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1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总分100分,用时90分钟)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40道,每题1分,共40分)
读下图,回答第1-2题。

1.图中各点最可能表示世界
A.主要能源矿产产地
B.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C.自然和文化遗产地
D.近10年7级以上地震震中
2.在6月到8月期间
A.正午太阳高度角①比②小
B.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C.④地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D.便于在⑤地开展科学考察
下图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右图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4

3.发生左图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A.突发地震B.坡度较大的山地C.连降暴雨D.地表堆积物较多4.右图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入射时间最长,且受左图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A.a B.b C.c D.d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与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6.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I、II B.III、IV C.I、III D.II、IV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自然景观。

读图回答7-8题。

甲椰林风光乙石林美景丙林海雪原丁大漠胡杨
7.图中某一景观主要分布地所属的自然区与其他景观不同,该景观应为
A.甲B.乙C.丙D.丁
8.有关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长夏无冬,四季湿润B.乙——流水侵蚀,千沟万壑C.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D.丁——冬冷夏热,植被稀疏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地表径流汇流到河口时间相等的各点连线),读图回答9-10题。

9.据图中信息判断
A.该河流干流的流向为东南向西北B.该流域S1、S2、S3范围中河床坡度较缓的是S3 C.该河流干流长度约为20千米D.该图不能为防洪提供决策参考
10.当该流域等流时线为一年中最密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B.福建正值台风多发季节
C.该流域河流含沙量最大D.该流域面积最大
左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

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

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1-12题。

1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1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①岩浆侵入②地壳运动③外力作用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某探险队在新疆某地形区进行考察,从某地出发,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图所示。

图中数据表示海拔高度。

读图完成13-14题。

13.考察队沿途所见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规律
14.图中海拔2100~3000米左右的高度为云杉林,其成因为
A.位于向阳坡,热量条件充足B.受西风带影响,迎风坡多地形雨
C.受山谷风的影响,多夜雨D.受副极地低压带的控制,多降雪
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
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该地可能是
A.刚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缘
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16.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17-19题。

17.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18.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19.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某区域图,读后回答20-21题。

20.城市①、②、③的服务范围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②③①
D . ②①③ 21.经过③城市的交通干线在修建时的主要限制条件是
A . 沿线河网密布
B . 沿线冰川广布
C . 沿线地势起伏大
D . 沿线多沙漠
自去年11月1日至2012年1月30日,在日本9个道县因下雪已造成50人殒命,由于北陆地区以及东北部分地区的实际积雪厚度已有3米多,因此在将来一周内如继续降雪,部分地区的积雪厚度将高出5米。

读图回答22-23题。

22.有关此次暴雪成因分析不准确的是
A .强冷空气南下
B .日本海增湿作用
甲岛屿的放大图
C.东南风带来水汽 D.山地的抬升作用
23.关于甲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火山喷发而形成 B.沿岸可能拥有不冻港
C.虚线框内东南部地势较平坦,西北部地势较陡峻 D.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读下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
25.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

其主要原因是
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
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D.上游来沙量减少
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为黑夜,此时在丙地正好可以看到日落的景观,读图完
成26-27题。

26.若此刻丙地地方时是17:30,同时正好有一架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行程用了2小时30分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先向东北后向东南飞
B.飞机先向西南后向西北飞
C.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17:20
D. 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20时
27. 此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北印度洋海水向东流
B. 黄河正处于枯水期
C.长江中下游处于伏旱期
D.南极高压正处于强盛期
下图是某地近地面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8-29题。

28.7—9日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热带气旋 B.温带反气旋 C.急行冷锋 D.准静止锋
29.该天气系统控制期间,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细雨连绵 B.狂风暴雨 C.秋高气爽 D.艳阳高照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和降水量月份变化曲线图,回答30-31题
30.左图中铁路PQ建设时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高寒缺氧,多年冻土 B.气候干燥,沙尘飞扬
C.地表起伏,地质复杂 D.地势低洼,沼泽众多
31.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降水量的月份变化曲线,符合左图中Q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秦皇岛市某中学一学生所画的2011年6月21日某时刻的不同日期分布图,其中阴影部分为6月21日,N为北极点,经线NQ位于太平洋中。

