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中国首位“太空女超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洋:中国首位“太空女超人”
作者:
来源:《党史天地》2016年第24期
1978年生,河南郑州人,2012年执行“神九”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九”成功飞天,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一下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日媒呼吁“全世界女性都应为她加油”,《俄罗斯报》将她称为“中国的捷列什科娃”,法新社更是称她“太空女超人”!那么,在这个航天英雄的成长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是什么使她一步步蜕变为“飞天女神”的呢?
从小自立自强
刘洋的祖籍在河南林州,爷爷是个老革命,父母已退休。

她出生于1978年,是家中的独生女。

刘洋7岁时入学,从小就是个很乖巧、上进的孩子,语文、数学从没低于98分。

刘洋的父母都是工人,由于工资低,最初一家都挤在8平方米的小屋里。

后来,单位给他们家分了一间12平方米的房子。

虽然家庭条件不那么好,但刘洋的父母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从刘洋8个月起,妈妈就教她认字;爸爸对刘洋有两个要求:1、必须得有文化;2、要自立自强。

幼年的贫寒生活,造就了刘洋坚韧的性格。

她知道要改变命运,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学习。

刘洋有上进心,出门在外都带着书,抽空就看,她尤其喜欢看“四大名著”。

小学毕业后,刘洋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郑州市三中。

那时,刘洋衣着朴素,但学习刻苦,成绩在班里一直都是前几名。

她的人缘也好,不管哪个同学请教问题,她都有问必答,而且经常被老师叫上讲台分析某道题。

刘洋读高中时,父母单位效益不好,供刘洋读书有些困难,所以父亲就在马路边摆摊修自行车贴补家用。

提起当时女儿的学习,刘洋的爸爸很心疼。

他回忆,那时,刘洋读高中,全家三口人住单位的筒子楼里,顶层冬冷夏热。

冬天,刘洋的手脚都冻烂了,晚上在家看书,就用被子裹住腿脚,有时写作业到晚上12点。

还有一件事,使刘洋的妈妈一直很内疚。

刘洋被保送上高中的那年,学校组织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参观。

刘洋想去,可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妈妈劝说其放弃。

最终,刘洋只能割舍掉这次难得的参观机会。

在同学眼中,劉洋一个个性开朗,做事认真沉稳、有韧性,认准的事会一直走下去,好胜不张扬的好榜样。

而在老师眼中,刘洋是个既懂事又尊师、负责任的孩子。

她不读死书,朗诵和演讲很擅长,尤其演讲起来滔滔不绝。

意外进入空校
小时候,刘洋梦想长大成为一名律师。

可第一次跟妈妈坐公共汽车时,她又想当售票员。

中学时代,刘洋一心想考上一所好大学,毕业后当个白领丽人。

直到高三,空军第一次在郑州招收女飞行员,当时刘洋各方面都不错,班主任没跟她商量就替她报了名。

1997年8月,刘洋以超出地方重点院校录取线31分的高分考入长春飞行学院,成为一名女飞行员。

在航院学习的4年里,刘洋为了能早日飞上蓝天,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

第一次跳伞前,刘洋打电话给妈妈,妈妈在电话里“轻描淡写”地说:“不就是跳伞吗,有教员在,我们很放心。

”刘洋当时还有点委屈,到晚上打电话才知道,爸妈一天都等在家里没上班,听到刘洋的声音,爸爸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平安下来就好。

”妈妈拿起电话,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双泪长流。

“雏鹰在家的庇护下,怎么也不能高飞!”第一次跳伞后,刘洋写信这样对父母说。

2001年6月,刘洋从空校毕业,被分配到航空兵某师。

一次,刘洋驾驶着战鹰飞行,飞机刚离地,刘洋便听到“嘭”的一声,一股鲜血直喷到挡风玻璃上,刘洋判断飞机撞鸟了。

危急情况下,刘洋表现出一个年轻飞行员少有的镇静,她集中精力保持飞行状态,和机组人员密切协同,成功着陆。

下飞机检查后,众人才发现原来飞机撞上了18只信鸽。

如果当时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像许多老飞行员一样,刘洋在驾驶运输机驰骋蓝天的那些年里,曾多次遭遇险情。

