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室外回填土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室回填土施工方案
1、工程慨况
本工程为地下二层;地上30层框架剪力墙构造,地下室底板面标高-9.15m,根底采用天然独立+筏板根底,;总用地面积8325㎡,总建筑面积约5.33万㎡。
地下二层,为设备用房、停车场、人防地下室。
地下室室外回填位置为地下室外墙的四面,回填地方狭窄,回填总深度约为9.15m,建筑物外围周长约为320m。
其中处于正负零施工阶段,回填较为不变。
按照现在场地情况本工程划分为3个水平施工区段进展回填施工。
2.土方回填控制要点
2.1土料要求
室外回填采用外运土方,填方土料要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应符合
设计规定。
如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径不大于每层铺土厚的2/3〕,可用于表层下的填料;〔2〕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填料;
2.2含水量控制
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质量,在夯实前应先实验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遍数。
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为适宜。
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如土料过干,那么应预先洒水润湿,每1m³铺好的土层需要补充水量。
当含水量小时,亦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等措施。
在气候枯燥时,须采用加速运土、平土和夯实过程,以减少土的水分散失。
2.3基底处理
⑴场地回填应先去除基底上垃圾,排除基坑中积水、淤泥和杂物,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土方造成下陷。
⑵当填方基底为松土时,应将基底充分夯实或碾压密实。
2.4施工准备
⑴回填土前应去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截洪沟,防止地面水流人填方区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⑵由于本次回填为外运土,回填前应对场地进展处理以便自卸车能够到达回填位置。
〔3〕回填前应对地下室砌筑临时保护墙,并做防水。
〔4〕地下室外架的撤除。
3.填土方法
3.1室外基坑回填土采用人工填土,因施工现场狭小,回填时,自卸车将土方靠近回填区域基坑边缘均匀依次倾倒,就近将回填土推入基坑底,然后将土人工倒运、摊铺平整。
4.填土压实
4.1密实度要求
填方的密实度要求和质量指标通常以压实系数λc表示,压实系数为土的控制〔实际〕干土密度与最大干土密度的比值。
最大干土密度是当最优含水量时,通过标准的击实方法定。
本工程λc≥0.94,最优含水量Wop为12~15%。
4.2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
4.3填土压〔夯〕实方法
4.3.1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
当采用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那么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防止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4.3.2填土应从场地最低局部开场,又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用打夯机械夯实时不大于25cm。
4.3.3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行车、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
4.3.4夯实前应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展,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穿插,分层夯打。
4.3.5土层外表太干时,应洒水湿润后,继续回填,以保证上下层接合良好。
4.3.6外墙回填时,填土层如有地下水或滞水,在地势较低处设置集水坑抽水。
4.3.7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展下道工序。
4.3.8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或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排水。
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压实。
5.图纸要求
构造总说明三条回填土要求如下
.根底验收合格,事先去除基坑中的浮泥杂物,四周均衡用最优含水量的粘性土分层夯实回填,压实系数0.94.
6.质量控制与检验
6.1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高度,含水量控制和压实程序。
6.2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在夯实或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展检验,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实度,或用小轻便触探仪直接通过锤击数来检验干密度和密实度,符合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
6.3基坑填土,每层按100~500m²取样一组;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400~900m²取样一组。
取样部位在每层的下半部。
用灌砂法取样应为每层压实后的全部深度,测定土的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
6.4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0.08t/m³,且不应集中。
6.5本工程要求室外回填土所含石块的最大尺寸不得超过15cm,回填土中尺寸大于15cm
的石块在装土和卸土时挑出。
6.6填方施工完毕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参见下表。
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平安技术措施
7.1土方回填时派专人全过程监控保护墙的稳定性。
7.2基坑回填土时设立施工戒备区域,施工戒备区域内下方不得有人,施工车辆作业前必须检查车辆的刹车装置等,确保完好有效,司机严禁酒后驾车,作业前司机必须熟悉场内环境,车辆倒车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车辆,后车轮停靠位置必须距离基坑边缘≥2米。
7.3所使用的蛙式打夯机等回填机械严禁碰撞后浇带保护砖墙,搬运蛙式打夯机到作业面必须使用起重设备,无论在工作之前和工作中,凡需搬运蛙式打夯机必须切断电源,不准带电搬运;蛙式打夯机属移动式手持电开工具,使用前要检查电气线路,防止电线破损,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漏电保护器完好有效,蛙式打夯机外壳作好保护接零,防止漏电、触电。
停机时要关闭电闸,
蛙夯的电器开关与入线处的联接,要随时进展检查,避
免入接线处因振动、磨损等原因导致松动或绝缘失效。
蛙夯操作必须两人一,一人扶夯,一人提电线,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绝缘用品,两人要密切配合,防止拉线过紧和夯打在线路上造成事故;两台以上蛙夯同时作业时,左右间距不小于5米,前后不小于10米。
相互间的胶皮电缆不要缠绕穿插,并远离夯头。
7.4土方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 不超载, 防止运输中遗撒;如现场出
现漏土及扬尘应及时清理。
7.5人员作业前必须进展平安技术交底,交底到每个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