读图完成32题。

32.图示时刻,甲地
A.日影朝向西南 B.日影朝向东北 C.日影朝向正南 D.无日影
读下图,外圆为晨昏圈,中心点O为太阳直射点,N为北极点,A点的地理坐标为(66°34′N,0°),据此回答33-35题。

33.O点的地理坐标为
A.0°,O° B.23°26′N,180° C.23°26′N,0° D.0°,180°34.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E点和F点都在赤道上 B.E点和F点都在回归线上
C.0点此时昼夜平分 D.AEB为昏线
35.此时北京时间是
A.6月22日8时 B.6月22日20时
C.12月22日8时 D.12月22日20时
下图为我国①,②两地某日日出日(北京时间)示意图,读后完成36-37题
36.①地可能为
A.北京 B.成都 C.哈尔滨 D.乌鲁木齐
37.①地应位于②地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下图为地球上某日一条完整的昏线,ac为昏线的顶点,B点为昏线的中心点,昏线在地球上为东北-西南走向,a点的地理坐标为(74º24'N,150ºE),完成下列38-40题38.a 点与c点的经度数相差是
A.0º B.90º C.180ºD.160º
A.西南 B.东南 C.东北D.西北
4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北京时间是
A.5月21日左右22点 B.6月22日10点
C.12月22日14点 D.12月22日10点
第Ⅱ卷(综合题共60分)
41.(14分)读图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试分析朱诺一月、七月气温都比希布伦高得多的原因。

(8分)
(2)一月气温旧金山高于诺福克,七月气温诺福克反而高于旧金山,试分析原因。

(6分)
42、(16分)下图中A、B地区为高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A、B两地形区地形的差异(4分)
(2)比较A、B两高原气候类型和成因的异同(12分)
43.(15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古马里是13世纪-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

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

表3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表3
水稻玉米杂粮其它合计
占播种总面积比例(%) 8.O 12.O 74.2 5.8 l00
占总产量比例(%) 5.O 4.9 88.8 1.3 100
古马里帝国贸易通道
城市
河流
沙漠
离岸寒流区
夏季盛行风
降水量/mm
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乙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5分)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7分)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3分)
44.(15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

下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

下图b 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⑴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3分)
⑵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堆积的原因。

(6分)
⑶说明乙地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6分)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
DBBBA DDDBA BACBD CACAA CCBBD CBABC BDBAA ACCAA
二、综合体(共60分)
41.(14分)
(1)朱诺位于太平洋东岸,高大山脉对北方冷空气有明显的阻挡作用,(2分)
加之终年受暖流和西风影响。

(2分)
希布伦位于大西洋西岸,北方冷空气对其影响较大,(2分)加之终年受寒流影响。

(2分)
(2)冬季,旧金山虽然受寒流影响,但高大山脉对北部冷空气有明显的阻挡作用。

(2分)
诺福克虽然受暖流影响,但冬季受北部冷空气影响较大,气温较低。

(1分)
夏季,旧金山受寒流影响,加之高大山脉对东南暖湿气流有明显的阻挡作用。

(2分)
诺福克不仅受暖流影响,且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较大,气温较高。

(1分)
42.(16分)
(1)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2分)。

B(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崎岖(2分)。

(2)气候类型相同点:同为季风气候(2分)不同点:A高原为热带季风气候(2分),B高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成因上:B高原气候类型成因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2分);A高原成因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2分)和海路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2分)。

43.(15分)
(1)变化趋势:水量减少。

(2分)
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1分);少支流汇入(1分);河水下渗严重(1分)。

(2)主要差异: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

(2分)
原因: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1分)和沿岸暖流影响(1分),地处山地迎风地带(1分),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不显著(1分),并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1分)。

(3)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1分);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1分);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1分)。

44.(15分)
(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1分);(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1分);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得利于糖分积
累。

(1分)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2分)。

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2分);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2分)
(3)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

(2分)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2分);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