2009年一次执行任务,刘洋以最快速度赶到西安实施人工降雨。

从武汉起飞就有小雨,没多久,机身开始结冰,通过加温等常规措施效果不佳。

此时飞机不能有一点晃动,因为一晃,速度就往下降。

当时的情况让人很矛盾:继续往前飞,危险;如果返航,久旱的西安还等着降雨。

思忖之后,刘洋决定不返航。

当时,同事们在地图上寻找最近的机场以备降落,刘洋则死死把着驾驶杆,针对各种气流不停修正。

两分钟后,太阳出来了,飞机上的冰融化了。

这次经历留给刘洋一个信念,在坚持不了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成功也许就在前面。

“神女”飞天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2009年,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开始,得知女性也有机会,刘洋毫不犹豫就报了名。

选拔女航天员的条件非常严苛,就好比从鸡蛋里挑骨头,甚至皮肤上的疤痕、蛀牙及脚茧都不能有。

因为在太空中,严酷的条件可能引起疤痕出血,密闭舱室会加剧身体异味。

最细小的瑕疵都可能造成大麻烦,甚至灾难。

而且所有女航天员候选人必须已婚,年龄超过25岁,这是为了确保她们身体和心理素质更成熟。

经过激烈角逐,多次完美排除空中险情、安全飞行1680小时的刘洋,从15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经过两年多的航天员训练,刘洋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

2012年3月,刘洋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

其间因为一直接受封闭训练,包括刘洋的父亲也需经国家相关部门同意后,才能到北京与女儿见一面。

刘洋说,自2011年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深情“吻别”后,它就一直痴痴地等待着与“神九”的再次“相拥”。

“神九”上天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肩负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重任,这是建立空间站的前提。

此次任务为3人多天飞行,在轨时间长达十余天,相比之前明显延长了。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九成功发射。

“神女”飞天,刘洋马上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幸福的家庭生活
2004年,刘洋在武汉举行了婚礼。

她丈夫是一名地勤人员,两人在部队服役时相识、相恋,两人都很低调。

婚后,夫妻非常恩爱,但因工作忙,一直没要孩子。

刘洋入选女航天员后,工作调到了北京。

不久,丈夫也随刘洋来到北京,两人还在一起工作。

刘洋说:“相夫教子是一种幸福,但我在飞行中获得的幸福也是别人体验不到的。

既然有了飞行的机会,我必须好好珍惜。


闲暇时,刘洋喜欢看历史、小说、散文。

在家里,她喜欢做菜,可乐鸡翅、石锅拌饭最拿手。

刘洋说,这都是丈夫的功劳,因为丈夫是她的坚强后盾。

刘洋的婆家在湖北宜昌。

提及儿媳,公公婆婆笑着说,两人都在部队,有共同的追求,儿子材料写得好,媳妇演讲讲得好,俩孩子都很孝顺,回来探家的次数不多,但常给父母打电话,有时也接父母去北京小住。

“完成神舟九号任务后,希望他们能尽快生个孩子,估计亲家也想当姥爷姥姥呢。

”刘洋婆婆笑着说。

刘洋的爸爸妈妈住在郑州市,当初父母买房子,还是刘洋拿了大部分房款,她说不能让爸妈受苦。

2012年6月15日一大早,在刘洋的父母家里,刘洋的爸妈还有姨、舅等十几个人,整齐地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上面正播放“神九”发射的新闻,只要电视里出现刘洋的镜头,他们就禁不住地鼓掌。

“姑娘又瘦了!”妈妈看着女儿眼泪下来了。

爸爸穿着崭新的白衬衣,没有太多的话。

当“神九”发射成功,家人一片欢腾,爸爸妈妈喜极而泣。

自从刘洋被选去北京培训,父母已两年没和女儿团聚了。

好在2012年6月9日,家人去北京給刘洋壮行,算是见了一次。

为了不给女儿增加压力,爸妈一直把对女儿的牵挂放在心里。

在电视上看见女儿,老两口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电视画面里,刘洋身着浅蓝色衬衫坐在两位男航天员旁边,她高挑、白皙、秀气。

别人说话,她会睁大眼睛,微微侧头看着被她称为“师兄”的同伴。

当主持人问“飞天的时间里,会不会给丈夫布置任务”,她笑答:“从不给丈夫布置任务。

”全屋子的人都被逗乐了,妈妈也笑了,脸上挂着泪水……妈妈说,刘洋再伟大再成功,也是我的姑娘,在我眼里就是小孩子。

(摘自《侨园》2012年第7期,《女子世界》2012年第9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