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绿色产业发展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市绿色产业发展探讨
摘要针对南阳市发展绿色产业的地理、资源优势进行分析,提出南阳市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产业;优势;对策;河南南阳
南阳市是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也是河南省最大的北方水城,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气候特征,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也是淮河的源头。

南阳市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作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起着联系东西﹑策应东部沿海﹑支援西部发展的支点作用,是东部生产力由东向西推进的“接力站”和“支撑点”。

南阳市拥有植物资源1 500余种,森林野生动物50余种。

现已探明的各类矿产品84种,其中天然碱、红柱石储量居亚洲第一,蓝晶石、金红石储量居全省首位,黄金、石油储量居全省第二,是我国矿产品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1 南阳市绿色产业发展优势
南阳市所辖市县区各具特色,特别是桐柏县被誉为“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尤以旅游、矿产、林果、畜牧、水产、土特产著称;唐河县是豫西南最大的粮仓;新野县是全国棉纺织工业基地县、全国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全国优质肉牛基地县、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优秀县、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县;社旗县是全国闻名的“三粉之乡”;南召县是中国辛夷之乡、中国柞蚕之乡、全国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县、河南省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县、全省绿色道地中药材基地县;镇平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玉雕之乡”“中国地毯之乡”“中国金鱼之乡”“中国玉兰之乡”;内乡县被誉为“中原生物王国”“华北绿色心脏”;淅川县境内的丹江口水库被誉为“亚洲的水库之王”、“流动的黄金海”和“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西峡县是河南省资源大县和区域大县,被誉为“绿色王国”和“天然药库”等。

南阳市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工业和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是豫西南的一块富饶宝地。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创立特色品牌,“富庶南阳”“生态南阳”正在由梦想转变为现实[1-5]。

2 南阳市绿色产业发展对策
2.1 全面发展,百花齐放
根据南阳市资源优势,号召全市人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绿色产业,发展经济,服务社会,让南阳市富起来。

2.2 突出重点,创立品牌
南阳市自然资源丰富,理应审时度势,根据市场需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进行绿色产业发展。

对恐龙蛋化石群及南阳武侯祠、南阳汉画馆、“南阳四圣”等旅游资源应根据其特点来培育和打造旅游品牌,并确定其主要目标市场。

以南阳恐龙蛋化石群为例,可用“世界最大”“世界奇迹”等宣传词语在国外进行宣传促销,同时还可以作为世界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来进行开发和宣传[6],让南阳旅游业更加丰富多彩。

以中药材、食用菌、林果、丹江鱼、独玉等地方特产创立品牌,走出国门、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2.3 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绿色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南阳是典型的农、林业市,发展绿色产业,符合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导向,符合当今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要求,生产销售优质、安全的绿色产品,符合消费者的取向。

要对产业发展的形势有充分、正确的认识,立足优势,打造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拳头产品,唱响绿色牌,打响特色牌,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实现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2.4 围绕思路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南阳市城市发展目标是抓住“中部崛起”的政策机遇,构建区域合作网络,充分发挥近煤富水的资源优势,以及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交通区位优势,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工业基地,深入挖掘独特的人文资源,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服务中心,将南阳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水特色鲜明,辐射鄂、豫、陕3省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中部崛起的新支点。

南阳市要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蔬菜、烟、棉、经济林发展兼顾粮果,拉动牧渔效益,引入新观念,开拓新思路,大力推进农、林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一批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基地,扶持壮大一批服务农民、技术创新、市场容量大的农、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建立一批信息化程度高、开拓市场能力强、稳定的销售队伍,基本建立起以特色产品、农、林业精品为主体,现代生产经营方式为支撑,布局合理、市场竞争力较强,规模效益明显的现代农、林业产业体系框架[7-9]。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优化区域布局,合理调整种植结构。

科学合理安排果蔬种植、烟棉种植、中药材种植、经济林开发,推动绿色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

宜烟、棉县应立足于抓好现代烟草、棉花农业,山区县重点发展以核桃、板栗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果种植,发展牛、羊等牧业,推动以香菇、猕猴桃和黄牛为主的加工型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探索烟、棉、粮、菜、果、药、牧互补,促进增收的新办法和新举措。

富水地方应以渔业为主,调整种植、发展结构。

以点代面,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打造亮点。

牢固树立“大产业、亮品牌”的意识,群策群力,策划申报适合于南阳的产品销售模式,以及能赢得市场信任和竞争力的商标品牌。

严把市场准入、准出关口,坚决整改不合格产地,销毁不合格产品,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南阳市农、林、牧、渔产品的质量安全。

2.5 建立健全干部领导队伍
作为推动南阳市富民强市的重要产业,绿色产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
大意义。

一是建立健全干部领导队伍,严禁相互拆台,相互推诿,拖拉扯皮,影响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各级领导干部要一心一意学习了解绿色产业,研究发展绿色产业的新方法、新举措,扎实开展工作。

二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推动全市绿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全市绿色产业的发展[10]。

3 参考文献
[1] 孙艳红,李萍萍.南阳旅游资源开发构想[J].现代商贸工业,2009(14):74-75.
[2] 宋松岩,张桂宾.南阳市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4):75-78.
[3] 董耀丰.倡导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1):15-16.
[4] 叶向东.建设生态文明与创新范式转型[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8(5):36-39.
[5] 赵路.欠发达地区绿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陕南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4):17120-17124.
[6] 王善明,夏益俊.东台沿海发展绿色产业的战略思考和对策研究[J].决策咨询通讯,2010(2):38-42.
[7] 张正清,刘松荣,石雯静.“绿色发展”理念下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探析——基于对邵阳市绿色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J].文史博览:理论,2010(12):52-56.
[8] 于成学.大连绿色产业发展对策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2):144-147.
[9] 翟文俊.陕南绿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80-82.
[10] 陈寿荣.普洱市绿色产业发展的思考[J].云南农业,2013(3):42-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