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考化学大学考复习考点突破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8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化学大一轮学考复习考点突破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8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检测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考化学大一轮学考复习考点突破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8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检测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考化学大一轮学考复习考点突破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8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检测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8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考纲要求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一 用“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根据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或元素化合价变化,可以把化学反应划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是反应前后有无元素的化合价升降。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示例]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①Cu 2S +O 2错误!2Cu +SO 2
②3O 2错误!2O 3
③Fe 2O 3+3CO 错误!2Fe +3CO 2
④2Na+2H 2O===2NaOH +H 2↑
⑤CaCO 3错误!CaO +CO 2↑
⑥2H 2O 2=====MnO 22H 2O +O 2↑
⑦SO 3+H 2O===H 2SO 4
⑧2Fe+3Cl 2错误!2FeCl 3
⑨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
⑩NaH+H 2O===NaOH +H 2↑
⑪IBr +H 2O===HIO +HBr
答案 ①③④⑥⑧⑩ ⑦⑧ ⑤⑥ ①④ ⑨⑪
2.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实例:在Fe2O3+3CO错误!2Fe+3CO2的反应中Fe2O3是氧化剂,CO是还原剂;C元素被氧化,Fe 元素被还原;Fe2O3具有氧化性,CO具有还原性;CO2是氧化产物,Fe是还原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
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

如:
(2)常见还原剂
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阴离子及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某些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

如:
(3)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元素化合价处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中间价态的物

Fe2+Fe3+Fe
SO错误!(H2SO3)SO2-,4S
H2O2O2H2O
其中Fe2+、SO错误!(H2SO3)主要表现还原性,H2O2主要表现氧化性.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2)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
(3)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4)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5)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
答案(1)×(2)×(3)×(4)×(5)√
2.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吗?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答案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也不一定被氧化,如:Cl-―→Cl2,
氯元素被氧化,Cu2+―→Cu,铜元素被还原.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题组一氧化还原反应及基本概念判断
1.(2016·丰台模拟)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将乙醇滴入酸性K2Cr2O7溶液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B.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
C.将H2C2O4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D.将新制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答案B
解析A项,溶液变为绿色是因为乙醇将Cr2O错误!中+6价的铬还原为+3价铬,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SO2+2NaOH===Na2SO3+H2O没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H2C2O4中+3价的碳将MnO错误!中+7价的锰还原为Mn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利用了氯水中的次氯酸氧化有机色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前几年,部分巨能钙被检出含有双氧水,而双氧水有致癌性,可加速人体衰老,因此卫生部已开始加紧调查巨能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H2O2、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都存在共价键
B.双氧水是绿色氧化剂,可作医疗消毒剂
C.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Cl2、KMnO4反应时表现H2O2的氧化性
D.H2O2作漂白剂是利用其氧化性,漂白原理与HClO类似、与SO2不同
答案C
解析A项,过氧根中的氧和氧之间就是共价键;B项,双氧水有氧化性,被还原时产物为水,是绿色氧化剂;C项,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遇到强氧化剂时表现还原性;D项,双氧水的漂白原理是其氧化性的表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其和有机色质的结合过程,不是氧化性作用的结果.
3.(2017·永丰县调研)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 x)(3<x<4;M表示Mn、Co、Zn 或Ni的二价离子),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NO2等氧化物转化为单质,转化流程如图所示:有关上述转化过程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Fe2O4表现了还原性
B.MFe2O x表现还原性
C.SO2和NO2表现了还原性
D.SO2和NO2发生了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A项,由信息可知,MFe2O4与氢气的反应中,M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B项,MFe2O x在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NO2等氧化物转化为单质,则氧化物为氧化剂,MFe2O x为还原剂,体现其还原性;C项,由B可知,SO2和NO2表现了氧化性;D项,SO2和NO2发生了还原反应。

