疗的同时完成随访等工作,有医学背景的家庭医生助理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5],团队密切配合,很好地承担起了分管片区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

因此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以医疗为切入点,辅以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目前家庭医生人力资源不是很充沛的背景下可行的指标体系。

3.3 本研究的意义和下一步的方向 近年来,随着对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高度重视,对于全科医生胜任力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叶腾飞等[15]在研究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从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人文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及教育学习能力5个方面提出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但家庭医生岗位对于全科医生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基于全科但更高于全科,从课题组前期对于家庭医生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的梳理及访谈中,总结了32项主要工作职责,涉及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学习能力、综合管理能力6个方面。

目前对于家庭医生岗位能力评估体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研究在现阶段有非常大的意义。

接下来,课题组将重点解决测量工作细化和测量结果分级办法的研制,借助胜任力模型构建一套家庭医生综合能力评估体系,包括评价指标、测量办法、计分办法和分级办法,应用并评价工具的性能,为家庭医生能力评估提供工具。

作者贡献:陆萍负责研究设计与实施、撰写论文、
Ⅰ-6综合管理能力0.146Ⅱ-12资源利
用能力
0.333(0.049)Ⅲ-57合理利用社区医疗资源0.525(0.026)
Ⅲ-58患者医疗费用的控制能力0.334(0.016)
Ⅲ-59卫生服务评价与改进0.142(0.007)Ⅱ-13团队管
理能力
0.667(0.097)Ⅲ-60根据全面预算制定团队月度、季度、年度等的工作计划0.394(0.038)
Ⅲ-61团队工作量统计报表的制作和上报0.141(0.014)
Ⅲ-62团队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的制定0.233(0.023)
Ⅲ-63合理配置资源,成本-效益维护能力0.233(0.023)
(续表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