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
一、立案标准
1、《劳动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商业机构或者其他组织和企业,应当按期为它们的
劳动者交付劳动报酬。

2、《劳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商业机构、其他组织和企业未按期为劳动者交付劳
动报酬的,公安机关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其有关负责人犯未支付
劳动报酬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犯罪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百五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劳动者
未支付劳动报酬,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
以上有期徒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认为涉嫌犯罪,但不需要立即依法实施调查,可以根据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项,对犯罪嫌疑
人作出行政处罚;情节较重,应当由人民检察院介入调查,可依据本法第三十三条,由人
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一、构成犯罪条件
1、涉嫌犯罪的有关负责人在我国境内范围内,实施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
2、实施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对应当支付的劳动报酬征收情节;
3、依照我国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属于风险情况,受控制的劳动者造成重大损失、情
节较重;
二、可立案的案件材料
1、涉嫌犯罪的有关负责人未依法交付劳动者应当给付的劳动报酬的相关证据;
2、涉嫌犯罪有关负责人之间存在犯罪协议和行动;
3、涉案有关负责人是否有未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前科;
4、涉案有关负责人所控制的劳
动者受益情况;
5、被害者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情况;
6、有关主要受害人补偿、赔偿等经济处理情况。

三、案件审查标准
一、依据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审查涉嫌犯罪的行为是否构成罪行;
二、审查涉嫌犯罪有关负责人的行为是否已达到刑法定罪的构成要件;
三、审查涉嫌犯罪有关负责人依法应当给付的劳动报酬是否应当按月给付,是否未按期支付;
四、确定涉案受害人应给付的劳动报酬的总金额;
五、审查具体构成案情的时间、名称、地点、当事人及其身份等关键事实;
六、审查案件的被控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百五十六条、第七百五十七条的规定;
七、审查特殊类别犯罪嫌疑人,如未成年人及具有特殊政治、经济地位的人犯罪;
八、对联系案件财物,尤其涉及犯罪所得,以及关联办案相关一起申请取保候审的审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