题组二运用“双线桥”分析陌生氧化还原反应
4.(2016·威海模拟)某种飞船以N2H4和N2O4为动力源,发生反应:2N2H4+N2O4===3N2+4H2O,反应温度可高达2 700 ℃,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N2H4是氧化剂
C.N2O4是还原剂
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答案D
解析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实际上是不同价态的氮元素之间发生的归中反应,N2H4是还原剂,N2O4是氧化剂,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5.偏二甲肼[(CH3)2NNH2]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H3)2NNH2(l)+2N2O4(l)===2CO2(g)+3N2(g)+4H2O(g),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2O4
解析反应中N2O4中N由+4价变为0价,作为氧化剂。

1.解决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一般思路
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

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不同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2.确定元素化合价的方法
(1)代数和法
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如有机物中碳元素化合价(设为x )的确定方法:有机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利用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规则确定碳元素的化合价。

乙酸(C 2H 4O 2)中满足2x +(+1)×4+(-2)×2=0,则x =0。

(2)记忆法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借助化合价口诀来记忆: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3)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判断:
Cu +2错误!错误!、错误!、错误!、Al 错误!、错误!、错误!2O 错误!、H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考点二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
(1)氧化性是指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如:Na -e -===Na +,Al -3e -===Al 3+
,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 比Al 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 比Al 的还原性强。

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 3+、H 2SO 4、KMnO 4等;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 -、S 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 2+、S 、Cl 2等.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根据反应条件和产物价态高低进行判断
①与同一物质反应,一般越易进行,则其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

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 与热水反应,Al与水加热反应也不明显,所以还原性:Na>Mg>Al;非金属单质F2、Cl2、Br2、I2与H2反应,F2与H2暗处剧烈反应并爆炸,Cl2与H2光照剧烈反应并爆炸,Br2与H2加热到500 ℃才能发生反应,I2与H2在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才缓慢发生反应,且为可逆反应,故氧化性:F2>Cl2>Br2>I2。

②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一般条件越低,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MnO2+4HCl(浓)错误!MnCl2+Cl2↑+2H2O,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由上述反应条件的不同,可判断氧化性:KMnO4>MnO2。

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不相同,可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进行判断:氧化产物的价态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2Fe+3Cl2错误!2FeCl3,Fe+S错误! FeS,则氧化性:Cl2>S。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2)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性越强,相应单质越活泼()
(4)金属原子失电子数越多,金属的还原性越强( )
答案(1)√(2)×(3)×(4)×
解析(1)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发生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如:H2和O2发生反应需要点燃或光照。

2.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具有强氧化性?试举例说明。

答案不一定,如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在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事实上HClO的氧化性比HClO4强,HClO有强氧化性;再如浓硫酸和Na2SO4溶液中,硫元素均为+6价,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Na2SO4溶液无氧化性。

题组一依据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1.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4++Fe2+===Fe3++Ce3+
Sn2++2Fe3+===2Fe2++Sn4+
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Sn2+、Fe2+、Ce3+B.Sn2+、Ce3+、Fe2+
C.Ce3+、Fe2+、Sn2+D.Fe2+、Sn2+、Ce3+
答案A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强。

由方程式可知,还原性:Fe2+>Ce3+;Sn2+>Fe2+.
2.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①Tl3++2Ag===Tl++2Ag+,②Ag++Fe2+===Ag+Fe3+,③Fe+2Fe3+===3Fe2+,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
A.Tl3+〉Fe3+〉Ag+B.Fe3+〉Ag+>Tl3+
C.Tl+>Ag+〉Fe2+D.Tl3+>Ag+〉Fe3+
答案D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题组二依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3.(2017·延安质检)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答案A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可判断B中氧化性:Cl2〉I2;C中氧化性:Co2O3>Cl2;D中氧化性:Fe3+〉I2,这些结论与题给信息一致。

对于A,由于I-的还原性强于Fe2+,所以Cl2应先氧化I-,而不应先氧化Fe2+.
4.已知I-、Fe2+、SO2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2Fe3++SO2+2H2O===2Fe2++SO2-4+4H+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H2SO4===SO2↑+O2↑+2H2O
D.2Fe3++H2O2===2Fe2++O2↑+2H+
答案C
解析A项,还原性:SO2>Fe2+,符合题意;B项,还原性:SO2>I-,符合题意;C项,还原性:H2O2>SO2,与题意矛盾;D项,还原性:H2O2>Fe2+,符合题意。

题组三外界条件影响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5.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

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②Cu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FeCl3溶液
⑤Cl2和NaOH溶液⑥Fe和HNO3溶液⑦Fe和H2SO4溶液⑧Na和O2
(1)由于浓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温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还原反应不受浓度、温度影响的是__________。

答案(1)①③⑥⑦(2)⑤⑥⑦⑧(3)②④
解析⑥Fe和浓HNO3常温下钝化,加热继续反应,Fe和稀HNO3反应,HNO3被还原成NO。

⑦Fe和浓H2SO4常温下钝化,加热继续反应,Fe和稀H2SO4反应生成FeSO4和H2。

根据影响因素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方法
(1)浓度:同一种物质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浓H2SO4>稀H2SO4,浓HNO3>稀HNO3,还原性:浓HCl>稀HCl。

(2)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3)酸碱性:同一种物质,所处环境酸(碱)性越强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强。

如:酸性条件:2MnO错误!+6H++5SO错误!===2Mn2++5SO错误!+3H2O
中性条件:2MnO错误!+H2O+3SO错误!===2MnO2+3SO错误!+2OH-
碱性条件:2MnO错误!+2OH-+SO错误!===2MnO错误!+SO错误!+H2O+
其氧化性为KMnO4(酸性)〉KMnO4(中性)>KMnO4(碱性)
题组四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实验探究
6.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ⅤA族,其价态为+3时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

现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向其中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表所示:
加入溶液1适量铋酸钠溶

2过量的双氧水
3适量KI。

淀粉溶

实验现象溶液呈紫红色紫红色消失,产生气

溶液变成蓝色
则NaBiO3、KMnO4、I2、H2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I2、H2O2、KMnO4、NaBiO3
B.H2O2、I2、NaBiO3、KMnO4
C.NaBiO3、KMnO4、H2O2、I2
D.KMnO4、NaBiO3、I2、H2O2
答案C
解析由①中现象可知,NaBiO3把Mn2+氧化生成MnO错误!,则NaBiO3(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KMnO4(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②中现象可知,KMnO4氧化H2O2产生O2,自身被还原为Mn2+,则KMnO4(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H2O2的氧化性;从价态上看,高锰酸钾的氧化性一定是强于二氧化锰;由③中现象可知:碘离子被双氧水氧化成单质碘,则双氧水(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综上所述,NaBiO3、KMnO4、I2、H2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NaBiO3>KMnO4>H2O2>I2.
7.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

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关闭K2.
Ⅳ。

打开活塞b,使约2 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

打开K3和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关闭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________.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制取的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使溶液褪色,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答案(1)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
(2)NaOH溶液
(3)MnO2+4HCl(浓)错误!MnCl2+Cl2↑+2H2O
(4)2MnO错误!+5SO2+2H2O===2Mn2++5SO错误!+4H+
(5)乙、丙
解析(1)通入一段时间N2,排出装置中的氧气。

(2)氯气和二氧化硫都是有毒气体,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吸收.
(3)A中发生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

(4)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二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溶液显酸性,检验硫酸根离子应选择氯化钡溶液;乙中第一次,说明氯气不足,氯气氧化性大于铁离子,第二次有硫酸根离子,说明发生二氧化硫与铁离子的反应,则铁离子的氧化性
大于二氧化硫;丙中第一次有Fe3+,无Fe2+,则氯气的氧化性大于铁离子,第二次有亚铁离子,说明发生二氧化硫与铁离子的反应,则铁离子的氧化性大于二氧化硫。

1.(2015·海南,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
A.明矾净化水B.纯碱去油污
C.食醋除水垢D.漂白粉漂白织物
答案D
解析A项,明矾净水是利用Al3+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能力,错误;B项,纯碱去油污是利用碳酸钠水解,溶液呈碱性,错误;C项,食醋除水垢是利用醋酸的酸性,能与碳酸钙反应而除去,错误;D项,因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而用于漂白织物,正确。

2.(2015·四川理综,1)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A.明矾作净水剂
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C.漂粉精作消毒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答案D
解析A项,明矾作净水剂是因为它溶于水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沉降,错误;B项,甘油作护肤保湿剂是因为它具有吸湿性,错误;C项,漂粉精作消毒剂是因为它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错误;D项,铁粉作食品袋中的脱氧剂是因为铁粉具有还原性,能够和氧气发生反应,降低食品袋中的氧气浓度,正确. 3.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所以Br-还原性强于Cl-(√)(2015·山东理综,11C)
(2)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则氧化性:Cl2〉I2(√)(2015·广东理综,22C)
(3)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红色,则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2015·广东理综,22D)
(4)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2014·山东理综,7C)(5)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2014·山东理综,7D)
1.(2016·山西晋商四校第四次联考)下列变化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生成淡黄色物质
B.向新制氯水中加入足量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
C.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D.向氢碘酸中滴加FeCl3溶液,产生棕色物质
答案C
解析A项,钠在加热时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不符合题意;B项,新制氯水中含有Cl2,与Na2SO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2SO3+Cl2+H2O===Na2SO4+2HCl,使氯水褪色,不符合题意;C项,纯碱溶液中CO错误!发生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符合题意;D项,HI与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HI+2FeCl3===2FeCl2+I2+2HCl,由于生成I2而使溶液呈棕色,不符合题意.
2.为了确定某样品是否被氧化,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不正确的是()
A.FeCl2(NH4SCN溶液)
B.KI(淀粉溶液)
C.白磷(紫色石蕊溶液)
D.Na2SO3(BaCl2溶液)
答案D
解析A项,亚铁离子易被氧化为铁离子,可利用NH4SCN溶液检验铁离子,若溶液为红色则确定样品被氧化,故A正确;B项,碘离子能被氧化为碘单质,淀粉遇碘变蓝,则可利用淀粉溶液来确定是否被氧化,故B正确;C项,白磷被氧化为五氧化二磷,遇水反应生成磷酸,加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可以确定样品被氧化,故C正确;D项,亚硫酸根离子能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能与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不能确定样品是否被氧化,故D错误。

3.在下列变化中,一定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2O2→O2B.Cl2→Cl-
C.Fe(OH)2→Fe(OH)3D.NO2→HNO3
答案C
解析A项,Na2O2与水反应即可实现,但水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B项,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但水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B错误;C项,铁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一定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故C正确;D项,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但水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D错误。

4.(2016·荆州松滋二中检测)下列反应中,Na2O2只表现强氧化性的是( )
A.2Na2O2+2CO2===2Na2CO3+O2
B.Na2O2+MnO2===Na2MnO4
C.5Na2O2+2MnO错误!+16H+===10Na++2Mn2++5O2↑+8H2O
D.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
答案B
解析A项,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项,Na2O2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C项,Na2O2作还原剂,表现还原性;D项,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5.ClO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2KClO3+H2C2O4+H2SO4错误!2ClO2↑+K2SO4+2CO2↑+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2是氧化产物
B.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C.H2C2O4的氧化性强于ClO2的氧化性
D.ClO2作水处理剂时,利用了其强氧化性
答案C
6.在下列变化中①工业制盐酸②工业制漂粉精③实验室制氯气,按氯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答案D
解析①H2+Cl2=====,点燃
2HCl,氯元素被还原;②2Cl2+2Ca(OH)2===CaCl2+Ca(ClO)2+
2H2O,氯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③4HCl(浓)+MnO2=====,△
MnCl2+Cl2↑+2H2O,氯元素被
氧化.
7.以下反应不属于“同一价态的同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是( )
A.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B.硫与热NaOH溶液
C.H2O2溶液中加入MnO2D.KClO3与盐酸
答案D
解析A项,S2O错误!+2H+===SO2↑+S↓+H2O;B项,3S+6NaOH错误!2Na2S+Na2SO3+3H2O;C项,2H2O2错误!2H2O+O2↑;以上三个都是同一价态的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反应,而D项,ClO错误!+6H++5Cl-===3Cl2↑+3H2O中,ClO错误!的+5价的Cl元素降为0价,被还原,Cl-中-1价的Cl元素升为0价,被氧化。

8.工业生产钠和烧碱的原理如下:
①电解熔融氯化钠制钠:2NaCl(熔融)错误!2Na+Cl2↑
②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2NaCl+2H2O错误!2NaOH+H2↑+Cl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①和②中,氯化钠均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在反应①中氯气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氢气是还原产物
C.若标准状况下生成等体积的气体,则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电子总数相等
D.若消耗等质量的氯化钠,则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电子总数相等
答案D
解析反应②中氯化钠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A错误;反应①中氯气是氧化产物,B错误;反应①中,转移2 mol电子,生成1 mol气体,反应②中,转移2 mol电子,生成2 mol气体,C错误;反应①和②中,消耗1 mol氯化钠均转移1 mol电子,D正确。

9.(2016·安徽学普联考)黑火药爆炸时可发生反应:4S+16KNO3+16C===3K2SO4+4K2CO3+K2S +12CO2↑+8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消耗12 g C时,反应转移5 mol电子
C.还原产物只有K2S
D.KNO3只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A
解析S元素由0价变为+6价和-2价,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则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项正确;C元素由0价变为+4价,S元素由0价变为+6价,消耗16 mol C时,转移16 mol×4+3 mol×6=82 mol电子,故消耗12 g C(即1 mol)时,反应转移5.125 mol电子,B项错
误;该反应中K2S和N2都是还原产物,C项错误;KNO3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D 项错误.
10.(2016·肇庆期末)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x Na2O +16N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5
B.每生成16 mol N2转移10 mol电子
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5
答案D
解析据Na原子守恒可知,2x=10,则有x=5,A项正确;该反应中,N元素由+5价、-错误!价变为0价,故每生成16 mol N2转移10 mol电子,B项正确;该反应中,N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则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项正确;生成16 mol N2时,有15 mol N2是氧化产物,1 mol N2是还原产物,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5∶1,D项错误。

11.已知氧化性:Cl2>Fe3+>I2。

向FeI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水,有关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2I-+Cl2===I2+2Cl-
B.2Fe2++2I-+2Cl2===2Fe3++I2+4Cl-
C.2Fe2++4I-+3Cl2===2Fe3++2I2+6Cl-
D.2Fe2++6I-+4Cl2===2Fe3++3I2+8Cl-
答案B
解析B项不符合配比关系,应改为2Fe2++4I-+3Cl2===2Fe3++2I2+6Cl-。

12.(2016·保定模拟)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只有O2
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10 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错误!>Cl2>Fe3+>Br2
答案B
解析根据原子守恒,产物中还应有H2O,故A错误;由产物知反应②中Cl2没有氧化Br-,则反应②中n(Cl2)∶n(FeBr2)=1∶2,故B正确;由MnO-,4―→Mn2+知,反应③的另一反应物为HCl,则生成1 mol Cl2,转移2 mol电子,故C错误;在反应②中Br-没有被Cl2氧化,即Cl2先氧化Fe2+,则氧化性Cl2>Br2>Fe3+,故D错误。

13.(1)根据反应KClO3+6HCl===3Cl2↑+KCl+3H2O可知,每生成3 mol Cl2转移________ mol e-;
(2)2Na2O2+2H2O===4NaOH+O2↑,每产生1 mol氧气转移________ mol e-;
(3)已知将过氧化钠加入硫酸亚铁盐溶液中发生反应:
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每4 mol Na2O2发生反应转移________mol e -.
答案(1)5 (2)2 (3)6
解析(1)中反应属于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3个Cl2分子中,有1个Cl原子来源于KClO3,另外5个Cl原子来源于HCl,所以每生成3 mol Cl2转移电子5 mol。

(2)中Na2O2中的氧由-1到-2、-1到0价,故每生成1 mol O2转移2 mol e-。

(3)化合价升高总数:4Fe2+―→4Fe3+,化合价升高4,对于4 mol Na2O2,其中1 mol Na2O2中的氧由-1到0价,化合价升高2,总数为6;化合价降低总数:3 mol Na2O2中的氧由-1到-2价,降低总数为6,所以每4 mol Na2O2发生反应转移6 mol电子。

14.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

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亚硝酸盐被还原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2)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